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四个心学(王阳明的“心学四决”到底是什么意思?)

网友提问:

王阳明的“心学四决”到底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

阳明先生的”四句教”,也称为”心学四训”。其中包X阳X学的主要内容,是阳X学的一个高度概括,姑且谈谈浅见。

首句便是”无善无恶心之体”,心体,是没有善恶的,不与外物相接触,不动于心,就如《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一般,寂然不动的,这是心的本体,是心的”原始状态”。阳明先生曾说过,早起之时,未与物接,有点类似这种心体状态。若是放在人性论的哲学角度去看,则是”无善无恶论”,但这角度写写论文可以,要想领悟则不行。

第二句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当我们与外物相接触,心一动,善恶立马呈现。自己的动机、驱动力就马上显现出来,善与恶也在意识当X现。但这时,还没呈现出心学的力量来,只是在表述善恶事实。

第三句是”知善知恶是X”。这时X出现了,能对事物进行善恶判断,并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心里都能明白。这叫做”X”,如很多时候我们心一动,或者心一痛,就是X在起作用。但这一步,只是明白X所在,这还不够。

第四句是”为善去恶是格物”。好了,这才落实到修身层面。格物,格其不正使其正,正什么?正心!把心里的邪思杂念都血拼掉,这些都是”人欲”,毫不留情地灭掉,还给心体一个纯纯的X之心。此外,还需要”在事上磨”,注重每一个过程自己的心里是否还有”人欲”,不断地省察去除。

这是一个与自己”斗”的过程,领悟的过程。个人资质不同,程度也不同,把握好”乐在其中”,心学就算入门了。

谢谢邀请!

祝您愉快!

其他网友回答

谢友邀请。

“心学四诀”也就是阳明先生晚年所说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X,为善去恶是格物”。

1、无善无恶心之体

无善无恶并不是说善恶不分,而是不起分别,淳然为一,说是一也不对,落了言诠便是非,只能勉强说是“无善无恶”,这就是每个人心之本体澄然的境界。

由心之本体观世界就能实事求是,不被个人主观意识所影响,物来则应,物去不存,一切随缘任运自在。

2、有善有恶意之动

这里的重点并不在“善恶”二字,而是由“善恶”二字、二极端所代表的各种分别,有这种分别心在,就不是心之本体了,而是“意”在起作用,在运动。

是人便必有“意”,便有意识在流动,或者说,不可避免的要受个人意识所影响,在看待、处理外界事物时往往便不能实事求是,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怎么办?

3、知善知恶是X

这里的“善恶”就是真的在谈“善”与“恶”了,而且还是真善、真恶。比如官吏贪污,如果对你也有好处你可能觉得这不算是恶,但如果真是用自己的心之本体、用X去看待,那无疑这是恶的,因为损伤了更多人的利益,何况即使自己本人就是官吏本身,由洞然之心观察,贪污终究不是正路得来的财,终究守不住,最终对自己还是有害处,只得到短期利益是为不智,不理智的行为也是不善,所以不为。

而所有这一切,一旦能“致X”去观察,都可以立刻得出结论的,何为善?何为恶?何为利?何为害?

致X,即致心之本体。

如何致X?

4、为善去恶是格物

看到这里可能会疑惑明明谈的是如何“致X”,可这里说的是“格物”啊。格物,实则就是在致X。

“格物”一词出自《大学》,历来解释不一,但笔者更倾向于是“革除物欲”或者“革除外物的X”的意思。

何为善?何为恶?由自己淳然无染之心做出的判断就是善,由外物勾起之X而做出的判断就是恶!有时我们自己无法找到自己淳然无染的心,甚至无法真正分清善与恶,但没关系。在人类历史上我们有先行者啊!那些大圣贤、大X、大德们早已给我们指明了道路,很多时候时候只是我们不走而已。

按照先行者们给我们指明的道路去做、去修,去为善、去去恶,终究能找到那个无染的心,无染,即革除了外物,无染,即洞明。

其他网友回答

四句教是实证,无法通过文字解释,搞懂。

这个实证,开悟的过程,非常难,又非常简单。

说难,如果没有慧根+机缘+福报,可能需要八万辈子,还未必开悟。

说易,如果具备慧根+机缘+福报。可能三岁就能明白,就能开悟,证入圣人心性。

所以,在头条多看看就好,作为一个参考,至于能否开悟,多问问自己。

关于心学,问来问去不懂,非常正常,这个开悟机缘难得,又要经历很多磨难。有人出家修行一辈子,都没开悟,只能在形式学习。只问耕耘吧,莫求懂与不懂。

其他网友回答

心学四句绝,我还是头一次听。是不是“四句教”啊?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X,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便是“王门四句教”。

国福一句和大家说: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体是本来,是那个有形的、叫“心”的脏器,它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这个心一旦受到教育,就会波澜,就会区分善恶。没有善恶区分的时候,人的心是最平静的,最安宁的。教育,其实是对“心”的一种改造,也是一种破坏。为何亚当夏娃没有吃智慧树上的果子时,无忧无虑?吃了智慧树的果子,就觉得害羞?中国古代圣贤X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也是同理。

知善知恶是X,人受教化是自然的,人在环境中受熏染也在所难免,这个时候,人就会对善恶进行鉴别和判定,这种判定就是X。人人具有X,人人知道善恶,连大恶之徒,也知道善恶。

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对善恶加以区分和辨别,在这个区分辨别善恶的功夫基础上,能够增加善良,减少丑恶,就是格物。

这四句话,讲了人心的变化规律。它告诉我们:解决社会问题的最好方向是返璞归真。如果教育一味以功利为目的,这个社会一定有问题,一定倒霉,一定完蛋。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我认为凡学习圣人经典,千万不要纠缠于文字(不管懂与不懂)。因为无论你弄得怎样清怎样明都是别人的东西。如果没有实践经验,你说什么也不是。所以我们学习圣人经典,首先要学习他们的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因为只有掌握他们的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地进行摸索,才能掌握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其次我们要不怕苦不怕累地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最后要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创立自己的学说。现在有些人总是滔滔不绝地演说别人的理论,从表面看感觉其满腹经纶,但实际上胸无点墨。所以这样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王阳明的心学四决到底是什么意思.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