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X用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才有“贞观之治”吗?
优质回答
上面观念有些把历史简单化了,有失全面。贞观之治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隋末长期战争动荡,老百姓苦不堪言,人心思稳。X通过战争结束了军阀割据,把土地分配给流民,顺应了民心,为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X对隋朝灭亡的教训印象深刻,对君民关系认识很准确,比较关注臣民的生活疾苦,制订的土地和赋税徭役政策比较合理,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X不仅极具政治军事才能,而且十分注重选举重用人才,身边聚集了大量人才,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绩、李靖等,为治国理政发挥很大的作用。X注意纳谏,从善如流,确保能及时匡正错误,国家政治清明。他还采取了许多措施,出台了许多法规,加强吏治,使下层官吏不敢也不能X,促进了官吏的清廉。
因X用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才有“贞观之治”吗?
X千古一帝,提出“以人为本的政治主张,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对内劝课农桑、百姓安居乐业国泰平安,虚心纳谏,对外开疆拓土,被少数X称为“天可汗”,贞观之治是X及他的文武X臣共同开创的。
X用魏征“以人为镜明得失”是其虚心纳谏的典型代表,两个都是高手,一个要证明自己是明君,一个就投其所好,各自成就在历史上流下一段贤君良臣的千古佳话。
所以贞观之治的开创主要因素在于X的“证明”,为了“证明”做采取必然的措施,而用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只是其中因素之一。
(图片采用网络)
如何理解“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这句话?
优质回答
谢!
一,这句话出自《旧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把这句话换成白话就是,用铜镜经常照看自己,可以清楚衣帽(形象)是否端正;把历史当做一面镜子,经常回顾,可以明白国家兴亡盛衰的原因;把别人当成镜子,经常对照检查,可以知道自己的对错。
二,知道了怎么办?当然是吸取教训,同时也总结经验。一部中国历史,就是朝代兴替史,虽然有规律可寻,但却无成例可循,因为衰亡的原因各不相同。当政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三,秦鉴于周天子亡于诸侯,变X而为郡县,以为兵革不用,皇位可以世守,继续沿用严刑峻法,结果亡于X。汉戒秦之孤立无援,大封同姓王(诸侯国),结果引发七国之乱。唐患隋炀之暴谑,故滥施仁政,重用外蕃,结果亡于藩镇。宋见方镇易制其君,尽释武将兵权,结果子孙卒困于敌国。明亡于朝堂党争。清亡于思想禁锢。
我的看法是,既要吸取历史教训,又不能教条套用、照猫画虎,要与时俱进,X所处时代的主要矛盾。
这句话出自《旧唐书魏征传》,完整的句子是: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因为历史上那些兴亡胜败的例子可以告诉后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治国如此,打仗也是一样。
举一个十六国时期的例子。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是一个从X逆袭成皇帝的极端例子。石勒认字不多,但他喜欢听历史,经常让下属给他讲历史故事,尤其是《汉书》。石勒从中学习前人的经验,吸取历史上的教训。
有一次,他听到郦食其劝汉高祖刘邦,把六国的后代立为王侯,汉高祖马上准备着手实施。听到这里,石勒打断讲故事的人,吃惊地说,这等于是自取灭亡,刘邦这么做怎么最终还得到天下呢?后来,当他听到留侯张良出场,成功劝阻汉高祖放弃这个念头时,石勒又说,幸亏有这个人啊,不然刘邦就危险了。
石勒能从刘邦的一个决策看到他的成功与否,这不仅是他的预测能力,更是他多次听历史,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的教训。
历代皇帝都很注重前朝历史,因为前朝的覆灭对于他们本朝的教训是深刻的。如果不吸取教训,很可能会重蹈覆辙。不识字的朱元璋也是这方面的高手,他以元的灭亡为教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总之,以史为鉴,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会看得更高。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X对大臣谁的评价.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