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成语典故?
优质回答:
大家应该都听过:乘龙快婿
弄玉:仙乐飘飘,我知道我的意中人会乘着祥云来接我
这个成语的女主人公叫弄玉,这姑娘是秦穆公的女儿。她特别喜欢吹笙,而且吹得曲声贼好听。
弄玉十五岁的时候,长得那叫一漂亮。秦穆公想要为她求得佳婿,弄玉这姑娘很有主见。
弄玉:我的白马王子必须得会吹笙,而且还要吹得好,其他的不要
秦穆公只好叫人遍地寻访却茫茫不见。
有一天,弄玉四十五度闲座看月,只见那月亮像镜子一样,于是就叫侍女焚香,又拿出碧玉笙,临窗吹笙,笙声声音清越,响入天际,忽然一丝美妙若远若近的和声传来,哪里来的声音呢?弄玉心里觉得很奇怪,于是停下来静心听,可是此时声音也停止了,可是余音袅袅不断在耳,弄玉怅然若有所失。
她勉强就寝,恍惚中,看见在西南方,五彩的霞光照耀着天空如白昼,一个穿着鹤氅(厂)的的美男子骑着彩凤从天而降,他走到跟前,对弄玉说:“我是太华山的主人,天帝叫你我二人结成夫妇,你等着我,我们会在中秋节相见的。”
于是解开腰间的赤玉箫,倚栏吹奏,彩凤在旁伴舞,小哥哥吹得可真好啊,弄玉神思俱迷。
弄玉(星星眼):可以教我学这曲子吗?
美男子:既已有婚约,又有何难?
说着便准备牵起弄玉的手 。
弄玉猛然惊醒,梦中景象,历历在目。
第二天,弄玉对秦穆公说起此事。秦穆公叫孟明去太华山寻访。途中遇到一个村夫,孟明就向他打听。
村夫:“的确有这么个人,在山上的明星石上,怪得很,七月十五才到这里。”
孟明很好奇:“怎么说?”
村夫:“他独居在山上,每天下山都买酒喝。一到晚上,一定会吹一曲箫,箫声传遍四野,好听的勒,听到的人都舍不得睡觉 。”
孟明登上太华山,果然见到如弄玉梦中美男子。
孟明一见其仪表,便知此人不一般。便作揖问他姓名。
美男子:“我是萧史,阁下是谁,到这所为何事?”
孟明超直接:“我是本国的右庶长,为主上择婿而来,主上的女儿很喜欢吹笙,一定要找一个也擅长吹笙的,听说你精通音律,我家主上很想见见你,于是叫我来迎接阁下”
美男子:“我只略懂音律,别无所长。”
还挺谦虚
孟明:“你同我去见主公,主公自有分晓”
于是就一同回去,孟明引萧史拜见穆公。
秦穆公见萧史长得很帅,心中先有三分欢喜。
穆公很急,迫不及待的问:“听说你很擅长X,吹笙应该也很厉害吧?”
萧史否认:“我只能X,不会吹笙。”
穆公面露遗憾,叹了叹气:“我的女儿一定要找一个吹笙的伴侣,笙箫不同,不是我女儿的良配啊!”
弄玉听说了,便令侍女传话给穆公说:“笙箫本是一类,他既然擅长X,为何不听听他的箫声呢?”
萧史便取出玉箫
一曲吹完清风徐来
二曲吹完彩云聚集
三曲吹完白鹤成对翱翔,孔雀也聚集在林间,百鸟和鸣,好久才散。
弄玉:我要疯狂打call,哥哥太帅了,哥哥就是我老公!
穆公又问了萧史笙箫的来历以及刚刚为何X可让珍禽聚集。
萧史对答如流,声音洪亮。
穆公心中甚是喜悦。
于是趁热打铁,便对萧史说:“我的掌上明珠弄玉,擅长音律,我愿把她嫁给你”
萧史却推次说自己山野之人,不敢当王侯之贵。
穆公又说:“小女本来是要选择擅长吹笙的人,可是今X的箫声能通天地,格万物,岂不是胜过会吹笙的,况且我女儿有梦中征兆,今天正好是八月十五,这是天缘,你就不要推辞了。
弄玉:哎呀好鸡冻
两人成婚,夫妻恩爱,好不快活。
大约过了半年,有一天夜里,两人在月下X,却引来了赤龙和紫凤,紫凤盘在凤台左边,赤龙盘在凤台右边。
萧史:“我本是上界仙人,天帝命我下凡整理人间史籍,我托生于周朝的萧氏,为萧家三郎,我修好史籍,周人认为我有功,于是都叫我萧史,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弄玉:??小哥哥原是老腊肉?
萧史又接道:“天帝让我做太华山的主人,我和你还尚有一段夙缘,因此用箫声应和你,但我终归是天界之人,不能久居人间,现在龙凤都来了,我们可以离开了。”
于是萧史乘龙,弄玉乘紫凤就飞走了。
这就是“乘龙快婿”的成语典故!
这个故事听起来确实很美好,不过,想开一开脑洞掰扯一下。这莫不是又是一个天真少女受骗的故事?故事中说两人是梦中相会。脑洞一:是不是两人晚上偷偷约会,编瞎话来骗秦穆公。
原因:公主身在深宫,衔着金钥匙出生,天真烂漫,对人不设防,容易上当受骗。
脑洞二:萧史是一个善通音律的史官。偷偷接近公主。
原因:故事中记载萧史自己是天帝派来人家整理典籍,为萧家三郎。也就是说他的确是一个史官,史官当差,搜集信息,比较容易接近公主。他又精通音律,对公主投其所好,公主就被迷住了,非卿不嫁。
脑洞三:秦穆公并不舍得嫁掉女儿,无奈胳膊拧不过X。
原因:萧史只是一个籍籍无名小小史官,为了面子只好把来历身份说得玄乎一些,这种操作,通常要夺取皇位的时候,大家用得比较多。
综上,这个有名的典故,很可能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其他网友回答
武王伐纣,有教无类,助纣为虐,为虎作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亡羊补牢,远交近攻,前功尽弃,弹尽粮绝,毁于一旦,商鞅变法,安身立命,虚张声势,声东击西,画蛇添足,隔岸观火,望梅止渴,东窗事发,四面楚歌,围魏救赵,背水一战,暗度陈仓,破釜沉舟,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指鹿为马,纸上谈兵,原璧归赵,拜将封侯,毛遂自荐,负荆请罪,一字千金,卧薪尝胆,愚公移山,楚河汉界,挂印封侯,一世英名,单刀赴会,舌战X儒,草船借箭,唇亡齿寒,兵贵神速,势如破竹,车载斗量,如鱼得水,步步为营,偃旗息鼓,欲擒故纵,乐不思蜀,夹道欢迎,反戈一击,鬼神莫测,诡计多端,缓兵之计,老弱残兵,能征惯战,身不由己,声威大震,震耳欲聋,龙凤呈祥,万死不辞,先礼后兵,心怀叵测,养精蓄锐,削铁如泥,马革裹尸,招兵买马,山崩地裂,张灯结彩,如芒在背,兵精粮足,X,一举两得,,反复无常,放虎归山,胆战心惊,面红耳赤,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肝胆相照,肝脑涂地,万死不辞,忘恩负义,耀武扬威,威震华夏,以卵击石,势不可挡,运筹帷幄,知遇之恩,班师回朝,反败为胜,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恃才傲物,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风流倜傥,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万箭穿心,X,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生灵涂炭,救民水火,天理不容,乌合之众,慷慨激昂,乘风破浪,竭尽全力,以逸待劳,一言九鼎,问鼎中原,欲擒故纵,哈龙点睛,画蛇添足,足不出户,互不相让,攘夷安内,内外夹击,急流勇退,退避三舍,舍近求远,远交近攻,功在千秋,秋毫无犯,泛泛之辈,背井离乡,相濡以沫,默不作声,声泪俱下,虾兵蟹将,将计就计,计上心头,头头是道,道貌岸然,燃糠自照,照本宣科,科头箕踞,距跃三百,百里挑一,一本万利,利益熏心,心照不宣,喧宾夺主,主次不分,分庭抗礼,礼尚往来,来去自如,如坐针毡,沾沾自喜,喜不自胜,盛极而衰,衰当益壮,壮志未酬,踌躇满志,志向远大,大智若愚,愚公移山,山崩地裂,列祖列宗,踪迹全无,无地自容,容光焕发,发扬光大,大公无私,私设公堂。堂而皇之,支离破碎,岁岁平安,鞍前马后,后来居上,上天入地,地动山摇,摇摇欲坠,锥心刺骨,骨肉相连,连绵不绝,绝处逢生,生死与共,共渡难关,X,黄袍加身,身不由己,己所不欲,X焚身,身临其境,镜花水月,月黑风高,高枕无忧,忧心忡忡,冲锋陷阵,震耳欲聋,龙争虎斗,斗转星移,移花接木,目不暇接,接二连三,三令五申,身经百战,战无不胜,胜券在握,卧虎藏龙,龙飞凤舞,武动乾坤,大挪移必,入木三分。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四大成语典故: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中国古古典十大名曲之一,在这个背后还有一个经典的故事,“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深厚友谊。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一次伯牙乘船沿江旅游,忽然琴兴大发,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为他演奏。
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伯牙也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毕要前往他家去拜访他。后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闻听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 ,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而后世常用高山流水形容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 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唐李商隐名作 《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X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凌波微步
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文名卓著,而在长兄曹丕当政以后,备受猜忌, 郁郁不得志。他的《洛神赋》是一篇传诵人口的名篇,其中描写洛神的步态之美云:“体迅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洛神踏水而行,水面似留足迹之态十分传神。后人遂以“凌波微步”形容女子之步履X。如贺铸《青玉案》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即用此典。(典见曹植《洛神赋》)。
其他网友回答
纸上谈兵!相信这个成语基本上每个人都知道,而他背后的故事代价也是非常大的,几乎X。
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规模庞大,也是最惨烈的一战。而长平之战的关键人物之一就是纸上谈兵的主人公赵括。
当年秦国攻打韩国,X韩国割让战略要地上党郡,然而上党百姓不服,自降归顺了赵国。这可惹恼了当时强大的秦国,秦国出兵伐战,两国相持了长平,赵国起先由名将廉颇为帅,采用防守攻略,企图让秦国后勤不足,知难而退。然而,秦昭襄王,深知两国终究必有一战,倾全国之力,意图一战称霸,成为战国唯一大国。两年在长平相持三年,消耗巨大,秦国由于粮食相对充足,比较有利。赵国此时国内有不同看法,认为这样下去,国力支撑不住,对是否换帅有疑虑。秦国得知,使计让赵国觉得秦国害怕马夫子赵括,从而换下名将廉颇。
而赵括是个从没打过战的人,虽然熟读兵书,也只是口头说说,毫无实战经验,连他父亲在世都觉得他不能为将。就这样,赵括指挥四十万军队同杀神白起指挥的秦国一战,结果四十万大军被白起坑杀,赵括也战死,此战过后,赵国元气大伤,退出强国行列,战国从此进入一强多霸里面,统一只是迟早问题。这就是纸上谈兵背后的故事。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国家的成语故事实在是太多了,我们能够记住很多的成语,但是关于成语的典故估计很多都不太了解了。
今天看到题主这个问题,我也就尝试着列举几个由项羽这个人而沿用的成语吧。
破釜沉舟、作壁上观:
【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表示下定决心,为取得胜利准备牺牲一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作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成语典故】这两个成语都是项羽在钜鹿之战时留下来的。
定陶大战楚军大败后,项梁战死。秦国将领章邯开始率领军队攻打赵国,把赵王围困在巨鹿这个地方。
楚怀王以X为主将,项羽为副将,率师援赵。后来项羽实在看不惯X的行军风格,杀了他并率领全军渡河,他们凿沉船只,砸破炊具,烧毁营舍,携带三天的口粮,以此表示要拼死决战,没有活着回来的打算。
军队刚到就围住了王离,与秦军相遇,九次交战,截断对方的甬道,大破敌军,杀死苏角,俘获王离。涉间不向楚军投降,X而死。(此为破釜沉舟由来典故)
当时各诸侯派兵援救钜鹿的有十几处营寨,没有人敢轻易出战。等到楚军攻打秦军的时候,各路将领都站在营垒上观望。楚军战士都以一敌十,楚兵的呐喊声震撼天际,诸侯军中没有人不胆战心惊。在楚军打败秦军以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进入辕门的时候,都跪在地上爬行,没有人敢仰视项羽。项羽从此开始成为诸侯联军的上将军,诸侯都听命于他。(此为坐壁上观由来典故)
衣锦还乡、沐猴而冠:
【衣锦还乡】意思是指富贵以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也说衣锦荣归。
【沐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成语典故】项羽领兵攻进咸阳,杀死秦王子婴,烧毁秦朝的宫室,收缴财宝、劫掠妇女向东而去。有人劝阻项王说:“关中有X山和黄河为险阻,四面都是关塞,土地肥沃富饶,可以定都来建立霸业。”
项王却说思念故乡想要回到东方:“得到富贵却不回到故乡,就像穿着绣花的衣服在夜里走路,有谁会知道呢!”
劝项王的人说:“人们都说楚国人只是猕猴戴帽子罢了,真是这样。”后来项王将这个人烹杀。
后人延伸出了‘锦衣夜行’,慢慢就有了衣锦当还乡的说法。
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四面楚歌】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X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霸王别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X众,最终X。
【成语典故】汉王与项王作战于垓下,项王的军队在垓下修筑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将其重重包围。
夜晚听见四周的汉军都在唱楚地的歌曲,项王于是非常吃惊地说:“汉军已经占领整个楚国了吗?为什么楚国人这么多?”(这便是四面楚歌典故)
项王于是夜里起身,来到营帐中饮酒。名叫虞姬的美人因受宠而经常跟随项王行军,项王情绪激愤地唱起悲伤的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能拔山啊,豪气盖世;时运不济啊,骓不能至。骓不能至啊,该怎么办?虞姬啊虞姬,该怎么办!”歌唱了几段,虞美人应和着。项王流下数行眼泪,身边的侍从都流下眼泪,没有人能抬起头来。(这是霸王别姬的典故)
乌江自刎:
【乌江自刎】比喻一个人到了绝望的境界时,无法面对现实采取极端的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
【成语典故】项羽别姬后,突出重围,来到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只剩二十八人。他想东渡乌江重整旗鼓,又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奋力拚杀一阵,遂横剑自刎而死。
这几个成语典故可以很好的将项羽的一生串联起来。大家可以透过这几个典故了解到一代霸王的浮沉一生。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成语典故?.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