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李商隐的 李商隐为什么要“何当共剪西窗烛”而不是剪东窗烛或剪北窗烛呢?

网友提问:

李商隐为什么要“何当共剪西窗烛”而不是剪东窗烛或剪北窗烛呢?

优质回答:

“何当共剪西窗烛”,出自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抒发了诗人对于远方妻子的深切思念,饱含独居巴蜀之地的凄楚与孤寂之感。诗人以时空交错的艺术手法,将过去、现在、未来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充满了对重聚的无比憧憬与期待。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尤其这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满怀对夫妻重聚的畅想与期待,传达出琴瑟和鸣的美好。如此诗情画意的场景,让很多读者不禁好奇,为何诗人单单选择为共剪“西窗之烛”呢。私以为,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西窗”与诗人写作的地点和时间有关,更有利于传达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与孤独之感。

李商隐创作这首《夜雨寄北》的时候,正是漂泊在巴蜀之时,而自己的妻子远在长安。月亮东升西落,诗人在“西窗”能看到月亮的时候,已是深夜。不见月上西窗,惟闻雨打芭蕉,能更好地传达出诗人因为思念妻子而辗转难眠的孤独与悲凉。

“西窗剪烛”,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与妻子的秉烛长谈。长夜漫漫,西窗话雨,充满了“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温情与浪漫。而这些,都是诗人此刻独对西窗,对于未来重逢的设想与憧憬,更加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忧愁与孤寂。

其次,“西窗”与古代诗词中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有关,更有利于渲染诗人独居异地的凄凉之感。

而雨打芭蕉、夜涨秋池,说明了此诗创作之时,正处于巴山的秋季。在古诗词中,象征秋季萧瑟之气的秋风,常用“西风”来指代,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

此诗中的“西窗”,在季节时令上,也是与秋季相照应,更容易凸显诗人内心的悲凉凄楚之感。这种情感上的渲染,绝非“东窗”、“北窗”和“南窗”所能替代。在秋风萧瑟的夜晚,诗人听着西窗之外的雨打芭蕉,辗转难眠,无限心事涌上心头。

再次,“西窗”与古代的建筑构造、生活习惯以及诗人的居住环境有关。

在我国古代,房屋建筑讲究“坐北朝南”。院子中的北房为正房,多为主人居住,而西方则多为晚辈和客人居住。而像李商隐客居在他乡异地的时候,也多居住在西房,所以面对的则是“西窗”。

此时的李商隐留滞巴蜀,担任东川节度使判官,举目无亲。诗人心里的感受,正如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羁旅之愁和思归之愁,剪不断,理还乱。诗人独对西窗,更怀念远在长安的妻子,或许她也在徘徊期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最后,“西窗”作为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传达的情绪远比其它要丰富,且更契合诗人此刻的感受。

在我国古诗词之中,“西窗”所代表的意象,丰富而独特。诗人往往用“西窗”来传达思念,寄托哀愁,所传达的是脉脉温情。比如白居易的“西窗明且暖,晚坐卷书帷”;辛弃疾的“翦烛西窗夜未阑。酒豪诗兴两联系”;还有蔡伸的“夜闲剪烛西窗语。怀抱今如许”。

而“东窗”、“北窗”、“南窗”在古诗词之中不常见,有些甚至象征的意象颇为负面,不适合表达相思之情,如“东窗”易滋生邪念、密谋X。“东窗事发”,则是秦桧与妻子在东窗之下密谋筹划杀害岳飞一事,最终败露。

总之,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夫妻团聚的浪漫憧憬与温情想象。“西窗”既有写实的客观性,又有诗人传情达意的主观性。最令人动容和虐心的地方,诗人写下这份“西窗剪烛”的诗情画意之时,却不知远在长安的妻子已经病逝。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终究成为了李商隐一生未了的遗憾。

其他网友回答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李商隐和妻子的感情很深厚,遗憾的是,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王氏便去逝了。

两人结婚后的十几年中,李商隐四处飘泊,无法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

巴蜀在下雨,而我在想你;雨越下越大,思念越来越深。在孤寂的暗夜里,在孤独的命运里,思念与情感一时间如潮水袭来,不也如那涨秋池的秋水一般吗?你可知道,此时此刻X的思念一下子淹没了暗夜里的我,可是这种思念如何才能让你知道呢?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剪烛”是为了“夜话”。古代那个蜡烛点的那个时候,时间长了之后,它的那个灯芯,就会变长而且分叉,为了保证烛火明亮,所以要不停地去剪烛。

为什么要让烛火明亮呢?是因为要让暗夜不暗,是因为要和你西窗夜话,是因为要在那一晚的重逢之夜,和你说尽今晚我在巴山夜雨中的不尽的思念。

所以,因为思念,诗人竟然可以穿越时光,从这一晚望到“共剪西窗烛”的那一晚。这就是孤独中的一丝温暖、黑暗中的一缕光明啊!只要有那一晚,有可以“共剪西窗烛”的深情倾诉的那一晚,那么这一晚,今夜“巴山夜雨”中的凄苦、孤独、思念与深情都算有了寄托,都算有了回报,都是值得的。

那为什么是西窗剪烛呢?我想应该是西窗有两人共同的回忆,就像写情书,要写到两人一起漫步的街的名字,你要问为什么是张三街不是李四街,也是这个道理.

作者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

“涨秋池”看似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实则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

  

其他网友回答

自以为,不知对不对。在诗词作品中,东方,都代表白天,太阳升起的地方。而西方,代表夜晚,太阳西落月光显现。烛!X!也大多暗示着夜晚,所以就是“西窗烛”了吧。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李商隐为什么要“何当共剪西窗烛”而不是剪东窗烛或剪北窗烛呢?.jpg” />

与李商隐为什么要何当共剪西窗烛而不是剪东窗烛或剪北窗烛呢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