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赤壁赋中“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是亮呢?是周瑜?
优质回答:
此句出自北宋文豪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前句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所以,苏轼赞颂的自然是东汉末年东吴大将周瑜周公瑾。描述的是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时的英姿。
“羽扇纶巾”是古代对儒将服饰通行描述。周瑜相貌俊美、通晓音律、文武双全。所以苏轼用此句描述。
今人有疑此句是描写东汉末年刘备集团的诸葛亮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书中虽以《三国志》的史实为框架,但也多有演义虚构部分。作者罗贯中受历史上“拥刘贬曹”思想的影响,对刘备集团的文臣武将也多有夸赞。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是羽扇纶巾、谈笑间决胜千里的形象。苏轼生于北宋,自然不会知道明初会有罗贯中把诸葛亮如此的描写,与他描写的周瑜还“撞衫”了。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这几句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而不是《赤壁赋》。
其次,《念奴娇·赤壁怀古》通篇只写周瑜,没有一个字说到诸葛亮。如果把小乔初嫁理解为嫁给诸葛亮,那和“铜雀春深锁二乔”一样会引发战争的,请谨慎。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题主所引用的这句话原话应为:“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句话的出处,并不是《赤壁赋》,而是苏轼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原词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读完这首词,您就应该知道了,这句话描写的是周瑜周公瑾,并不是诸葛亮。虽然诸葛孔明日常的画风也是羽扇纶巾,谈笑自若,但是苏东坡的这首词,明明白白怀的是周瑜,不是诸葛亮。
至于题主所提到的《赤壁赋》,苏轼曾经写过两篇赤壁赋,一篇叫做《前赤壁赋》,一篇叫做《后赤壁赋》。
在《前赤壁赋》中,东坡也曾经提到过曹操与周瑜的赤壁之战,他借用同行游伴的口吻说: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曹操当时之雄,固有不可一世之气概,而今也踪影全无,这是抒发一种人生虚无的感叹,与曹操、周瑜的事迹,以及赤壁之战,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了。接下来东坡的答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颇可吟味: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的随心所欲,顺乎自然,潇洒超逸的精神境界在这段话里表露无遗,令人赞羡。
《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是在凭吊古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只是在抒发作者自己一种达观超脱的情怀。
词与赋均是千古名篇,限于篇幅,这里不多引用,题主如有兴趣,可以找来一读。
其他网友回答
周瑜啊
其他网友回答
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而非诸葛亮,
这句诗词完整的看,全句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公瑾是周瑜的字,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诗词的其它内容呼应可以确定为周瑜。
羽扇是用鸟羽制成的扇子; 纶巾是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为古人扎头的常用装饰。词的意思是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赤壁赋中“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是亮呢?是周瑜?.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