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诗中的“乌衣巷”在我国哪个城市?有何依据?
优质回答
南京夫子庙文德桥边
请问诗中的“乌衣巷”是在哪里?
问题不够详细,应该指得是刘禹锡《乌衣巷》诗,原诗如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地带,可能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X了。我去年去南京游玩,特地去乌衣巷一游,那里现在还有东晋谢安王导X馆,X馆里还有“流觞曲水”模型,另外还有些历史遗物,对那段历史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秦淮河风景很美,无论白天夜里都美。附图几张,自己所摄,仅供参看。再附录自己当时游览南京所作诗二首,仅供爱好诗词的朋友一阅:
金陵纪游二首
一
春日沉沉漫寂寥,重登古迹亦逍遥。
熙熙旅客拍千景,灿灿灯光胜六朝。
精致人家通小道,X歌曲伴轻箫。
夜游白鹭知何处,闲倚公园第几桥?
二
长江万里洗年华,落日城头半倚斜。
浩浩胸襟思古哲,阴阴石道看桐花。
风流已有三千岁,书肆犹余二十家。
踏过秦淮终是客,不妨兴至遣生涯。
《乌衣巷》这首诗全文内容和他的意思是什么?
优质回答
《乌衣巷》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借物咏怀的名篇,这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和乌衣巷繁荣鼎盛时车马喧阗热闹繁华的景象,而今成了野草野花滋漫的荒凉偏僻的地方,朱雀桥乌衣巷笼罩在寂寞惨淡的气氛中。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借景物一一夕阳下空中飞燕栖息的落脚点,让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感慨:沧桑巨变,物是人非,昔日王、谢两大豪门X的高堂华屋,现今已成了寻常百姓居住的地方,而燕子依然在此筑巢栖息。
整首诗表现的是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感慨。朱雀桥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景象的描写,暗含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特别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对世事沧桑的慨叹,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用笔尤为曲折巧妙。
《乌衣巷》这首诗的全文内容和它的意思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分三个方面回答
首先介绍作者,《乌衣巷》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字梦得,今河南洛阳人。与柳宗元,白居易,交游唱和,并称“刘柳”或“刘白”
他是政治家,思想家,但主要是诗人。他写的《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富有刚健,清新民歌风格,为唐诗别开生面。
第二全诗内容如下: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最后全诗的意思如下:
1,《乌衣巷》是《金陵五题》第二首。乌衣巷
:在秦淮河南,是金陵城的一条街,与朱雀桥相近。诗写昔盛今衰,好景不常。
2,”朱雀桥”二句,写过去车水马龙的朱雀桥,
如今长满野草闲花,从前熙来攘往的乌衣巷,
如今只见夕阳西斜,通过野草夕阳煊染朱雀桥与乌衣巷的历史性的变化。朱雀桥:六朝时横跨
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
3,“旧时”二句:写过去寄托在王府谢府厅堂前的
燕子,如今飞到了一般老百姓的家里。通过旧时的燕子和流客,暗示豪门世族的衰败,他们的富贵荣华是金陵春梦,而老百姓却是永恒的
。旧时:指六朝时候。王谢:王导与谢安,东晋时
最大的世族。寻常百姓家:即普通老百姓家。
回答完毕,谢谢提问。
刘禹锡的千古名篇《乌衣巷》用笔巧妙之处在哪?
优质回答
前言
我对这首诗,多少是有点切身体会的。
几年前我去南京参观乌衣巷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正是刘禹锡的这首几乎人人会背的名篇——《乌衣巷》。
面对翻修簇新的景区,要不是心里倒腾着这篇古人怀古的七言绝句,从江南贡院出来去李香君故居,一路游游荡荡吃吃喝喝,差不多这条所谓的“乌衣巷”,都要被我“视而不见”了。
我是任襟亚,下面就来谈谈我个人对于这首诗的看法。
诗豪刘禹锡的爆款《乌衣巷》
刘禹锡写诗,写了不少爆款。比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比如《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再比如《秋词二首》中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再再比如,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这首《乌衣巷》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头条流传一句名言:好文不一定爆款,但能爆的肯定是好文。
刘禹锡的诗词,存世的有七八百首,在受欢迎的程度上,《乌衣巷》妥妥能进前十。
爆诗!
好,不用说了。好在哪?
我们顺着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刘禹锡的千古名篇《乌衣巷》用笔巧妙之处在哪?”,来试着探讨探讨。
我觉得这首诗“用笔巧妙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乌衣巷》用笔巧妙之处
1.首先:全诗语言简白,质地流畅,却又饱含诗的蕴藉之美。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僻难懂的字,也不兜售什么其屈聱牙的典故(只要知道“王谢”是指高官X就行了),所以才被收录在小学低年级学段的语文课本中。(在这里说句题外话:等到我们学了一大圈,回过头去再去看,发现当年那些貌似最简单、最没门槛的诗词作品往往才是诗词界的“大牛”,不仅高明还有用,可能是所谓的大道至简吧!)
前两句白描式的布排出意象(写景),后两句兼工带写,边叙边议,自然而然不动声色地就表明立场(抒情)。前后衔接自然而然,不落痕迹。而立意上,浅浅点点之后又能于不经意间紧紧一收。
2.其次:诗中择取的意象准确生动,相互对照呼应。
贯穿全诗的是六个意象,分别是朱雀桥、野草花、乌衣巷、夕阳、堂前燕、百姓家,不用闭上眼画面感也能出来。
那是一副中式水墨风景画,并且是一幅有着感慨古今兴替情绪的风景画。
“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曾经车水马龙,如今却长满了野草野花。“朱雀桥”和“野草花”这两个意象分别代表了喧闹和荒凉。
“乌衣巷口夕阳斜”,巷口夕阳是松弛美好的,然而这却不是普通的小巷。它曾经是衣冠贵胄们聚居的车马喧腾的“乌衣巷”,代表了兴盛和尊荣。日薄西山的惨淡涂抹在曾经的辉煌上面,是别样的寂寥和惨淡。这一组,表面上是流畅的修饰关系,实际上也是转折的对比关系。
“朱雀桥”对于象征性的表达乌衣巷当年的繁华,“野草花”和“夕阳”写照如今的衰败都切到好处。
这两组四个意象,即相得益彰,又相反相成。
最后一组意象,“堂前燕”和“百姓家”,可以说是本诗最巧妙的意象运用。从字面上看,它就是在进行燕子飞入百姓家的这么一个景象的描写,事实上,全诗的灵魂正是经由这个简单的动态描写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哲学性沉思。
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慨叹道:“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俯仰之间,繁华落尽,沧海桑田。
王谢留下的只剩下故事传说,“乌衣巷”在燕子的一飞之下,早已易主成了“百姓家”。
而再次飞来的燕子(夸张的手法,燕子当然也不会是当年的燕子了,东晋至中唐有大约400年)就是这无情历史的见证人。
3.再次,巧用了对比的手法,一反一正立意鲜明。
正如上面所言,这首诗巧妙的选择了意象,虽然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对立,却奇妙的形成了对比关系。前两句中的“朱雀桥”和“野草花”、“乌衣巷”和“夕阳”形成了“盛衰对比”,而后两句中“堂前燕”的限定词“王谢”和“百姓家”则形成了“贵与贱”的对比。
当然这当中还有一个动静对比。那就是在所有的静态画面中,有一帧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动态镜头。而这个“飞”字,颇有点“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意味,它也激起了读者对于本诗主题的更明确的探寻与追问。
4.对于历史兴衰的慨叹,巧妙得切中了千古读者的情感共振,却没有引领读者走向虚无的绝望。
诗人、作者的手法无论多么高明巧妙,如果从内涵立意的深处不能紧X读者的心,一切都是枉然。
《桃花扇》里唱: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
这几句戏文偏偏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再简白精炼些,不就是刘禹锡的《乌衣巷》吗?
“乌衣巷口夕阳斜”,一个“斜”字漫浸了多少沧桑无奈,遗憾悲凉。
《乌衣巷》三言两语准确地把“陵谷沧桑”变换的“变”字说了个底透!
然而,仔细品一品,刘禹锡的《乌衣巷》说尽沧桑,却并不绝望。
纵观全诗,阅尽沧桑之后,虽然充满对于历史变换的沉思,冷静收场后,却能又散发出一股哀而不伤的淡然和开阔!“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放在宇宙时空的瀚海里,说到底,又有什么耿耿于心,不能释怀的呢?
这一点或许是本诗“最最”大的妙处吧!能写绝了固然高妙,写绝了能再坦然接受岂不是更高格?
《乌衣巷》曾让刘禹锡的好基友“诗魔”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它浑然天成的高格自然不在话下。
结语
说回到我自己参观南京乌衣巷时的感受。
面对簇新的白墙黑瓦的乌衣巷,我自然无法想象出它和史书以及文学作品里的名人:王导、王敦、王羲之、王献之有什么关系,以及和谢安、谢石、谢朗、谢道韫有什么关系?
我能想到的就是——刘禹锡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当年的乌衣巷啥样?
是什么样的一番景象才感发了他,让他灵感涌动,妙笔生花,淡淡二十八个字写尽白云苍狗,东海扬尘?
这诗之后到如今的一千二百年,又发生了多少变化?
如今,高楼林立,燕巢又筑谁家?
谢谢阅读,我是爱诗词爱读书的任襟亚!
——END——
(图一是本人2017年亲X摄的)
刘禹锡是个七绝高手,闻名于世的是《陋室铭》、《竹枝词》和这首《乌衣巷》。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诗在王维、李白、杜甫、高适这些诗歌高手的折腾下,已经登峰造极。中唐诗人无论如何再难玩出花样来,要怎样在诗歌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就是摆在刘禹锡们面前的难题。
面对盛唐诗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中唐诗人只有求变。现在来看,他们选择了题材上面的专精,在前辈诗人没有达到的层面上拓宽深挖。比如李益就选择了用七绝写边塞诗,在凝练厚重,音律高亮上超过了王昌龄,高适这些边塞诗高手。而刘禹锡,则选择了用七绝来怀古。他路过南京的时候写下了《金陵五题》,《乌衣巷》是其中第二首。
唐人写怀古,大都是追忆六朝繁华。其实六朝乱世和盛唐比起来,未必更繁华,不过就像写唐明皇都用“汉皇”来代称一样,写前朝旧事来讽喻追思,总好过在诗词里面直接说当朝今不如昔吧。
刘禹锡写的这首怀古,就是怀念六朝。六朝古都,便是金陵。而诗中提到的“朱雀桥”、“乌衣巷”都是当时高门大户,大将X聚居的地方。魏晋六朝,一直都是门阀政治,而六朝最尊贵的门阀就是王导、谢安两家,冠盖如云,才子辈出。他们居住的地方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军区大院,或者是X家属区。
可诗人看到的是什么情形?“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这些曾经繁华热闹的去处,如今却是野草横生,笼罩在落寞夕阳之下,显示出无比凄凉的黄昏景象。
看到这样的景色,诗人后两句就转入议论,这也就是千古名篇的精妙所在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六朝时期高门大户,权宦之家的燕子啊,现在也飞进普通老百姓家了。
门堂里弄的飞燕,写出了几百年的沧桑历史感。燕子自然不是当年的燕子,门第也早就不再是当年的门第,很显然,这朱雀桥边,乌衣巷口早就变作平民聚集区了。
他寥寥几笔,就像拍电影的长镜头一样,随着燕子在空中起舞,将乌衣巷口的背景在时空中精妙切换,我们从燕子的视角,飞入寻常百姓家,却发现这是多年前的名门大户,如今已经破落不堪,只余夕阳残照,心中回忆起当年重楼挂彩,雕梁画栋,不禁怅然若失,一口气也终于叹了出来。
整首诗写景“野草花”、“夕阳斜”寻常浅白,却余味悠长;写燕子视角独特,却隐藏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沧海桑田的感触。
这篇七绝平仄严合,写法规整,浅白通俗,却意味悠长,正是盛唐诗歌余韵。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乌衣巷是刘禹锡的诗作乌衣巷位于什么地方.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