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吃什么能养活?
优质回答
1、夜行动物: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X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采食和X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生活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蚯蚓尽管世界性分布,但喜欢比较高的温度,低于8℃即停止生长发育,繁殖最适温度为22~26℃。
2、杂食动物: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月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具有母子两代不愿X的习性,尤其高密度情况下,小的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
3、负趋光性:蚯蚓为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蓝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但不怕红光,趋向弱光,如阴湿的早晨有蚯蚓出穴活动就是这个道理。阳光对蚯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阳光中含有紫外线。蚯蚓喜欢安静环境不仅要求噪音低,而且不能震动,靠近桥梁、公路、飞机场附近不宜建蚯蚓养殖场。
4、变温动物: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
蚯蚓以X有机物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
要想蚯蚓长得快,不仅仅要吃得好,还要生活环境要好。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吃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蚯蚓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
QQ截图20181029185959.jpg
蚯蚓的养殖:
1.食性
蚯蚓是腐食性动物,喜欢生活在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土壤里,难以在一般耕地中见到。所以利用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可以大量人工养殖。它食性广,畜禽的粪便以及稻草、各种鲜、干青草,树叶、瓜果、菜皮、甚至泔脚等经发酵后都能食用。蚯蚓一天的摄食量与自己的体重大致相等,其中一半作为蚓粪排出。生产一吨鲜蚯蚓,约要摄食70~80吨有机X。
2.温度
蚯蚓是喜温动物,野生蚓在久旱、严冬及高温季节会钻入生土层潜伏休眠。人工养蚓,要调节好温度,使蚯蚓全年都能生长繁殖。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必须异体X。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X1周后各自产卵。但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低于10℃时,要35天左右才产卵一粒;温度在18~25℃,湿度30%~50%,通风换气好时,一般1.5~4.5天就产卵一粒;当温度高达35℃时,产卵数量下降。卵茧孵化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当温度低于8℃,卵茧停止孵化;15℃时,卵茧约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8条;当平均温度在20℃时,19天孵化幼蚓;32℃时,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仅33%,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2~3条。孵化过程中,当卵茧积温达到220~260℃时,幼蚓便可孵出(卵茧积温指每日扣除卵茧在8℃以下停止孵化的无效温度后逐日积累的能使卵胚胎发育的有效温度总和)。所以把温度控制在18~25℃最利于蚓产卵孵化。幼蚓生长38天左右达到性成熟,全生育期60天左右。一条蚯蚓一个月内产的卵茧,逐渐能孵出50~80条小蚯蚓。
3.湿度
湿度与蚯蚓的生长,产卵及卵茧孵化的关系很密切。蚯蚓体内含有约80%左右水份。如久不浇水,会造成蚓体X,影响产卵,甚至自溶死亡。在蚓床含水份30%左右时,蚯蚓吃食多,生长快,产卵多,孵化率高。
4.空气
据上海市金山区钱锦康的试验,用空气流通和不流通的二种不同条件饲养蚯蚓30天,它的产卵数分别是7.8粒和1.4粒,差距较大。空气中一般含氧20%,含二氧化碳0.03%~0.06%。若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就会影响蚯蚓的产卵。
5.pH值
蚓床的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危害蚯蚓生长,以pH值6~8为宜。
在蚯蚓的养殖上还有很多情况出现,上面是关于蚯蚓如何长得快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蚯蚓喂什么才能长的又红又结实?
优质回答
配放最佳饲料:以下四种配方可行。
1、首选牛粪100%;
2、牛、猪、鸡等各种禽畜类便混合共100%;
3、牛粪20% 猪粪20% 鸡粪20% 稻草(切碎沤烂)40%;
4、粪类(各种禽畜粪便)60%—70% 草类(即杂草、稻草、树叶、粗糠、碎蔗渣、农作物茎叶等)30%—40%。草类要另行沤制腐烂,以免发热。
蚯蚓养殖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在饲料、食品、医药、生态等方面有较好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要做到快速、高产、稳产和优质高效,就要有一套独到的技术。
一、品种的提纯复壮
建立原种池→繁殖地→生产池等三级以上的繁育X,杜绝“子孙同堂”混养,避免近亲X导致品种退化变质。
1.平时要注意选择具有鲜明品种特征、XX的蚯蚓放入原种池中,剔除那些退化、短小、衰老的个体,在原种池中一定要经常保持大量优质的种X。
原种池——选育纯种和提纯复壮,不断培育出保持优良品种特征的蚯蚓原种。饲料以厚度约15厘米、密度以每平方米2—3万条蚯蚓为宜。除了换料,平时不要翻动池中饲料。
繁殖地——把原种池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进行第二级纯种繁殖,不断扩大品种数量,为生产池提供大量蚯蚓。
生产池——从繁殖池移来的蚓茧或幼蚓进行第三级繁殖,获得的成蚓、蚓类等产品可以综合利用。
二、用最佳添加剂、最佳饲料
把干木薯片或稻谷、玉米打成粉后,拌入清水或洗米水、米汤等搅匀,即成添加剂(粉液比约为1:10),装进备用的底层穿孔成漏筛状的铁皮盒,均匀地摇洒入蚯蚓饲料中。换新料的当天淋添加剂液一次。以后隔7—10天再淋一次,如有红白糖、猪牛生血等共配浸溶液淋洒更好。
三、加大深层、密度
加大深层:根据蚯蚓的生理、生活特性,把生产池中的饲料厚度增加到50—60厘米,长、宽度仍为1米;加大密度:投入6万条日龄接近的蚓苗,然后用6条内径约2厘米,管壁上穿孔、能排水又通气和略高过饲料面的小竹管均匀插在饲料中,使饲料通气散热。此法可望月产蚯蚓30公斤。但饲料一定要发酵好,确保散热,适时换料。如觉得上述做法较难,可把饲料厚度减为20—30厘米,蚯蚓密度也减为2—3万条,但月产量也相应减为10—15公斤。要注意饲料的发热和置换。
防止饲料发热的首要关键是搞好饲料发酵,其次是尽量减少饲料厚度,保持饲料通风透气。饲料发热后的补救办法是X饲料使之松散,直接淋冷水降温。
四、 选择最佳收获期
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幼蚓养到30天左右,变为成熟蚯蚓准备产卵,其肥度、重量、长势都达到 了极限,此时收获最为高产。当然,因饲料和管理等条件的不同,蚯蚓的长势也有所不同,收获期也随之提前或推迟。
五、 搞好饲料发酵
粪类要晒到约七成干后,集堆用塑料薄膜盖严,3—5天后X散热,淋水降温,无异味后便可使用;草类要切碎后挖坑或集堆渗水沤制,腐烂才可使用,以免第二次发热。
另一简法:把预先按比例均匀拌好的干湿度适宜的配方饲料装入塑料袋内,把袋口扎紧密封,夏季约需15天便可使用,阴冷低温季节则要延迟若干天。
六、 掌握饲料投量
蚯蚓饲料酸碱度以pH值6—7,湿度以手握饲料有二、三滴水渗滴出指缝为宜。日本大平二号蚯蚓日耗料量(指湿料重量,下同)与其本身体重基本相等。以成蚓每条平均重量0.5克计可粗略得出算式:
投料量=(初养蚓重 终养蚓重)÷2×养殖天数
例:有幼蚓6万条,养到成蚓重达30公斤时需30天
最好呢就是喂一些蔬菜水果的烂菜叶,果核。
尤其是苹果核,或者梨核,这种水果吃完了可以直接埋到土里,蚯蚓很喜欢吃。
不要弄酸性的水果。甜度比较高的非常适合,还有就是有水分的,不要搞什么橘子皮,白菜叶那种,一是腐烂的慢,二是没有水分。
养殖蚯蚓最好用泡沫箱,保温比较好,利于蚯蚓成长,上面套个塑料袋,与箱子接缝处扎紧,顶上撕开个小口方便透气,这样既保温保湿,又不用担心蚯蚓跑出来。放置于阴凉通风处。一般只要泥土保持X都不需要浇水管理,只要有吃剩的果核埋进去就够了。
切记不可用黑色的东西盖住或封口!因为蚯蚓会以为是在地下,会爬的到处都是。我已经受过教训了,你能想象一X来屋里爬的到处都是蚯蚓的感觉么[捂脸]。
蚯蚓怕光,所以上面套透明的袋子是最好的。
农村菜土里生长着的蚯蚓靠吃什么来生存,它们对于土壤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优质回答
谢谢邀答:农村菜地里生长着蚯蚓靠吃什么生存,它们对于土壤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今天小编根据经验讲几句,小时候经常在X的地方挖蚯蚓钓鱼,也知道蚯蚓喜欢X的地方 它们靠吃腐烂的树叶 灰尘 泥土 煤渣等土壤里的有机物活命。
小小的蚯蚓对于土壤是有利还是有害呢?小编详细讲解一下 蚯蚓是对土壤非常有利的 没有蚯蚓的土壤不会是好土壤!蚯蚓能够很快的将地表的叶片和灰土转变为土壤,它们将树叶撕成小块拖进X并消化了它们 然后将这些有机物质与之前摄取的细土混合起来 还能够将小石块分解为矿物质。 蚯蚓吃掉的食物会经过蚯蚓的肠道一遍遍吃进再排出 蚯蚓的粪便会变成新土 而且富含有机质 可增强地力 调节土壤酸碱度 有很多不能种庄稼的土地 经过蚯蚓的翻耕活动 会变成很优质的土壤。蚯蚓的胃酸与土壤中的腐植酸成分相匹配,蚯蚓通过缓慢的翻土、分解、再加工,以及将岩石与有机物质混合的一系列过程 蚯蚓能够制造新的土壤!
蚯蚓不仅制造土壤 还促成了土壤的移动。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蚯蚓在制造土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将蚯蚓视为大自然的园丁!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老X留下的千古名言,绝对是有道理的。蚯蚓都是吃土壤的的各种有机物,要不然它也凉凉了。
但是他觉不是害虫,而且对土地起到松软的作用。
蚯蚓在地下面怎么生活?他吃什么东西,怎么繁殖的?
优质回答
对于蚯蚓在地下面怎么生活?他吃什么东西,怎么繁殖的呢之话题,我个人的观点认为:
一方面在地下生活上,蚯蚓属于软体动物之一,又可称之为地龙,喜欢在地下有机生物质较多以及水分较多的土壤中钻洞生存,在X中能以身体前后伸缩的方式来进行生存活动,向前伸缩就会前进,向后伸缩就能退后,能在X穴之中活动自如,白天都会在湿地土层X穴中进行生存活动,晚上常会把头伸出洞口来吸收新鲜空气,并能间歇性地发出高频的吱吱声叫。
二方面在吃什么东西上,蚯蚓的食物是来自于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生物质,它不会将湿地土层中有机物与无机物分开,是以土壤中的混合物一起吃进消化道之中,从而获得吸收有机生物质方面的养份与能量,获得生存能量消耗的补充。
三方面在繁殖上,蚯蚓是属于无性繁殖(同体繁殖)方式的低等动物,体内同时拥有生精和生卵的双重功能细胞组织,每年只有一次繁殖期,都会在春天季节X现,当成年蚯蚓在春天繁殖季节到来时,体中会生成诸多X和X生理现象,会在体中自行获得X作用,自行X并产出诸多的后代。
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准确?!如读者阅后觉得我说的对或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点击关注我,可阅读到我相关生命科学领域前沿近二千道的原创答题,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和学习。宇明于东莞市。(注:原创作品,抄袭可耻。欢迎转发。)
所有的鱼都吃蚯蚓吗?
优质回答
所有的鱼都吃蚯蚓吗?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并不是所有鱼都吃蚯蚓的,大家都说蚯蚓钓鱼是:“万能饵”,几乎大部分鱼都可以用蚯蚓钓到,而且使用蚯蚓钓鱼既便宜又方便,有时候用蚯蚓根本花不到钱,到比较X、X的地方一挖一大片。虽然用蚯蚓钓鱼往往容易吸引小鱼,但是如果不计钓鱼大小的话,蚯蚓钓鱼绝对是非常好用便宜的饵了,但是蚯蚓也有钓不到的鱼。
淡水中常见大部分都可以用蚯蚓钓
那么所有的鱼都可以用蚯蚓钓到吗?对于蚯蚓来说,它对淡水中常见的鱼都是有较强吸引力的,一般我们淡水中常见的鲫鱼、鲤鱼、草鱼、青鱼、鳊鱼、翘嘴鱼、白条、青稍、黑鱼、鲶鱼、黄颡鱼等都是可以用蚯蚓钓到,只不过这其中可能有些鱼钓获的机率小一些,有的鱼钓获的几率大一下。
鲢鳙鱼是不吃蚯蚓的
在淡水中只有一种鱼是对蚯蚓没有兴趣的,那就是鲢鳙。为什么蚯蚓钓不到鲢鳙呢?这其实和鲢鳙的掠食习惯有关,因为鲢鳙鱼属于食浮游生物鱼类,它是通过鳃耙滤食藻类、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等,但很难摄食<10um( 微米)的食物颗粒,所以说蚯蚓是引不起鲢鳙的兴趣的。另外就是鲢鳙进窝大部分都是靠雾化后引诱它进窝掠食,蚯蚓是不具备此条件的。
但是事情没有百分之百的绝对性,如果你碰巧的话,可能会车祸的鲢鳙,但是那也不算是用蚯蚓钓到的鲢鳙,所以如果有新手朋友千万不要用蚯蚓去钓鲢鳙,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雾化比较好饵料来钓鲢鳙。
以上就是我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帮到你,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欢迎给我私信或者留言,我会再次给您解答,如果答案对您有用的话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欢迎大家讨论问题,转发并点赞!
我不清楚是不是所有的鱼都吃蚯蚓,但我敢肯定的说用蚯蚓能钓到我们这边所有的鱼。下面讲讲我用蚯蚓都钓过那些鱼。
1.鲢鳙
都说鲢鳙是上层鱼,吸食雾化饵料,可是我在一次炎热的夏天,吃过午饭,继续守点,用的是铅皮躺底钓法,结果上了一条两斤多的花鲢。
2.鳜鱼
鳜鱼喜欢吃小鱼小虾,这种鱼用蚯蚓也是能够钓到的。
3.草鱼
秋冬天用蚯蚓钓鱼也是能够钓到草鱼的,还是比较容易的。
还有鲤鱼、黄尾、鲫鱼,黄鳝,翘嘴,泥鳅,石斑,扁鱼,叉尾,汪刺等等。
总之,大家所说的蚯蚓是万能饵,我是不怀疑的。秋冬季节,我就彻底舍弃商品饵,专用蚯蚓钓,找个好钓点还是容易爆护的。
蚯蚓不生活在水中,鱼为什么喜欢吃它?
优质回答
蚯蚓素有“万能饵”的称呼,即可用作钓饵,也可制作窝料,应用极为广泛。回到钓友的问题,其实这也是部分钓友的疑问:蚯蚓不在水中生活、活动,为何鱼偏偏喜欢吃它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笔者结合野钓经验,从以下方面分别展开描述,看能否解开钓友心中的疑惑。
1、鱼摄食蚯蚓,既有鱼的原因,也有蚯蚓的原因
2、如何恰当使用蚯蚓,强化它的诱鱼效果
鱼摄食蚯蚓,既有鱼的原因,也有蚯蚓的原因
像常见的杂食性鲫鱼、鲤鱼、鳊鱼等都会摄食蚯蚓,掠食性的鲶鱼、黑鱼等也对蚯蚓破感兴趣,但有些鱼对其不怎么偏好。因此不难看出,鱼喜欢蚯蚓,既有鱼的摄食习性的原因,也有蚯蚓自身特点的因素。解释为何鱼喜欢不生活在水中的蚯蚓,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鱼的摄食特点,是鱼喜欢蚯蚓的基础
鱼依靠多个摄食器官的搭配、作用,获取食物、补充营养。但每个器官所起到的左右,扮演的角色并不相同,有主次之分。比如鱼的嗅觉,鱼的头部有一对或两对鼻孔,鼻孔中有大量褶皱的鼻囊,表皮分布大量的气味细胞、神经末梢,嗅觉极其敏锐,是人的数百倍,很容易辨别出喜欢的食物气味,从而判断出食物的位置。与鱼的味觉、视觉相比,嗅觉功能强大、完善得多。
再说鱼的视觉。绝大多数鱼的视力弱,稍微有点距离的物体,便无法看清。更重要的是,相当部分的淡水鱼是无法辨别物体颜色的,物体在水中呈现给鱼的只是白色或灰色,所以鱼所看见的蚯蚓,与看见的其他物体,没有多大的差别,更多的依赖嗅觉、味觉辨别出物体间的不同。像常见的鲶鱼,惧怕光亮,长时间生活在阴暗桥底、石头缝隙间,久而久之视觉功能退化严重,对捕食的帮助微乎其微。
综上所述,鱼的摄食过程中,嗅觉、味觉起到的作用,明显大于视觉。鱼是否见过蚯蚓,显示不是鱼摄食蚯蚓的阻碍。
▲蚯蚓气味、营养是鱼喜欢蚯蚓的重要原因
应用在钓鱼领域的蚯蚓,以红蚯蚓、黑蚯蚓为多,其中红蚯蚓占主流。红蚯蚓颜色呈暗红,长时间生活在阴暗X的土壤中,携带一股土腥味,摄食食物的差异,有的气味偏浓,有的气味偏淡。蚯蚓肉质鲜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储存能量多。
当蚯蚓被用作钓饵使用时,在鱼而言,与其他活跃在水体中的软体小虫,在形态上并无区别,但浓厚的土腥味对鲫鱼、鲤鱼的吸引力大。钓鱼人清楚,越是深秋、冬季时候,用蚯蚓钓大鲫鱼、鲤鱼效果越好,与其他气味不同,腥味能X鱼的嗅觉,激发鱼的摄食X,越是低温环境,效果越突出,这也解释了为何冬季多选择腥味商品饵的原因。
综上所述,鱼之所以偏好蚯蚓,即有鱼摄食特点的因素,也有蚯蚓气味、营养价值的原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如何恰当使用蚯蚓,强化它的诱鱼效果
前文提到,有些蚯蚓气味偏淡,那么可适当强化它的诱鱼效果。
首先丰富蚯蚓的味型。丁香油气味浓郁,散发着一股鱼喜欢的香气。所以腥味偏淡的蚯蚓,鱼钩钩刺后,可轻蘸一下丁香油,在置入水中。或者在丁香油或红糖水浸泡一晚,气味分子渗透蚯蚓的皮肤,第二天使用气味强化明显,直接做钓饵使用。
其次用鲜活的蚯蚓。不少钓友,特别是年龄偏大的老钓友,习惯将蚯蚓拍死,再钩挂,像让X流淌出皮肤,提升它的诱鱼效果。但效果并不理想,皮肤破损的蚯蚓,在水流的冲击下,X很快冲散,只剩下发白的表皮。其实直接钩挂活蚯蚓,利用蚯蚓不停的蠕动,摆动X,X鱼的视觉,激发它的捕食X,效果更佳。
写在后面
其实不止是蚯蚓,其他很多钓饵,包括商品饵料,鱼都未曾见过,照样摄食,这也看出,鱼摄食主要是依靠嗅觉、味觉。但并非鱼的视觉就没有作用,像传统钓讲究的逗钓,或者钓滑鱼所用的飞铅钓法、行程钓法等等都是利用鱼的视觉。所用钓鱼人在实际垂钓中,根据不同的鱼情,巧妙地利用它的摄食特点,能进一步提高渔获。
原创:野钓分享
大家好,我是光头哥爱钓鱼。
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同时分享一下自己在钓鱼方面的一些小心得。
题主的问题是,蚯蚓不生活在水中,鱼为什么喜欢吃它?
一切源于生物本能。
我们已经无法考证,第一位用蚯蚓钓鱼且发现蚯蚓的确能够钓上鱼的那位前辈姓甚名谁。
但我们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能够分析出来,蚯蚓体内蕴含多种能够补充鱼在生长过程中所欠缺的营养元素。
所以鱼爱吃蚯蚓,很正常。
当然,鱼吃蚯蚓,那得有个前提条件——蚯蚓下水游泳。
不过话再说回来,蚯蚓和鱼的距离,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
我们知道,河流中的水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遇到涨水的情况下,岸边泥土里的蚯蚓来不及逃命,就会被卷入水中。
正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就那啥了。
可能水里的鱼儿发现这玩意儿与很多水生动物的幼虫长得很像,上来吧唧就是一口,然后惊奇的发现味道其实还不错。
记得早些年我在湖南湘江边上钓鱼,每次下大雨,河堤上就会出现不计其数的蚯蚓,被雨水带入湘江河里。
然后,大量的鱼就守在岸边,等着大快朵颐,享用美餐。
根据这个原因,湘江边上的钓友们就会及时改变作钓思路,采用硬竿粗线大钩,钩上挂蚯蚓,往往收获颇丰。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蚯蚓吃什么食物.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