网友提问:
中国蹴鞠和足球运动是一回事吗?两者的规则有什么区别吗?
优质回答:
2004年7月15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足联和亚足联公开宣布,中国是足球运动的发源地,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山东淄博临淄地区的蹴鞠。
如今,足球已经成为了一种超越国界的体育运动,而它的前身蹴鞠却鲜有人知。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古人们也像我们爱足球那样热爱着蹴鞠运动。
蹴鞠的起源
蹴鞠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安陵阪里公乘项处病,臣意诊脉,曰:“牡疝。”牡疝在鬲下,上连肺。病得之内。臣意谓之:“慎毋为劳力事,为劳力事则必呕血死。”处后蹴踘,要蹶寒,汗出多,即呕血。
他对蹴鞠的热爱,也预示着蹴鞠运动在古代非常受民众追捧。当然这种行为显然不可取,再热爱运动,也要以健康为前提,生病了就先养好身体。
刘向《别录》:蹴鞠,传言黄帝所作。
当然,传言只能说明蹴鞠起源久远,在后来的一些考古发现中也证明了蹴鞠这一运动历史悠久。比如1934年,山东历城县城子崖龙山期文化遗址发现的公元前2800年的陶球,也说明了古人对这一球类运动的喜爱程度。
蹴鞠在古代发展的盛况
战国时齐国国内,蹴鞠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项目,就成了一项全民化的运动。
古人们对蹴鞠的喜爱,使得他们把这一运动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玩法,比如用手、肩、脚接球传球的形式,又像一边击鼓,一边传球。当时流行一句话“上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
当然,竞技性的蹴鞠也是有的,和现在类似,是在固定的球场内进行的。鞠场呈长方形,一般为东西向,设有坐南面北供观赏的大殿,四周有围墙,称为“鞠城”。
到了唐宋时期,蹴鞠就有了正规的球门,不过那个球门和我们今天不同,它是在空中,而且只有一个,这就对球技要求更高。比赛的时候,球队分成两支,每队12或16人,分别称为球头、骁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赢球的规则便是把球踢入空中的球框内,赢了的人可以得到奖赏,而输了的人,队长脸上要涂抹白灰作为惩罚。
宋代,民间的比赛在当时十分流行。那时候,蹴鞠就已经出现了球社组织——齐云社。齐云社还有了自己的《齐云社规》,里面有十诫是这样要求的:戒多言,戒赌博,戒争斗,戒是非,戒傲慢,戒诡诈,戒猖狂,戒词讼,戒轻薄,戒酒色。
若你以为蹴鞠只是民间的运动,那可就错了,蹴鞠在皇帝心中也有极高地位,赵匡胤便是蹴鞠运动的热爱者。
宋代的女子之间也是有蹴鞠比赛的,在之前热播的《知否》里面,就曾出现过这样的场景。
古人为何喜欢蹴鞠呢
古人对蹴鞠的喜爱有五点理由,和我们今人略有不同。
1、蹴鞠本身是一项很有趣的娱乐项目。
2、蹴鞠可以培养士兵的团体意识。
3、蹴鞠锻炼可以强身健体。
4、蹴鞠运动可以X。
5、蹴鞠运动可以让贫困人家的孩子在冬天寒冷时,起到暖身作用。
不得不说,从蹴鞠到足球,这一运动一直散发出奇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们!
如果大家有什么关于蹴鞠的问题想要讨论,欢迎大家和谐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区别:
足球一般指的是现代足球,蹴鞠是古代的足球,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球不一样。
现代足球比赛用球应为圆形,它的外壳应用皮革或其它许可的材料制成,在它的结构中不得使用可能伤害运动员的材料。
球的圆周不得多于71厘米或少于68厘米。球的重量,在比赛开始时不得多于453克或少于396克。
充气后其压力应相等于0.6一1.1 个大气压力(海平面上),即相等于600-1100克/厘米’。在比赛进行中,未经裁判员许可,不得更换比赛用球。
蹴鞠是外X革、内实米糠的球。
古代清明节时,除了扫墓祭祖之外,民间还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娱乐活动。蹴鞠,就是其中的一项,它在我国流行的时间很长,还曾被作为军队的训练方式。那么,蹴鞠比赛规则都包含什么内容?
蹴鞠,又名“蹴球”、“筑球”等,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运动。蹴鞠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X民间就流行蹴鞠,从汉X始,它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
蹴鞠运动最兴盛的三个朝代——汉唐宋,是中国在军事、经济或文化上最强盛的时期,遥想大汉年间,霍去病率军与凶猛的匈奴作战,士兵因粮草匮乏而士气不振,霍将军于是穿上蹴鞠的服装,以一场激烈精彩的蹴鞠比赛提升士气,大败敌军。
宋代,民间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虽然在其后的明清时期,蹴鞠逐渐式微,但清朝时仍然有冰上蹙鞠的存在。因此,可以说蹴鞠是我国古代流传十分久远、影响也很广泛的一项体育运动。
那么,蹴鞠的规则是什么呢?它是随着朝代的不同而演变的。
两汉三国时期,蹴鞠发展较快。娱乐性蹴鞠得以继承,还出现了表演性蹴鞠和竞赛性蹴鞠,表演性蹴鞠即在鼓乐伴奏下进行以脚、膝、肩、头等部位控球技能的表演,有足踢、膝顶、X齐飞、单足停鞠、跃起后勾等技术动作。竞赛性蹴鞠一般设有鞠场,鞠场呈长方形,一般为东西向,设有坐南面北供观赏的大殿,四周有围墙,称为“鞠城”。
唐宋时期是继汉代之后,蹴鞠文化发展的第二个X。这个时期,出现了充气球和球门,用球门的蹴鞠比赛叫做“筑球”,一般是单球门,大多在宫廷宴会时进行。筑球时在球场中央竖立两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部的球门直径约一尺,叫“风流眼”。比赛时衣色不同的左右军(两队)分站两边,每队12或16人,分别称为球头、骁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
比赛时鸣笛击鼓为号,左军队员先开球,互相颠球数次然后传给副队长,副队长颠数待球端正稳当,再传给队长,由队长将球踢向风流眼,过者为胜。右军得球亦如此。结束时按过球的多少决定胜负,胜者有赏,负方受罚,队长要吃鞭子,脸上涂X。
同时,不用球门的踢法逐渐规范。这种踢法叫做白打,属个人表演性活动,对球员控球能力有更高要求,除手外,头、肩、臀、胸、腹、膝各部位均可触球,变换各种花样,先落地或违规者输。
辽金元时蹴鞠是朝廷节庆的节目之一,在民间同样十分普及,男女对踢在宋元时也屡见不鲜,这种情景在文物中也有反映,现藏历史博物馆和湖南博物馆有两块足球纹铜镜,镜背面的浮雕就是一对男女对踢。但这些女性是专门陪人踢球的艺妓而不是普通妇女。
明清时期,蹴鞠在X者的严令禁止(明代)后渐渐式微,清代中叶以后,随着西方现代足球的传入,中国传统的蹴鞠活动基本上被欧洲的现代足球所取代,而踢毽子作为“蹴鞠之遗事”,得以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