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谁的官职最高?
优质回答:
晚清四名臣都是正一品,品级不相上下,需要多方面比较,我们先看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四人生前担任的主要官职。
1,曾国藩,两X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
2,李鸿章,东宫三师,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
3,左宗棠,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X督,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二等恪靖侯。
4,张之洞,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X督,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
论爵位,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在品级相同的情况下,论爵位,很明显曾国藩第一,他是一等侯爵;左宗棠第二,他是二等侯爵;李鸿章第三,他是一等伯爵;张之洞最末,他没有爵位。
清朝汉臣的爵位一般来自军功,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都曾率军X太平天国运动,分别是湘军和淮军领袖,因此都有军功,都有爵位;曾国藩是X太平天国第一人,左宗棠还有收复X之功,两人功高盖世,生前就是侯爵;李鸿章军功略逊,生前是伯爵,死后追一等侯爵;张之洞没有军功,故而终生没有爵位。
论官职,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
清朝不设宰相,实行殿阁制度,设“三殿三阁”,分别是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体仁阁、东阁,每殿阁大学士都是正一品,略相当于宰辅之臣,但地位高低不同,从低到高分别是东阁—体仁阁—文渊阁—武英殿—文华殿—保和殿。
论官职,四人都是总督,从一品;都是大学士,正一品,但李鸿章是文华殿大学士,地位最高;曾国藩是武英殿大学士,地位仅次之;张之洞是体仁阁大学士,地位更次;左宗棠是东阁大学士,地位最低。之所以出现这种排序,跟左宗棠的出身有很大关系,因为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都是进士出身,只有左宗棠是举人出身。
另外,李鸿章、曾国藩终身未任军机大臣,左宗棠、张之洞曾任军机大臣,但军机大臣的地位和实权在晚清并没有那么重要了,比不过有实权的直隶总督,而且还有地方督抚不兼任军机大臣的惯例,左宗棠、张之洞都是晚年卸任总督后才担任军机大臣,有点养老的意思了。
论名气,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曾国藩的名气很大程度上要感谢读书人和出版商们,因为曾国藩善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被信奉理学的读书人追捧为“半个圣人”,与孔子、孟子、朱熹并列,喜欢鼓吹成功学的出版商更是不断推出各种版本的曾国藩作品,可以说曾国藩的名气很大程度是被炒热的。、
李鸿章就不用说了,因为长期跟着慈禧老妖婆混,领导洋务运动,创建北洋水师,并且跟洋人打交道,各方面交际十分广泛,特别擅长签订不平等条约,“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的传播,居然把李鸿章塑造成了“忍辱负重,力挽狂澜”的英雄。
左宗棠、张之洞名气略逊,但两人是真正的实干家,不矫情,不吹牛。
论贡献,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四人对国家和X的贡献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曾国藩、左宗棠偏武功,张之洞偏文治,李鸿章则文治武功兼而有之,不过就对国家和X的长远贡献看,左宗棠第一毫无悬念。
曾国藩领衔X太平天国X,对清廷有再造之功,无论清廷如何吹捧他都不过分;李鸿章忍辱负重,挨打挨骂,勉力维持,独自支撑,清廷吹捧他也可以理解,但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功劳是短时间的、对满清朝廷的功劳。从长远来看,对整个国家和X而言,他们并非不可或缺,清廷早日灭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是国内惯常的X更迭而已。
只有左宗棠,力排众议,以七十多岁高龄收复X,维护了我国领土完整,这种战略眼光、这种责任担当、这种勋劳战功是不仅在当时无与伦比,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左宗棠的贡献不是对某个朝代的贡献,是对整个国家和X的贡献,影响深远直至如今。
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中国仍是完整之中国;但如果没有左宗棠,中国不会是完整之中国。左宗棠之功,震铄古今!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其他网友回答
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四个人,官职其实都差不多,都是资深总督,都很称职,也都是各自工作岗位上百年不遇的干才。但如果认真论起来,还是有些细微区别的。
如果仅仅论官职,李鸿章最大。
李鸿章在同治十三年,他的老师曾国藩去世两年后,以直隶总督的身份,升任文华殿大学士。
清朝的官制,以大学士为最,正一品,相当于今天的正国级。而大学士则分三殿三阁六个级别,其中以保和殿大学士为最高。但乾隆朝富察傅恒以后就不再任保和殿大学士,而以文华殿大学士为最。所以,晚清通常称文华殿大学士为首辅。
李鸿章从来没有当过军机大臣,但世界各国都把他当做大清宰相,甚至将他与德国首相卑斯麦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并列为当时世界三大名相,他访问欧美时在各个国家均享受国家元首来访的礼仪,就是因为他是文华殿大学士。
曾国藩也是任直隶总督和两X督,但最高官职是武英殿大学士,比李鸿章差一级,不是首辅。
这不是曾国藩能力不及李鸿章,也不是他不够首辅的资格,而是因为,在嘉庆朝文华殿大学士董诰辞世以后,朝堂上已经有74年没有汉大臣的文华殿大学士了。乾隆晚期和嘉庆、道光两朝,皇帝并不信任汉大臣,对汉大臣是歧视和排挤的。
但自咸丰朝开始,清廷不得不重新检讨对汉大臣的政策。太平天国的祸乱使清廷警醒,再不重用汉人,满人的江山就保不住了。
但大学士毕竟是文臣最高官职,一个读书人,从科甲及第入仕,到最后熬到位极人臣,几乎需要一辈子的时间,除非像李鸿章这样的少年天才,比别人少走几十年弯路。
李鸿章升文华殿大学士时,才五十一岁。
五十一岁的文华殿大学士什么概念?大致等同于现在一个年轻人从副科级寻阶到中年,五十一岁升到XX,而且没拉下哪个台阶。
有清一代,只有富察傅恒与和珅两人在这个职位上比李鸿章年轻,而他们两人一个是勋戚一个是亲贵,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文官系统,所以单论年龄,李鸿章真正是第一人。李鸿章1862年署理江苏巡抚时39岁,相当于今天一个39岁的人任江苏省委书记,而且是烽火连天的战乱时期,上马管军下马牧民,威风得不要不要的,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尤其是,李鸿章得文华殿大学士时太年轻,他直到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才去世,当了30年文华殿大学士,他的身后压了不止一代人,他以下,孙家鼐、张之洞、袁世凯、翁同龢等汉大臣的升迁,或多或少都受他影响。
与李鸿章相比,曾国藩简直就是反面典型。
曾国藩其实是个笨人。他读书做学问、行军打仗,用的都是笨办法,所谓以勤补拙。比如结硬寨、打呆仗之类的。所以,他当官到六十岁了才熬到武英殿大学士。曾国藩这个人,是以道行天下,术这个层面,他比其他三人差太远了。
而其他三人,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不同,他们都是会读书的人,智商和个人才华上高出曾国藩很多。
曾国藩任直隶总督时,朝廷即便是认识到应该给曾国藩一个文华殿大学士,也来不及了,曾国藩年纪大了,身体也垮了,两年后他就去世了。
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获得大用,他在直隶总督任上仅仅一年,就展现出不凡的能力和远见,在外交、洋务、军事上,成为不可替代的第一人。
光绪二年,瓜尔佳文祥去世,恭亲王奕訢痛失臂膀。
文祥生前是恭亲王奕訢的盟友和主要助手,他一手抓军事一手抓外交,主管神机营和X衙门,是奕訢集团名副其实的大管家和智囊。
文祥去世的前两年即病入膏肓,恭亲王奕訢不得不物色文祥的继任者。神机营可以交给对此觊觎已久的醇亲王奕譞,而X衙门则没有合适的继任者。奕訢当时的左膀右臂中,宝鋆鲁莽,李鸿藻清高,沈桂芬等人资望太浅,没有什么得力的干才可用,所以他深切体会到了李鸿章的重要性。
尤其是,当时大清外交的棘手问题,诸如X、日本、俄国等国的交涉,都需要李鸿章替朝廷抵挡。而授权李鸿章办理外交,也要有相对应的身份地位。于是奕訢向两宫太后力陈,取消汉大臣任文华殿大学士的限制,李鸿章也终于成为七十多年以来汉大臣任首辅的第一人。
在这方面,不仅曾国藩不如李鸿章,就连左宗棠和张之洞也不如李鸿章。
左宗棠最后的官职是东阁大学士,比李鸿章差了四级,中间隔着体仁阁、文渊阁和武英殿大学士。左宗棠在官职上吃亏是因为科名,他进士不第,只是一介举人。
明清两代的规矩,大学士只授予进士及第的文官,举人是没有资格的。但左宗棠劳苦功高,慈禧太后深知左宗棠心中的隐痛,为了给他日后升官排除障碍,特赐他“同进士出身”。但这个时候已经是同治十三年了,李鸿章已经当到文华殿大学士了,左宗棠才从协办开始轮班,时间太晚,拍马也赶不上了。
清朝的大学士是虚职,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因此是终生制。而三殿三阁加上协办大学士,每个台阶上满汉各一,后面的要晋一级,必须等到前面那个死了或是告老还乡才行。左宗棠是在入X以后才获得协办,循阶而上到东阁,不快也不慢。
张之洞最后的官职是体仁阁大学士,比左宗棠高一级,比李鸿章差三级。张之洞没有军功,之所以官职比左宗棠高,也是得益于科名。
张之洞读书好。他是同治二年壬戌科的探花,也是咸丰二年顺X乡试的解元。张之洞这个探花是慈禧太后钦点的,所以慈禧对张之洞一直怀有亲切感,加上他的文笔好,因此他在仕途基本是一帆风顺。
不过左宗棠和张之洞都当过军机大臣,以他们的资历和经验,他们在军机处的地位是很尊崇的,仅次于领班军机,是实际上的宰相。而曾国藩和李鸿章,都在总督的位子上终老,并没有实际入阁。
但曾国藩和李鸿章的爵秩比左宗棠高。曾国藩是一等毅勇侯,李鸿章是一等肃毅侯。左宗棠则是二等恪靖侯。张之洞没有武功,因此没有爵位。
如果不论官职,他们四人死后的谥号最能反映朝廷对他们的真实评价。
曾国藩谥文正,这是中国古代文臣中最高谥号,清朝一共有八个,入关以后不多不少每个皇帝一个,同治朝就给了曾国藩,说明他在同治皇帝一朝,是文臣之最。
李鸿章谥文忠,这也是清朝文臣的最高谥号,每朝最多一两个,仅次于文正,与文贞相等,在清朝文臣谥法中排名第二。晚清70年,文忠只有五人,稀缺指数与文正相仿。
文忠这个谥号如果给了满大臣,就相当于文正,因为清朝的规矩是文正只给汉大臣,满大臣最高就是文忠。晚清的文忠另外几人分别是林则徐、胡林翼和两位满大臣瓜尔佳文祥和瓜尔佳荣禄。与林则徐和胡林翼并列,李鸿章这个文忠很值钱。
左宗棠谥文襄。文襄在有武功的文臣中是最好的谥,在清朝文臣谥法中排名第三。文襄也是有清一代满大臣梦寐以求的谥号,因为它象征着替X打江山,满大臣如果能被谥文襄,差不多也可以进太庙了。
左宗棠入仕虽晚,但二十多年戎马倥偬,几乎无一日不在马上。一生功业,打长毛,平捻匪,尤以收复X为最,所以谥文襄名符其实。
晚清70年,文襄只有两人,左宗棠和张之洞,满大臣一个也没有。
张之洞谥文襄。这个谥号给张之洞不太合适,因为开疆拓土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张之洞死时是宣统初年,摄政王载沣那时扬满抑汉,身边没有什么学问好的大臣,给大臣拟谥号不能像同光年那样考究了。张之洞一生中什么都干了,就是没有打过仗。他文章写得好,妙笔生花,是典型的媒体型和秘书型人才,但与曾左李相比不太适合实务,所以张之洞一向说的比做的多,也说的比做的好。
清廷给张之洞谥文襄,不是表示张之洞也能上战场,而是因为这个谥排名很高,另外也有比照左宗棠的意思。张之洞当时是被摄政王载沣给气死的,影响很恶劣,谥号给低了说不过去。
其他网友回答
所谓“晚清四大名臣”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就是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这种说法。这四个人都是晚清时期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有功有过,对他们的评价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曾国藩,往前推X,曾国藩的形象是“剿杀太平天国X的刽子手”,而现在曾国藩则几乎是以圣人的形象出现在网络和各类成功学书籍上。
在此我们暂且不讨论功过是非,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也必然引起广泛的争论,单单就四人的排名做一个排序,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四人之中,以曾国藩的年龄最大,出生于1811年,即嘉庆十六年。左宗棠曾是他的幕僚,李鸿章是他的门生。曾国藩的实职最大为直隶总督、两X督,加兵部尚书衔,虚职最高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爵位为一等毅勇侯,死后谥号为“文正”,这也是历史上文臣最高的谥号了。宋朝文臣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仅有9人,明朝更少只有6人。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比曾国藩小了12岁,但由于曾国藩与李鸿章之父李文安是同年进士,所以辈分上曾国藩高李鸿章一辈。 李鸿章科举以后就投到了曾国藩门下做幕僚,二人情同父子,李鸿章是在曾国藩的提携下青云直上的。李鸿章曾先后担任湖广总督,直隶总督、两广总督,虚职为文华殿大学士,领太子太保衔,爵位为一等肃毅伯。死后谥号为“文忠”,追晋一等肃毅侯。
张之洞年龄最小,1837年出生,是唯一一位举人出身的内阁大学士,其他几人都是翰林或者进士。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X督,虚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死后谥号“文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为没有战功,所以张之洞生前死后都没有被授予爵位。
左宗棠曾经是曾国藩的幕僚,只比曾国藩小一岁,后来被清廷重用,主要用来制衡曾国藩。他担任过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X督,虚职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封二等恪靖侯,死后谥号也是“文襄”。
下面我们一样一样地来比较一下。
从虚职上看,李鸿章最高
四人中,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都曾令太子太保衔,而左宗棠领的是太子少保衔。太子太保为从一品;而太子少保为正二品,级别上差一级。
但是,这四个人都是殿阁大学士,清朝的殿阁大学士相当于是名义上的宰相,都是正一品的官职,所以是太保还是少保也就区别不大了。不过,同样是大学士,这里面也有个排名先后的 问题。
左宗棠在李鸿章被擢升为文华殿大学士的同一年,被授予东阁大学士之位。
张之洞被授予殿阁大学士的时间很晚,在光绪三十二年他才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之位。
所以,按照上述排名,李鸿章的文华殿大学士最高,曾国藩的武英殿大学士第二,左宗棠的东阁大学士第三,张之洞的体仁阁大学士垫底。
从爵位上看,曾国藩最高
曾国藩的爵位为一等毅勇侯,这是实打实的一等侯爵,也是除皇亲宗室之外,大臣能够获得的最高爵位了。
左宗棠平太平天国有功,封一等恪靖伯。后来因收复X有功,晋封二等恪靖侯。二等候当然要比一等侯稍低一点。
李鸿章生前爵位为一等肃毅伯,伯爵要低于侯爵的,所以排在左宗棠之后。虽然李鸿章死后加封一等肃毅侯,但毕竟是追封,不是实封。
张之洞没有爵位。
所以,比爵位的话,曾国藩最高,左宗棠次之,李鸿章再次之,张之洞垫底。
所以,曾国藩的“文正”最高没有问题。
清朝仅次于“文正”的谥号,便是“文忠”,所以李鸿章的谥号排在第二。
张之洞和左宗棠的谥号都是“文襄”,所以并列第三。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当年张之洞听说曾国藩谥号文正,很瞧不起,说曾国藩都可以称文正,那我死后该谥什么?结果估计他也没想到,自己死后的谥号不仅比不上曾国藩的文正,甚至也比不上李鸿章的文忠。
从实职上看,李鸿章最高
这四个人都担任过总督,李鸿章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曾国藩是直隶总督不兼北洋大臣;左宗棠是两X督兼南洋大臣、两任军机大臣);张之洞是湖广总督、一任军机大臣。
总督在清朝的官职X中只是正二品,但却是实权最大的官职,所以总督往往领虚衔,也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太子太保之类,或者兵部尚书一类的,总之肯定要加到一品的级别。但总督也不是一般大的,其中也有细微的区别。
左宗棠只担任过两X督,地位自然比曾、李要低。而张之洞一辈子都没有当过直隶、两X督,地位自然是最低的。
因此四人排名如下:李鸿章最高,曾国藩第二,左宗棠第三,张之洞垫底。
综上所述,曾国藩和李鸿章在各个方面都基本相当,但因为李鸿章比曾国藩低一辈,且当年受过曾国藩的教导和提拔,所以列在曾国藩之后,分列一、二名。
左宗棠的虚职、实职都比张之洞高,关键是他有侯爵的爵位而张之洞没有,所以排在第三应该毫无疑问。
所以,我认为的四人最终排名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其他网友回答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都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都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他们都位高权重,那么,究竟谁的官职最高呢?
一、爵位: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蒙古、功臣三种,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以下称四臣)都是X,其爵位当然只能列入异姓功臣系。
功臣爵位的公、侯、伯爵均有三等,都是超品爵位,曾国藩是一等毅勇侯,李鸿章是一等肃毅侯,左宗棠是二等恪靖侯,此三人均是超品,官品均高于张之洞,其中曾李二人高于左宗棠。
(图为曾国藩)
二、谥号:
尽管谥号并不能反映官职以高低,但却能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曾国藩谥号“文正”,李鸿章谥号“文忠”,左宗棠和张之洞都谥号“文襄”,都是有褒扬性的美谥,其中“文正”等级最高,“文忠”仅次于“文贞”、“文成”列第四位,而“文襄”在“文”字美谥中位列中等。
就谥号而论,曾国藩得到最高评价,李鸿章次之,左张二人低于前二者。
(图为李鸿章)
三、官职:
四臣都位极人臣,曾李左三人死后都追赠太傅,张之洞则是太子太保,都是正一品。
就在世最高官职而言,李鸿章授文华殿大学士,曾国藩授武英殿大学士,左宗棠授东阁大学士,张之洞授体仁阁大学士,都是正一品大学士,排列依次是李曾左张。
就实权而言,左宗棠在光绪年间曾担任军机大臣,张之洞在光绪宣统年间均担任过军机大臣,但曾李二人却始终不曾担任过军机大臣。
(图为左宗棠)
不过,曾李二人曾担任直隶总督,而左张二人则是两X督,总督虽只是正二品官员,却握有实权,就地位而言,直隶总督高于两X督。
总体而言,官品以曾李二人最高,张之洞最低,死后评价曾国藩最高,左张二人最低。实权方面,左张二人是名副其实的宰相,曾李二人也都具有割据一方的实权,不过四臣虽都是汉人,却无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实在可惜。
我是六甲番人,敬请大家关注。
(图为张之洞)
其他网友回答
曾左李张四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如果要比较官职高低,不如先把他们的最高官职都列出来,然后再做比较。
曾国藩:两X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
李鸿章:两X督、直隶总督、两广总督、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
左宗棠: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X督、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张之洞: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署理两X督、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四个人担任过的地方官职都官至总督,旗鼓相当,但在中央官职上出现了区别。他们都担任了殿阁大学士,但级别不同。李鸿章的文华殿大学士最高,其次是曾国藩的武英殿大学士,第三第四分别是左宗棠的东阁大学士和张之洞的体仁阁大学士。
李鸿章不仅在大学士的排位上高于曾国藩,而且李鸿章长期担任北洋通商大臣,在洋务和外交的问题上有很大话语权,这也是左宗棠和张之洞所不具备的。
有人说左宗棠和张之洞担任过军机大臣,以军机大臣加殿阁大学士的身份而论,这才是真宰相。但问题是,这两位军机大臣,在中央也不具备很大的权力。
所以我个人依然认为:从官职上看,李鸿章最大,曾国藩次之,第三左宗棠,第四张之洞。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谁的官职最高.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