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不是大意失荆州 关羽大意失荆州,真的是关羽大意吗?

网友提问:

关羽大意失荆州,真的是关羽大意吗?

优质回答:

大意失荊州之说实际上是在为关羽说辞,是说因为疏忽大意,才失去了荆州,并不是能力所致,似乎以轻描淡写的方式来掩盖关羽的致命错误。失荊州并非大意,而是关羽的能力所致。荆州处于三国争夺的战略要地,曹操并其全国之力下江南,主要目的就是收取刘表的荆襄九郡。东吴自孙坚开始就虎视眈眈,意在图取荆州。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荊州的重要性和危险性,这一点关羽缺乏认识。诸葛亮的隆中对的战略谋划有两个支撑点,一是益州,二是荆州。二者失一,都将会使计划落空。因此,诸葛亮临行再三嘱咐,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北拒曹操是复兴汉室的立国之本,也就是立场问题,东和孙权是实现目标的需要,也是权益之计。这一点关羽也没认识到。关羽北伐也是关系到刘备事业兴衰的头等大事,厉兵秣马,彻固后方,有备无患应是提前做好的事情,而关羽做的很不扎实。守荊州非人,供军需用人不当,东吴陆逊几顶高帽子便飘飘然了。这一系列的错误认识形成了关羽的主观思维方式,造成了他刚愎自用,骄傲自大的性格,而性格的根源还是由思想境界和综合能力形成的。因此说,失荊州并非大意,而是关羽的能力问题。《三国志》说关羽乃万人敌,言的是勇力过人,冲锋陷阵,万军中取上将人头可谓不殆,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恐怕就不是所长了。

其他网友回答

目空一切。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中国的俗语中,对于疏忽大意的情况又一句著名的话,那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这句话说的是著名的大将关羽在镇守荆州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致使荆州被东吴袭取,自己也被东吴擒杀。由于荆州之战的失败,使得刘备的《隆中对》破产,还给蜀汉带来了夷陵之战。那么荆州的失守,真的是由于关羽的疏忽大意吗?

一、三方在荆州的争夺。

在三国时期,荆州作为三个势力的中心,它的得失决定着三方实力的对比。因此,围绕着荆州,三方势力发生了激烈的互相争夺。在刘表时期,刘备和孙权就都对荆州垂涎三尺,想要把它收入囊中。可是,最后捷足先登的却是曹操。他在平定北方后,不待自己的水军完全练成,就挥师南下,直取荆州。

当时刘表刚刚病亡,荆州一片混乱。继位的刘琮听从部下的劝说,投降了曹操。曹操在轻易夺取荆州后,又追击刘备取得了胜利。志得意满的曹操不顾自身的困难,想要一举解决东南的问题。结果,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发生激战,遭到了惨败。

在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荆州的北部,东吴占据了南郡和江夏,其余的江南的四郡由刘备占据。在周瑜去世后,在主张孙刘联盟的鲁肃斡旋下,孙权将南郡又借给了刘备。这样,曹操占据荆州北方的襄阳、南阳两郡,刘备占据南郡、零陵、武陵、长沙、桂阳五郡,东吴则占据了江夏郡。这样,刘备成了最大的赢家。

这一切当然引起了孙权的不满。在刘备夺取益州后,孙权就向刘备索取荆州。刘备说等夺取凉州就将荆州全部归还。孙权对刘备这样的答复十分不满,认为是刘备故意推脱之词,派军队去夺取了三郡。刘备和关羽率领军队前来争夺,险些酿成火拼。只是因为曹操攻占汉中,刘备怕益州有失,与孙权达成协议,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暂时解决了争端。

但是孙权并没有放弃对荆州的觊觎。他在鲁肃去世后,与吕蒙商议,决定武力夺取荆州。在关羽出兵襄樊的时候,他与曹操勾结,以攻打关羽来向曹操效忠。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并且当关羽回师争夺荆州的时候,利用自己夺取荆州得到的关羽部下的家眷,瓦解了关羽的军队。关羽势穷,被迫退守麦城。在后来突围前往西川的路上,被东吴的伏兵抓获,旋即被杀。至此,刘备所有的荆州地区全部落入东吴的手中。

二、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的根本原因。

其实,孙权和刘备争夺荆州的根本原因,是双方战略计划的冲突造成的。孙权在与鲁肃相见的时候,就为东吴的前途制订了相应的战略方案。当然鲁肃的《榻上问对》说道,孙权的江东应该先全据长江,建号帝王,然后再北向争夺天下。

可是,刘备和诸葛亮在三顾茅庐的时候,就制订了《隆中对》的战略。这个战略里,是要先跨有荆益,然后两路北伐。其中的一路就是以荆州为基地,攻打宛洛。这样,刘备集团就必须要占有荆州,这也是刘备向孙权借南郡的原因。

这样,孙权与刘备的战略在荆州就出现了冲突。孙权和刘备都要占有荆州,才能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因此,双方不可避免的就要发生冲突。孙权屡次向刘备索要荆州,而刘备则赖着不还,这才是双方最后兵戎相见的原因。

尤其是刘备占有的南郡,原本是孙权的领地。在赤壁之战后,周瑜不顾所有的困难,直取江陵,就是要完成东吴全据长X战略目标。在经过一年的争夺后,周瑜才夺取了南郡,完成了全据长X战略。

可是,当这块重要的战略地区借给刘备后,孙权没有一天不想着夺回这个地区。在湘水之争后,南郡划入了刘备的势力范围,孙权只得与吕蒙商议,决定武力夺回南郡。由于刘备和孙权的战略计划的冲突,造成了双方的军事争端,这才是孙权袭取荆州的根本原因。

三、关羽在失荆州上的责任。

关羽在镇守荆州期间,多次遭受了曹魏的攻击。在历史上记载,关羽就遭到过文聘、李典、曹仁等人的攻打。这些人对关羽作战中取得的任何战果都受到了曹操的嘉奖。从这一点来看,关羽守荆州还是卓有成效的。

但是,关羽只是单方面的把曹操当作了对手,并没有把东吴当作敌人。这就使得关羽在抵御曹军的进攻卓有成效,可对付东吴的X上却屡次吃亏。在湘水之争的时候,关羽的主力还是在江北防御曹军。结果后方被吴军夺取,吃了大亏。

在荆州之战中,关羽又再次重蹈覆辙,荆州被东吴袭取。这个挫折不能说不是关羽的责任。当时,关羽在沿江地段,设置了烽火台。如果东吴前来攻击,烽火台就可以报警,关羽就可以迅速得到信息,抵抗吴军。

可是,吕蒙派人伪装为客商,白衣渡江,一举夺取了烽火台。这样,关羽精心布置的防御措施没有发挥作用就失败了。这虽然是东吴的投机取巧,可是这与关羽的麻痹大意有关。这是因为关羽对东吴的X根本就没有思想准备,他的部下自然也没有准备,这使得东吴钻了空子。

关羽对荆州的得失漫不经心,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关羽对东吴的判断。在关羽镇守荆州的时期,一直采取的策略是北拒曹操,东拒东吴。因此,他的有限军队东调西遣,没有休息。不过在他北伐襄樊的时候,依然留下了足够的军队,防备湘水之争的重演。

东吴针对关羽的思想,采纳了陆逊的建议。让陆逊代替吕蒙,对外宣扬吕蒙养病。陆逊在上任后,给关羽写信,吹捧关羽的功绩。关羽在看了书信后,认为陆逊有巴结自己的意思,因此放松了警惕,将防备东吴偷袭的军队抽调北上,给东吴创造了可乘之机。

在东吴偷袭荆州的时候,关羽还有一个补救错误的机会。那就是东吴孙权向曹操写信,要X关羽来向曹操效忠。曹操为了收取坐山观虎斗的渔利,将孙权的书信X了关羽的军营。但是关羽不愿意放弃眼看要到手的战果,不愿意离去。当他知道荆州被东吴袭取的时候,率领大军回师的时候,已经晚了。

四、关羽对荆州失守的深层责任。

关羽在荆州失守的时候,主要是在襄樊前线,与曹军进行着争夺。但是,他的荆州丢失得过于容易,也让人不由得要有所疑问。这是因为,沿X烽火台可以说是疏于防范,被东吴袭取,但是那两座军事重镇X与江陵的丢失,不能不让人们感到疑惑。

这是因为X是刘备经营多年的军事重镇,它的名字都是来自刘备的名字左将军。而江陵更是关羽经营多年的重镇,在后来曹魏军进攻的时候,东吴军队依托江陵的防御措施,让曹魏军队寸步难行。

这样严密设防的重镇的失陷,都是因为主将的投降。X的守将傅士仁与江陵的守将糜芳,都是毫无抵抗的就对东吴献城投降。这是因为关羽平时对待两人是否能轻视,让两人都产生了二心。当东吴的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两人为了自己的性命,很轻易的投降了东吴。

尤其是糜芳的投降,让江陵城中的关羽部下的家眷都落入了东吴之手。这使得关羽率领军队南下争夺荆州的时候,自己的大军离散。关羽迫不得已,只得走保麦城。后来关羽在逃亡西川的时候,被吴军的伏兵擒杀。

结语:

说关羽大意失荆州是有些冤枉的。这是因为东吴与蜀汉的战略意图是冲突的。正由于这个原因,东吴与蜀汉的冲突终究要爆发。这是不由关羽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是谁镇守荆州,东吴都是要对荆州下手的。

但是,关羽对荆州的失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因为他被陆逊的信件所迷惑,放松了自己的警惕,给东吴造成了可乘之机。同时也因为关羽的疏忽大意,使得他的部下对东吴X的准备不足。当东吴X荆州的时候手足无措,只能束手投降。

最不可原谅的是,当关羽从曹军方面得知东吴要偷袭荆州的时候,依然不愿意丢弃唾手可得的战果,不愿意回师。这就眼睁睁的看着东吴袭取了荆州,让自己落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造成了自己的败亡。更不用说关羽在平时度自己的部下傲慢无礼,使得跟随刘备多年的傅士仁和糜芳叛变东吴。这一切,都使得关羽丢失了荆州,使得刘备、诸葛亮的《隆中对》最终化为了泡影。因为关羽的错误,蜀汉才给他一个“壮缪侯”的谥号,以之谴责。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羽的失败,绝非一时大意而已。

同样的错误,反复犯

219年,孙权败盟,吕蒙白衣渡江,X关羽。

然而,这不是孙权第一次这么做了。

仅仅4年前,孙权、吕蒙已经X了一次,那一次,吕蒙一口气袭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后来双方议和,以湘江为界,东吴将零陵还给了刘备)。

4年的时间不算特别漫长,远远不足以让人淡忘。

然而,关羽又被对手以类似的方式再次X,这种失误岂是一个”大意“所能概括的呢?

显然,关羽两次栽倒在同样的问题上,是其本身有为时不短的痼疾。

荆州地区太守们毫无忠诚度

215年,吕蒙袭取南三郡。

当时,长沙、桂阳二郡,孙权仅仅靠一封信就让太守举城投降了。

零陵太守郝普稍微抵抗了一下,但吕蒙找到郝太守的老友,以心理战的方式威逼利诱后,也开城投降了!

南三郡,没有一个太守愿意为关羽死守!没有一个忠臣!

4年后,吕蒙白衣渡江。

X、南郡的守将再次麻溜开城投降!

荆州的太守、守将们,再次集体背叛了关羽、刘备!

看起来,荆州地区的守将、太守们基本上毫无忠诚度!而这个问题至少从215年时就已经非常明显了!

关羽受命”董督荆州“,有职责考察官员们。

遗憾的是,在215年三郡太守投降,将这个问题充分暴露后,董督荆州的关羽似乎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仍然没有重视这个不容有失的问题!

这当然不是一时大意,而是近乎麻木!

情报不力、判断失误

事实上,尽管吕蒙与孙权袭取南郡的谋划是机密,但是,东吴将领集团对“关羽强盛”的担忧、讨论,在鲁肃还在世时就开始了。

显然,如果刘备集团如果在东吴稍有情报工作,就会认识到:孙权集团对关羽强盛十分担忧,而且,关羽越是强盛,孙权就越是担忧。

然而,刘备、关羽,对此不但一无所知,还在判断方法上出现了方向性错误。

关羽对孙权善意的无礼回复,无疑加重了孙权对“关羽强盛”的担忧。

水淹七军后,关羽更加强盛,他不但抽走了一些后方军队,还擅取湘关米。

看起来,在关羽看来,他越是强盛,孙权就越不敢动手!

因此,孙权的X效果那么好,其实是刘备、关羽,是在判断孙权立场的问题上,出现了方向性错误!

不仅如此,关羽在战术情报的安排上,也是极为不力的。

关羽仅仅只是在沿江安排了警戒斥候,看起来是完全没有在东吴军中安插耳目。

否则,东吴大军开拔,关羽又怎么可能一无所知呢?吕蒙又何以只需拔掉沿江警戒线,就使关羽完全不知自己遭袭呢?

从战略情报到战术情报,刘备、关羽都长时间没有建设,事到临头,自然蒙圈了···

东吴的渗透

吕蒙率军抵达X时,傅士仁十分震惊。

虞翻致信傅士仁:关羽在沿江设了警戒、烽火台,但我军现在却突然出现在这里!这如果不是天意的话,一定是得到内应呀!

傅士仁大惊,开城投降!

虞翻所说,虽是说客之词,但并非没有道理。

吕蒙”白衣渡江“,让士兵假扮成商客,趁机X沿江关羽的侦察兵,使关羽的沿江警戒防线形同虚设。

然而,东汉时期的商船又不是今天的集装箱,内中能藏的士兵有限,吕蒙能够以此方法投入的士兵也是有限的,然而,吕蒙军却能够连续袭破沿江关羽军,关羽军不但无法抵挡,连点燃烽火的机会都没有!

虞翻所言是实中带虚:如果不是安排了内应的话,这的确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也是,连太守这种关键人物的立场都不及把握,对一般将士的立场又如何能把握得到呢?

吕蒙的”白衣渡江“,看起来只是一时谋略,背后却是长时间侦察,甚至渗透。

关羽”大意失荆州“,看起来只是一时大意,背后却是长时间在反间谍、反渗透上的忽视。

作军无法

吕蒙袭取X、江陵时,关羽手中仍然掌握着主力军团。

此时,关羽大军在手,仍实力雄厚,仍有大干一场的机会。

然而,关羽却再次”大意“了一次。

他派人与吕蒙通信,使者顺便给将士带去了给家人的信。

家人回报:我们的待遇比从前还好!

使者将这些信息带回军中,关羽军士气瞬间瓦解,许多将士一哄而散!

显然,关羽是有机会控制这些信息的,然而···关羽什么也没有做。

他没有阻止使者传递信息,也没有阻止将士逃走。

或许,对士兵们来说,这样的关羽是义气的,然而,任凭部队受到吕蒙的政治攻势而自动瓦解,绝非良将所为。

掌握部队的心理,是指挥关必备的素养,至少这一次,关羽的工作不到位。

后来,廖立说关羽”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不是没有道理。

系统性问题

将”失荆州“全部归罪于关羽是不合适的。

当时的荆州地区,是三方激烈争夺的地区。

要在此地有所作为,既需要治民理事,又需要练兵屯粮,还需要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更需要灵活的外交手段,以及对各方动态的情报收集。

自诸葛亮等人入川后,这一切,全部压在”董督荆州“的关羽一人身上。

显然,许多工作,关羽既忙不过来,也确实不擅长。

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对关羽的性格、能力特点都是熟悉的。

显然,无论是监察,还是外交,抑或是处理与地方官、守将的关系,这些工作都是关羽所不擅长的。

但刘备对此却长时间没有做出调整,使关羽长时间处于高风险状态。

这种系统性问题,必然导致系统性风险,而系统性风险长时间不处理,就必然会演变成系统性X!

当刘备、诸葛亮从南郡等地带走大量生力军后,关羽不但能守住,还能发展壮大,使”关羽强盛“成为曹操、孙权都畏惧的现实。

这一切都表明,关羽确实是当时的顶级良将。

然而,关羽毕竟只是一员良将,不是吴起这样的文武全才,无论是能力上,还是性格上,他都有缺陷,要独自董督如此关键之地,能力还不足,风险极大。

刘备却迟迟没有做出调整,以至关羽的个人缺陷,变成了刘占荆州的系统性风险。

因此,情报不利、守将不忠、反渗透不利,最终遭遇X,一败涂地,也就自然而然了。

很多看起来只是“一时大意”的事情,其实,只是存在已久的风险总爆发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关羽是个拥有超级无敌的勇猛之力的人,他出道以后罕逢对手,袁绍手下的无敌双煞颜良和文丑在他手中不过是探囊取物耳,死的很惨。唯一和他媲美的是吕布。可惜吕布有勇无谋,最终被曹操、刘备所灭。

关羽有亦有谋,为刘备建立蜀国立下汗马功劳。镇守军事重地荆州时也是凭借智勇的结合而大败曹操,而水淹七军,是一场经典的战役,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成为关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生涯。

但是关羽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两个字:孤傲。诸葛亮让他守荆州,给他的战略方针是联吴抗魏,骄傲自满、目空一切的关羽却我行我素,根本不把东吴放在眼里。孙权为联和刘备对抗曹操,欲娶关羽的女儿做X,这原本是最佳的政治联姻,关羽却不顾大局,不但拒绝了,而且而侮骂说"“吾虎女岂配犬子!”的混帐话。

正是他的这种舍我其谁的骄气,使得蜀吴联盟关系破裂,后来东吴谋吕蒙、陆逊等人乘关羽和魏国交战,策划了"白衣渡江"的声东击西战术,奇袭了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后,被擒杀。

总之,后人用"大意失荆州"来形容关羽痛失荆州是后人对他的"包容",为其"卸责",其实他失荆州是孤傲的个性造成的必然结果,责任完完全全在他这里。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关羽大意失荆州真的是关羽大意吗.jpg”/>

与关羽是不是大意失荆州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