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养心是什么意思(人养玉,玉养心,大家如何理解这种修养?)

网友提问:

人养玉,玉养心,大家如何理解这种修养?

优质回答:

众所周知,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对玉最为喜爱和推崇的国家,没有之一。

一直以来,玉在中国人心目中象征着圣洁、高贵和美好。中华X对玉的追求几千年来从未停止,玉文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并且几千年来始终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玉石温润内敛、含蓄坚韧的品质非常准确地契合了中华X传统价值观念中温良坚忍、谦和包容的高尚X气节,从这个层面讲,玉在中国人情感基因中的重要影响力,是难以逾越和无可替代的。

白玉牌

邻居小女孩才八岁,看到我佩戴着玉第一反应就是:“叔叔,玉是传X!”

你看,这就是中国人对玉最单纯、最质朴的理解,玉除了珍贵之外还意味着传承,这就是最基础的中国玉文化。

古人曾感慨:“君子以德比玉”。

意思是每个人都应当用玉的品格来要求和规范自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我们通过对玉的品格的人格化,使其成为符合中华X审美标准的重要物化象征。

白玉瓶

但是,历史上也存在着一些对玉文化错误的解读,比如史料记载,历朝历代从民间到帝王,曾有过很多“食玉”的记录。

从《诗经》、《史记》乃至《本草纲目》,都有关于“食玉”的记载,尤其东晋炼丹家葛洪在其所著的《抱朴子》中言之凿凿地声称:如果将玉石磨成粉吃下去,连续服用一年时间以上,基本能做到身飞轻举、水火难侵、百毒不犯。并且最后还补充以和田白玉的食用效果最佳。

这一方面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玉的推崇达到极致,另一方面则反映在科学不够发达的古代,人们爱玉、敬玉的狂热曾经脱离客观形成X。

除了“食玉”之外,历史上直至今天还存在着诸如玉能“避邪”、“招财”、“挡灾”等等不理性的X说法。

任何理念信仰的形成,除了具有时代特征之外,更多反映出的是社会综合素质与文明发达程度,所以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理性地看待玉文化,其实也是在为中国传统文化正名。

正确对待历史文化中的偏颇误解,真正做到正信而不X,是每个热爱传统文化的中国人义不容辞的使命跟责任,通过对历史正确的解读,不仅能让我们更多汲取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营养,更能科学理性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将其发扬光大。

曾有很多人问过我关于“人养玉、玉养人”的问题,解答之余我更多的感触是并非因为我们科学知识匮乏,而是在玉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在诸多因素的误导之下,使很多爱玉的朋友对玉产生了困惑与误解。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人养玉、玉养人”这一传统理念的正确打开方式。

和田玉镯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宝玉石,从本质上讲都是我们俗话所说的“石头”。

这就好比钻石也是石头,黄金也是金属,人类也是动物一样,只不过和同类的区别在于质量等级的优越和是否获得广泛认同的价值。

从古至今一直长盛不衰的“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也被引申为“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

所谓“人养玉”,从字面上理解并不复杂,就是人对玉器的X、佩戴和养护,而“人养玉三年”是指人和玉器的接触达到一定长的时间,这里的“三年”泛指比较长的时间。

玉带钩

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人的皮肤相当于5000目的砂纸,并且会分泌一定量的汗液和油脂,因此人们对玉器长期佩戴、磨擦或X,其实就是一个精细抛光的过程。

由于玉石特殊的矿物原料特点,玉石内的晶体分布有如毛毡一样编织而成,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巨大,用俗话说就是既“坚”又“韧”,这在其他矿物原料中并不多见。

同时我们皮肤分泌的汗液和油脂对玉器还有一种加速氧化的作用,通过年深日久的佩戴,会使玉器表面产生一定程度的轻微氧化,形成一层X看不到的“皮壳”,也就是俗话说的“包浆”。

古玉包浆

因此,经过长时间的佩戴和X,玉器会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愈发的“温润细腻”,而且越是质量好的玉石,这种变化就越为明显。

但是在西方世界推崇的钻石和刚玉类宝石身上,这种变化几乎是不存在的。

其实,这也正是中国传统玉器令人着迷之处——“变化”,玉器的这种变化由于是玉石拥有者亲身赋予的,因此具有唯一性和情感特征,不夸张地说,“人养玉”的过程其实不亚于是对玉器的一次再加工,甚至可能使玉器的质量得到质的提升。

古玉温润之美

历史上处于玉文化巅峰时期的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就有专业的玉器打磨工匠,他们专门负责对制作完成的玉器进行打磨抛光,通过使用不同粗细粒度的研磨材料,对玉器进行长时间的精细打磨,进而提升玉器的艺术效果。

因为当时皇家提倡“乾隆工”,讲究不计成本、精工细作乃至“工巧不能企及”的程度。因此,当时的许多精品玉器即使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很难仿制完美,因为玉器制作中现代高速抛光跟传统手工打磨的效果不可同日而语,完全没有手工打磨的光泽和神韵,这也是鉴定古玉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蚂蚁牙黑蚂蚁牙猴

因此,“人养玉”的过程看似漫长无聊,其实却正是人与玉持续交流的一个过程,通过交流、建立情感、彼此融合,这也符合中国人重视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建设的传统价值观念。

白玉手串

而“玉养人”则更进一步体现了人与玉之间情感体验的持续性。

当人适应了一种生活方式之后,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注入情感因素。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块须弥不离身的玉器,愈戴愈温润、愈盘愈迷人,这其中带给拥有者愉悦的体验感,一定是深刻而持久的,因此,佩戴者通过玉获得的精神层面上长期的愉悦感以及舒适的心理暗示,就是所谓的“玉养人”。

和田玉坠

历史上就曾有父子两代人盘玩同一玉器的佳话,可想而知,经过漫长时间的精心呵护与悉心打磨,这块精光内蕴、宝光浮动、莹洁可人、温润无比的玉器绝对令人为之神往,而通过“人养玉”的过程感受到的这种“玉养人”的精神体验,就是玉与人之间融洽和谐的精神价值最完美的诠释。

羊脂玉

因此,从古至今“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的说法,指的是从精神层面的角度出发获得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而绝非牵强附会于玉石上的各种X偏见跟无稽之谈。

玉养人,养的是内心和性情,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历来注重内在修养的中国人对玉情有独钟。

正确地理解玉文化、理性地看待历史传统,相信在这样从容优雅的打开方式之下,爱玉人在玩玉赏玉过程中收获的一定是情绪的平和、心情的愉悦乃至精神的富足。

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其他网友回答

玉石有自己的圈,圈内惜如宝,圈外看是草。不过随着玉石文化的推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玉石的圈越来越大,有纯玩的,有纯研究文化的,有纯买卖的,有纯收藏的,有综合考虑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和目的,你呢?为什么走进玉石的世界?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不想粘贴复制,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吧。所谓人养玉,是因为人在佩戴玉石的过程中,身体的温度,以及汗液里的弱腐蚀性,会慢慢的,让玉石产生一些细微的,积极的变化。得到了这个人养玉的结果。所谓玉养人,从我的从业经验来看,当一个人,特别是女人,佩戴了一块价值不菲的玉镯,玉器之后。行为举止,会变得优雅很多,心性也会稳很多。

其他网友回答

只不过有钱人的X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玉通人性,你盘它赏它,它就越来越有灵气;盘玉时,心会安静。这就是玉养心。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人养玉玉养心大家如何理解这种修养.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