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话?
优质回答
人生在称心如意时,能享受的应该尽量享受一切,不要枉度余生,对不起自己,毕竟人的一生是短促的。
人生得意莫X,乐极生悲要提防。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如何理解,是在暗示人们要酒池肉林吗?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明白全诗的含义;其次,需要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第三需要辩证性地理解这两句诗的正确含义。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第一,要弄明白全诗的含义。先来阅读全诗的内容。这两句出自唐李白的《将进酒》,全文如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篇幅不算长,但五音繁会,气象不凡。作者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不是刻意刻画和雕凿能学到的,也不是草率就可达到的境界。
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
在这首诗里,李白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诗人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X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第二,作者及其创作背景。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X。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第三,应当辩证地理解其中的意义。从整诗来看,我们不难理解作者的真正含义。古往今来,对这两句诗的意思一直都有不同了理解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它是消极的,活着就要及时行乐;另一种观点是要珍惜美好时光,不要等到白了头,空悲切。我个人倾向于后一种观点。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珍惜人生中的最宝贵的时光,不能让时光白流。但是这种做法绝对不是及时行乐,醉生梦死,而是要有追求,有梦想,有信念,踏踏实实、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如果整天花天酒地、醉生梦死,那只能说自己的人生就是失败的,毫无价值的。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是余光中在《寻李白》中的诗句,也是迄今为止对李白式的豪放与浪漫给予的最精准的评价。李白的诗句,离不开酒,离不开月。倘若他的诗句都是充满了及时行乐的悲观语调,李白不可能被推崇到“诗仙”的高度。
而《将进酒》里的这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自然也不是劝人及时行乐、暗示人们要酒池肉林的悲观主义论调。恰恰相反,这应该是李白豪放不羁的精神写照。理解这句诗的真正内涵,不仅要联系上下诗文,而且要懂得李白的酒精精神。
李白的诗文,离不开月,“月”增其浪漫与飘逸;也离不开酒,“酒”增其激昂与豪放。对于李白来说,得意时纵酒,失意时也纵酒。即使是月下小酌,也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不用说他曾高呼“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酒对于李白来说,是精神愉悦的兴奋剂,是摈除烦恼的忘忧草,更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斗酒诗百篇”,醉酒之下的李白,X而奔放,浪漫而飘逸,洒脱而大气。不管身处何种逆境,对于李白来说,没有杯中酒所解决不了的事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已。
就这首《将进酒》而言,李白之所以高喊“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一豪壮之语,那是因为诗人开篇就提出了人生易逝的生命悲剧,岁月犹如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生命就似高堂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这般无常,生命如此脆弱,这样的悲剧,是生命本质的必然。所以,这位“谪仙人”要在豪饮醉酒之中,与君同销万古愁。这样的豪饮放纵,不是悲观厌世,反而是一种豪放与旷达。李白正是直面这种生命的悲剧,笑傲这短暂人生。
这就像尼采所言,“在酒神艺术的沉醉中,通过生命力量的提高而直接面对永恒轮回之人生苦痛,从而达到生命自身美化和欢愉”。李白在酒中超脱,笑傲人生,藐视X,只追求自己精神的宽广与X。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这一悲剧性的对抗,也是为了抒发自己“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不平之气的呐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以杯中酒浇心中之块垒。纵使豪饮,也要做这“酒中仙”,因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的纵酒歌唱,是在清醒意识到生命悲剧性之后仍能坚信自我的昂扬向上,是纵使消愁也要将X富贵藐视的旷达豪放。他并不提倡酒池肉林的醉生梦死,他只坚信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豪迈与X。“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写下这句诗的李白,当时已被唐玄宗赐金放还长达八年之久。漫漫长夜里,李白并未忘记自己的胸怀抱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能写下如此豪迈之语的人,怎么会暗示人们要在酒池肉林之中沉醉不醒呢?
这样的豪迈,反而是一种永葆青春与活力的精神写照,是作为诗人所必须要有的精神态度,“在他们的生命中就必须要有一种朝气和春意,有一种常驻的醉意”。李白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你认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与“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哪句更好?为什么?
优质回答
我认为“人生得意须尽欢”两句要好过“有花堪折直须折”。因为不论从内涵还是意境来看,二者不在一个档次。前两句出自李白《将进酒》,后两句出自《金缕衣》,作者不详,编诗者多归入杜秋娘名下。
从内涵来看,李白诗歌更为丰富
《将进酒》其实是作于李白被赐金放还之时,借酒消愁,高歌落寞。这首诗的内涵自来就有两重含义:
人生得意时要纵酒高歌,享尽人间乐事;
人生不得意时又当如何?自然是尝尽无边落寞。
所以,这句话包X一正一反两重含义,表达的是李白高歌落寞的矛盾心境,也同样蕴X抱负无望施展时的绝望癫狂。
而“有花堪折直须折”两句,其实全时都表达着同样的意思,并没有矛盾冲突下的深层含义,要么“怜取眼前人”,要么珍惜好时光,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只不过换了一种更为灵动的表达而已。
从意境来看,李白诗歌更为深沉
《将进酒》是正话反说,表面上写得是纵酒狂歌的豪迈,但其实更想表达的是借酒消愁的怅惘。而这种怅惘是因为文人士大夫梦想破灭而产生的,又带着很浓郁的苦郁悲凉。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请”,一倍增其哀。
所以,这句诗是整首《将进酒》最核心的一句,其上是铺垫,其下是展开,整首诗的重量全都压在这一句之上。自然是意境深远,内涵深刻。
《金缕衣》的这两句,只是唐朝叛臣李锜经常哼唱的小曲,虽然意境还算不错,但有明显的X脂粉气,借用了老套珍惜光阴的说辞,但其实还是用“花”来比喻妙龄女子。其实就是在讲,女子年华短暂,需要趁早怜惜而已。
这种说法其他诗歌也曾经用过,比如韦庄的《菩萨蛮》组诗中的其一,在全词末尾是: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都是同一种含义,是在感叹女子青春的易逝。
所以,不论是从情怀还是涵义,从手法还是意境上来对比,《金缕衣》这两句都落了下乘,不如《将进酒》丰富与深刻。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二者都不好,,得意多喝酒容易忘形伤身,,,看好的花就去折,是破坏自然环境,还会养成有便宜就赚的毛病,,很多缺德违法的事,源头都在这两点,哈哈哈哈哈哈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什么心理?我们应不应该提倡?
优质回答
谢邀。感谢你的问题。“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阅后感觉诗作者有一种消极的心理在诗中,在情中。我们不知道当时作者是处在什么时代背景中写下的它,但是我认为人生得意时不忘形、不猖狂、不骄傲,不提倡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诗人追求尽欢的实际体现,从该诗意境中来看,对诗人而言,只是一种想要而未实现的理想,由此他也在提醒世人该尽欢应尽欢,不要出现金樽空对月场景。
对此,我个人认为不提倡。它是一种消极的享乐主义的表现,负离子太多,影响人的正确人生观。人是要有正气的,要带正能量,快乐不消极,开心不X。该金樽对月时欢歌笑语,该努力工作时奋发向上!谢谢!
这是极度豪放自信的性格使然,一切看淡,由心而感,从心而发,对前路又充满了浪漫,豪迈大无畏的积极乐观主义精神。也只有李白这样的伟大诗人才能掌控好这样的境界,天马行空,行云流水。我们现在或许很难达到这种境界,也很难驾驭。当然这里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很是值得我们学习
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一种人生态度,你认为它是正能量吗?
优质回答
毫无疑问啊,读书君从来都是把它当做正能量来吸收滴。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把握当下的美好时光,以最有趣味的方式度过,没毛病!
诗句所在的《将进酒》里其实是饱含了诗人的感情的,交杂着喜怒哀乐,失望与自信,各种复杂的情绪,使得诗歌本身情感饱满,豪情X,读来只觉豪迈洒脱。
说回这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们许多时候遇事其实是应当这样想的,诗人一方面自信无比,一方面又遇有波折,在此刻豪饮行乐,借酒浇愁。那不得不想的是,此刻过后呢?你看后面他又接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何等的自信与正能量!
所以,读书君觉得这句诗所体现的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并不消极。为何?人生短暂,可不正是要尽情体会这过程中的美好嘛!这与积极努力向上不冲突哦!我们努力,我们向上,所为的也是更好地过好人生。遇有不顺之事,乐一下,还是得继续,毕竟天生我材必有用啊!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看下这句诗的意思。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说人活在世上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使自己的酒杯只对着月亮,即是不要自斟自饮,好酒要和朋友们共同分享,也只有在朋友们的觥筹交错之间,才是对人生的最大享受。从这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李白是苦闷的、是消极的,单从这一句看它确实不是正能量的句子,但我们也要结合全诗来看。
这句诗出自《将进酒》,当时写这首诗时李白已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八年了,他写的这首诗是一首劝酒诗,但实则借此表达了自己一方面非常乐观自信,但另一方面却壮志难酬的感情。
这首诗虽有一定消极思想,但整体却是气势豪迈,感情奔放的。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你怎么看自己的人生?
优质回答
平生颠沛未尽欢,
浊酒瓷杯心更酸。
江湖险恶心叵测,
不知何日可开颜。
人有人不同,花有几样红。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翻译.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