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家好!我是儿童阅读师资能力认证初级学员汪懿,今天,我为大家浅析《中国古代神话》。
在领读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觉得神话是什么?
孩子可能会说,神话就是编出来的故事,是假的,是被想象出来的。不仅是孩子,很多成年人都会把神话和童话、民间故事等等混淆起来,觉得都是在历史过程中被X出来的假想故事。
但是,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推理:我们的祖先编撰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这样的神话,难道仅仅是为了体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通过这些神话故事,他们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童话、民间故事戏剧化起伏的情节很容易就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帮助孩子模拟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那么神话呢?
神话故事的情节虽然也有起伏波折,但明显不接地气,不够生活化。追日的夸父,补天的女娲,射日的后羿——这些匪夷所思的人物,很难让孩子把自己的经历投X故事的角色中。这是为什么?读神话故事有什么好处呢?
因为神话故事和童话、民间故事的根本区别在于:神话的本质是一种古老的意识形态,体现了一个X的先民对世界的理解。
让孩子读神话,为的就是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祖先,在当时是如何理解世界、改造世界,从而能更好地拥抱、学习自己X的传统文化,把传统中的精华部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对神话的解读,是我们引领孩子步入古代经典著作的最佳启蒙。对神话的溯源,也可以引领孩子走近古代天文学、哲学的广袤领域。
1
神话溯源
共工触不周山、女娲补天这两个神话故事,最早都见于《淮南子》。
《淮南子》是西汉时期编撰的一本哲学著作,是一本集古代天文、历法和诸子百家思想精华的著作。书中除了记载了共工触不周山和女娲补天的故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话也是出自于此书。
这些神话故事都有一个相类同的背景:天地秩序因某种不幸变故而陷入混乱,因之有神挺身而出,拨乱反正,以恢复天地秩序,拯救人民于水火 。
此类神话故事的原型大致与古代天文学有关,因为天地之秩序最初正是由原始天文学建立起来的。所谓“天文”者,天之文理秩序也。天文学为世界奠定时间和空间框架,而时间和空间则是人类领会、理解世界的基础,天文历数就是世界秩序的具体体现,而且天文历数的混乱就会导致世界秩序的崩溃。
在远古时期,人类没有现代化的观测手段,完全是依赖X观测星象位置的变化来判断时空的交替,从而指导农业,所以被称为“观象授时”。
那个时候,作为部落首领,必须要具备这种能力,指导民众组织耕种、生产。“二月二,龙抬头”、“牛郎织女七夕会”等等都是先民把古代天文学的一些重要知识故事化、口头化以便实现全民科普。
从人文之初,天文学作为一种民众性和制度性的知识,交织于古人对宇宙、历史和命运的认知中,成为一个X自我理解的宏大叙事和共同记忆——这就是神话的起源。
天文学,隶属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是浩瀚宇宙,头顶星空,看起来离人类文化世界很远。而神话是一种典型的人文现象,两者天壤之别,似乎毫不相干,天文学能用来解释神话吗?
其实,追本溯源,人文和天文,何曾一刀两断?人类文化在最深沉的底蕴里,就与天文学息息相关。日月轮回,斗转星移,决定了寒暑循环,四时流转,也决定着人类生活的时间节律和生命周期。《礼记 乐记》有云:“礼者,天地之序也。”
2
精读分析:共工触不周山、女娲补天
共工触不周山比较完备的记载出自《淮南子·天文训》开头第一段“…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我们阅读书中的故事,情节读来颇为波折X,但是真正的故事出处,却就是这么寥寥几句而已,其他的都是作者的主观发挥。
孩子还小的时候,为了让他们更容易接受神话故事,的确需要情节作为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记忆故事内容。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应该要引导他们开始读文言原著,哪怕是很小的一个段落,短短的几句话,也要做到“有典有则”,帮助他们从小养成严谨、扎实的学习作风。而阅读文言文最大的收获就是简练,一语中的。
根据古汉语学家和天文学家考证:共工的原型是秋末的龙星之象(龙星:即苍龙七宿);不周山,来自对于龙星运行规律的直观。龙星周天,秋冬之交在西北潜入地面,冬天整体潜入北方而隐没不见,由于龙星是在西北方开始下潜,因此这一缺口开始于西北方,被称为不周。不周之山,即西北方之山。该故事说的正是秋冬之交的龙星现象,此时龙星徙至西北方开始隐入西北方的X山之后。如果有条件观测的话,秋冬时节可以去高处观看一下星象。
女娲补天出自《淮南子 览冥训》,在《列子·汤问》、《论衡·谈天篇》中也都有涉及。女娲补天的原因就是共工怒触不周山,把天戳了个大窟窿。
读过完整的原文就能发现这个神话故事与原始历法之间的关系:“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出自 《淮南子·览冥训》)——“四极”,即指东西南北四极,四方基准的确立是天文观测的基本前提,四极不正,则必定导致观象错乱,历法失调,天道之节律与地上的农时不相吻合,因此才导致“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种种灾异的现象。
而女娲补天,“苍天补,四极正”,并不是说女娲去填补了天上的窟窿,而是女娲端正了四极,从而使观象授时有了可靠的方位基准,于是才能制定准确的合乎自然节律的历法,才会有“和春阳夏,杀秋约冬”,四时和顺而成岁。
3
传统文化学习的敲门砖:古代天文学
现在,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复兴也越发重视了起来。看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大家都会感叹,对阅读理解和文言文的学习要求越来越高了,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好说,可是文言文怎么办?要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各类文言文典籍,仅仅是先秦经典就已浩瀚如海,语言晦涩,很多内容即便看了翻译仍觉犹如天书。
现在我们谈论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总是津津乐道“天人合一”,其实天人合一的观念正是从原始天文学演化和抽象而来,要理解天人合一,只有回到天文学原型,才会落到实处。
正如我们想要引导孩子步入传统文化经典学习的殿堂,就可以用天文学作为敲门砖,不仅能激发孩子学习传统经典的兴趣,也能激发他们对天文学这一自然学科的兴趣,真正实现了跨学科思维启蒙。
不用高级的天文望远镜,也不用特地去天文台观测(当然,有条件实现是锦上添花),只要在晴朗的夜晚,抬头看看月亮、星星:在夏季的夜晚看看夏季大三角(牛郎织女星),在冬天西北夜空找找天狼星,在农历二月二看看东方天空角宿是否升起?我们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的同时,也为他们轻轻推开了传统文化的大门。
借助《中国古代神话》,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