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怎样理解“小确幸”?
优质回答:
“小确幸”这个夹着浓浓东洋风的外来语,源自村上春树1984年的随笔集《朗格汉岛的午后》,意指微小而确实的幸福、稍纵即逝的美好。这种体验被汉语译者直译为“小确幸”,并在衍生的语境中成为一个可数的名词,可以用“枚”来计量,每一枚小确幸持续的时间为3秒至一整天不等。比如:X口袋,发现居然有钱;电话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刚才想念的人;打算买的东西恰好降价了;完美地磕开了一个鸡蛋;排队时,自己所在的队动得最快……
小确幸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小确幸是全家人边吃边聊,吃完晚饭,一起散步。小确幸是恰好自己不加班,孩子写完作业,全家人坐着看电视,给爸妈捶背,给他们解释剧情。小确幸是提前下班的路上,悄悄买了家人爱吃的回家,正好赶上他们在做饭。小确幸是周末全家人放假去郊区,散心、烧烤、拍照。有十件事情,在台湾被列为十大“小确幸”:意外小财,享用美食,家人团聚,睡到自然醒,朋友捎来问候关心,与好友出游旅行,看好书,听好音乐,看好电影,好久不见的朋友把酒言欢,买到物超所值的东西,泡个热水澡消除疲劳。
小确幸的人生,不会自寻烦恼。想有些事情太劳神了,人们更愿意做一个生活享乐主义者,享乐主义者的标准就是浅尝辄止,深陷其中一定是自讨苦吃。小确幸的人们,追捧风吹麦浪般治愈系的中产安慰者李健,而不是愤怒落拓、重金属硬摇滚的老炮儿崔健。
没错,李健就是小确幸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予人以平静进而愉悦的慢条斯理般的感觉。风度翩翩,温润如玉,温文尔雅,浅吟低唱,又带点小幽默。人们不仅喜欢他的歌,更多的是喜欢他强调品质的生活态度和这个温和的人本身。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李健显得如此从容清新,他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一种“现世安稳”的美好。李健恋家不常出门,人际关系不黏稠,极其规律地健身,喜欢窝在家里喝咖啡、弹琴、看书,容易因为很多细小的事情而愉悦起来。这个在大时代中静静歌唱的文艺暖男,感觉他的生活里满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小小快活,唯有遥赠一枝春,唯求岁月静好。
村上春树说过“没有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小确幸,是欢喜一个个平素的小时光,收集一份份真挚的小感动,然后穿成一串熠熠闪光的项链,挂在胸口,作为人生路上的小装饰,且行且温暖。但学者分析认为,小确幸是社会发展的沉滞期,原子化个人企图在当下的感受中以碎片化的经验安慰碎片化的自我的一种小诡计。可是有那么一种小诡计也是很好的呀!看看大街上匆匆而过的一张张受委屈的脸,看看网络上各种被迅速删掉的恶意满满的吐槽,在这片土地上,有那么多感觉不幸福的人。小确幸的确是碎片化的,但大确幸又在哪里?在东亚的大时代里,丛林法则和实用主义是无法抵抗的,只能去消解,靠的就是这二十多年里形成的多元文化价值,生活上放松、健康、温情、X,小确幸恰恰是最容易实践的一种。
所以,小确幸又如何,在这个“大时代”里,追寻真实自我,用心感受生活,一点一滴构筑乐趣,就先这样过着吧!
其他网友回答
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与满足。
其他网友回答
小小的,能让自己认可并满足的幸福咯……天公地道自然有缺,世间无完美,所以缺一角的幸福才是能被得到的幸福,那就是小确幸咯……
其他网友回答
最近,我发了一篇博客,题目是《红泥小火炉——唐诗中的“小确幸”》(同时发于《今日头条》)。
相信大家都记得唐诗名作——白居易老先生的《问六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我体会,这就是古代的“小确幸”之一。时至今日,“红泥小火炉”式的小确幸亦有不少。
什么是幸福呢?我曾阅读过几十篇关于幸福的文章,都是仁智之见,看得多了,反倒模糊了,只有“小确幸”一词印象深刻。
2013年前后,“小确幸”这个词在台湾十分火爆,不仅广泛出现在报刊、广告上,还有旅行社专门推出“小确幸之旅”。
但是,“小确幸”一词并非是台湾所创,而源自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其中一篇随笔名为《小确幸》,是指“微小而确切的幸福”。
“小确幸”在台湾流行,来自于台湾国泰金融控股有限公司50年庆典上播放的一个小短片,其中把意外小财、享用美食、家人团聚、睡到自然醒等10件事,列为“小确幸”。
人生短短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人生要有志向信心,甚至是雄心,但不要有“狼子野心”,应该珍惜“小确幸”,“红泥小火炉”式的生活就很不错哦!
我曾经认识的几个人,学识能力都还不错,错就错在不珍惜“小确幸”,而是欲壑难填,近几年先后落马,身陷X。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何苦来哉!
其他网友回答
大概是知足常乐吧!少一点贪心,多一点满足!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你怎样理解小确幸.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