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心既菩提树,相若明镜台。本是尘埃生,何怕惹尘埃。求解?
优质回答:
如此戏论,本不想理会。但看了前面一众回答,深感震惊,竟多未说到实质处。甚至把它混同于六祖慧能或神秀的偈子,认可的人还大有人在。为避免以讹传讹,不得不斗胆站出来说一说。
首先说一说,为什么说此题是戏论呢?因为它仿圣人之言而篡改之,极不尊重,且有自我托大之嫌,故为戏论。
神秀原偈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六祖慧能的偈子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写此偈时,尚未真开悟,如此仿神秀作偈,实属凡夫之举。所以五祖见偈后,立即脱下鞋子擦掉了。虽有保护六祖之意,实际上也是觉得慧能此举不妥才这样做的。
过去有文化的人道德意识是很强的,对于长辈圣贤言论,可转述,可解说,但不可仿说。现代人爱开玩笑,喜欢模仿别人说话,然后引人哄堂大笑。这在同辈之间是可以的,但若对长辈尊者,那就要挨骂了。
神秀是五祖会下的大弟子,常代五祖为众说法,威望极高,是为尊者。故不可轻戏。六祖后来的成就就更不必说了,是圣人,是大师。
好了,今人游戏贯了,不懂规矩也就罢了。不多说了。关键是这几句话的观点错得很有代表性。不得不指出来。
说它错,一定要先统一对的标准。知道什么是对的,才能明白什么是错的。 什么是对的呢?
五祖给了我们答案。五祖夜里给六祖单独讲《金刚经》时,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处,六祖突然大悟,说了五个何期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此偈一出,五祖当即把衣钵传了给他。这就证明此偈是对的,可以作为标答参照。 以此为参照,再来看本题错在哪儿。
第一句,“心既(疑是即)菩提树”。菩提是智慧。菩提树象征出生智慧。释迦牟尼佛在毕钵罗树下悟道成佛,所以把该树称作菩提树。六祖曾对五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可见智慧从心生。而这里说心即菩提树,如同说母亲就是儿子,这就混淆了因果关系。
神秀的偈说身是菩提树,是比喻。且色身诸根皆是缘生,也可以说是心生,所谓相由心生。身与菩提树皆为心生,故可说“是”。如家中老大与X的关系,都是儿子,用等式表示,即儿子=儿子,是成立的。
第二句,“相若明镜台”。这回不敢肯定了,用了个“若”字,但仍然有问题。明镜台的特征是能映像。虽然所映之像是虚妄的,其性质与相的性质相同,但相不能映相,相都是心映出来的。
打比方说,明镜台如同复印机,或者说心如同复印机,它能印出一个相似的相来。这个相就叫作复印件。你不能说复印件象复印机,对吧?只能说复印件象原件,或者象神秀那样说“心如明镜台”更恰当。
前二句:“心即菩提树,相若明镜台。”写偈时为了表述方便,这里的心其实说的就是自性。所谓“是心是佛”。而性、相是法性的不同属性。性是体,相是用。把心与相这二个不同属性的概念放到一起说,为后面模糊概念或偷换概念提供了机会。就象关公战秦琼,看似热闹,其实很荒谬。
于是后面一句的争议就来了。“本是尘埃生”这里的“本”是指心还是指相?还是都指?
尘埃是什么?是染污,是X,是妄念。那么心和相是不是尘埃生的呢?
让我们回头看一下六祖的五个何期自X。他说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那么首先可以直接肯定心不是尘埃生的。那么相是不是尘埃生的呢?相由心生,心既不是,那相当然也不是尘埃生了。
最后一句:“何怕惹尘埃”,这是我今天最想纠正的问题。因其误人子弟实在太多了!
一部济公的电视剧,使很多人断章取义,学会了那前半句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自己没有菩萨的境界,却盲目地模仿菩萨的作为。却不知道正好掉进了后面半句偈的坑里:“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修行是有次第的。如同治病,先吃什么药,后吃什么药,不同的疗程应该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你在什么境界,就应该选择什么修行方法。
很多人说神秀的偈子不如六祖慧能大师的偈子高明,不错,但是却不知道神秀的偈子,恰恰适合绝大多数普通人修行。很多人好高骛远,不管适不适合自己,总想选择最高级的法门修行,最后往往落得一场空,后悔莫及。
今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总觉得自己是上根上智之人,瞧不起简单的东西,不肯脚踏实地做基础工作,喜欢看上去高大上的,弄得玄玄妙妙的东西。
比如很多人觉得念佛太简单,以为那是没文化的老头子老太太做的事情,自己要去学禅学密,不整点深奥的,显不出自己的能耐。最后看看,还是那些念佛的老头子老太太成就的多。
话回到题上。后面两句“本是尘埃生,何怕惹尘埃”,其实一读就能感觉到,大有破罐子破摔的味道。把它翻译成白话就是:“本来就是个破罐子,还怕什么摔。”堕落之此,完全可以做个反面教材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句话的原文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来自《六祖坛经》中的偈诵。 如果你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那么我们必须先来明白《楞严经》卷四中所提到的第一决定义!然后再来作对应观照,你自然就会明白了。请看经文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这是在讲二决定义当中的第一个决定义!也叫修因同果。佛对阿难说:阿难啊,你们现在要舍弃声闻这种小乘的有漏的菩提,回小向大,现在你们要修大乘的菩萨法了,要入佛知见了,「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就要仔细地观照你自己的‘因地发心’与你将来所要证得的‘果地觉’是相同的还是不相同的?这句经文其实简单的就是告诉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可能得豆;种豆也不可能得瓜。你们这些声闻众、缘觉众,现在希望回小向大了,现在发大心了,要求大乘菩萨法,入佛知见,你就应该审查观照你自己的‘因地心’与‘果地觉’是不是一致的?我们比方来说吧,如果你是想修得‘人身’。想来世还得人生,那么你今生今世呢,就要持好五戒!这样你来世才能得到人生。‘因地的发心’要与你‘果地觉’对上号才可以!那么如果你要修得‘阿罗汉果位’。你在因地上是怎么发心啊?就要去修‘四圣谛法门’,这样你才能证得阿罗汉的果位。那么如果你想成就‘通教境界的那种佛’,你的因地觉就必须是以《金刚经》《六祖坛经》为指导思想。如果你想成的是‘别教境界的佛’你的因地觉就应该是以《华严经》或者是《唯识》或者是《圆觉经》来作为因地的修行指导才行。我们现在成就的是第一义谛法,要登这个第一义谛天,也就是直接入佛知佛见,成‘究竟圆满佛’,那么你的因地觉就必须是《楞严经》《法华经》为修行指导!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佛继续对阿难说:如果你因地的发心,你仔细观照一下你自己因地的发心啊,如果是以‘生灭的心’为因地发心,来修行的,你想证得最终成佛的不生不灭的境界「无有是处」‘无有是处’就是直接否认,这是不行的,是不能成就的!以生灭的心作为因地修行之因,想去成就果地觉那种不生不灭的成佛的境界是不可能的,是不能成就的!叫无有是处。这是你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你的这个发心啊,是生灭的心,「以生灭心为本修因」什么是生灭心啊?‘生灭心’就是指‘生灭法’!因地修行时一切有为法,有为的造作,强调自己应该怎么做怎么样做?这些都是生灭法的东西。比方说在没有明理之前,你去拜佛、拜忏、念佛等等,这些都是有为法,你念佛的心就是生灭,大家仔细的想一下?你开口念佛号的时候这就是生,念完了这句佛号你停下来这就是灭;你再开口唸佛号这又是生,念完之后你现在不念了,这又是灭;本身就是生灭生灭,本身就是一种生灭法,有生就有灭。那么,为什么说你明理之后再去念佛就不是生灭法呢?因为你明理以后已经知道什么是‘阿弥陀佛’!用这句「不生疲倦」的话来讲,对于已经明理的人,他能够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用如来藏的道理来观照,念念在道,他已经知道自己成就了,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教化众生,并不是刻意的做什么东西,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自性流露出来的!不存在疲倦,这是真实的菩提心。那么,如果方便菩提心又是什么样子呢?那就是在没有明理的前提下,你去修行、打坐,拜忏呐,诵经,念佛号啊等等,像有的修行人他一直在念佛,念了许多年啊,念了十年X乃至30年,念的第一年啊,觉得佛就在眼前呐非常的亲切;念的第二年呐,觉得佛与自己距离远了,好像在天边;念到三年四年五年呢,就觉得这个佛呀离自己是越来越远,最后化为云烟,这是不是疲倦呢?是不是懈怠啊?就是因为发的不是真实的菩提心,是在没有明理的前提下去念佛,所以呢?所以才会有疲倦。这个‘不生疲倦’其实就是指菩提不退,不退转的心!怎么才能达到不退呢?你必须在明理的前提下,要在明白‘如来藏’的前提下,你再去念佛、拜忏、诵经,而且到时候你会发现,你念佛也在念佛,没有念佛也在念佛,这叫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因为他自己已与万法融为一体了,他不用再耿耿于怀的非要强迫自己有为的去念佛号啊执持名号,他虽然嘴中没说,他时时刻刻 念念在道,他明白万法与自己的关系,明白了万法与自己的关系就是在念佛!并不是说,你非要把佛号说出来才叫念佛。持名念佛并不是最高层次的念佛呀,关键是你懂不懂佛!不是在于你念不念,‘念’是行,懂不懂是在法理上作深入的观照。懂佛要比念佛还要重要!就好像你在茫茫的人海中去寻找一个人,你必须需要知道这个人身高大约是多高,长的是什么样子吧!有什么样的特点?穿什么样的衣服?这些你知道了,你才能把这个人找到!你不能说你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你能找到这个人吗?你念‘阿弥陀佛’,你要明白‘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啊!整个《楞严经》就是在讲‘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你都不知道阿弥陀佛是怎么回事?和你是什么关系?你只在那里念,你说你能被接引吗?所以修行要从关键处下手!一定要先闻法,先明理,才能达到最终的菩提不退转。
所以说,你想成佛!首先要明白佛是谁?佛在哪里?否则的话你是盲唸瞎修。你已知道了你与佛是什么关系!这个时候你念也成佛,你不念还成佛。你可以恒顺众生,你可以念啊,没说不让你念啊,但你这个时候已经明白万法就是我,我就是万法,已经真正达到了无我!万法都是我 自然就无我了,这就是无为法!你用无为的心去有为的念佛,还是无为法!大家听懂了吗?所以这才是真正的无为法,所以你能成就。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明理,你就去念佛,你是有意的在念佛,用有为心做有为的事情,用有为的心强制自己去念佛,这是用有为的心,行有为法,还是有为法;有为法是生灭法 不能成就。那么你再看一下通教境界。「通教境界」是强制使自己的心静下来,我要打坐啊,我要入‘空性’,这是用有为的心入空性,还是有为法;因为他强调破有见空,破妄见真呐!他认为破掉以后,菩提心就生了呀。我在前面已经讲过这个问题,通教就是讲菩提心生,生灭心灭。认为要把烦恼断掉、灭掉,这时菩提心才生出来;他不知道烦恼当下就是菩提!所以妄心灭掉,菩提心才生,这就是典型的生灭心。这是通教境界。 那么再看「别教境界」。别教境界的经典是《华严经》,《华严经》讲的是“一切唯心造”。什么是造啊?‘造’就是‘生’,有生即有灭。而我们真实的菩提,是没有生没有灭的。生而未生,灭而未灭,就像前面我们所讲的演若达多的例子,他没有发狂时脑袋也在自己的身上,发狂时脑袋还在自己的身上。用来比喻我们在凡夫位的时候,这个菩提心也没灭掉;成佛以后,这个菩提心也没有生出来。这才是灭而未灭,生而未生,是究竟不生不灭的菩提涅槃!这才是无戏论法!这是正法。所以讲万法当下一念变现,叫本定真如。「无有是处」就是不能成佛,佛已经正面的否掉。如果说因地发心与果地觉对不上号的话,你不能成就。大家对比一下自己以前的修行,自己的‘因地心’到底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如果因地心是有为法,你想达到果地觉那种不生不灭的无为法,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小乘阿罗汉 中乘的辟支佛 乃至通教 别教这些境界与圆教的境界差得太远太远!
那么佛为什么还要讲小乘因缘法?还要讲十二因缘法,乃至藏教啊,通教,别教,种种层次的各种的经典呢?这是为了引导各式各样根基的众生来入到佛门呐!最后佛关起门来要把他们引导到圆教境界啊!如果没有藏教、没有通教、没有别教的层次,直接跟你讲圆教,你根本听不懂!你听不懂,就不可能被引导到圆教的境界上来!所以说 圆人 前七种方便都无实义。都是佛有目的才讲的,是佛的方便引导。
你可以去看一下,像永明禅师啊,莲池大师啊,最后都由禅宗转出来了。因为人家的境界在不断地提升啊,不可能总在通教的这个境界。像六祖慧能大师吧,他的悟道就分三个阶段,六祖初入道时,他悟得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典型的通教禅宗的境界,入了这个‘空性’。后来他境界提升了,悟道了别教境界,就是这句:“何其自性,本来清静;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大家要注意啊!这里这个「何其自性,能生万法」的‘生’字关键就是这个‘生’字,‘生’字代表别教的境界,‘生’字就是“万法唯心造”的‘造’,是有次第的。有‘能生’才有‘所生’,要有‘妈妈’才能有‘儿子’;有次第性的,这是典型的别教境界。如果用的不是‘生’,是‘现’的话或者是‘变’的话,那就是圆教境界。再后来六祖大师直接上升到圆教的境界!也就是用神秀这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即X见性!
它意思是什么呢? 就是讲-菩提「心」是‘空如来藏’;树表「身」是‘不空如来藏’。
「心如明镜台」 是来比作我们的‘见性’;如果你拿一束鲜花来镜子里当下就现鲜花;如果你抓一把泥巴来,那么镜子里面就显现为泥巴相;用这个明镜来比作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如果你随净缘,那么随着这个‘净缘’去现佛现菩萨;如果你去随‘染缘’,那么就随着这个染缘去现凡夫或者去现三恶道的众生。所以,这句‘心如明镜台’的意思,就是要让我们用好自己的心。
「时时勤拂拭」 ‘时时勤’就是接上一句的话,表念念在道;来观照自己的心是否向外攀缘打妄想呢?还是自己的心在回光返照,来反闻闻自性!我与万法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拂拭」是表妙用,表报身功德;就是指‘空不空如来藏’。
「勿使惹尘埃」 就是‘回归大光明藏’;这是典型的圆教境界。只有真正明白宇宙万法与自己是圆融一体的!这样才能使你的‘因地心’与你将来所要证得的‘果地觉’相吻合,只有这样你才能回归大光明藏!也就回到了佛土。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诸位吉祥 如意 自在!
阿弥陀佛!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中国当生示现成佛的六祖大师的诗改!能改吗?您可X见性了吗?六祖的偈只能心领意会!不可言传!言语道断!能说得出来的佛不是真佛!能说得出来的道不是真道!能说得出来的禅不是真禅!六祖原偈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针对师兄神秀所作的偈而应对的。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若明境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可见神秀大师的境界已是很高了!但没悟到“真我自性”也可说没有X见性。六祖惠能更高一筹,已X见性,已悟到了真我自性!了!吾暂且对一偈:心非菩提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迷者惹尘埃。
其他网友回答
这种“自以为是”的修改无需理会,世间不是什么东西都值得费脑子去理解的。
我对修改者只能说“无知者无畏”。我也可以肯定的说修改的人都没看过佛经,不然不会如此修改。我把回答的一些都看了一遍,深感末法时代的悲哀。
五祖考量弟子修行,要门下弟子呈偈,神秀大师写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子虽然被五祖说没有见性,但是在修行上还是有相当见地的,不然神秀大师也不可能 是北宗的领袖人物,武则天请去皇宫请教佛法的高僧。
这四句每一句都说的不知所谓,就是不信佛法作为诗来说,写的也太浅薄。
如果不认同佛法这一套,我认为也应该持孔子的态度:敬鬼神而远之,这是处事哲学对于未知的敬畏。
其他网友回答
这首诗的意思改的惠能与神秀的诗,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一下,惠能与神秀的故事。
身无菩提树,心无明镜台,既然无一物,何必惹尘埃……
先说一下这个禅宗著名的“菩提本无树”的故事,即使不信佛也几乎尽人皆知。说的是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当年机缘巧合,得到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传授衣钵的事迹,成为佛门的一段佳话: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X。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X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慧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这是佛家一个“有与无”的故事,神秀大师心中“有”,因此生活中要小心检点,不断修持,以防恶业尘埃沾污心性。所以说出:“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慧能大师心中“无”,指一切万物本来无染无净,空无所有,主张“X见性”、“顿悟成佛”。所以他能说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慧能虽然不识字,但是见识高明,例如他后来“风幡论辩”的故事:…….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旛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旛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慧能大师能够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确实“独具慧眼”,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一面。
虽然宇宙间一切事物皆因机缘巧合而生,但是不善于X机会,也不见得能够继承五祖的衣钵。这和我们今天的社会其实也差不多,有抱负和才能也需要有勇气去争取,虽然有时候不得不动了其他人的蛋糕。可见慧能大师不仅“境界”高,抓机会的眼光亦高明,不知没有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勿使惹尘埃”,是否还有“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一言既出,致人要害,让神秀大师顿无还手之力。
据佛经记载“众人只等神秀作偈”,似乎众僧都以为这是一次”胡萝卜X“。想必神秀也放松了警惕,不成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慧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可见慧能虽知神秀“未见本性”,自己也不见得“本性皆空”,“无贪无痴”。想那佛家衣钵,亦如“倚天屠龙刀”和“九阳真经”,江湖人士总是费尽心机欲得的。令神秀郁闷的是,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却: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这就有点像是暗箱操作,神秀连复试的机会也没有了。
五祖告诫慧能:”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可见衣钵乃佛门重宝,果真如同谢逊手中的“倚天屠龙刀”。 于是五祖亲自驾船送走了慧能。据说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找慧能,但没有能够追回。神秀虽然没有继承五祖的衣钵,但是成就也非常了得,后来成为唐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佛祖纲目》云:“神秀居东都,天下称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神龙二年二月入灭,谥大通。秀生于隋末,百有余岁,未尝自言,故人莫知其数。”
六祖慧能连夜逃走,按照五祖的指示: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六祖坛经》记载慧能”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也有说法是慧能隐遁了五年,后来出山在南方X,主张“顿悟”,创立“南宗”,世称禅宗六祖。多年以后,在无遮大会上,惠能弟子荷泽、神会辩倒了神秀门人崇远、普寂,使得“南宗”成为中国禅宗正统。两位俱是高僧,孰高孰低,老街门外人士,不懂佛法,只是看了这个故事,偶有所念,便多事作出这首诗来:
身无菩提树,心无明镜台,既然无一物,何必惹尘埃.
《坛经》曾载神秀对师弟慧能的评价:“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法衣,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法。” 可见神秀之胸襟,不知传说他派人追捕慧能是真是假。神秀追随五祖那么多年,最终却被一个小师弟抢了风头夺走衣钵,却不知当年那夜,神秀是否在灯下默念: 既然无一物,何必惹尘埃……….
老街心无不敬之意,如有得罪之处,还望佛门弟子宽恕!
@老街味道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心既菩提树相若明镜台。本是尘埃生何怕惹尘埃。求解.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