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舍《四世同堂》的评价 如何评价老舍的《四世同堂》?

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老舍的《四世同堂》?

优质回答:

《四世同堂》是老舍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创作的一X篇小说,这是一部史诗性巨著,它以上百万字的篇幅展现了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的生活与抗争。整部小说虽是在抗战大背景下,却未直接描写战争、英雄,而是写历史进程中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一、 版本

老舍从1941年开始构思,于1944年在陪都重庆开始创作《四世同堂》,小说的写作延续了四年,其间经历了抗战胜利以及作者被邀出国讲学,于1948年在美国才正式完成这X达百万字的长篇巨制。第一、二部在1944年—1946年完成并结集出版,第三部在美国完成。1949年底老舍回国后,由于各种原因,第三部只获得了部分出版,最后13段的原稿在X中被毁。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只有前面87段的《四世同堂》,1983年翻译家马小弥女士仿照老舍的文笔,又从英文版翻译了最后十三章内容,凑齐了100段,但相比原稿已经少了15万余字,这就是”足版”。还有一种是”全译版”,该版的底本是老舍在美国出版的《The Yellow Storm》,即英文版的四世同堂翻译而得,这个版本在结构上是完整的,符合老舍在《惶惑》前记中的创作精神,但翻译之后总共只有50万字,比原稿少了近一半的内容。这是由于老舍在口述时,适当的删去了一些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老舍从抗战伊始就从济南出发到武汉,投身抗战洪流,后来又辗转到重庆,老舍是在听夫人胡洁清讲述了北平沦陷后发生的种种事情才决定创作这部著作,他并未在沦陷的北平生活,但他凭借着自己对北平市民社会和国民性的深刻洞悉,将沦陷区的人事刻画的入木三分。

二、浓郁的京味儿

同他先前《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等作品一样,《四世同堂》延续了老舍一直以来的”京味儿”。老舍的文学之根在北京,他一生创作70多部小说,20多部剧本,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写北京的。他描绘北京大杂院、小茶馆、胡同、庙会以及各种名胜景观,也写北平人的衣食住行,还写礼仪,礼仪是北京人的风气,也是北京人的气质,如祁老人在八十大寿摆寿宴,十分讲究。《四世同堂》的语言是经典的白话,用词上也往往显现出北京特色,”你要犯牛脖子不服气呢”等一系列的北京俗语使得小说趣味横生,老舍以幽默笔触运之,”京味儿”十足。

三、形象鲜明的市民王国

《四世同堂》以小羊圈胡同为地点,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的描绘了胡同里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平民百姓,小业主、小商人、小手工业者、车夫、店伙、小贩、工人等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市民世界。在这一市民世界中,活跃着老派市民、正派市民、新派市民以及属于城市底层的贫民形象系列。老派市民以祁老人为代表,他是老中国儿女的代表,也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他身上集中了老市民文化的”精髓”: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敷演、X、中庸、懒散、充满奴性,他身上深刻反映了北京市民乃至整个X的”国民性弱点”。新派市民以祁瑞丰、蓝东阳、冠晓荷为代表,”他们丑,脏,无耻,狠毒,他们是人中的X,而是日本人的宝贝”,他们一味追新逐异,追求洋式生活情调而丧失了文化根基和独立人格,新潮却浅薄,他们身上寄寓了老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思考。正派市民如祁瑞全、钱默吟,他们是老舍为探索文化转型出路而塑造的理想人物。贫民形象如剃头匠孙七、洋车夫小崔、刘棚匠,他们为人忠厚正义,却避免不了悲惨的命运,老舍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同情

四.文化审视与社会批判

老舍从文化的角度对北京市民社会进行审视和批判,他关注人的命运、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对X性格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旧的社会制度、社会伦理道德也不乏批判。他批判祁老人的因循守旧,战争来临时,”什么都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抗战一结束又很快忘记自己遭受的苦难,对重孙说”打仗有什么要紧!即使我死了,你也得活到我这把年纪,当你那个四世同堂的老宗。”但老舍对社会的批判不同于鲁迅思想的深刻性,逻辑的思辨色彩,也不同于钱钟书学者式的智慧,更不同于张天翼的辛酸尖刻犀利,老舍对社会的讽刺是来自于一种宽厚、从容、温文尔雅。老舍的理性反思始终与情感上对家庭伦理的眷恋之情相伴随,这使得他的批判总是充满温情。”四世同堂”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幸福和谐,是一种家庭理想,但这种理想却不能帮助我们安然度过X危亡的难关。”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们唯有打破这一文化的禁锢,深刻反省自身,改变早已固化的社会心态,才能有所X,不至于沦落成为自身以及国家悲剧的看客。

《四世同堂》被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是唯一正面描写抗战时期普通民众生活的长篇小说,它真实的反映了北平人民在异族侵略者的X下灵魂遭受凌迟的痛史,剖示了他们封闭自首、苟且敷演、惶惑偷生的思想精神负累,并进而对X精神素质和心理状态进行了清理透剔的反省,提供了映现40年代沦陷区人民心态的一面镜子。今日的我们依然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弱质心理,也会从中受到奋起反抗的鼓舞,最终归于平静,在历史的长河中与一切达成和解。”小羊圈里,槐树叶儿拂拂的在摇曳,起风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知道,文学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创造活动,优秀的作家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那么老舍的独特个性是什么呢?

第一,老舍是一个穷人作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民国时期的作家主要出自两类家庭,一类是暴发户子弟,一类是破落户子弟,这是鲁迅总结的。民国时期只有一个作家,是纯粹穷人出身的,那就是老舍,他是唯一的一个例外。他家很穷,这使老舍和其他作家相比,得以更深刻地体验底层百姓的生活。第二,老舍是一个满族作家。现在中国文学史上大多数作家是X作家,老舍是满族,地地道道的满族,正红旗。他身上有很多满族作家的素质,但不能说他是一个满族文学作家,因为真正的满族文学应该是用满语创作的,而他是用汉语创作的。第三,老舍是一个市民作家。他是在市民社会中长大的,他身上带有强烈的、鲜明的市民性格。市民的优点,老舍身上都有。他待人热情,重感情,心肠好,人缘儿好,而且救人从来不求回报。最后,老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一个京味儿作家。

老舍是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可称为世界级水平的作家,是离诺贝尔文学奖非常近的一个作家。那么一个世界级的作家,需要什么样的禀赋呢?实际上作家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或者说不主要体现在深刻的思想上,而是体现在他对生活、对生命体验的深度上,他对人性表现的深度和艺术水平的精湛程度上。

世界级的文学作品首先应该是丰富而厚重的。老舍的《四世同堂》是一部丰富而厚重的小说,集多重主题与寓意于一书,以此入手可以很好地认识老舍。

作为二战小说的《四世同堂》

首先,《四世同堂》是一部抗战小说,准确地说是一部二战小说。为什么用“二战”不用“抗战”呢?因为小说里面大量内容是以二战为背景的,二战期间的几场重大战役都写到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老舍在抗战时期对于中日战争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人类战争与和平的高度来思考,小说《四世同堂》受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的影响比较大。

从不同的层面,《四世同堂》把二战主题一层一层展示开来。

第一,是小说的表层,从表层看,小说是X灾难时期的民间史诗。老舍作为一个穷人作家,一个市民作家,始终关心的是民间,他关心的是普通百姓在八年抗战中是怎么过活的。小说开头,写的是卢沟桥事变,结尾写的是抗日战争结束后的第七天,就是日寇投降的第七天。整部小说写的是抗日战争,但是又没有描写战争,它主要写的不是怎么和日本人斗,而是沦陷区北京人民是怎么过日子的———这是老舍擅长写的,但并不是老舍最熟悉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老舍在济南,所以他对北京的抗日战争生活没有直接体验。他根据间接体验、道听途说,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在二战背景下的抗日战争和那时候北京市民的生活结合起来写,他站得很高。这是表层。

那么第二层他写什么呢?写北京市民,北京市民对这一场战争的态度,他们眼里的战争,以及他们在这一场战争中的表现。结论非常可怕,小说里面有一句原话,说“北平人倒有百分之九十九是不抵抗的”。

第三个层次,深层,老舍想写什么呢?小说里出现非常多的一个字眼儿,是“X奴”。他写的这个民间史诗,实际上是一部X奴的史诗。老舍的小说主要写的是一XX奴,身上充满奴性。为什么这么多人甘心做X奴啊?老舍对此的思考是,中国人身上那种X根性,奴性的反面是人性,人性太少,奴性太多,老舍的思考已经上升到X性格的层次。

作为家庭小说的《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家庭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对于家庭、家与人、家与家、家与国等问题都有所表现。走进这部小说,你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四世同堂的祁姓大家庭,接着是介绍他们住的X同里的其他家庭。表层是写了北京市民里各种各样的家。中层写家与家的关系,家与国的关系。家不是一个普通单位,在中国尤其如此。中国自古家和国是同构的,家是一个缩小的国,国是放大了的家。在中国,家、国一体,所以老舍对于家的问题,很快就与国联系在一起思考了。小说写了三个家庭,三种不同的命运。抗日英雄的家庭虽然很惨,但是得到了大家的拥戴敬仰,而且最后全都活着回来了,这是小说写的因果报应。X家庭最后完了,全都完了,也是因果报应。而既有X又有英雄的家庭,英雄结果很好,X下场很可悲。因果报应是老舍传达的一个朴素理念。衡量一个作家,在思想是否深刻之外,更在于他对生活的体验、生命的体验。老舍写的是中国的、北京的底层社会,相信因果报应,若是把它写得非常现代,那就不是北京底层社会了。

老舍对家庭的思考越来越深。他的思考,同时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线索是,四世同堂,四世做X,这是一条批判的线索;另一条线索是,老舍对四世同堂家庭又充满着理想化的表现。小说中对于四世同堂的描述,可以明显地看出老舍自己对此是很向往的,他觉得四世同堂很好,中国式的大家庭很好,对此,他不光自己说,还让外国人说。英国驻北京领事馆的富善先生就问主人公瑞宣,说你这个家庭太奇怪了,X王朝,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日本侵略者X,生活在这四个完全不同的时代的人,应该在文化上非常冲突才对,你们一家怎么这么和睦呢?百思不得其解,关键是瑞宣也回答不出来,他觉得四世同堂就应该这样,大家庭就应该和睦。后来还是富善先生,一个局外人,看出来了,实际上是老舍所做的比喻:“这就像你们中药的中药丸子,中药丸子是很多味药放在一起,最后啊,它化合了,共同起作用。”

作为京味小说的《四世同堂》最后一点是关于京味小说的《四世同堂》。小说是写二战的,写家庭的,更是写北京的。老舍是最会写北京的人,他写了什么样的北京呢?老舍把北京写活了,个性鲜明,一看就是北京,和别的地方不一样。那么北京的特色是什么?

北京在老舍生活的那个时代,是有名的皇城帝都。这里长期以来是中国X官僚制度的一个浓缩版,豢养着三公九卿、王侯将相。北京的市民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就算是底层的北京市民,对官也有种向心力。这是作为皇城帝都的北京城对北京市民的塑造。

第二,北京城是一个大城,在封闭的空间里完全自给自足,但这种自然空间的封闭性也会带来心理上的封闭性。老舍小说中写的这些北京市民,自我感觉很好,自己是北京人,可是他不知道北京之外的世界,同时这个封闭的古城带着一种坐享太平、却不想为太平出力的市民心态。

第三个特点,北京是个什么城?旗人社区,满族人特别多,满族人的生活方式在影响着北京市民。包括小说里面的祁老太爷,他不是满族,但是小说特别强调他受那些“满族籍”的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饮食和礼节特别讲究。

京味小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京味语言。北京话最好听,因为北京话最有音乐感,第一表现在四声,即阴阳上去的均衡上。北京话还有两个声调比其他地方都丰富,一个是儿化音特别多,轻声字特别多,这就有了六个调。所以北京话好听,北京多出作家,北京话写出来的作品好。北京方言特别生动、形象,抽象的意思都表达得很形象。老舍的语言有造型效果。一个北京出了很多作家,老舍最好,用老舍的话说就是“我就像烧菜一样,我提炼语言。”

伟大的作家,其伟大之处在于超越。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小说有四个最伟大的作家,这四个作家写活了四个地方:一个是鲁迅写浙东,一个是沈从文写湘西,一个是张爱玲写上海,一个是老舍写北京。鲁迅赞美了浙东又批判了浙东,沈从文赞美了湘西又批判了湘西,张爱玲赞美了上海又批判了上海,老舍赞美了北京又批判了北京。这就是伟大作家的禀赋。

其他网友回答

看《四世同堂》之前,多少有点祁老爷子的观点:X中,可以关起门躲起来,等到灾难过去,继续过自己的日子。随着小说的展开,心一点一点被拖入绝望的深渊,胡X民们在北京城被日本人占领后一步一步陷入绝境的遭遇,让人深刻领会什么叫“唇亡齿寒”。

感谢老舍先生,用他的小说对我进行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其他网友回答

看到这个题目,忍不住感慨万千,《四世同堂》,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小学五年级,我记得到一个同学家,她姐姐买了一套书,还是大的那种厚书,我一打开,就看的入了迷,趴在她家床上,整整看了一下午。

再一次就是上班之后,我买了一套,放在家里,经常翻阅,越看,越是特别敬佩老舍先生。

四世同堂,是一本描述了抗战时期,老北京人们如何艰难度日的大型史诗,它是中国人民不能忘记的历史,是文学经典,又是历史题材的绝妙记忆

首先,它是一本语言非常浅显易懂的书籍。里面的描述很容易读懂。

记得老舍先生曾说过,他的小说都是非常容易认识的字,小孩子和老人读起来毫不费力。果然如此要不然,小学的孩子都能读懂呢

(如果孩子想读书,四世同堂绝对是最值得推荐的)

其次,里面人物描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比如,同是X,冠晓荷和祁瑞丰和蓝东阳完全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

比如,人物众多,却各有特点绝不雷同。大赤包描写的简直太生动!而人物的思想行为,则一直在推进。比如钱先生,他的思想在发展在变化,比如瑞宣,如X这个独特时期能独善其身,并养家糊口,则描写的特别细致入微。

再比如,四世同堂是了解老北京的最好版本。

里面各种节日的描写,包括点心铺,兔儿爷,领杠等,以及对各种季节详细生动的描写,都特别值得学习。如果小学生想了解北京,想学习如何进行描写,摘一段就非常理想。

最后,大家都能从中体会到强烈的爱国心,浓烈的保护国土的意识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任!

再好好读一读吧!

感谢老舍先生!

附一首,荡气回肠的京韵大鼓

重整山河待后生 – 骆玉笙

千里刀光影

仇恨燃九城

月圆之夜人不归

花香之地无和平

一腔无声血

万缕慈母情

为雪X身先去

重整河山待后生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个高职生,正在看四世同堂,我觉得四世同堂充分说明了各个主人公的心态,那种想走走不掉的心情和其他太多东西,这本书实在太宏大了,就我个人而言,除了蓝东阳我极度厌恶,对别的小说人物,(富善,晓荷,野求,亦陀,黔吟,桐芳,空山,仲石,孟石,瑞丰,……)我持人各有志的态度,不妄加评判。但这部小说写得确实好。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如何评价老舍的《四世同堂》.jpg”/>

与对老舍《四世同堂》的评价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