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大学》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何谓“明明德”?
优质回答:
大学之道在于明朋德。意思是,最高的学问,莫过干把德学明白了。
其他网友回答
明明德,光明自身的德性。才能以德配天,获得天命。
最初可以看作是周王朝的”顺天应命”,为周天子正统而设定的天人合一理论。
孔子创立儒家之后,修身明德成了儒者的目标,”明明德”可以放诸个人身上,修身以明德,修身以俟天命。
虽然《大学》本是”帝王书”,但经过后世儒家的不断注疏,已经是儒家重要的修身经典了,不必都往政治上靠。
其他网友回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出自儒家经典《大学》一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朱熹把它们与《论语》、《孟子》和《中庸》放在一起合称《四书》。
朱熹将《四书》首先进行了分章断句,然后引用前人的注释并汇集到一起,所以他对《四书》的解释称为《四书章句集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从公元1313到公元1905年,一直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
《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曾子)所作,旨在发明古代的大学之旨。
在古代,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顾名思义,小学是指小人之学、孩童之学。古代8岁入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构成了小学的基本学习内容。
大学则指大人之学,成人之学。古代15岁入大学,主要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概括地说就是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穷理指研究事物的道理,正心指端正自己的思想,修己指修养自己的德性,治人指治理百姓。
“大学之道”,意思就是大学所讲的道理、大学的宗旨。关于“明明德”,首先第一个“明”是动词,发扬、发挥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修饰“德”,“明德”就是“光明的德性”。“明明德”意思是充分发扬(内在的)光明的德性。
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所教于人者,就在于充分发扬自身内在的光明之德。这句话之后是“在亲民,在至于至善”。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大学》的“三纲领”。
其他网友回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是什么?从何而来。德是善,是美,是真。从何而来?从天而来,人生而有之,是自然赋予,德自天生,人本自有,德者,人之所得于天也。
其他网友回答
明明德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用法,我个人认为是一种意动用法,明是动词,明白,含有使之明白的过程感。明德应该是一个词,明是光明正大的,意译为正确的,德就是品德,合起来就是正确的真正的道理。那么明明德就是明白使之明白正确的东西。最后结合全句以及大学这本书的主旨思想来分析,就是说,真正的大的学问,就在于使人明白正确的的东西,在于使人在有不凡的见识后能够平易近人(在亲民),不做烂好人(在止于至善)。最后一句话止于至善在教材中一般解释为接近于至善至美,我想这样理解不是儒家思想的本意,我们需要善良,但不能无原则,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儒家思想迂腐的原因,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正确的理解过儒家思想,儒为人需,人的需求是无限的,我们不可能顺着人的X走下去,但是也不能脱离人的需求,所以,大的学问,真正的学问就于使人明白是非,不遗世独立,也不随波逐流。
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大学》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何谓“明明德”?.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