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王勃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因什么而死)

唐代诗人王勃多活几十年能超越李白吗?

优质回答

王勃很难超过李白有以下几方面:

1、文藻华丽,内容空洞。不得不承认,王勃文章写的实在太好,一首《滕王阁序》写的畅快淋漓,但是写景咏物千古一人,但是有些空洞,没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悟,甚至有些溜须拍马的意味。

2、诗词作品有限。王勃的诗写的不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是这样的脍炙人口的诗太少了,数量上输人一筹。

3、独立精神不如李白。同样是X失意者,李白更有风骨,王勃对于做官的X更强,多活几年,很难保证晚节。有可能出现宋之问一样,才高德薄。李白能够戏耍高力士,何等的潇洒。率性而为勃不如白。

总之,王勃多活几年,同样风骨犹存,能够成为韩愈式的人物,散文作品会超过李白无需质疑。但是在诗歌上很难超过李白,中国历史上又有几个人超过李白的呢?

如果王勃多活几十年,我认为超过李白的成就根本就不是问题。理由如下:

1.在同样的年龄下,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早就傲世千年,李白达不到同样的水准!不用质疑。要说同样的年龄下,只有曹植可以跟王勃相提并论!

2.王勃的生命非常短暂,即使在这短暂的人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少的千古佳句!如果在多活几十年,那么他的将会有更多的名片佳作传世,数量也讲是很多!质量问题根本就不用怀疑!

3.一篇滕王阁序,即使是后辈李白估计也写不出来类似的。当然,在世的王勃估计也写不出李白诗仙的那种仙风道骨的那种洒脱出来!但是多活几十年的王勃,要想写出李白的风格,对于天妒英才的王勃来说估计也不是什么难事啊!可惜上帝没有给机会!

4.前人无法模仿后人,但是后人可以借鉴前人。

所以王勃多活几十年,文学成就在李白之上完全是正常发挥!

历朝历代有哪些杰出的诗人?

优质回答

挑选了一些比较熟悉的诗人,仅供参考。

1.战国时期,屈原。

2.东汉末年,曹操,曹丕,曹植。

3.东晋,陶渊明、谢灵运。

4.南北朝,吴均,徐陵。

5.唐,李白,杜甫,王勃,骆宾王,贺知章,孟浩然,王昌龄,王之涣,张九龄,王维,岑参,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

6.宋,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黄庭坚,李清照,岳飞,陆游,杨万里,辛弃疾,朱熹,文天祥等。

7.元,杨载,虞集,揭傒斯,杨维桢等。

8.明,于谦,李东阳,唐寅,李梦阳,顾炎武等。

9.清,纳兰性德,郑燮,纪昀,龚自珍等。

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有多少?你知道都有谁?

优质回答

大唐是诗的时代,唐代有多少诗人呢?

在《唐诗鉴赏辞典》中,收录了唐代194位诗人,1105首诗作。在《全唐诗库》则总共收录了唐代2529位诗人的诗作共计42863首。

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这些诗人只流传下来的其中一部分,还有许多诗作都是“无名氏”所作,也就是说不知道作者是谁。

唐朝近300年间,诞生了一大批诗人,第一位,杜甫(712年~770年)他共留下1300多首诗歌,儒家思想在杜甫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他被称为“诗圣”。杜甫对后世影响力极大,如,白居易,元稹,李商隐。到宋代的,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再到近现代的鲁迅,闻一多,梁启超等等。

第二位,李白(701年~762年)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气势恢宏,奔放洒脱,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精品,影响十分广泛。

第三位,王维(701年~761年)。第四位,白居易(772年~846年)。第五位,李商隐(813年~858年)。第六位,元稹(779年~831年)。第七位,杜牧(803年~852年)。第八位,刘禹锡(772年~842年)。第九位,王昌龄(6X~757年)。第十位,李贺(791年~817年)等等!

唐朝有二千多位诗人,创作了四万余首诗,尊敬的题主,回答完毕。

题主:“回答完了吗?”“没有完,但是,叫我咋个往下继续喃?”

题主:“你X发挥吧!”……

唐朝是继秦汉以后,中国第二个鼎盛朝代(中唐以前),它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唐代的版图,东到那个唱“桔梗谣”和“X郎“的地方,西到中亚,那可是李白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北括牧马人高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方,…….南至印度X的热带雨林。

凭借着国力的出色,国民的精神面貌昂杨向上,意气风发。当时的中国,是全世界最富裕、最文明、最强盛的国家!

如果说先期魏晋时代的艺术是体现人的X,那么,大唐王朝的文化则是体现了人的X。

领军全唐诗歌的“诗仙”李白的诗中,那种横扫X的气概,X天地的精神,笑傲万物的情怀,呑吐宇宙的气魄,俯仰天地的情感,因此而成为大唐诗歌的杰出代表!

大唐历史上有两位光耀千古的人物,他们不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帝王将相、也不是富如邓通的大亨、翻云覆雨的巨商富豪、也不是上马杀敌、为国捐躯的英雄豪杰,然而,人们至今敬仰他们,他们的英名永垂不朽,他们就是并称“李杜”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三十五岁前的杜甫可是一位富家子弟呵,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当然不是奶油小生,也非“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之流的藻饰之徒,而是“X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年方双十,他和李白不谋而合,离开家乡,漫游吴越地区,五、六年后,两位诗界大哥级人物,因为游历等原因,最终未能科举及弟,名落孙山。

李白的晚年生活十分不幸,始则以“从逆”罪流放夜郎古国,已经两鬓飞雪的诗人只能感叹:“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遇敕后的李白顺江南下,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上元二年(公元761)在金陵,生活窘迫的李白投靠族侄李阳冰,一年后与世长辞,享年61岁。

杜甫因为“安史之乱”避祸四川,在成都、梓州(今三台县)、夔州、湖北、湖南飘流,这个期间,杜甫作品有巜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巜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巜登高》、巜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

风雨飘摇中,杜甫死在湘X一条小船上,如一朵飘落的花瓣,默默无闻逐水而去,但是,他的诗歌却永远留了下来。

盛唐诗歌,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崛起,也代表了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

最后准确告诉各位,史载唐代共有诗人二千三百多人,留下的诗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言犹未尽,再作补充,“初唐四杰”必须提一下: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成就并非全部是诗歌,主要是骈文和赋、檄、诗。如崇尚军营生活的杨炯,他的巜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稍后的四川射洪走向长安的陈子昂,登上幽州黄金台时却发出了“西北狼”似的啸呤:“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北漂一族的怀才不遇和知音难觅之情,今天读来感同深受。不过,凭借四川人的坚韧和聪明,陈子昂终于中了进士,通过科举考试进了X机关工作。

唐代诗人通过科举入仕的除了杨炯和陈子昂,还有“诗佛”王维、韩愈、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杜牧等。

还有诗人根本不参加科举考试,也不稀罕X部门工作,他们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他们是初唐的寒山(在著名的寒山寺驻锡)、盛唐的王梵志、中唐的皎然和无本,晚唐的齐己和贯休等。无本就是后来的贾岛,他六十岁才当了一个九品芝麻官主薄。

还有一位大诗人元稹、元帅哥,既痴情也无情,《西厢记》的永垂不朽使他的“始乱终弃”恶名伴随他三生三世。

比楊炯晚了约百年的李贺,也是有远大理想的青年,他和陈子昂几乎异口同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但是他的身体太差,命运坎坷,在抑郁中英年早逝,年仅27岁。

关注我;为你解开历史幕后的问号?

唐代最厉害的三位诗人分别是谁?请以他们的代表作说明?

优质回答

分别是:一圣二仙三居易,“圣”指诗圣杜甫,“仙”当然就是诗仙李白,第三就是白居易啦!

白居易排名第三,可能会有人不服,王维、李商隐等都是可以竞争这个位置的,不过考虑到白居易的两首叙事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影响力实在太大,而且在唐诗中鲜有能及者,他排第三也算实至名归。

谢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唐代初中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一个时代,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尤其是文化这块,诞生了很多灿如繁星的诗人,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在这些大家中,要说最厉害的三位诗人,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所给出的答案也不一定雷同,我就说说我心中最厉害的三位:

第一位,边塞军旅诗人王昌龄。他的边塞军旅题材的诗,意境高远,雄浑悲壮, 就像一首首嘹亮的军歌,吹起冲锋的号角,每当读起他的诗,总能让人热血澎湃,心情激荡,充满了战斗的力量,我们看下这首《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先写眼前的实景,再写历史深度的虚景,虚实相间,一下就让诗的意境、内涵丰富起来充满了灵动,然后感叹没有飞将军李广那样猛将阻挡胡人度过阴山,又恨自己壮志未酬,不能报效国家,一腔热血空余恨,整首诗格调既雄浑又悲壮,佳作啊!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这首诗第一句就气度不凡,一下子就把人带入战场上那种肃杀、暗气逼人的气氛中,后面既写战场环境艰苦,又表达了英勇杀敌的决心,短短几句,从战场气氛、战场环境到战士必胜的信念刻画得非常传神,名篇啊。

第二位,号称“太白仙才, 长吉鬼才”诗鬼李贺。有人说,如果李贺不是英年早逝的话,收版税收到手软。他的诗有抒情、神仙鬼魅、借古讽今,题材多变,每种风格都能信手拈来,轻驾就熟,存世的诗有238首,我们欣赏其中一首:《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李贺就像一个国画大家,运用多种色彩,把一幅战争的画卷描绘的栩栩如生,战争的紧张气氛、扣人心弦的危急时刻,让人身临其境。从视觉和听觉上渲染了战争的残酷,最后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整首诗用词奇诡,但读起来却又异常妥帖,一般人还学不来,不得不让人佩服。

第三位,号称“醉吟先生”诗魔白居易。他是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题材广泛,语言通俗易懂,写实性很强,他反对用词X,要求诗浅显易懂,真实可信,有时候还要能唱,真是不简单,我们看下他的代表作《琵琶行》其中几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这几句没有任X丽词语,小孩子和老叟也能听懂诗意,短短几句把一个琴技高超、幽愁暗恨、流落飘零,还有点娇羞、犹豫迟疑的琵琶女,描绘的真真切切、栩栩如生,让人身临其境。语言生动现象,言简意赅,而且还非常朗朗上口、好背。

综述,这三位是我心中最厉害的几位唐代诗人了,王昌龄以他雄浑悲壮的军旅诗吸引了我,而李贺则是用那奇诡华丽的、有时候有点朦朦胧胧、晦涩难懂的诗迷住了我,最后那大家白居易则是用通俗易懂,如歌般的神诗打动了众生。

在古代,王勃,李白,柳永,苏轼,在诗词领域哪个人实力最强?

优质回答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所以楼主这个问题,估计很难得到满意的回答。

如果非要在这几个人当中,论个高低,姑且试试排除法吧。

首先是王勃。

对于初唐来说,王勃的出现,的确有让人眼前一亮之感。他的诗意境开阔,极富画面感,前者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后者如“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他的文对仗工整,清丽流畅,《滕王阁序》已成毫无争议的千古绝唱。仅就文学创作的艺术性而言,王勃是很有天赋,很有灵性的。他的不足是在于命运多舛,英年早逝,导致阅历不足,生命体验不够丰富,思想上缺乏深度和高度。

曾有人感叹,王勃如果活得久一点,有没有可能成为初唐的李白?

是有很大可能。但很可惜,这只是一种假设而已。

其次是柳永。

柳永写诗不多,流传下来的更少。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词。他是第一个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大量创作慢词,一改小令统领词坛的局面。

最关键的是,他将词这一文学样式,从文人士大夫X体带到了市井百姓之间,让填词、吟词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触手可及。

“凡有井水处,皆可歌柳词”,从普及和推广词的角度而言,柳永功不可没。

即便柳永创作的词令,没有被当时的主流文坛承认,正史对柳永也几无一字记载,但却有很多后世文人,对他极为崇拜,秦观、周邦彦、晏几道,甚至苏轼、黄庭坚,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柳永词风的影响。

但他的短板也很明显,所写之词,大部分都是个人心境、离愁别绪,还有风光名胜,和儒家思想要求的“诗以言志”“文以载道”的标准,相差较远。

再是李白。

李白是天才,属于“仙而人者”,也就是说他应该是生活在天上的人,却不小心落入凡间。

他的作品,极具想象力,极度夸张,极度X,极度浪漫。

往往是前一句在江,后一句就上天,没有规律可循,也没有惯例可言。

读他的文字,读的就是一种天马行空、X奔放、酣畅淋漓之感,所以一致认为,李白的才华,“非墨工椠人所可拟议”“此殆天授,非人力也”。

但也正因如此,他的七律明显偏少,因为七律的条条框框最多,各种要求,各种束缚,对于他来说,写七律就相当于带着镣铐跳舞,发挥不了他的长处。

最后是苏轼。

苏轼是全才,属于“人而仙者”,是自身的才华再加自身的努力,活成了神仙的样子。

他的诗与黄庭坚齐名,词与辛弃疾并称,文可比欧阳修,书法位列“宋四家”。

于词而言,柳永普及了词,苏轼则拔高了词,让词可以从音乐中独立出来,成为可以和诗并肩的一种文学体裁。

于诗而言,苏轼一生起起落落,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对朝廷、对百姓的关注,全都融进了诗歌。

所以,如果硬要选个第一,我选苏轼。

如果按王勃去世的时间段来说,在这不到三十年的时光中,王勃所取得的成就远超李白、苏轼和柳永,因为,在一个同年龄的时段中,王勃的收获要远比后面这几位要多得多。倘若天假其年,不知这才华横溢的王勃,还会为我们留下多少优美的篇章来传唱千年的风雅。

“正如太阳神万千缕的光芒还未走在东方之前,东方是先已布满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这段诗意的评价,是一代文学大师郑振铎先生在谈到王勃诗歌对后代的贡献时,激情满怀写下的文字,好精准,好唯美!

中国文学史上有个很有著名的名词叫“初唐四杰”,所谓 “王杨卢骆”即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在“四杰”的排序中,王勃一直是排第一的,但他作为唐代一位极富才华的作家,未及而立之年便逝去,实在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X时,但凡写同外国友人或国家外交事务,总能见到这句诗,什么阿尔巴尼亚,古巴等等等等地一大堆,同这个是邻,同那个也是邻,同这个亲,同那个也亲,岂不知,隔壁也有向你捅刀子的,也有背后使袢子的,说不定还有那著名的隔壁老王,是吧。

但王勃却因为首诗,在那个特殊时期,知识极度贫乏之时却广为人知,这不能不说是个X。从对这句诗的注释,我又知道了初唐四杰,以及他英年早逝,溺水而亡,至于其它,就不是太清楚了,对于他那有名的《滕王阁序》,那也是很久以后我才知道的。

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自幼聪敏好学,十六岁即进士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后去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记得以前学文学史,一进入唐代,先学的是一个叫王绩的《野望》,一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好有画面感,据介绍这是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而且他还有个侄孙儿更牛,叫王勃。

王勃的家学渊源很是深厚,家中是一堆地文化牛人,他本人全盘地继承了家族的文学基因,是个典型的让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四杰可以说都是神童,比起7岁写出《咏鹅》的骆宾王,王勃6岁即可作文,史书说他“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不过我想可能有夸大之嫌,至少是提前了一些时日。不过,他九岁读《汉书》并且指出书中错误当属实,因为他写了《汉书指瑕》,这不是神童是什么?

他14岁X宰相,直抒政见,针砭时弊,令其击节赞叹,大呼神童;15岁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高宗惊叹为大唐奇才;16岁参加高考,龙门一跃,成为当朝最年轻的进士,达到了很多人努力了一辈子也无法企及的高度,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他被授正七品上的散朝郎一职,十几岁便成为最年轻的朝廷命官,真是让人羡煞;接下来又被推荐到皇子沛王府任修撰,其实就是皇子的老师,可别小看这个职务,要知道皇子在某种意义上,都有着登皇位潜质的,如果一旦梦想成真,那帝师的荣耀可是光芒万丈。

王勃太顺了,顺得都让他有些飘起来了,这时的他也为年轻不谙世事付出了代价,也导致了他仕途的最高之处,止步于这七品的散朝郎。

唐王朝盛行斗鸡,风靡朝野,皇家也不能免俗,都好这一口,但毕竟这是有些玩物丧志的意味,不能太张扬,皇子应该尽可能地少沾,而作为皇子之师的王勃有着劝戒之责,这个是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的事吧。

当时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不但不予以规劝,反而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为沛王助威,于是有“好事”者将此文呈到唐高宗那里,圣颜大怒,命把王勃逐出沛王府。王勃的仕途折戟沉沙,就此终结。

在王府期间的日子王勃过得应该是很滋润的,本人也是朝气蓬勃,一腔豪情,而且我想象也有点率性而为的意思,当然,这样说是很温柔的,如果说直白点,那就是四川人说的话,脑壳少一瓢,不然也不会去写那《檄英王鸡文》,这威助得,把一个玩艺儿弄得如骆宾王的《讨武曌檄》般,这不是卖弄是什么?

但是,也正是老天第一我第二的豪情,他在此期间写下了最为著名的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后人留下了千古名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同爱情一样,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代由于交通的不便,一次离别就很可能再难相见。所以,自古伤别离,伤感就是别离的主旋律。江淹的一句“黯然X者,唯别而已矣!”为别离诗词奠定了哀伤凄婉的基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大概你一听那古曲《阳关三叠》,就知道在那个时代,什么叫送别了。

初唐,一个大气磅礴的时代,志在四方,建功立业,是每个男儿应有的胸襟。王勃正是以昂扬的气概,将伤心离别幻化成一曲高亢的天籁,他一改传统送别诗哀伤、悲苦的基调,清新高远,以旷达胸怀独树一帜,成就了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也成为史上最豪放的送别诗。

王勃因那没名堂“鸡”文被赶出王府后,游历巴蜀,一面散心、一面重新求职。三年后22岁的他返回长安,应朋友之邀,赴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谁料想,平地又起波澜,期间又因事犯下大罪,锒铛入狱,秋后问斩。他父亲X畤也为此受到牵连,被贬为荒蛮之地交趾去当了个县令,那可是远在越南那儿呐,唉,这背时娃儿坑爹啊。

运气好,没多久遇高宗更改年号大赦出狱,心怀愧疚的王勃决定南下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正值都督阎大人重修滕王阁竣工,举办庆祝宴会,邀请各方名流参加,王勃也受邀参加并为之作序。因此有了闻名后世的《滕王阁序》。

这一惊世骇俗的千古名篇奠定了王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这一串珍珠般的名句,既是对自己命运坎坷、身处困境的感慨,也不乏虽身处困境却依旧坚强的笃定。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尤其是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狂引后人一片地点赞。

王勃探望父亲之后,在渡海返程途中,不幸遇风浪溺水而亡。英年早逝,将自己的生命定格在27岁的大好时光里,他以特别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王勃的一诗一赋,成就了他的文学史上的地位,但有人也指出,这两个作品中,皆有盗版之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盗用了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并非王勃首创,原句出自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中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这个其实不必过于苛求,至少比曹操直接将《诗经》弄进他的《短歌行》,秦观把隋炀帝的“寒鸦飞数点 流水绕孤村” 换改为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要好得多吧。化用前人名句而能超越前人,甚至让人忘了原句,这真是天才大手笔才能做的一件事,而王勃正是这样的天才大手笔。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这好像是他自己的预感,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他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作派,必然会遭人嫉妒。但我们细看一下,似乎也没人同他成心地过不去,他所遭遇的不幸,也都含有合理性和必然性,所以,我们是否可以下这样的结论,王勃的起起落落,皆是由他个性使然,是怪不得别人的。

唐风宋雨,淋湿了中国古典文学世界的广阔天空,滋润了东方特色水墨丹青的艺术土壤,直到今天,每当我们在送别时,就会想到王勃的诗;每当看见瑰魅地烟霞时,就会想起王勃的句。在王勃不多的作品中,居然会带给我们后人这样多的美好。以至于毛X对王勃也有很高的评价:“这个人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王勃是哪个朝代的诗人.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