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西周“宗法制”是怎么回事?宗法制对西周有什么好处?
优质回答:
这就是西周“宗法制”延续下去的原因(请认真看完):
一、王位继承的主要矛盾
我们先来看禅让制的时代背景。禅让制发生在X制社会之前的部落时代,以选贤举能的方式推举部落首领,并通过尧舜禹的故事千古传颂这种天下为公的政治模式。而事实上,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私有财产微乎其微,部落的领袖是纯之又纯的“人民公仆”,并没有威严、权力和多余的财富,仅仅是执行维持秩序的职能,的确需要主动“X”的精神才会让一个人担任部落首领,因此禅让制下的高尚不是属于先王而是后王。可以总结为当时权力转移制度的主要矛盾是:部落对寻找优秀领导的需求与领导位置对优秀人才吸引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禅让制的崩溃则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导致的私有财产出现,社会开始分化,而部落首领这一身份可以带来的威严、权力和财富也随之增长,于是有了夏启继承父位,建立夏朝,但这一“父死子继”在当时属于个例,夏朝包括商朝前期的主流都是同一宗族范围内的兄终弟及。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首先要知道,夏商两代并不是今天所说的“疆域国家”,而是一个部落联盟,夏部落与商部落则由于实力相对于其他部落更加强大而成为这两个部落联盟的“盟主”,这就要求这两代的“盟主”首先要保证的是本部落的持续强大。尽管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发展到“盟主”的地位足以对人产生吸引力,但还无法保证人的寿命可以支撑到自己的下一代长大到能够带领部落走向繁荣富强,于是只能在先王的同辈宗族兄弟中寻找继承人,一方面,为了部落的未来,宗族成员也更倾向于推举年长的兄弟辈继位,下一代年纪太小也没有反对权;另一方面,在宗族兄弟里选择继承人,则继承权的范围显然比在先王的儿子中寻找继承人要大得多,更容易得到宗族的支持。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可以总结为:部落维持强大的需求与领导人的能力不足以维持部落强大之间的矛盾。
而到了商后期,兄终弟及逐渐不再能够被在位的最高权力所有者青睐了,原因就很简单了:生产力继续发展,人活得长了,上一代商王死的时候,亲儿子可能已经成长到能够维持X了,也产生了对权力的渴望,于是父死子继则显得更加合理。但由于这样的变革导致了王位继承权主体范围的缩小而遭到宗族的反对,有商一代,兄终弟及始终是作为“祖制”而存在,尽管多数后期的商王都在努力打破这一制度,但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对权力的争夺也是从这一阶段开始,甚至在商纣王的手中走向灭亡。武王伐纣时的檄文里为纣王列举的罪名中就有两条:“离逷其王父母弟”、“遗其王父母弟不用”,纣王这一违反祖制的行为使他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是引起纣王的兄弟辈如比干等纷纷反对甚至叛降周部落的原因。所以这时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多数人对于最高权力的需求和最高权力数量无法满足多数人之间的矛盾。
身处西岐的周部落则正是X了这一点,趁纣王的主力部队出征东夷的时候取代了商王,然而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主要矛盾却并不会因为X的更迭而改变,周武王建立起周王朝之后依然面对着同样的主要矛盾,所以周武王和他的弟弟周公旦在建立新体制的时候,既要继续商纣X行的王位继承制度变革,又要避免商纣王的失败。
二、为什么是宗法制
那么商纣X行的这一项看似顺乎时代潮流的变革为什么会失败呢?因为一旦缩小了过去的继承权主体范围,那么被新制度排斥掉的宗族成员自然心有不甘,而商纣王采取的措施是以X推动,没有安抚好利益受损的X体,同时还有一个没来得及爆发的隐患,就是父死子继的制度中,当“子”有多人的时候,同样会出现政治局面的不稳定,这样的情节在后世的历史中不断上演。
因而,周王朝在建立之初,就用制度确立了父死子继的王位继承制度,为了解决子与子之间的争端,又将父死子继进一步明确为了“嫡长子继承制”用以定纷止争。那么,周武王和周公又是怎么安抚利益受损的宗族呢?素有威望的周公以宗室辅佐幼主并在成王成年后还政于君开创了良好先例自然是一个原因,但更深层次、更稳固的原因则是开创了西周另一项重要的制度——分封制,将这些失去继承权的宗族(事实上也包括了功臣)分封出去,让他们在自己的独立王国里享受权力,同时也拱卫继位的“嫡长子”,或许是兄弟,或许是侄子(其中也满足了天子在偏X子但无法让其继位的情况下的弥补心理)。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分封X,也就是中学历史课本上的金字塔图。
但是问题也出现了,在交通极其不便的当时,如此仅仅依靠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政治X必然会随着世代更替而逐渐瓦解,那么,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周天子则无法维持其在诸侯面前的天子的地位了。作为杰出政治家的周公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就出现了以血缘为纽带、家国一体的宗法制,与之相配套的是兼具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功能的周礼,为处于整个政治X中的所有人制定了一套价值X和行为规范,以此将血缘凝聚成纽带来对抗地缘和时间带来的离心力,在事实上形成一套“君臣父子”之间的纲常伦理,并在后世实现规范化。这也是教科书中说“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原因。
所以,宗法制是在西周初期的客观环境下必然形成的,而不是某个天才政治家,如周公旦,创设了一种长期存在的稳定制度,真正杰出的政治家必然只会选择也只能选择最有利于解决当时最重要问题,即主要矛盾的制度。
如果一定要问为什么彼时形成的是宗法制而不是其他选择,实际上作出其他选择的人也有,比如:商纣王。
三、宗法制为什么一直存在
当我们理解了宗法制形成的原因之后,再来看看它为什么一直延续了下来。
如前所述,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那么随着分封制成为历史,作为国家制度的宗法制自然也逐渐淡化了。最明显的例子,在后来的历史中,我们看到后世君主虽然坚持了“传子”的模式,但“嫡、长、贤、爱”四条标准可择其一动摇了单一的“嫡长子继承”这一宗法制核心。
那又为什么说宗法制一直延续下来了呢?
因为宗法制还有一个特点——家国一体,以血缘为纽带嘛!
血缘关系塑造的最基础的集体形态是什么?是家庭。宗法制和周礼的影响是施加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作为最基本的具有集体形态的社会单位,家庭并没有随着分封制而消失,依然适用并且践行着宗法制下的纲常伦理。
中国社会一直都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乡村社会始终处于自治状态,但一个社会的最基层的稳定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自治的乡村社会必须实现治理,需要一套稳定的治理X。这样一来,则为宗法制的延续提供了载体,这既是乡村社会自身需要的一套秩序规范,也是后世历代X者所喜闻乐见的,自然有能力一直延续下来并且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直到近代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才逐渐衰落,但依然没有彻底消亡。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西周宗法制是怎么回事宗法制对西周有什么好处.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