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如何理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网友提问:

如何理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优质回答:

感谢邀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语出自于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写给他的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当时诸葛亮为了蜀汉国家大事,却很少去照顾妻儿老小,更是没有时间去教育儿子,只是用书信的形式来告诫儿子,做人、做事要静心专一,立志勤奋学习做一个有道德有情操对社会有用的人。

《诫子书》的原文是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古文译文大意为: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有一个强大而安静的内心,使自己的身体与心灵得到修养;在生活和工作里以俭朴、节约的习惯,培养出来高尚的品德。使自己变的高大而无欲,不恬静,没有办法明确远大理想,不排除外面过来的干扰,无法向理想奋斗并实观宏大志向。在学习时,必须要静下心来一丝不苟的去专研,才会做到。你的才华与你的勤奋学习是分不开的。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会有好的成绩。一旦有了XX、消极怠工的思维,就不能勉励心志而使你变的精神不振,干起工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不能够陶冶情操。年华随着时间而不断飞驰,人的意志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的消逝。最终枯败零散,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困潦倒的破烂茅屋中,到头来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

通过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信札,我是这样理解的。在实际生活中和日常工作中不难看出,人要不断的学习,不停的读书。这样可以增加自己的智慧,学到别人的经验,人生就会少走弯路,也能发现成功的捷径。也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从古至今,在学问、行业上有所成就的名师大家,无一不是热爱读书尊于学习修养之人。

东晋时期车胤小时候家里贫穷没钱买灯油读书,将发光的萤火虫一块装进自己的袋子中,以此“灯”来学习苦读,终成一代名臣。为人公正,不畏X。

曾国藩戎马半生,行军路上再忙,他都会X时间来读书。青年时读儒家,领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年时读道家,希望延年益寿;晚年时读佛,现世的繁华已无意义,明确灵魂去往何方。

要读好书,如此才能“存好心、说好话、学好样、做好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我们一千多年前诸葛亮名句,鞭策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让我们发扬“静读”“俭朴”的优良传统,对于全天下每一个家庭而言,读书是最好的习惯,勤俭是最好的持家本领。是一个家族乃至一个X经久不衰的动力和源泉。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在学习读书的过程中,无不体现出了“静”的状态,让我们去用心体会前人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

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甚至改变一个人的骨相。这是无疑的。就像清代姚文田所说:“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静读书,俭持家,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习惯,也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最好的公德课。你努力工作,拼命挣钱,想为家庭和子女留下更丰厚的物质财富;却远抵不上给孩子最好的精神财富,那就是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所说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资产不一定是财富,而教育一定是财富,知识一定是财富。勤奋塑造性格,读书提升灵魂,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孩子将拥有灿烂、美好的一生。

在这个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我们牢固树立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生活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的坏习惯,严厉打击“贪污受贿”的不法分子,消除一切“黑恶势力”,把蓝天白云归还于人民!我们要坚定不移按照习X在参观“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X大型成就展”时強调,高举旗帜团结一致锐意进取,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不懈奋进。

其他网友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够在网络里与你相逢!“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出处及大意上面几楼的朋友都已说的很清楚,在此不再赘述。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其一生为国,鞠躬尽瘁,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诸葛瞻,才有了写下这篇传颂千古的名文。字字句句?饱蘸着一个父亲对孩子无灾无难到公卿的强烈愿望。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八个字字字千金,意义深刻、意味深长。笔者理解的第一层意思是处世为人层面。告诉其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其子以“静”来做学问,做人要时刻保持内心宁静、时刻自我反省,生活中要处处保持俭省节约的品德修养,以这样的一种标准来修炼自己的身心,并在待人接物中给人留下一种自然天生的高尚与矜持,以达到受人尊重和欢迎的目的。

第二层意思是生存技术层面。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尽善尽美的强大的内心力量和日积月累培养起来的高尚品德,再加上遗传至诸葛亮的超优秀基因,其才华更是绝非一般人能比。这样的人放在今天,到哪个公司和单位都是极受尊重和欢迎的,因此笔者认为这正是智慧化身诸葛亮的教子高明之处。还有一点就是,以“俭”修身,俭不仅仅是节省用钱,再者,节俭本身放在今天说也是一种美德。如果能够节俭,“贪”的事就比较不会发生。人生如果奢侈浪费,自然就容易陷入贪的境界。俭,更多的是一种生存智慧。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言简意赅,不事雕琢,虽是古代家训,但放在今天依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因为这种美德正是我们国家提倡的,是一种极其优秀的个人品质。如今为人父母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忘了以俭朴来培养子女养成良好的品德。因此,可以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当做我们的座右铭和人生格言,把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子女修炼和教育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如何理解静巳修身,俭已养德。修身和修心是相连的,修身不修心是根本就静不下来,试想一个人在打坐中但头脑乱纷纷什么都想,那是一点都静不下来的,也是没有用的。再说德呢,他是人吃了苦做了好事而换来的,它还和一个人的上辈子有关。你想如果他大吃大喝那么造的话,德就会很快的没有了。所以就要俭己养德。

其他网友回答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早在三國時期記載中,曾記諸葛亮寫給兒子,教育兒子長大要做國之棟樑有用的人,其書信中《誡子書》文書上之話,這也是諸葛亮自己勵志協助治理國家,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的人生寫照。譯意為:為人要若要做到高尚而有品德之君子行為,以寧靜之心而靜下來閱讀消化,這既可提高自己的素養文化,也可提高自身文學修養,切勿浮躁的操之過急或者急功近利之心;平心靜氣下閱讀思考並排除身外之一切干擾,才能確立志向目標,若不排除雜念干擾即無法達到遠大志向的目標的。毛澤東X曾習慣泡在市場鬧市周圍閱讀思考就是如X浮躁吵鬧環境下自己靜心閱讀思考。為人要以勤儉節約、勤儉樸實的作風作為自身行為品德;而養德之道首先是孝道,百善孝為先。勤儉則可養謙虛之道。力爭一個勤儉樸實、節儉增福的人。黨的初心志明:作為黨政機關人員唯有帶領艱苦奮鬥、勤政廉潔而不鋪張浪費的作風品德。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句话的出处是诸葛亮的《诫子书》。翻译过来是: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诸葛亮因为蜀国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教育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写下《诫子书》给八岁的儿子,教育他要正直做人,今后要为国效力,做一个有用的人。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如何理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jpg”/>

与如何理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