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大国小农”,怎样实现农业现代化?
优质回答: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在六七十年代,土地都是集体的,农民都在集体的土地上劳作,大家齐心协力为了多种粮食辛勤的耕耘着。当时的模式是小孩子一出生就可以以从集体中分到粮食,只要是能活动有点力气集体都会照顾你按排轻松的活给你做,谁家劳动力不够或身体长期有病,集体也会照顾你按排给你相应的事给你做比如养牛,人老了没有能力参加集体劳动了,集体也会分给你基本囗粮,如果你想出去挣钱,不在集体中参加劳动,只要你与集体签订一个合同,交纳一定的公积金,集体照样分给你粮食,你中途回家休息照样可以去参加集体劳动并记给你工分,当时的社会风气是非常好的,谁家有亊大家都会去帮忙,真正意义上的共同致富之路。改革开放后,分田到户搞单干,分散了集体的凝聚力,一些自私自利地区得到了暂时的好处,经过三十几年的自私单干之路,好像走不通了,机械化也实现不了了,感觉土地还是应该回归集体,在我国富裕地区的土地早已是归集体所了,只有土地集体才能共同致富,事实证明,六七十年代的集体模式是正确的,现在还是要回头走集体之路,与六七十年代一样,出去挣钱交纳一定的公积金给集体,你能从集体中得到相应的红利,集体模式好。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X走社会主义!
其他网友回答
走小岗村分田到户之路就可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其他网友回答
大国小农应该是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例如200亩土地,50户的生产队,想当初集体生产年代,大家每天早出晚归,没有休息日。分田到户以后,一家4亩地,结果不用早出晚归了,一天的活有时半天干完了,两天可挤出一天干别的事,干农活的时间也可以灵活安排。这样看来小农户为自己干活,生产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责任性增强了,解放了生产力,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推广。但从别的方面看,小农户单个力量太薄弱,需要走合作化道路方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要。例如说,一家几亩地,又得划成很多小块种成7至8个品种,这机械耕种就施展不开来,阻碍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如果种单一品种,忙的时候人手不够,闲时无事可干。而且事必躬亲,样样精通才行,单个农户根本不可能做到,更何况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性,协作性要求很高。在集体生产年代,绝大多数社员可以什么都不懂,看人家怎么干自己照样干就行了。专业的事专门人才干,例如犁地,就派几个年龄大的有经验的农民犁得又快又好,那时十几亩一二亩就种一个品种,犁地一天专犁地,锄草一天专锄草,生产队有专业懂行的跑运输跑X,有经验的农民奏在一起决定一年的农活如何安排,种些什么,何时种,怎么种。一年四季总是有条不紊的,我们那时年青,跟在人家后面干活,虽然很累,但感觉还是非常亲松的。那时就有拖拉机犁地这回事,如果拿到现在一小块几分地,把拖拉机开过来,几分钟犁完大老远又开回去,成本算起来很不划算的。因此需要成立合作社,村里的农户们都加入,虽然各家还是承包各家的地,但是由合作社统一安排生产,运输XX作社统一完成,和以前的集体生产一个模式。比如说象生产队一样成片成片种单一品种,由于有合作社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问题。而且现代农业,技术性,专业性都很强,你不需要什么都懂,按合作社的分工要求,只要精通某几个农活就行了,其它的由合作社安排专业的人才帮助解决。
其他网友回答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清楚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在当前时代,农业现代化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推进的,农业经营者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都要接受市场规则的考验。小农很难在市场上获得平等的竞争优势,需要保护,需要联合。无论是保护还是联合,我们都做得还不够,小农户基本上是赤膊上阵,直接在市场上拼杀,除了拥有土地资源、廉价且弱势的劳动力资源,没有其他优势可言,厮杀的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小农的状态。
大国有什么优势的,我们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有举国优势,大国更需要稳定的农村,更需要粮食的安全,农业发展的压力和约束都比较大,要转化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优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其期望大国的优势,不如增强小农的市场竞争力。
在农业几乎裸奔的状态下,一部分小农是不得不退出市场的,或者将土地流转,或者从事自给自足的生产,或者单纯从事粮食作物种植,一旦从事经济作物种植,完全靠小农自身,基本上是赔本赚吆喝。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最小也应该是种养大户。种养大户通过合作或者联合再走向市场,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更强大。
同时,通过合作或联合的力量,游说X制定更多的保护性政策,给自身披上护身甲。从事农业有时候不仅仅靠实力,还需要靠运气,因此,小农不要直接进入市场,或者轻易进入市场,一个风险有可能让你回到解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