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王阳明到底顿悟了什么?
优质回答:
史上最强的一次顿悟!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到底悟出了什么?
中国的禅宗讲究顿悟,就是你长时期思考琢磨一件事情,在很多次无功而返的时刻,脑袋好像开了个天窗,一下子恍然大悟,明白了社会、人生的哲理。这种顿悟,给人带来的是心灵的澄澈和一扫胸间阴霾的X!史上最有名的顿悟要算是王阳明的龙场顿悟了,因为,自那一刻起,王阳明奠定了自己心学集大成者的地位。之所以说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不是说王阳明是心学的奠基者,主要是因为,没有一种学说是从天而降而没有任何痕迹和因循。王阳明是儒家的学者,他所因循的,正是先秦儒家的大师,孟子。因此,我们可以说,孟子才是心学的奠基者。
孟子的性善学说,指出人人都有善端,有X,只要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能将内心的善端发扬光大,那么人人都可以成贤成圣。在孟子之后,南宋的陆九渊提出“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的理论,从此开拓了孟子之后心学的一条大道。明朝的王阳明,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反对他的格物致知的理论,认为,人生的终极使命不是格物,而是要格心,因为万事万物的理,不在事物上,而是在我们的心上。所以,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的思想。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让我们再回到那一个伟大的夜晚,回到那一场天崩地裂般的顿悟。在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和人生磨难之后,王阳明日夜反省,突然醍醐灌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理想,但是到底如何去成为圣贤,完成自己的理想?也就是说,我们的成圣之路到底如如何走?我们是否百转千回而无法找到答案?我们是否忘了初心和来时的路,忘记了我们到底要去向哪里?
史上最强的一次顿悟!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到底悟出了什么?
我们可以看一首王阳明写给弟子的诗,这首诗中,王阳明告诉弟子们,我们苦苦寻找的东西,其实离我们最近,因为他就在我们的心中。原来我们都是骑驴找驴的人。
《咏X四首示诸生》: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每个人都有心,心就是我们前行的方向。这个心就是X。而X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盘针那样给我们指示方向。所以,找寻人生的方向和价值,就要找寻自己的X,而这个X就在自己的内心。所谓善恶之间,存乎一心!
这个时候,王阳明顿悟到一个道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原来人生的真善美假丑恶,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而真正的终极价值和规律,恰恰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只有我们真正沉入到自己的内心,发现内心的价值,倾听内心的声音,按照内心的指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人生的目标才能实现。
当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是一种美好的假设,这种假设来自于孟子的性善论。人性是善的,但人性容易被蒙蔽,只有拨开云雾见青天,只有真正发现人的价值,才能走上成圣之路。王阳明的这种顿悟,恰恰是发现了自己内心的价值,这也让他走上了儒家圣人的道路。
在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写了一篇文章,告诉自己的弟子,做人和心学之要,这可以说是龙场顿悟的主要内容。在文中,王阳明告诉弟子的四种做人之要。
史上最强的一次顿悟!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到底悟出了什么?
第一是立志:人生首要的任务是立志,因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阳明说,就算是那些工匠,其技能的练成也要以立志为根本,更别说更大的事业。
为什么立志如此重要?王阳明举例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么就好像船没有舵木、马没有衔环,于是只能随波逐流,人生就会一盘散沙。用现在的话说,志向就如同定盘星、指南针,关系着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其实这个思想和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以及曾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值得注意的是,王阳明秉承了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首先说明,只要你立志成为尧舜,你就有成为尧舜的可能。他说,立志成为圣人,就会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会成为贤人。推而广之,不论你想做什么、做成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得到什么东西,立志都是第一步、大基础和真关键。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上来说,立志其实也就是一个知的过程。
第二是勤学:聪明也许不需要勤学,但是智慧和大成就必须从勤学苦练中来!从知行合一思想的角度来说,知伴随的是行,而行是人的社会实践的行为,这个行为伴随人的一生,就是学。王阳明说: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王阳明说,立志成为君子之后,就要勤于学习,因为就像诸葛亮《诫子书》中所说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如果你立了志却做不到勤学,王阳明认为那只说明一个问题——你的志向根本就不坚定。要立志,还要志向坚定,这才是王阳明所强调的立志的完整内涵。
第三是改过: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这也是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观点,就是人时时刻刻需要砥砺警醒及,需要自省的人生精神。孔子就说过,人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重要的是要能勇敢地改正错误,并且能像颜回那样,不贰过,不犯同样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不是一个深刻的完整的人生。王阳明同样强调了自省和改过的重要性。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说,就算是圣人,也是不免要犯错误的。圣人与常人之别,其实不在犯不犯错误上,而在于能不能及时、不断地改正错误。所以,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史上最强的一次顿悟!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到底悟出了什么?
第四是责善: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中国文化特别重视朋友之道,把朋友之道作为中国人的五伦之一。儒家的朋友之道,其实鲜明地体现了儒家灵活、中庸的思想。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对于与朋友相处,王阳明只强调了一点——要“忠告而善道之”。即对于朋友的过失,要做到尽力地劝告和开导,但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尽到自己对朋友忠诚爱护的心意。怎样才是好的说话方式?王阳明说,就是在劝告和开导朋友时,要做到态度尽可能地婉转曲折,因为只有这样朋友才更容易接受、进而反思,于是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改正,对自己则就只有感激而没有恼怒。这完全是从孔子的儒家思想生发而来。孔子就说过,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之!意思是说,你交朋友,你对他一片冰心在玉壶,你关心他爱护他,他有错误你第一时间指出来,你觉得是为了朋友的进步,是好的,但是别人听到你一天到晚地指责他批评他,让他下不来台,朋友就会以为你看不起他,这样就做不成朋友了。所以,朋友之道,既要给他指出大道,又要给点面子。如此,才能实实在在地有益于别人,有益于增进彼此的感情。这是修养的体现,也是说话的智慧。
这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主要内容!
其他网友回答
很多时候,很多人面对心学这样哲学问题,要么觉得深奥,要么觉得无用。或者说有心学习无从下手,其实于我而言,心学与其说是哲学,不如说是教人修心的学问,这也是心学称呼为心学关键。
心学核心在看完王阳明X后,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话是王阳明先生临终遗言,也是他一生写照,和一生学问总结语,也是他对于世人最后教诲。
此心光明:就是心学核心精神
格物穷理,知行合一,则是心学核心架构。
先聊聊核心精神吧:
人生在世,其实是有很多很艰难险阻,就如在荆棘丛林穿行一样,看似平静却处处有暗流涌动,有X,有机遇,有危险,有困境。
而心学要教导的核心,不过是让人学会,安抚自身心灵,不存妄想,不动妄心,在此基础上才能更有理智X机会,规避风险,抵制X,X机遇。
因为,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心随物动,人随心动。
X身体是心灵,X心灵是意志,而意志本身来自X,X又来自冲动,克制X冲动,让心灵安静,当不为外界X所动,而又明白自己要什么时,人就能将智慧和学识发挥到最佳,进而取得期望中的成功。
简单说这是一门修心学问,这是心学核心精神。
那么核心构架又是什么,那就是心学又一核心概念”知行合一“。
这个核心构架看起来解释其实很简单,知行合一,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自己的知识和行为二元统一,二元统一结果就是最大限度发挥自己学识,而不受外界影响。
那么做起来难吗?很难!
举个容易理解例子:
中国有个臭名昭著团队,中国足球队,他们在训练时候发挥的水平和比赛中就是天壤之别,为何会有如此大差距,就是心不安定,身体和行为,受外物还有外力因素影响最后上场就成X了。
他们最重要就是要学心学,做到知行合一,怎么学习,不是念经而是放松自己心态,回归最原始快乐。这也是为何米卢在中国会成功原因。那就是米卢推行快乐足球,让他们找到最初的初心。
每一个踢足球的人,内心都是因原始的喜欢,而踢球,我也是,虽然我不是运动员,后来受太多X和压力,最后往往就事得其反。X来自金钱,压力来自政绩,没有平和心境当然发挥不佳。
当大家智慧相差无几,水平相差不多时,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当然水平差距太大,那就是实力因素了。
知行合一解释完了,那么如何才能练习自己的心境?其实我也一直在学习,只能说一点自己的感悟。
在阳明先生看来,X、X才能养成不动心境,那是错误滴,本人深表认同,安静只能放松,而心静的磨练,必须经历事情。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此话何解:其实有点文学素养都看的懂。
通俗说;实践出真知,所谓智慧也好,办事能力也好,都是在不断学习中不断成长,在不断遇事中不断进步。
当一个人只能在安静时候感觉不错,思想清晰,一遇事就乱阵脚,那是智慧和能力不到位,如果只知静养,却补刻意练习自己的真功夫。碰到事情就乱阵脚这就成必然。
所以人不在具体事情上磨炼自己,是做不到静亦定、动亦定,也就做不到“知行合一。”
若只爱静而不动,看起来像是个所谓的佛系青年,可是这样的人,往往无用,一遇事就会慌乱,也就不会有进步。
静时,看是收敛,实际却是放纵自己,最终也是沉沦。
所以综合来看:王阳明先生要教导我们的是,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练自己,才能真正显示自己的智慧,静中能安定,动中能安定,并充分发挥自己智慧和能力。
王阳明所说,静,寂,定,都不是纯粹静止,无论动静都是磨练自己,追寻本心过程。这就是知行合一核心精神,而格物,不过是在不断学习之中提出的一种方式,一种如何进化到“知行合一”的方式而已,致知才算悟道。“格物致知”出自儒家著作《大学》
按南宋朱夫子(朱熹)理解:这世界有统一的规律,称呼为理,任何事物都有理的存在,石头为什么是石头,那是理,花为什么是花也有理。所有一切都有理。而人类社会的理就是所谓伦理道德,这是人的本质,理就是人性。
在我看来,这是唯物主义价值观,将人束缚于理之上,于是才有朱夫子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这样话出现。
我个人很不喜欢朱夫子,而当时王阳明不知道啊,他以为这圣人之言必有道理,于是也学习朱夫子“格物”。少年王阳明就开始不停“格物”。今天“格”石头,明天”格”鱼,后天“格”蚂蚁。
就这样格來格去,一直也没弄明白,事物本质,直到有一天,他在自己家“格”竹子,就在亭子前X几天几夜,然后病倒啦,最后还是一无所获,他突然发现,朱夫子的道路也许有问题!这就是”守仁格竹”典故由来。
他开始明白,X是得不到真理的,也就是我之前说的,不实践得不到真智慧,于是他开始名山大川之旅,到处巡游实践和不同人交谈,了解真实的人心。
途中有个故事很有意思:王阳明巡游各地,来到一个寺庙,和寺庙里面最有道行的和尚辩论佛法,这是他迷途中的一次尝试,想在佛法中找寻圣人之道,辩论来辩论去,有道高僧第二天居然离开寺庙回家啦。
原因不过是他说的一句话,你想家吗?你想娘吗?这话一举击中高僧内心,那就是思念,那才是和尚真实的初心。
从此,王阳明开始明白,掌握人心的道理才是所谓圣人之道,而不是掌握事物的道理,而人心规律和事物规律结合是二种道路,合一才是真理。
直到多年后在贵阳龙场,饱经磨难的王阳明终于想明白心学的本质,这就是“龙场悟道”。
他想明白的是什么?
就是“格物致知,致X”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知行合一”先格物后致知,在回到本心的X,才是内心完满。按照他话来说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以上就是我对于心学理解,和对“格物致知,致X”还有“知行合一”理解,关键点,实践和X回归内心深处的向往和追求。
其他网友回答
王阳明在龙场顿悟的道理是:每个心中自住着一个圣人,没有必要从外面去苦苦寻道。
王阳明在三十七岁那年,因宦官刘瑾的祸害,被远谪到了蛊毒瘴疠、蛇虺横行、言语不通的苗夷之境——贵州。他始终为自己有怕死的心感到非常困惑,于是,王阳明在屋后面弄了一个石墩子,每天在石墩子上打坐参悟。
有一天夜里,他突然就顿悟了,说了一句特别重要的话:“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也就是每个心中自住着一个圣人,心中有能知善恶的X,所有天地万物都在我心中,何必从外面去苦苦寻道呢。
这句话与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顿悟以后说的话有相通之处,释迦摩尼说的是“咦哉,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就是说每个普通人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只是因为妄想执着遮蔽了它,所以不能印证。
所以王阳明所说的“X自在人心”,也可以把它对应为佛性。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便开始做龙场教化,开始正式收徒,四面八方的人纷纷涌来听他讲“致X”和“知行合一”的道理。
致X:这里所说的“X”,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王阳明认为,X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X”就是将X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
知行合一。就是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过程与行的过程是相终始的。这里的“知”不是指知识,而是指“德性之知”。知行合一,要求你真知,然后真的去做。例如,很多人懂得很多道理,但他所表现的行为却与道理相违背,这就不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提出,代表着致X达到了最高境界。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前,曾有过几三次的转变,也是他“自我发现”的过程。
王阳明从小有志于做圣贤。二十一岁那年他中了举人,于是就遵照当时学界泰斗朱熹的格物之说即“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开始了穷理工夫。朱熹认为世界万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莫不有理。
于是王阳明和友人开始对着竹子格,很不幸,最后什么也没格出来,还病倒了,他由此悟出:通过外物来寻求道理,是难以走通的。
王阳明因此特别沮丧,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于是一头扎进了世俗词章之学,一扎就是五、六年。 在二十七岁那年,王阳明动了入山修道的念头,在浙江绍兴阳明洞修炼功夫,据说已经修到能够“先知”的地步,世人皆以为他得道了。但在他三十多岁时,因惦念父亲与祖母感到焦虑,于是他就反思,突然想通了一件事:如果连父母亲人都不思念的话,这就坏了人伦大体,这是佛老和儒家的根本区别,这也涉及到一个“同体”与“薄厚”。
佛教倡导无分别,人和人,人和动物没有分别,讲求众生平等,对待一切都要有一颗平等的仁心,这就是“同体”。“薄厚”就是你对亲人要比对旁人好,对人要比对动物好,对动物要比对植物好。与佛教独尊“同体”不同,儒家则兼顾了“同体”与“薄厚”。于是,王阳明决定放弃了对佛老的追求,专门学习儒家的的圣学精神。
在王阳明悟道之后,也有三次的变化,则是他“自我完成”的过程。
王阳明先是“默坐澄心”,也就是通过X,慢慢地去清除内心的杂念,然后分辨“真我”(本心真体)和“假我”(习气私欲)。王阳明在这个阶段教人“存天理,去人欲”,所谓天理就是本心、真我,所谓人欲就是私欲习气,假我,已渐渐地向X之说靠拢了。
但后来王阳明告诫弟子,人需要在做事上磨炼功夫才有益处,一味好静只是一种逃避的自私,遇事便乱,毫无长进。
王阳明在五十岁之际,正式揭示“致X”三字为口诀,成立讲学宗旨。
王阳明在五十一岁以后直到晚年的境界——圆熟化境。这和孔夫子所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相似。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私欲早已消失殆尽,X在他脑海里根深蒂固,不管他随意做什么,一定是符合X的。
500年前的龙场悟道与当代有如下两点的关联。
一,人类秩序的起点和依据都在天理,天理就在人心。 治平天下、维护良善秩序的根本方法,应当求助于道德律令,才能安顿人心、人身与人世,才能最终满足人类社会对于公序良俗的内在需要。
二,知识分子的使命与道路是以天下为己任。是面向民众,是“觉民行道”———这就是王阳明历经艰辛之后找到的一条新路,它起源于1508年的龙场悟道,这是既立己也立人的思想。
其他网友回答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出了什么?答曰宇宙的本质,包括量子力学。
作者并不是一个科学神棍,也不希望把古代的理论生搬硬套的往科学上靠,只是把那些觉得确实比较接近的理论拿出来对比一下,觉得对的可以得到一种乐趣,觉得不对的也无所谓。一家之言,不要求全部接受。
王阳明的花 观测者对花的状态是有影响的
王阳明在当时代的人看来其实不像现在人想的那样风光,就好比任何一个新的理论提出来很大概率是会先被人喷个几十年一样,王阳明在当时也被很多人攻击。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心即是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这一点连他的朋友都不相信,所以有一天,他的朋友和他一起出去玩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朵花,于是灵机一动就问他:心外无理,心外无物,难道这朵花也会被你的心控制吗,如果你的心不在,这朵花就没了吗?
我可以稍微翻译一下这句话:你的心作为一个观测这朵花的主观意识,能对这朵花的形态构成影响吗,大家看合不合适?
王阳明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你没有观测这个花时,由于缺少观测者它可能并不存在这样的形态,你观测这朵花时,于是它就坍塌为现在这种形态。
薛定谔的猫 观测者对猫的生死状态是有影响的
我们知道量子力学里面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叫做:薛定谔的猫。实验的过程如下:
把一只猫放到一个盒子里,同时盒子里面还会放置一颗原子和一个内置毒气的瓶子,盒子内部有一个监测装置,如果检测到原子发生了衰变就会打开瓶子,释放毒气,毒死这只猫,但是原子衰变时有概率的。所以当我们没有打开盒子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个原子是否衰变了。这个猫可能是活的也可能是死的,当我们打开盒子之后这个猫就会迅速坍塌成生或者死其中的一种状态。
你关着盒子时,猫的生死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打开盒子时,此猫的生死一时明白起来 ^_^。
是不是很像?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有的同学可能要说了,那为什么王阳明没有提出量子力学呢?这一点不用作者说,王阳明早就已经做了回答了哦。《传习录》中记载着下面这段对话:
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却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日,“然则所谓‘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者,其言何如”?日,“是说本自好。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有学生问:“圣人应变不穷,在任何时候都能应对自如,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是事先考虑好的吗?”先生说:不是这样的,事先哪能考虑讲求那么多呢?圣人的心就像镜子一样,就讲究一个干净透亮,来了什么镜子里面就显现出他的真相罢了, 没来的不会先存在里面,已经照完的也存不下。不然,周公制礼乐,让天下被文明泽被。既然都是圣人作的,那么尧舜同样是圣人为什么不先做,非要等周公呢,孔子删订六经,让万世都能看到正确的道理,为什么周公不先做了非要等到孔子呢?因为圣人非得遇到需要的时候才会做相应的事,就好比镜子不会在东西没来之前先映出一个镜像,只有什么时候这个东西来到了镜子前面,镜子里面才会显出他的相来。
所以量子力学为什么王阳明不先提出来,非要等到普朗克呢?因为当时不需要而已。所谓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颗光明无比的心是不动的,只有当需要的时候才会提供相应的正确理论指导
王阳明的理论到底能否指导实际生活
另外说一句,很多人把王阳明的心学当成唯心主义来批判,可是大家要知道的是,王阳明一生都在知行合一的贯彻自己的学说,并且以此为基础取得了非凡的功业,是真正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X朽的人哦,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半人达到了这种成就,另一个是孔子,半个是曾国藩。注意就是这只能算半个的曾国藩,可是被X赞誉过:“吾于近人中独服曾文正”的哦。
还有,大家可能觉得把王阳明的学说当成科学来看是个笑话,那么这里想问各位一句,研究王阳明是想做什么,如果只是把他的心学当作一种古董、故纸堆里的东西,想了解一下的话,劝各位不要浪费时间。
如果真是把心学当作一个科学的可以对现实生活进行指导的哲学来研究,那么他就应该被当做一种是正确的可以与时俱进的学说来看待,那么它为什么不能与当代科学相契合呢?
以上是作者的一点看法,欢迎各位互相关注,共同交流提高!
其他网友回答
艺屿EYESVOT |王阳明
从“格物致知”到“致X”致知!
王阳明龙场顿悟,领略了格物致知的宗旨,从此明白: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有了龙场悟道的这一所悟,才有了后来王阳明“致X”和“知行合一”的观点。
王阳明继承的是陆九渊“心即是理”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格物致知”追求至理的方法。
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因此他提倡“致X”,
从人自己的内心中去寻找“理”,
发现“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精秀,“人人可以成尧舜”,“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X,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认为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应是合一的,这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也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
请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