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役是哪场?
优质回答:
辽沈战役,东北X军和东北军区所属部队总兵力为103万余人,而“东北剿总”卫立煌全军只有55万人,兵力对比约为二比一。平津战役,东北X军入关约80万精锐,华北军区所属的X部队和地方武装也有40万人,加一起总兵力可达120万人,而“华北剿总”傅作义全军不过58万人,总兵力差不多也是二比一,非常的巧合。
也就是说,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就总体形势而言,都是必胜之局:兵力处绝对优势,装备尤其是炮兵也占优势,我军的单位战斗力和单兵素质也肯定高于蒋军。两次战役的实际最高指挥员林总,无非就是要研究,如何用更小的代价、更短的时间消灭更多的敌人,尤其是需要贯彻X“大打歼灭战”的战略思想,不使东北和华北之敌漏网太多,尽量就地歼灭,但战役最终的胜利其实是毫无悬念的。
然而淮海战役可不同了,由于中原X军实力较弱,即便华野中野联合作战,能够投入战场的X军数量也不过60余万,与蒋军“徐州剿总”所辖兵力基本持平(考虑了蒋军吃空饷编制不充实的情况),本就是一次在兵力上半斤对八两的战略决战。而战役发起后,蒋军又调来了最精锐的第12兵团12万人(最后又来了一个20军,晚了),因此我方兵力明显处于劣势。
这还不算,在距离战场不远的武汉地区,还集中着白崇禧“华中剿总”的三个兵团和三个绥区40多万军队,而能够对其进行牵制的只有中原军区的地方武装,如果白崇禧全力东援,可以肯定我地方武装是挡不住的。尽管历史后来证明,桂系出于私心并没有积极增援,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谁又能保证白崇禧确实理解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含义,在黄维兵团东来之后,果真放宋希濂兵团甚至直接派张淦兵团也加入战团呢?
与此同时,华东蒋军系统其实是对老蒋忠诚度最高的部队,不仅总司令刘峙和副总司令杜聿明是铁杆嫡系(能力姑且不论),七个机X团司令中有黄维、李延年、孙元良、邱清泉、李弥等五个黄埔生,而杂牌出身的黄百韬也用努力作战表明,他比嫡系还卖力(还一个刘汝明)。也就是说,华东这一坨其实是老蒋中央军的最后家底,华野和中野因此必然遭到敌人的拼死顽抗。
说到具体的军级部队,在蒋军所谓的“五大主力”中,第5军、第18军和重建的第74军等三个参加了淮海战役,李弥的主力第8军和第9军、黄百韬的主力第25军和第100军、黄维的主力第10军和第14军、李延年的主力第54军等等,上述十个军都是中央军的老牌精锐。同时黄维兵团和邱清泉兵团还各配属了一个快速纵队,战役最后阶段连小蒋的战车团都开上来了,在装甲部队上也拥有绝对优势。
相比较之下,华北傅作义集团是绥远系和中央军的大杂烩,两大派系内部矛盾重重,中央军只是在形式上服从傅的指挥,你不信如果叫第四、第九兵团南撤还能执行命令,让他们跟着傅作义退回塞外试试?肯定不去。而东北卫立煌集团更是远征军、东北军、滇军和地方武装的合体,真正能打的只有廖耀湘兵团,所以兹要辽西围歼战结束,东北传檄而定。
徐蚌战场又毗邻南京X的X中心,拥有完善的铁路公路网,宁沪杭地区存储的大批武器、X、粮食、被服都可以迅速前运,包括蒋系空军在这一地区的实力也最强。杜聿明集团被包围在陈官庄之初,南京及其周边各城市的大小所坊日夜赶制大饼和饼干,空军每天以120架次的起降空投粮食物资多达400吨,甚至在最后时刻还动用了毒气弹,这些优势都是东北和华北的蒋军所不具备的。
所以说,在方方面面均处不利的情况下,有决心发起淮海战役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勇气和伟大的精神,尽管考虑到华东军区和中原军区的地方武装力量,整个战役的兵力比没有“六十万对八十万”那么悬殊,但正如X所言仍然“是一锅夹生饭”。老蒋确实曾对东北和华北战场持悲观态度,并且都考虑过全面撤退,唯独对所谓“徐蚌会战”在战前那是有相当信心的,否则的话,这几个看家的兵团早就一溜烟撤到淮河甚至长江以南了。
如今回过头看,貌似淮海战役我军取胜很是轻松,实际上这次战役充满变数,若非刘峙X杜聿明东北华东两边跑,若非白崇禧在政治上极为短视,若非老蒋以“微操大师”的身份胡乱干预,若非西柏坡高瞻远嘱和粟裕用兵如神,淮海战役有好几个时间点是非常危急的。比如围歼黄百韬久攻不克时、比如黄维差点突出中野包围圈时、比如杜聿明率30万人马秘密南撤时、比如同时包围杜聿明和黄维两大坨敌人时,莫不如此。
期间华野和中野所属的23个步兵纵队,面对战场上敌人34个对等的军级番号,多次出现兵力使用到极限的情况。不妨列举一下,辽沈战役历时52天,平津战役历时62天,而淮海战役整整进行了66天,是三大战役中耗时最长的一次。并且战场情况的复杂多变和敌人的顽抗程度,也是三大战役中最困难的,淮海战役我军伤亡136000余人,而辽沈战役是69000余人,平津战役则只有39000余人,可见一斑。
卫立煌全军覆灭,老蒋还能撑着,傅作义阵前X,老蒋仍然坚持,然而淮海战役还没有彻底结束的1949年元旦,老蒋已经不得不X下野,因为老本已经输光,解放大军即将饮马长江,所以淮海战役的胜利,才是对蒋家王朝最致命的打击。也正是淮海战役结束后,老蒋萌生了退守宝岛的念头,他比李宗仁和白崇禧清醒的多:长江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的。
这锅夹生饭硬是被我两大X军吃下去了,而淮海战役的伟大意义,正如1949年1月14日西柏坡发表的《关于时局的声明》中所说:“现在,人民解放军无论在数量上士气上和装备上,均优于GMDX派X的残余军事力量,至此,中国人民才开始吐了一口气。现在情况很明显,只要解放军向残余GMD军再作若干次重大攻击,GMDX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亡”!这文章是谁的手笔,不言而喻。
伟大的淮海战役是1949年1月10日结束的,距今天刚好是72X,谨以此文,X那些一往无前血洒疆场的解放军指战员!
其他网友回答
淮海战役,是粟裕的封神之战,不仅打破了蒋介石的幻想,更是华东X军和中原X军通力合作的结果,此战不仅体现了粟裕,X,刘伯承,X,X等军事主官的指挥才能,更体现了毛X“运筹为我之中,决胜于千里的之外的。”雄才伟略,为什么说淮海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战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解答一下。
为什么说淮海战役是一场伟大的战役呢?1.打破了蒋介石的幻想:淮海战役事关国运和国共两党命运的大战役,这场战争给了蒋介石集团深刻的打击,到了战役末期,蒋介石已无取胜的信心,整天充满着悲观,失望,和焦灼不安的情绪,1949年1月21日,处于内忧外患的蒋介石被迫通电宣告“引退”由李宗仁代替其职务,这一场蒋介石不仅把总统之位打没了,更打掉了他挑起内战,“一统中国”的美梦。
2.以少胜多的典范:淮海战役历时66天以解放军大获全胜而告终,在解放战争中著名的三大战役里,辽沈,平津战役都是以多胜少,只有淮海战役是以少胜多。在这场空前规模的决战中,解放军以60万兵力击败了国民党军80万兵力。战役结束之后,X更是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60万对80万,奇迹,真是奇迹。新中国成立后,X派特使专门来了解淮海战役获胜的原因,并且对特使说,淮海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少见,这个战役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3.指挥官的艺术:淮海战役最早由粟裕提出构想,他指挥的华野所歼灭敌军的数量,更占到了淮海战役歼敌总数的%80.毛X评价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攻。而在整个战役中粟裕有诸多出彩的地方,提前两天发起总攻,不向军委汇报直接追击南逃的杜律明,挖壕式的战法等诸多出彩的地方,这从侧面反应了领导指挥官敢于承担责任和对战场动态的熟悉与把握。
粟裕关于淮海战役的构想,毛X对此构想的批复关于淮海战役的构想,最早由粟裕于1948年9月向中央军委提出,在中国革命近代史中又被称作“小淮海”,具体方案为:打开苏北战场,抢占两淮,海州以及连云港等地,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里的淮海指的的是两淮和海州。令人意外的是粟裕的电报很快得到了中央军委的回复:“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与此同时毛X还为淮海战役下达了一个重要目标那就是全歼黄百韬兵团。读到这里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黄百韬兵团如此重要,会成为整个淮海战役重要的战略指标,接下来我们就像详细说下。
拿下黄百韬兵团对于整个淮海战役的重要性在与国明党军队交手的无数次战役中,有三类军队是能与我们一战的,一类是由张灵甫指挥的全美械装备的74师,这类军队装备优良,军队整体性好,战斗素养高,但在孟良崮战役中已被粟裕全歼,一类则是胡琏将军指挥的军队,胡琏将军善于把握战场感知,工于心计,士兵战斗素养高,而最后一类则是黄百韬兵团了,黄百韬历来强势,在华东战场上,无论是搏命程度,还是战斗成果,在国明党军官中都位居第一。而且在豫东帝丘店战役中,黄百韬亲自指挥部队冲锋,救出新七十二师之举,让他在国民党军官中的声望更上一层楼。豫东战役结束后,蒋介石亲自为其白发了代表最高军功的“X”勋章,所以,把黄百韬斩于马下有利于整个淮海战役的走向。
两党关于淮海战役的准备到了1948年10月粟裕已经完成了关于淮海战役的所有准备,而此时蒋介石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辽沈战役的失败使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战场上节节败退,失守只是时间问题,而对内李宗仁和白崇禧对“总统”之位虎视眈眈,此时的蒋介石处于内忧外患中,因此国共双方都需要一场大的胜利来稳固自己当下的局势。于是大家把这场战役的关键点指向了徐州,徐州是四战之地,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而且远离南京,补给线长,如果主动放弃徐州,守卫淮河,长江对于国民党和蒋介石来说不失为一步妙棋。与此同时这也是粟裕最担心的,但是蒋介石太了解国民党军队内部的情况了,彼此之间互相掣肘,穿小鞋太常见了,想要执行此策略实在困难。所以蒋介石只好退而求其次采用“徐蚌会战”的计划,即将重点兵力布防于徐州,蚌埠铁路沿线,作为攻势防御。但是此计划一出,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黄百韬对此计划表达了很大的不满,觉得这是一步十足的臭棋,未先开战,已知败局,既然作战计划已经确定,南下遂是不可能了。
而在这时,黄百韬的侦察部队报告粟裕正在率部火速向陇海集结,机敏的黄百韬很快意识到了危险,因为国民党的部队全都分布在陇海沿线,一旦解放军的部队完成陇海推进的部署,那么他们所面临的局势就是:”顾左而右失,顾右而左失,可谓腹背受敌,环面受敌,而所谓的攻势防御,不要说攻,防御之力都无法招架。
因此,黄百韬建议集中优势兵力,在华东,中野尚未完X结完毕之前,予以逐个击破,仅就军事层面而言这是一个大胆的,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能很大程度解围徐州”易攻难守“的局面,但是这个建议却在国防部反复提议,推敲,顾祝同几经请示蒋介石后,终于批准了黄的建议,但为时晚矣。黄兵团要掩护四十四军撤退,四十四军人员冗杂,学生,商民,行政人员,大大小小加起来将近10万人,这么多人一起撤退,速度右多慢可想而知,而这恰恰给了粟裕很大机会。
粟裕决定提前两天发起淮海战役在得知黄兵团向西撤退的消息后,粟裕当即决定提前两天发起淮海战役,需要注意的是,如此大的决定肯定是要上报中央批准后才可行动,但在向中央军委汇报的同时,粟裕就已经命令部队开拔,没有十足的把握,粟裕定断然不敢如此下令,1948年11月6日晚,在中原X军的配合下,粟裕兵分三路向南挺进,午夜时分,部队已经抵达台儿庄,贾汪一线,逼近黄百韬兵团的侧背。此时的黄百韬带着浩浩荡荡的四十四军终于开始西撤,但通往徐州的路线只有一座铁桥,几十万的人马要在短时间内通过一座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四十四军还拖泥带水,带着几万的非战斗人员。消灭黄兵团是板上钉钉,因此,粟裕并没有着急下令进攻,他要从通盘考虑,全面布局整场战役。
小淮海到大淮海的转变
1948年11月8日,粟裕联合部下张震一起向中央军委发报,建议在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不再向两淮进攻,直取徐州,在敌渡江之前打掉更多的有生力量,这就是著名的“齐辰电”次日深夜,中央军委给粟裕回电,同意粟裕的建议,同时表示将联合中原,华东,华中X军三大主力作为淮海战役的后勤支援,给予最有力的保障。至此,粟裕关于开辟苏北战场的构想转变为南线战略决战,小淮海演变成为大淮海,多年后,粟裕回忆起这封电报 时的情景说:这封电报虽短,但字字千金,如果再晚几个小时,让黄百韬窜入徐州,我们就特别被动了。
黄兵团X碾庄黄百韬带着人员辎重,一路打一路撤,大战还未开始,人马已损失过半,此时的黄兵团集结到了距徐州以东150里的碾庄,是继续西进,还是X碾庄,黄百韬与部下展开了激烈的争吵,六十四军的刘镇湘主张X碾庄,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方可一战,但是陈士章说:“我们一旦在碾庄被围,指望邱清泉率兵来援那是痴心妄想,对于国明党军队的”援助“黄自来就不抱幻想,一时间是撤是守黄百韬也陷入了为难,就在这时国防部电令,考虑到部队建制已被打乱,建议在碾庄做调整后再撤离。有了上面的指令,刘镇湘一下子硬气了许多,既然上峰命令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撤退呢,把敌人打垮,再退不好吗?黄百韬见众人士气高涨,觉得此战可打,遂没想到,这是他最错误的决定。
碾庄战役打响,杜律明带兵来援碾庄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村落密集林立,而且这个地方洪水泛滥,所以每个村落里都会筑起高出地面2米的高台,台子中间是洼地和水塘,稍大一点的村子还有围墙和水濠,而村子的外围则是一片开阔地,黄百韬能够下定决心在此X带院,必是看中了这里易守难攻的地形,而且李弥兵团还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的工事,在此基础上再修建,布防,此战还有的打。
对于碾庄战役,粟裕本想采用急袭战的方法,趁着敌人立足未稳之机,一举拿下碾庄,因此粟裕没有等所有部队集结完毕一起进攻,而是下令,那个纵队先到达,那个纵队就发起攻击,结果一上来就叫敌人给了一闷棍,损失巨大,黄百韬在碾庄的布防十分的考究,无论我们从那个方向发起攻击,都会招来敌人多方向的火力攻击,更让人难以预防的是,敌人的射击孔都紧贴地表,进攻的时候很难发现,就算你匍匐前进,也有可能被击中,前方推进不顺利,粟裕很快意识的到是自己战术出了问题,答案虽已找到,但粟裕此时已无暇顾及碾庄,因为,邱清泉,李弥正率兵火速驰援,后方的阻击战同样打的如火如荼,此时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救援队长杜律明此次带兵来援的是杜律明,自济南战役之后,杜就被冠以救火队长的美誉,而且杜律明在军中少壮派中尚有威望,由他带队能最大程度的指挥邱,李兵团,1948年11月11日,杜律明赶到徐州协助刘峙指挥作战,11月13日上午9时,在杜律明的指挥下,邱,李兵团向碾庄发起进攻。不得不说,作为中国机械化部队最早的创始人之一,杜律明在指挥立体作战上还是很有见地的,步车协同,步炮协同,地空协同,一上来就把自己的绝活亮了出来,在如此打的攻势下,担任正面阻击的华野3纵队打的十分艰苦,其中宋时轮纵队一天就打退了十多次集团式冲锋。
在这场事关徐州的关键战役中,杜律明像粟裕一样都实行靠前指挥,国明党军队很快就占据了上风,到晚上他统计了当天的进度,各部队至少向前推进了12到14里,而两个兵团距离碾庄只有80里,按此进度,最快一周就可解救打退敌人,援救黄兵团。但他高兴的还是太早了。14早晨,杜律明一X来,发现解放军阵地并没有垮掉,不仅如此,自己引以为傲的,立体式打法还处处碰壁。
首先是步车协同。邱清泉部以23辆X在前,列队“一字长蛇阵”,掩护步兵冲锋,早有准备的炮兵待X进入射程后,予以猛烈攻击,炸毁4辆X,让其无法行动。地空协同的进攻也不顺利,按照原计划,空军首先进行轰炸,但是邱兵团官兵在此前的冲击未果后已经踉踉跄跄,疲惫不堪,就没有立马压上去,而空军认为自己被戏耍了,双方为此吵的不可开交,到了晚上统计进度时才发现,打了一整天之抢占了两三个村庄。杜兵团攻击不顺,而中原X军这边却在粟裕的建议下从南线对宿县(宿州)发起了总共,并于次日顺利拿下该成,宿县位于徐州和蚌埠之间,有南徐州之称,是徐州“剿总”唯一的补给线和退路,由于国民党守备薄弱,被中野一击而中。
其他网友回答
伟大的战役必然有伟大的领袖决策,有伟大的将帅谋划,有伟大的战士执行,最后产生了伟大的意义。决策、谋划、执行、结果,每一个过程都是伟大的。
讲一个新中国成立后的战役。
现在去海南安家、创业、旅游的朋友如果懂军史,必然了解海南岛战役。
1949年4月21日,毛X、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X军百万雄师以雷霆万钧之力、摧枯拉朽之势跨过长江,踏上江南的土地。二野、三野刚过江不久,第四X军80万大军后脚便到,剑指中南六省。与此同时,第一X军40万大军沿着丝绸古道向大西北挺进。
各路大军铁流滚滚,红旗所指,国民党军一溃千里。截止1949年底,全国大陆除X之外,大部分获得解放,挺进江南的200万大军先后饮马东海、南海。
沿海岛屿也是中国固有领土,自然也在人民解放军的进军范围之内。
完成解放中南六省任务的第四X军,将下一个进军目标锁定在了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
解放海南岛,这是毛X亲自赋予第四X军和广东军区的重要任务,甚至点名由第15兵团完成。
1949年12月14日,四野司令部将原属第12兵团的第40军划归15兵团,和 43军一道执行解放海南岛任务,由广东军区军政委员会XX、15兵团司令员邓华、40军军长韩先楚统一指挥。
领受这一任务的将帅们既感到光荣也感到了压力。
第四X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从东北三省白雪覆盖的长白山一路打到雷州半岛波涛汹涌的南海边,为全国解放立下伟大的功勋。论陆地作战,四野的战力没得说,从东北到两广,万里征程,无数国军黄埔名将、无数国军雄师劲旅在他们打击之下束手就擒、灰飞烟灭。
而站在雷州半岛上,骁勇善战的四野将帅们心情有些沉重。相比从东北到两广的万里征程,海南岛据此不过200里,也就一昼夜急行军的路程。
岛上的国民党军11万人,多数是中南战场在四野大军打击之下的漏网之鱼,收拾他们根本不在话下。
可眼下这200里不是一马平川的陆地,而是深不可测的大海。四野没有作战飞机,更没有作战舰艇,就连最原始的木帆船都少得可怜,海南岛又在大炮射程以外,11万乌合之众却有海空军40多艘军舰、50多架飞机。这个仗怎么打?
从北京军委作战室,到武汉的四野司令部,再到广州的广东军政委员司令部、第15兵团部,毛X、X、X、邓华都陷入了沉思。
不久前第三X军攻击大炮射程内的金门、登步岛失利的警钟犹在耳畔。
血淋淋的教训是事实,但是解放海南岛也是铁的任务。人民解放军从来没有因为害怕X牺牲、害怕作战条件不够而放弃执行任务,因此成为一支伟大的军队。
经过几个月战法研究、物资准备,广东军区和第15兵团做出了利用季风条件以木船为主要载运工具,正面强渡和侧翼偷渡的战役方针。
毛X和X司令员很快批准了这一方针。
伟大的事业从来不会诞生于那种所谓条件成熟、一拍即合、一蹴而就、鲜花掌声之中,一味地追求条件成熟、以小代价换取大胜利的成功,最终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失去了最根本的条件——时机,而时机不完全是靠努力准备才能得到的。
所以,能够做出伟大事业的人,一定具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敬业担当的良好品质,绝非投机取巧、见风使舵者可为。
因为条件有限,四野部队能够利用的最佳时机就是琼州海峡上的季风。而每年的季风只有4月和9月才有,也就是说这两个月是四野发起渡海作战的最佳时机。
时间一开始是定在1950年4月,可是到了3月份,15兵团多数将领们认为条件还不成熟——运载正面登陆部队的船只不够,本着“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他们建议将战役时间推迟到9月。毛X、X、X非常重视和尊重前线指挥员的意见,也就表示同意了。
可有一个人不同意了,40军军长韩先楚。他认为偷渡部队已经成功,并且和岛上的琼崖纵队会合,形成了强大的接应力量,正面部队完全可以成功登陆。只要大部队上去,岛上11万国民党军乌合之众根本不经打。
韩先楚先是向兵团部反应,没人回应。因为定了调子的事并且是经过上级批准的,怎么能够随便更改?情急之下的韩先楚甚至喊出了:“我率40军单独打。”
埋头准备解放海南岛的四野将帅们此时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万里之外与我国接壤的X半岛,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将在3个月后打响,15兵团大部分领导人和40军作为抗美援朝主力军之一将在2个月后开赴东北。更不会想到战争打响才3天,驻扎在距离海南岛不远的菲律宾X岛的美国海军第7舰队就开进了台湾海峡。
试想,就算X战争爆发后,美军不开进琼州海峡,但是随着15兵团领导机构和40军北调,解放海南岛的计划势必被搁浅。未来多年之内,全国的战略重心除了华东沿海,也会再增加一个华南沿海。
那么会有这么多人去创业、安家、旅游的机会吗?
韩先楚强烈的请战要求最终和毛X、X、X、邓华等人的坚定决心融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注入到登船待发的10万解放军官兵的心田,成就了解放海南岛、稳定南疆的伟大胜利。
1950年3月5日17时,40军118师353团1营800名勇士分乘14艘木帆船在师参谋长苟在松率领下从雷州半岛启航,执行偷渡任务,标志着海南岛战役的正式开始。
800名勇士一刻不停地划船航行21个小时,并且打退了国民党海军舰艇的拦阻,在白马井成功登陆。
之后的一个月里,上万名勇士持续不断进行偷渡行动,用鲜血和生命撕开了国民党军陆海空立体防线,成功登陆海南岛。其中第43军127师379团3营9连1排的战士们乘坐3只木帆船与一艘国民党军军舰遭遇,硬是用火箭筒、迫击炮、X将其打得浓烟滚滚、夺路而逃,成功地掩护了大部队的顺利登陆。不幸的是,3营8连、9连的战士因为偏航,大部分牺牲在了海口附近的沙门岛。
毛X得知这件事后,亲自下令全军通报表扬。后来,海南岛人民在烈士们牺牲的沙门岛建立起一座X碑。
4月16日,正面部队在韩先楚亲自率领下,开始大规模渡海登陆行动。
17日凌晨,大军登陆成功,国民党军开始全线溃退。
23日,118师、127师解放海口。30日,119师、128师解放三亚,将胜利的红旗插在了“天涯海角”。
5月1日,海南全岛解放。
6月25日,X战争爆发,3天后美军进入台海,比解放海南的准备工作耗时更长、费力更多的解放台湾的作战计划被迫搁浅。
海南解放和X战争爆发仅仅只有55天,历史发生多么大的变化?
试想,如果当时的领导人们有丝毫的犹豫,推迟解放海南岛的解放时间,将会带来什么?
所以,海南岛战役绝对称得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最伟大的战役!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役是中国革命战争,他的每一次战斗、每一次战役都是可歌可赞的,也都是永载史册的。
1927年8月1日, 从南昌城头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起,历经X的浴血奋战,在中国X党和毛X的领导下,终于打出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真正站起来了。
中国革命历经士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其中比较有名大型的战役有:红军第一到第四次反围剿、长征、湘江战役、四渡赤水、直罗镇大捷,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百团大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作战等等,其他大、小不等的战斗、战役不计其数,正是因为一次一次的胜利,中国革命才走向了成功,书写了辉煌。
在中国革命的战争中,产生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X,形成了毛X、X、X、X、任弼时5位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坚强领导核心。1955年,共和国首次授予了1160多名将帅,其中X、X、X、刘伯承、X、X、罗荣桓、X、X及X被授予元帅,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X逸、X、王X、许光达10人被授予大将军衔,还有57位上将和1000多位中将、少将,真是帅星闪耀,将星如云,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惊天动地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近现史上最伟大的战役之一是刘伯承、X、X、粟裕、X联合指挥的淮海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到商丘,北起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决定性的战役。
X中央决定由X、刘伯承、X、粟裕、X组成总前委,X为书记,统一领导淮海前线人民解放军的一切行动。
遵照X中央军委的指示,在广大人民支援下,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进行了这次战役。
解放军首先歼灭从海州西撤之敌军于碾庄圩;续歼由豫南来援之敌重兵于双堆集;再歼从徐州西逃之敌主力于永城地区。
在这一战役X歼敌、改编(四个半师X)国民党军55万多人,基本解决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
使南京、上海处于解放军的直接威助之下,为解放大陆地区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淮海战役可称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
参考书目:中国近代史词典。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役是哪场.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