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爆发安史之乱后,“诗圣”杜甫过着怎样的生活?
优质回答:
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生活着实居无定所。如(独舞酒歌)所言,漂泊了十几个地方而郁闷卒死它乡,令人唏嘘! 略观古代似诗圣这类胸藏五车之富的人,能得以抱负報国、尽施其才、安得长眠的奇才,史书记载稀少。 这是否在古代的政治环境里属不近常理却也是正常的现象呢?!
其他网友回答
杜甫一直是辗转漂泊,想要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可惜仕途不是一条适合他的路。想要找个小村落过采菊东篱下的日子,可是乱世哪有世外桃源。有一点,杜甫的诗写的越来越好了,越来越深刻。
其他网友回答
有人说,如果把杜甫中年至他死去时的诗作全部读完,就是一部记录整个“安史之乱”的史书。如果把杜甫一生的诗作全部读完,就是一部见证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这种说法毫不夸张,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对当时历史现象的记录,往往比官方的唐史更加详细,更加真实。
杜甫的写作成就于安史之乱,没有安史之乱,他可能也就是个二流诗人。杜甫被迫走进安史之乱,将X的感觉器官全部打开,记录下自己的颠沛经验,将自己的文字提升到日月精华的程度,同时解除了王维式的语言洁癖,靠近、接触、包纳万有。
要读懂唐朝,先要读懂安史之乱。 这场战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百年帝国从此走上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战争的创伤,成为唐人难以治愈的心灵之痛。
公元752年,四十岁的杜甫写了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前出塞》,总计九首。
这个时期还是大唐王朝的生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大唐王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大家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前出塞》第六首表达自己的军事观点,这是一篇能超越唐朝当下,甚至超越几个世纪的军事论文。结果并未得到唐玄宗的重视,三年之后,安史之乱大爆发。
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X,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X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X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国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当时的长安在叛军的野蛮蹂躏之下,繁华不再,他因此写下了《哀江头》、《春望》等伤心至极的诗篇。
《春望》是杜甫登高望远的作品,诗人先用远望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国破”、“草木深”的场景。经历战争后的唐朝国土,如同垂危的老者一般,已经失去了生机与活力,作者以“草木深”三个字,刻画了人烟稀少,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诗人看见凋敝的情景,内心非常难受,不禁流下了纵横之泪。杜甫不禁感慨,唐朝什么时候才能振作起来。
杜甫同年五月份带家人从奉先出发,想逃到白水,临行之前,他的小儿子饿死了。他伤心欲绝,追忆长安十年的感受和儿子饿死期间的沿途见闻,写下了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在逃亡的路上被安禄山的叛军俘获。此时的杜甫正四十五岁,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
长安收复,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是年冬,杜甫从华州去洛阳办事,一路上亲身感受到人民所受战争之苦及其对安史叛军的痛恨,写下了光照千古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虽然杜甫的官不大,但他的朋友圈其实是很高大上的,李白、王维、高适、岑参、裴迪、元结……交往的朋友一半以上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还是觉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他终其一生,为后人留下了1400多首诗作,其中大部分都是创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到结束的8年时间里。他用他的诗歌记录下了整个安史之乱的过程,以及这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他就像是一位“战地记者”,亲眼见证每一个历史细节,并把它们还原出来。
如果说盛唐时期造就了李白,那么中唐时期唐朝的逐渐衰落也造就了杜甫,杜甫羡慕钦佩李白,但杜甫独有的忧天悯人树立了他与李白不一样的诗风,心忧天下,忧悯苍生!
注: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所著的名篇佳作有‘三吏三别’,《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岳阳楼》。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安史之乱八年中,杜甫在逃难时从长安,洛阳,秦州碾转到四川成都、,还是把拯救国家的希望寄托在朝廷身上的,即使在被叛军X后又逃脱,仍然向往去追寻唐肃宗的足迹。一路上写了”归雁,月夜,春望,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著名诗篇。被曹雪芹称为”杜工部之沉郁“忧郁诗人。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爆发安史之乱后诗圣杜甫过着怎样的生活.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