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历史上有哪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网友提问:

历史上有哪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优质回答:

《孙子兵法-谋攻》中,把取得战争胜利的谋略和手段分为几个层次: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代兵,其下攻城,攻城为不得己。

并把上上策一一也就是战争的最高境界定义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也就是说,不伤敌一人,而使其全员投降才是用兵之大道。而以武力击溃降服敌人则略逊一筹。这种案例极少,但古今均有。

一,犒军救国,机智退敌:

春秋晚期,秦国国力大增,已有称霸的野心。公元前628年以孟明视为大将,率三百辆战车,十余万秦军,千里奔袭,要拿下毫无准备的郑国。行至滑国(今偃师南)地界,被在当地做生意的郑国人弦高得知了消息。相当震惊!此时通知本国己来不及。

于是急中生智,带着牛羊酒物以郑国使者的身份前去犒军:"我国国君闻秦军要来,特命我提前相迎,献上微薄之礼,请笑纳。",孟明视大吃一惊。十本来有把握的偷袭,已被郑国人知道,定已做好准备,远师途劳,己很疲惫,己无取胜的机会。只好悻悻退去。

二,秦始皇死后,秦二世X,赵高擅权。引发了全国性的X。旧时秦军猛将章邯也无有了往日的威风。当西楚霸王项羽率大军西进直逼咸阳时,摄于项羽的威名和威力,章邯率二十万秦军悉数降了项羽。

三,三国时,刘备取西川,在收服了西川大将严颜后,一路西进。遇城逢关,均未费一兵一卒,守将均献印绶投降。

战争是残酷的,上述毕竟是个例。不战而屈人之兵,真正做到,谈何容易?

其他网友回答

昨天我刚刚回答了战争中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和今天的问题具有一定的联系,所以试着回答一下。

按照《孙子兵法》中谋攻篇的观点,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下面进行分析,并给出历史上的典型例子。

首先,在理论上分析如何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人类社会的战争史表明,要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在理论上有以下几种方式方法:

以谋略制胜,以武力威慑,以政策配合,以大兵压境,使敌人望而生畏,达到不战自崩的目的;

以政策攻心,瓦解敌军,使之军心混乱,知难而退,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之相互倾轧、分崩离析,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其次,举例说明如何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古代的例子

在春秋时代,齐桓公、管仲所成就的霸业中,就主要运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方法,靠伐谋和伐交的有效手段来实现其战略意图,很少直接使用武力。

当时,强大的楚国想兼并宋国和郑国,但又畏于齐国的实力,于是想重金贿赂齐桓公,让其放任楚国对宋、郑的吞并。此时,管仲向齐王献计:建议兴兵救宋、郑,但不攻楚,而称会盟。在会见楚王时,当面以宋水、郑城相请。“楚若许,则可达以文令楚;若不许,则以武令之。”齐国通过这一谋略的运用,再授意宋、郑两国军队实施具体的调整部署,并适时造势,以迷惑楚国,最后齐国终于保存了宋、郑两国,而没有动用武力。这就是我国古代“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个很好例子。

近代的例子

在军阀混战时期,蒋介石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也运用得很好。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前,冯玉祥部在河南,李宗仁派人与冯玉祥联系;同时蒋介石也派人与冯玉祥联系。李宗仁想冯玉祥助战,蒋介石要求冯玉祥中立。在此过程中,蒋介石一方面运用非武力手段,成功策反冯玉祥的部属韩复榘,结果冯因失韩而退至潼关;另一方面,以武力手段打败李宗仁。由此可见,蒋介石对冯玉祥的战法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蒋介石、李宗仁和冯玉祥

历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很多,在此仅举两例,以达抛砖引玉之意图。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历史上有哪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jpg” />

与历史上有哪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