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结果大败而归,秦始皇是如何处理李信的?
优质回答:
秦始皇在决定攻打楚国的时候,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多少兵力可以拿下楚国?”
年少壮勇的李信说:“20万足以。”
老成持重的王翦说:“非60万不可。”
摒弃事后诸葛亮的心态,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选择李信还是王翦?
相信没有几个人会选择用王翦,六十万大军意味着什么?可以拥兵自重了,即便没有那个心,但光这六十万大军一开动,所需要的粮草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况且这还不是近距离短时间作战,因此,六十万大军在大部分皇帝心中,都是一个相当让人肉疼的数字。
对秦始皇来说也如是,所以秦始皇选择让李信为将去攻打楚国。相比于屡立战功的王翦,秦始皇实际上更信任李信,这种信任也并非没有道理。
李信在攻打燕国的过程中立下了头等功,当初,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始皇大怒,提前发动了攻打燕国的战争,他派出的主帅就是名将王翦。王翦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中唯一得善终的大将。
如果说白起为秦昭襄王开疆扩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则王翦为秦始皇扫平天下立下了最强战功,还有他的儿子王贲。
有意思的是,史书中所有关于李信的记载都离不开王翦父子。比如攻打燕国之时,李信是跟着王翦去攻打燕国的,李信率领数千士兵作为先锋部队追击燕太子丹,一直追到了衍水,逼的燕王喜不得不派人杀死了燕太子丹献给秦国,而王翦攻下了燕蓟,秦军大胜而归。
秦始皇对李信在战场上的表现很是满意。当时可用的大将实际上并不多,最厉害的就是王翦父子,但秦始皇又不愿意让王翦做大,因此,他需要新生力量,李信无疑就是他选中的得力干将。
因此,这一战之后,秦始皇对李信很是信任,这种信任甚至超过了未有败绩的王翦。所以当秦始皇决定攻打楚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李信,然后才是王翦,问了同一个问题,得到了差距如此之大的回答。
综合两人的答案,秦始皇决定完全可以用二十万的兵力来攻下楚国,他以李信和蒙恬为将,分两路攻打楚国,而王翦在知道秦始皇的选择后坚持告老还乡,回到了频阳老家。
李信这是第一次独当一面,开始的战争非常顺利。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丘,双双大破楚军,然后李信乘胜追击,向北攻打鄢都,再往东南攻打郢都,又一路向西与蒙恬会师于城父。他们想着接下来直接进攻寿春,然后攻灭楚国。
但就在这个时候,志得意满的李信不知道,他的背后始终有楚人跟随追击,三天三夜不曾停歇,大败李信,有学者认为可能是昌平君起兵反秦,切断了李信的后路,致使李信大败。
事实究竟如何,已经很难说清,但这一次攻打楚国,李信的大军败了,至少损失了七名都尉,最后狼狈回到了秦国。
秦始皇知道后大为震惊,他想过这次攻打楚国的结果,但没有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这个时候的他,突然就想起了王翦,看来只有王翦能够改变战争的结局。
秦始皇这会也顾不得打脸了,赶紧跑到了频阳去请王翦,对于王翦非六十万不可的兵力也不计较了。
为了让秦始皇彻底对他放心,王翦还在出兵之前问秦始皇要了很多的田宅、园林等,并先后五次催促秦始皇兑现,为的就是让秦始皇知道他王翦除了为秦国效力没有别的心思,这六十万兵力完全就是为了攻下楚国而定的。
经过李信之事,秦始皇也不能再说什么,就将六十万大军交给了王翦,然后等着王翦的凯旋。王翦这一仗持续的时间很长,他到达楚国之后屯兵坚壁不出,每天做的事就是吃吃喝喝、玩玩投石比赛,这样坚持了一年,差点把楚军逼疯了。
打吧,秦军坚壁不出,不打离开吧,又怕秦军出兵,一年后,楚军坚持不住了,当他们准备往东调兵的时候,王翦出兵了,大破楚军,杀死了楚国大将项燕,后又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基本被平定。王翦经此一役再加上后来南征百越,得以封侯。
那么,在攻打楚国战败之后,李信又得到了怎样的处理呢?
《史记》对于李信的最后一条记载是:“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从这里来看,李信打了败仗之后还曾上过战场,是跟着王翦的儿子王贲去的。除此之外,再无他的记载。
这一点就比较奇怪,王翦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就告老还乡,秦国实际上已经没有几个得力的武将了,按理说李信这样的武将如果受到重用,应该会在后来大放异彩,至少在秦末应该有他的身影,但是没有。
这就说明李信攻楚失败后失了秦始皇的信任,即便他在此之后还上过战场,但也仅仅是秦始皇无将可用的情况下起用了他,而且还不是主将,等到秦始皇灭掉六国,秦始皇再不肯用他,很可能直接将他雪藏了,所以史籍中也失了他的踪影。
其他网友回答
秦以严刑峻法著称。
依秦律,李信会受到比死刑更恐怖的处罚的。
可是,嬴政却对李信做了“宽大处理”。
秦王政对此事的处理,彰显出帝X略。
丧师辱国的李信
前225年,秦决意灭楚。
秦王政问众将:灭楚,需要多少兵马?
青年将领李信答:20万就够了!
老将王翦答:非60万不可!
嬴政大笑:王将军老啦!保守呀!还是李信豪气,就李信上吧!
李信为主将,蒙武为副将,20万大军伐楚。
结果,楚将项燕“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秦军大败!
依法当严惩
对于败军之将,秦国的律法是有严格的处罚规定的。
将自千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而逃,命曰国贼。身戮家残,去其籍,发其坟墓,暴露其尺骨,男女公于官···——《尉缭子》对秦法的阐述
千人以上的战败,就要看成是“国贼”,受到如此恐怖的惩罚。像李信这种20万级别的战败,死1000次都不够!
8年前,另外一位青年将领樊於期,攻赵时被李牧击败。
樊於期自知难逃一死,就逃到了燕国。
2年前,樊於期的人头,成了荆柯刺秦的敲门砖。
听闻李信战败的消息,“始皇震怒”!
顶格的处罚,似乎正在等着李信!
轻微的处罚
但是,李信却似乎只受到了极为轻微的处罚。
3年后,攻辽东之战,李信以副将的身份出战,俘燕王喜。
4年后,灭齐之战,李信再次以副将的身份出战,一举灭齐。
伐楚失败,李信也只不过是从灭楚之战的主将,降为灭齐之战的副将!
而李信的副将蒙武呢?
1年后,秦再次伐楚。蒙武又作了王翦的副将!
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那么,秦王为何对李信、蒙武如此宽容呢?
嬴政认账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孙子兵法.势篇》
“始皇震怒”后,马上去见王翦。
嬴政是领导,完全可以召见王翦!亲自登门造访,可见其诚!
嬴政开口第一句,就表明了攻楚失败的责任人:我不听你的计策,现在,李信果辱国!
攻楚失败,我嬴政是第一责任人。
随后,嬴政又和王翦再次确认:打楚国,就用60万人!
嬴政的表态,表明了态度:攻楚之败,始于庙算!
秦在此前的统一战争中,用兵规模大致为:灭奄奄一息的韩、魏,用兵10余万,灭燕、赵,都用兵超过30万。
既然灭赵、燕都需超过30万大军,凭什么相信20万大军就能灭楚呢?
20万攻楚,是嬴政与李信等人集体做出的结果。
既然如此,嬴政不单单偏责于李信,自己揽下责任,修正错误,正是明君风范!
嬴政疑似有私心
保护李信、蒙武,嬴政似乎有私心。
当初命李信挂帅伐楚,除了作战方略问题外,嬴政似乎还有其他考虑。
在整个大秦统一战争中(无论是灭楚前还是灭楚后),除了最弱的韩国是被内史腾所灭,其余五国,全部是王翦、王贲父子所灭!
而且,在一年前,王贲还曾大败楚军,夺取了十余座城池,对楚国的情况有一定了解。
如果嬴政当初以王翦年老而不用,那为何不用其子王贲呢?
对王翦、王贲父子,秦王未必没有戒备之心!
嬴政“违法”留李信、蒙武(依秦律,蒙武之子蒙恬也逃不掉),很可能是对王翦父子留一手。
依秦军制,王翦、王贲父子功劳再大,也未必能威胁嬴政,但作为君主,仍有责任尽可能避免功劳过度集中于某一个将领,预防“功高不赏”的局面出现。
李信、蒙武,虽然伐楚失败,但已经多次证明了他们是不可多的良将。
留着李信、蒙武等人,未必没有预防王翦父子的意思!
题外话
李信躲过一劫,留得有用之身,继续为秦效力。
遗憾的是:李信的后人,却在另一位雄才大略之主手下遭遇灭门之祸!
李信的后人李陵,提五千步卒北伐匈奴。结果,孤军无援,全局覆灭,李陵被俘。
当时,李陵似乎还没有投降。
汉武帝“震怒”,夷灭李陵三族!
遇到嬴政,是李信的X。
嬴政能“扫X”,绝对不只是“奋六世之余威”。他本人的胸怀、韬略,配得上“千古一帝”!
其他网友回答
李信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X现,最重要的事迹就是在秦王嬴政在接连消灭了韩国、赵国、魏国并驱逐燕王喜之后准备乘胜在X(公元前225年)继续攻打楚国。此次的主将嬴政想任命“年少壮勇”李信,李信当年曾经率领数千士兵追捕燕太子丹,嬴政对他印象非常好。
所以,嬴政问他:“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回答说不过用二十万人即可,嬴政再转身问老将王翦,王翦却回答:“非六十万人不可”。嬴政认为王翦老了,怯懦了,“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而王翦感觉自己的建议不被采纳了,于是便告老还乡了。
李信与蒙恬兵分两路南下攻打楚国,最开始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后来却被楚国军队长途奔袭,李信大败而回(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史记》中没有记载嬴政得知李信战败之后是如何处理李信的,但是说嬴政当时的表现是“大怒”。并且立即亲自去找已经在频阳老家的王翦认错(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
嬴政本人曾经当面笑话王翦老了,怯懦了,自以为李信才是少年将才,结果不仅被李信战败的事实打脸,还要亲自去给王翦道歉,可以想象嬴政有多么难堪了,也可以想象李信的下场有多惨了。
但是没想到,嬴政不仅没有处死李信,反而在秦王政二十五年和二十六年先后随王翦之子王贲破灭燕国和齐国。而且,在百年之后,他的后世再次显赫起来,他们就是陇西李氏,其X名的人物包括飞将军李广以及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等等。
其他网友回答
秦国在当时有个《军功奖励制度》,这个《军功奖励制度》对打仗胜负的奖惩,是有严格规定的。如果打了胜仗,肯定会升级升职。如果打了败仗,一定会降级降职,乃至受到惩罚。
可是,秦国将军李信带着20万秦军和楚军作战时,被攻破两座军营,损失了七个都尉。虽然《史记》上并没有说损失了多少人马,但“都尉”是仅次于“将”的中高级军官,损失七个“都尉”,说明损失其实是非常大的。
(李信剧照)
李信损失这么大,气得秦王嬴政只好亲自前去向王翦道歉,低三下气请王翦出山,给他60万军队,让他带着去和楚国作战。可以说,李信让秦王嬴政不但损失了军队,还损失了面子。
不过,虽然李信让秦王嬴政蒙受这么大的损失,但是奇怪的是,秦王嬴政竟然没有处罚李信。虽然攻打楚国的时候,秦王嬴政再也没有让李信跟着去。可是随后,秦王嬴政就派他跟着王翦的儿子王贲攻打辽东,俘虏了燕王喜,让燕国彻底灭亡。紧接着,秦王嬴政又派他和王贲一起去攻打齐国,攻入齐国都城临淄,灭掉齐国。
此后,虽然历史上再没有关于李信的记载,但是,因为飞将军李广是李信的后人,由此可见,李信后来应该还活得好好的,直到老死。否则的话,他的后人中也不会出现李广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
那么,明明李信打了败仗,捅了那么大的娄子,为什么他不但没受到处罚,反而受到优待呢?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也不难。
秦王嬴政和秦昭襄王的性格是很相似的。我们来看看,秦昭襄王是如何处理白起和王龁的。
(白起剧照)
白起是百战百胜的将军,对秦国攻城略地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秦昭襄王最终赐死了他。王龁打仗的能力比较一般,在长平之战的时候打不赢,因此秦昭襄王换上了白起,才打赢了长平之战。后来,在X之战的时候,秦昭襄王先是派王陵去攻打赵国都城X,攻不下来。于是又派王龁去,还是攻不下来,而且损兵折将。就这么一位“常败”将军,秦昭襄王对他却一直非常重视,给予他很高的优待。
那么,为什么白起打了那么多大胜仗,秦昭襄王赐死了他。王龁不会打仗,屡战屡败,秦昭襄X对他那么好呢?
根本的原因,就是王龁由于打了败仗,因此他所立的功劳并不高,野心并不大,不会对秦昭襄王构成威胁。而白起所立的军功很高,打仗能力又强。秦昭襄王对他很担心,所以最后要杀掉他。
我们再来看秦王嬴政时期的王翦和李信。
当秦王嬴政派王翦去攻打楚国的时候,王翦向秦王嬴政要60万人马。当时秦王嬴政说,王将军老了,胆小了。然后他问李信,李信说只要20万人马。也因此,秦王嬴政最终派李信去打楚国。
(王翦剧照)
那么,秦王嬴政真的认为王翦老了吗?显然,他并不是这样认为的。那不是他的真心话。他的真心话是什么?是担心把60万大军交给王翦,相当于把全国的军队都交给了王翦,王翦掌控了全国的兵权,如果对他反戈一击,该怎么办?或者王翦不反戈一击,而是打到楚国去以后,在楚国称王,带着60万军队打回来,进攻秦国,把他给灭了,又该怎么办?
秦王真正担心的,其实就是这一点。
后来,王翦在答应重新出山的时候,已经明白了秦王嬴政的担心。所以,他连续五次向秦王嬴政提出,要给予他封地。甚至走到边关的时候,他还派人对秦王嬴政说,请嬴政一定要兑现给他的封地。当时身边的人就问王翦,说王将军你是个大气的人,为什么却反复计较这件小利呢?王翦就告诉身边人说,他这样做,就是让秦王嬴政放心。既然他王翦那么在乎秦国内的土地,就不会带着军队X,或者留在楚国不回去了。
李信显然也是明白秦王嬴政的担心的。所以他一开始就只向嬴政要20万人。李信也许知道这20万人,不一定能打败楚国,但是为了不让秦王嬴政担心,因此只带20万人出去。
李信做事情,这么让秦王嬴政放心,秦王嬴政怎么还会不重视他呢?
(参考资料:《史记》)
其他网友回答
在历史长河中有过不少的战事,在军队之中纪律是最重要的,一个高质素的军队也离不开将领的对作战的正确指挥,将领就如军队的眼睛,是在两军对战中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李信是两千多年前的著名将领,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之中李信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李信年轻有为,年纪轻轻就打过不少的仗,基本上都是赢得很漂亮。人人都夸赞李信李将军骁勇善战,李信因此骄傲的飘飘然。在嬴政X,秦国派兵攻打楚国,就连老将王翦都没有足够信心战胜军力强大的楚国,保险的说至少要出动60万士兵才有可能攻下楚国,但是意气风发的李信却信誓旦旦的说只要20万军力就可攻下,秦王闻之大喜还认为王翦是年纪越大就越没胆量了。
李信可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带着20万士兵就去攻打楚国了,虽然一开始是捷报连连,但是楚国也不是那么好惹的,就在李信带兵乘胜追击的时候被楚军诱敌深入,最后落得惨败,秦国在李信的带领下最终只能是落败归国。李信在此战失利之后本以为是必死无疑了,但是秦始皇对此的态度竟让人大跌眼镜,面对啪啪打脸的将军李信,秦王竟没有加以责怪,在之后很多的战争中李信都被委以重任。秦王知道战事失利的原因后亲自像老将王翦去赔礼致歉,可以说是非常的礼贤下士的。
所以,在秦国面临灭亡之际,李信是誓死不降以报秦王的信任以及恩典。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虽然历史将他X的行迹写了下来,但是他也是有很大的长处的,光对待士兵将领绝对说的上是数一数二的,这一点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能及得上他的,也难怪他能统一六国。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结果大败而归秦始皇是如何处理李信的.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