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讲一个有关苏东坡的故事?
优质回答:
说到苏东坡,其轶事太多了,我也讲一个。
大家对下面这首诗不陌生吧,应当说都很熟悉。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的诗,但也是一首也一位美人的诗,卖个关子,先不说是谁,先讲故事。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也不惊心动魄。
1071年,苏东坡因参与当时的宰相王安石的变法而被宋神宗贬到杭州为官。
杭州是一个好地方,青山绿水,风景宜人,杭州的西湖更是胜景之地。
一天,苏东坡与其他几个好友乘坐小船,饱览西湖风光。夏日的西湖天气阴晴无常,原来是阳光明媚,后来阴云布满天空,下起雨来。他们边饮酒边作诗吟对,后来一位朋友又招来一个歌舞班来助兴。
在这个歌舞班中,其中有一位少女的舞姿特别吸引人,她有着副好嗓子,歌唱得好,又有一副好身材,舞姿高超,歌舞期间,穿着浓妆艳抹,光彩照人。这自然也引起了苏东坡的注意,后来众歌女在入座侍酒的时候,恰好,这位女子转到了苏东坡的身边,歌女此时又换了副清雅的装束,显得清丽素雅,别有另一韵味。
这时,酒座中有人提议,要求苏东坡写一首西湖迷人风景的的诗。苏东坡望着身边的歌女,又看了看外边的景色,诗兴骤起,于是就有了上面的这首诗。
这首诗明写西湖景色,实写身边歌女。苏东坡看似把西湖比西施,实际写此歌女的貌美如西施,歌女的不同的装束如同这西湖的阴晴变化一样都令人陶醉。
座中有人看出了苏东坡的心思,于是就悄悄将此歌女买了下来,送给了苏东坡作为侍女,后来这位女子成为了苏东坡的侍妾,追随苏东坡终身,陪伴了苏东坡20多年,可以说此女子在苏东坡被贬黄州后又被贬惠州的艰难岁月中,她一直不离不弃。
她就是苏东坡的侍妾,名叫王朝云。
其他网友回答
苏东坡十六岁那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使他们苏家和自己母亲的娘家程家发生了重大矛盾。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在处理这件事的方式、态度,也可以看到父亲的性格对苏东坡的影响。
事情是这样的:
苏东坡的姐姐许配给了苏东坡外婆家的一个表兄,在过去的中国,这种事是常有的。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苏小姐嫁过去之后,过的并不幸福,也许是受到了折磨,咱们不得而知。
结果就是,没过多久,苏小姐就去世了。
自己的女儿嫁过去没多久,就死了,父亲苏洵可恼怒之极,他觉得自己女儿的公公一家都是大坏蛋。
父亲苏洵就写了一首诗,暗含狠毒的字眼儿,为女儿之死而自责。
然后他又做了一件非常之事,他编了一个家谱,刻在石头上,在上面立了一个亭子。
为了庆祝这个亭子的建成,他把苏姓全族都请来了,要在全族面前,借此机会在全族人面前谴责妻子程氏家族。
在全族人祭奠完祖先之后,苏洵对族人说:
村中“某人(暗指他妻子的兄长)代表一个豪门,他们家已经弄得全村道德沦丧;他们把幼小的侄子赶走,侵吞人家的财产;宠妻压妾,纵情淫乐;父子共同宴饮喧哗,家中妇女臭名远扬;一家都是势利小人,欺下媚上,嫌贫爱富;他家的钱财与X的势力可以左右X……..
最后他说:“是三十里之大盗也。吾不敢以告乡人,而私以诫族人焉。”
苏东坡的母亲当然为这件事很不愉快,也为自己的女儿伤心。但是她站在哪方,这就很难猜测了。
父亲苏洵对豪门强势的挑战与当中对豪门的谴责,略微表现了他的嫉恶如仇,他的耿直。
分享这个故事,是因为,我想,这对苏东坡也是有影响的,苏东坡也是表现出这种特性,“嫉恶如仇,宁在直中取 不向曲中求,耿直,不趋附X”,尤其在晚年,性格更为明显。
———-END———-
我是简秋,感谢您的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
苏东坡的趣事实在是太多,限于时间和篇幅,简单讲一下他和琴操的故事。
琴操是杭州的名妓,颇有文才,深得苏东坡的喜爱和赏识,苏东坡亦把琴操引为自己的红颜知己。
资料大部分都是记载苏东坡和琴操的一段对话:
苏子瞻守杭日,有妓名琴操,颇通佛书,解言辞。子瞻喜之。 一日游西湖,戏谓琴操曰:“我作长老,汝试参禅。”琴操敬诺。子瞻问曰:“何谓湖中景?”对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何谓景中人?”对曰:“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何谓人中意?”对曰:“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如此,究竟何如?”子瞻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琴操言下大悟,遂削发为尼。
这段大概意思是说琴操出家是苏东坡指点,本人持不同意见。
既然苏东坡有意让琴操出家,又何苦前往玲玲山一再探望琴操并劝其回杭州?
据本人分析,琴操之所以出家是因为她和苏东坡的爱情不为世俗所容。当时苏东坡虽然是遭贬谪到杭州,但是毕竟是朝廷官员,而琴操乃一介妓女,从身份地位上来说是行不通的。况且当时东坡的妻子王闰之十分贤惠,并以为东坡纳了一小妾,于情于理东坡都不应该再有非分之想。所以,对二人前途感到渺茫的琴操选择了出家。
琴操出家后,东坡多次踏马玲珑山,意欲劝回琴操,并且吃了闭门羹后醉卧在玲玲山下的一块岩石。如果是东坡授意其出家,这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就讲不通了。
关于这个故事,本人曾写过一首诗来X,现分享出来,望大家指正:
读琴操东坡佳事偶作
东坡踏马玲珑山,
几次X醉卧岩。
西子湖畔风光好,
不见琴操亦何欢!
这就是东坡和琴操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趣谈: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少年得志的人.王安石22岁X进士,苏轼小王安石16岁,23岁那年X进士,两人都被视为栋梁之才,而且皆以诗文名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二人虽政见不合,但他们的才学、人品都是一等的出类拔萃。他们为人中君子,所争皆为政见,不涉私德,不关私谊,有的相争之后交情还非同一般。王安石和苏轼的关系就是如此。
两人真正的交锋是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的。当时,苏氏兄弟服完父丧回到京师,苏轼被任命为直史馆、权开封府推事,而受到神宗信任,担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 王安石正大力推行变法新政,这样,两个大文豪同朝为官,争端便由此而起了。
苏轼的个性是率真的、孤傲的、豁达的、超脱的、有理想,有报复的、有政治见解的。王安石是激进的改革派,苏轼主张改革但反对理想化的冒进式改革;政见之外,苏、王二位皆是旷世文豪,才学人品俱佳;因此,当苏轼被人陷害时,王安石能够抛开政见之争而向苏轼伸出援手。
苏轼与王安石未见面前,实际上二人都互相佩服对方之才学,初识时还颇友好。二人常开怀畅谈诗文,故苏轼可任意出入王安石府中。
当年秋一天,苏轼又去找王安石闲聊,到了书房才知王安石已外出办事,可仆人又说不准王安石多久返回,他只好等会儿再说了。
苏轼是好动的人,他品了下仆人送上的香茗便坐不住了,起身在书房观看壁上挂的书画。当他游走到书桌旁时,才发现白绢上有王安石才写的两句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无论从诗的意境和咏味来看都属上乘。可苏轼仔细一想却感到不太妥,这是写黄色X,而四川老家秋天的风并不像西风那样冷烈,应属金风才对,何况金风怎能将X瓣吹落一地呢?苏轼是实话实说之人,此刻也忍不住了,取笔就在白绢上续写了“金风不比西风烈,付于诗人仔细吟。”苏轼的认为也不错,这是他根据家乡季节气候的写实,四川的X多是枯萎而不易落,是不会风一吹花瓣就落满地的。苏轼写后见王安石还未回府,也就离去了。
当晚,王安石又习惯地到书房,一下就看到了苏轼的续诗。开初还喜苏轼的书法,可是细观后却很生气,认为苏轼太无季节变化与花卉知识了,还口出狂言要自己”仔细吟”。因为王安石也是以写实作的诗,他家乡的季节气候与X的品种给诗中描写也一致,秋天已比四川冷,风也比四川大些。
事后,王安石虽然未直接责备苏轼,但心中一直不快。所以在苏轼遭贬时,王安石便建议皇帝将他贬到自己的家乡,有意叫苏轼看看是不是”西风烈”、”遍地金”。苏轼这次遭贬,对他的诗文创作并非坏事,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不仅是他的创作丰收期,且享誉四海的”东坡”雅号也由此而生。
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X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人品的高下显现于危难之时,尤显于昔日对手的落井之时.“乌台诗案”发生时,新派人物寻章摘句,X罪名,恨不能立马置苏轼于死地,而苏轼在严刑逼供之下屈打成招,承认了强加在自己头上的罪状.此情此景,别说当朝的衮衮诸公,就连苏轼的亲朋故旧也噤若寒蝉,无人置喙.可就在这时候,王氏两兄弟站了出来,仗义执言了.时任直舍人院的王安石之弟王安礼对皇上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语言罪人.轼本以才自奋,今一旦致于法,恐后世谓不能容才.”归老林泉的王安石也给皇帝X说:“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其神情俨然一凛凛侠士!至此,政敌的恨意已全然消磨,心中升起的只是文人相惜的宽谅和仁爱!
苏轼活下来了,被降为黄州团练副使使用.五年后,当从黄州谪所征召回京师时,他特地绕道金陵看望了王安石。这时的王安石衰老多病,爱子新丧,伤愁交集.昔日贵为宰相时,清高的苏轼很少登门,加之政见不同,更难以晤谈,今朝愁苦之时,两人竟相见言欢,把酒唱和了!王安石从心底里感激苏轼的宽大。他邀请苏轼迁住金陵,以作邻居.虽然尚未看破红尘的苏轼婉拒了王安石的美意,但两位诗坛巨匠间的吟颂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触摸的暖暖温情.
两年后,王安石去世.哲宗追赠王安石太傅之位,苏轼奉旨拟敕.那敕文赞道:“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万物,足以风动四方.”后人都明白,这份盖棺定论,岂止只是用来评价王安石的?!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苏轼被老农怒骂而惊醒了!
苏轼熙宁七年由江南杭州来到北国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苏轼在密州(网络图片)
时值深秋,苏轼骑马前行,一路上江南水乡的景色渐渐在他眼前模糊了。
草长莺飞换上了风沙盖地。苏轼一行越往北走越寒冷。风起处,烟尘障天,干燥令人口唇皲裂,不少人咳嗽流鼻涕。苏轼也有头疼发烧,然而王命在身,不能耽误,一行人顶风冒雪,继续北上。
一路走来,萧索的荒村,昏暗的田野,一派破败景象,甚至连鸡鸣犬吠声也听不到了。一踏进密州境内,所见的情景更把苏轼惊呆了。
“先生,您看这漫山遍野的人是在干什么?”幕友章传道指着三三两两分布在荒凉的田野上的人X,向苏轼提问。
骑在马上的苏轼,由于伤风受寒和旅途劳顿,神情有些迷惘。随着马的颠簸,头在胸前一上一下的晃动着。听到幕友章传道呼唤,清醒了一下,揉揉眼睛,顺着章的手指望去,但见一些衣服褴褛,鸠形垢面的人,在沙尘迷漫寒风料峭中,瑟瑟缩缩地蠕动着,像在掩埋着什么。
蝗虫遍野(网络图片)
“看看去!”苏轼滚鞍下马,与章传道和几个家人走入人X中,原来人们是在掩埋蝗虫。农民停下手中的动作,鹄立着,瞪着惊异的眼光,注视着这一X衣着鲜亮的人,肯定是过往的官员,但他们在田里来干什么呢?
“老乡们,你们辛苦了!”苏轼操着浓重的四川乡音跟人们打着招呼。他走向一位年岁较大的老农,“这些蝗虫已经死了,怎么还要埋呢?”苏轼问。
“它的幼仔来年可以出很多很多的呀!经过烧埋,来年的灾情可能小一点。”老农答。
“有人给朝廷说,蝗是吃草的,不为灾,对吗?”苏轼又问。
老农一听火了!“这些没良心的X,尽睁着眼说瞎话!让皇帝X下来看看,蝗虫到底是吃草还是吃庄稼?把那些昧着良心光想往上爬的家伙,一个个都充他的军!……”围拢过来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怒吼着。
眼前的现实,像一块铅塞进苏轼胸中,使其心情异常,不觉沉重了起来。他遥望着官田野,那景象愈来愈凄惨,掩埋蝗虫的人一个个像地狱出来的饿鬼,有的人骨瘦如柴,腰下缠一片破布遮羞。就这样迤逦行来,延绵二百余里,直达州城,这些饥寒交迫的农人,为了生存,为求来年灾情减轻一些,而努力地工作着。
面对着弥望的人X掩埋烧化冻僵的蝗虫,田野的荒凉,老农呵斥怒骂声,苏轼感觉自己挨了当头一棒,使其如梦惊醒。
苏轼书写奏本(网络图片)
苏轼快马加鞭速赶到州衙内,急忙奏本皇上,减免百姓税费。
苏轼这段事迹,被密州百姓得知后,传为佳话,流传至今。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讲一个有关苏东坡的故事.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