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是怎么由来的?
优质回答
魏晋时候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写字老道,功力深厚,在木卓上用水写字,写完擦去水,字还在,,,,入本三分!
这是评价王羲之书法的一个典故,后成为成语。
典故出自唐·张怀瓘《书断》,“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说的是王羲之,当时的皇帝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便赞叹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后用“入木三分”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王羲之书法笔力真的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吗?
优质回答
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都是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有力。就好比“排山倒海”用来形容气势磅礴一样。
相传,王羲之在一次祭祀中,在木板上写的祝词,拿给工匠雕刻。工匠削去三分,才见到没有墨迹。大为惊叹王羲之的笔力精深!后来就用“入木三分”来形容书法功力深厚。真实与否,这种功力只有王羲之一人有。别人都做不到,所以做试验也没用。不能因为你没有这个能力,而用物理科学去否定王羲之的能力。
力透纸背,这和入木三分不同。这个真的是形容笔力穿透了纸背,而不是墨迹穿过去。如果墨迹穿了过去,纸就会洇,不但没有力感,反成了墨猪。王羲之那个时代的人写字用的纸不是宣纸,而且是不会洇墨的硬黄纸。
如果是现在使用的生宣,越是手生的初学者,墨迹越能透过纸背。因为生宣本身的性质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初学者的运笔能力生疏,运笔缓慢,纸把毛笔中的墨汁很快的吸收渗透过纸背后面。这种“墨透纸背”,是没有笔力的表现。相反,功力深厚的书法家,他们在生宣上写字,墨是不会洇开的。笔画很光洁,充满了力感。
如果是熟宣,就是用清水写,它也不会渗透纸背。知道了入木三分,力透纸背是用来表示富有力感的笔画就可以了。不要去钻牛角尖,抠字眼。对于自己学习书法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形容一个人书法功力深厚,往往会用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一类词,当然这里面难免会有夸张的成分。力透纸背,我们在书法创作时可以有亲身体会,尤其是在生宣上创作时,会有很明显的力透纸背的感觉,这是在特定的书写材料上才有的感觉。如果我们在熟纸X写,则很难体会到这种感觉,所以生纸和熟纸是有明显差别的。入木三分,则更是一种夸张的形容词。王羲之有一则小故事是讲的就是入木三分,但这显然是后人X,是后人因对王羲之书法的膜拜而产生的想象而已。
王羲之书法真迹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所以我们没办法直面去体会王羲之的笔力,但东晋时期王羲之写字用的是一种较厚、较滑的熟纸,所以我们可以猜测王羲之书法力透纸背的感觉不会很明显。入木三分这种神话了的想象则更不可能了。
但是书圣王羲之书法的笔力也绝不会因为缺少了这种感觉而变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王羲之作品的唐模本窥见一二。
入木三分历史典故的主人公是谁?
优质回答
主人公是 王羲之
首先来看看它的意思。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传说王羲之笔法刚劲有力,字写在板上,工人刻字时发现字迹已经透入木板有三分深。
自古以来任何时候都有这样的事:当一个人有了名气后,大家就会开始给他编造一些夸张奇闻异事。那入木三分的主人公——王羲之也不例外。据说当时朝廷举行祭祀大典,就请王羲之把祝词写在祝版,当工人准备刻字时,他们拿起祝版一看,发现每个字的笔痕都已陷入木中三分,就好比刻刀雕刻一般,大家都非常惊讶,赞叹不已。
这个传说虽然有点夸张了,但用来形容王羲之运笔力量的强劲,还是不难理解。所以“入木三分”这个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