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优质回答:
曹操是我国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不过由于宋代以后人们对他有所偏见,便故意歪曲他的形象。例如《三国演义》就有意将他刻画成一个谋权篡位的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所以不少后世认为他阴险狡诈、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个不折不扣的X。实际上他于乱世之中统一了我国北方地区,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他唯才是用,为我国人才选拔制度提供了参考,这样一位盖世英雄是值得世人尊敬的。虽说人们对曹操褒贬不一,但他仍是三国里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就连他死后的陵墓也成了世人的焦点,然而一直以来人们都寻找不到他的墓地。相传他死前担心有人会破坏他的陵墓,所以实行了密葬,甚至设置了七十二疑冢。近些年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古邺城北城西12公里处)出土的一陵墓被专家确认为是曹操的,那么他们是依据什么做出这一定论的?
一、地理位置与之相符
首先《三国志》、《晋书》等正史中有关于曹操葬于这一带的记载。其次曹操生前对自己墓葬位置有明确安排:一是言要“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二是提出“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的要求;三是命其后人“时时登铜雀台, 望吾西陵墓田”。经实地考察,安阳丰乡是铜雀台一带登高西望所见最好的位置。而且这里地势较高,漳河无法径流,土地较为贫瘠,至今都难以耕作,十分符合曹操生前诉求。另外,这一带先前出土的后赵十一年鲁潜墓志上就明确记载到,鲁潜葬在曹操墓的西北角。这一反映与如今出土的曹操墓只隔了一条漳河,属于一个方向。
二、墓中文物证据确凿
虽然这座墓葬与秦皇汉武的陵墓相比要简朴得多,但其规模还算壮观,总长度近60米。整个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的墓葬类似,而且该墓室未发现封土,这与文献中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最重要的是该墓被出土时仅有8件随葬品。它们身上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等铭文。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经专家初步鉴定这是一男两女三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此遗骨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
尽管诸多证据都指认安阳曹操墓是真的,但一些人对于陵墓中的石碑还存在质疑,认为这是假造的。因为石碑上“魏武王”的称号将阴名和阳名混为一体,不仅违背祖制,还会遭天下人诟病,位卑者甚至有杀身之祸。
对此专家给出相应的解释:
1、 考古的地层关系没有办法造假。石牌上的皮壳、土垢、水垢无法造假到这种程度。而且当时从事清理地层、绘图、清点文物等工作的众多人员见证了考古现场。
2、 从文字方面,石牌上的文字的结构、书体、用法以及文字内容都经得起时代风格、典章制度、组合关系检验。鉴于大墓中没有出土墓志或印章,唐际根指出,“如果是造假,当造墓志或者印章啊!”
3、经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事实上,曹操生前是魏王,有自己的封地,武王虽是谥号,但也只能是有封地前提下的“武王”,故应称“魏武王”。历史上还有中山靖王、鲁恭王等称呼存在。
尽管文物局对“曹操墓”已盖棺定论了,但笔者认为从目前的证据来看仍属于阶段性成果。在此阶段,用“可能”、“基本”等有回旋余地的判断来展示成果更加妥当。急匆匆地用“确认”等板上钉钉的字眼,一旦后续有所突破性反转,难免会将自己置于相当被动的地步。
其他网友回答
2009年12月27日,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安阳古墓为曹操墓这一令各界激动的消息。
然而,各种质疑声也随之而来,以闫沛东,倪方六为首的所谓学者对次持有不同意见。在曹操墓被发掘之前,一位名叫徐玉超的村民发现了一块墓志,上有铭文云:“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经专家考证,此墓志主人为后赵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由此铭文可知,安阳古墓确为魏武帝墓。
但是历史上谥号为魏武帝的除了曹操还有姚襄,冉闵。据史料记载,鲁潜死于公元345年,而姚襄,冉闵二人皆在其后去世,墓志何以未卜先知?因此墓志上记载的只可能是先鲁潜一百多年死去的曹操的墓。曹操《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曹操本就是唯物主义者,实用至上,故而要求薄葬,况且安阳古墓有被盗的痕迹,可以解释古墓外不植树,古墓内不随葬金银玉器,以及一些史料中记载的器物没有出现在墓中的现象。
曹操墓虽然不像别的帝王一样恢宏气魄,但是其墓室结构和规格均是侯王级别,出土的大型金错铁镜是王以上的器物、出土石牌记有輴车和十二个陶鼎与圭璧组合,是天子礼仪的规格。结合《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描述的邺城和西门豹祠遗迹,安阳古墓与史料记载的曹操墓方位吻合。
各位看官如果觉得还有疑问,可去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修的《曹操高陵》一书。里面的分析更加系统。
至于曹丕让人绘制的羞辱于禁的浮雕,应该是墓外部的建筑,不可能把曹操的墓挖开了再绘制。这种外部建筑是很难保存下来的,并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其他网友回答
这里是熊二读史,一起来读河南历史。(本文约850字,阅读需时3分)
位于河南省安阳的西高穴大墓——也就是曹操墓,是在2008至2009年展开考古挖掘,并经过专家对其墓葬形制、结构、随葬品特征、人骨鉴定以及相关文献记载等多方面的认定,最终经国家文物局认可的一系列考古论证过程,并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也就是说,在没有新的证据出土之前,河南安阳西高穴发掘的东汉大墓就被认可为魏武王曹操高陵。
在2013年,X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将安阳高陵(曹操墓)囊括其中。
关于曹操墓的问题,备受世人关注。
我们都知道曹操盗掘王陵的恶名远扬,其七十二疑冢之说也是众所周知。大家都很期待,真正的曹操墓究竟是什么样的。
一、曹操墓很简单
曹操虽贵为三国之北方霸主,但是他主张丧葬从简,并不提倡厚葬,曹操临终时曾有《遗令》,“无藏金玉珍宝”,“殓以时服”,不起封堆不造大陵。而西高穴正是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符合史料记载。
正是因为曹操墓如此低调,以至于后人逐渐忘记了其真实所在地,并无视正史的相关记载,X出奸雄曹操秘葬及七十二疑冢的传说。
曹操高陵陵园示意图(陵园呈方形,面积8934平米)
二、七十二疑冢的传说
曹操奸雄的形象是《三国演义》小说流传开后,广为世人所知的,秘葬及七十二疑冢的传说就来源于此,但是这些记载在正史中并不是这样。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X)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灵柩运回邺城,葬在了高陵,明确记载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因为曹操知道厚葬的害处,因此要求薄葬,也不怕后人惦记其埋藏的珍宝。
曹操墓位置示意图
三、曹操墓的考古断定
根据安阳的西高穴的出土文物,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经过多重判断,考古工作者初步认定位于河南省安阳的西高穴大墓就是曹操的高陵,这一系列推断经过严密的论证并得到文物单位的认可。
高陵出土刻铭“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
除此之外,还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等铭文石碑,为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虽然目前社会上流传诸多不同的说法,但是在没有新的关键证据出土的情况下,还须以考古工作报告为准。
更多河南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熊二读史。
其他网友回答
以为西高穴村的这座大坟,下结论为时尚早,缺乏直接证据支撑,有力证据不足,自然出现考古界质疑声音。现在支持与不支持者形成了两个极端,支持的也自不少,不支持自多。无论支持与否,现在大约也只好如此,相信在未来会有新的考古发现,那就不妨子姑待之,静待以事实来证明一切。只要没有新的考古发掘证据,这事会一直争议下去。
考古是科学。不好嘻嘻哈哈,太仓促了下结论,时间总能还历史一真相。西高穴也会的。只有一石牌,显然不足。其它遗存只能佐证,如尸身相仿,发掘地点也没大问题。只是一没有其它直接证据,二墓内出土还不够清楚,如三具尸骸为谁,还有墓葬形:制等,均无明晰指向性。
没必要仓促定论。九大证据,推测性过大,不排除有一定指向性,亦可互证,具备关联性,但构不成充要条件。历史信息认定,正是以实事说话,没有身份证物信息,说一千道一万,那是万万不够的。
依历史信息而言。曹操倒真有可能把西高穴作为百年之地,有终令,有其子祭祀信息足为证明。河北学者刘心长专事研究多年,并圈定了一大约5平方千米的墓田范围,西高穴村即在其中。此专家把他的成果公布后,引起极大轰动,并得到了一致认可。所以西高穴极有可能的,如之附近村名也多含历史信息,如武吉,朝冠等等。魂舞大漠觉得,既然有争议,还是让历史去证明好了。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09年底发现,考古界一致认定,文物局最终认定并表示发掘、学术认定和研究成果符合工作规程,质疑者大多属于非专业,不具备权威,所以安阳的曹操墓在程序和规程上是真的。
质疑者表示很不满,提出所谓的石牌刻录“黄豆两升”,黄豆的叫法在当时汉代是不符史实,理应为大豆才对,至于黄豆称呼应该是在唐朝。
另一个疑点还是石牌,X魏武王常所用与家用的区别没搞清楚就下结论。
这些质疑都得到回答,尽管不是很满意,但质疑者之中声音最大的反而被揭发其有造假。
最终的DNA,一锤定音,真的假不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