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何写出“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曹操会选择X?
优质回答:
写诗时内心涌动诗人情怀;X时目光闪烁政治家的考量与杀伐决断。
其他网友回答
人总是会变的,曹操写出这首《蒿里行》时,正是参加诸侯起兵X董卓之时,也是在热血青壮年时,胸怀报国壮志,心忧天下苍生,面对被战争破坏的民生,作诗哀叹,也很正常。但军阀割据混战,天下局势分裂,曹操也蜕变成为军阀一霸,心狠手辣才容易生存和立足,对他来说,成大事者必须狠,屠龙的少年变成恶龙。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令曹操尴尬——我也不想啊!
据考究,曹操有史可查的X记录就有七次之多,涉及人口愈百万之众,按咱现代话说,曹操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刽子手!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刽子手”竟然满怀文人情怀,写出了“生民百遗一、念之短人肠”的诗句,还被列入“建安七子”之中。这是不是有些滑稽?
那,曹操为什么要X呢?是不是有他不得已的苦衷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他的第一次X讲起,来逐步厘清这些困惑。
徐州之殇
汉献帝初平四年(193)秋的一天,空气凝结,曹嵩(曹操父)和他“肥嘟嘟”的小妾,被乱兵堵在了厕所里……
曹嵩,“字巨高,沛国谯人也”,是汉桓帝年间大太监、中常侍大长秋、费亭候曹腾的“养子”,一代枭雄曹操之父。曹嵩这个人“质性敦厚,所在忠孝。为司隶校尉,灵帝时擢拜大司农、大鸿胪,代崔烈为太尉。”曹嵩这一生,还算是顺风顺水,没遭过什么“大难”;晚年“退休”(188)后不久,赶上了东汉末年的大乱世,曹嵩一家便从老家辗转跑到琅琊(今山东临沂)避难。
曹嵩的儿子曹操,这段时间也没闲着……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4月,青州一带的黄巾军数百万人攻入兖州!
兖州牧刘岱准备进行剿灭,但济北相鲍信却劝说他:
“今贼众百万,百姓皆震恐,士卒无斗志,不可敌也。然贼军无辎重,唯以钞略为资,今不若蓄士众之力,先为X;彼欲战不得,攻又不能,其势必离散,然后选精锐,据要害,击之可破也。”
鲍信的意思是让刘岱暂时忍耐,不要“硬碰硬”,先忍耐一下再行出击。然而,刘岱不听,跟黄巾军战在一处!最终,刘岱不仅没能击退黄巾军,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就这样,兖州牧的职位空缺出来!
东汉末年,兖州所辖区域虽不大,但其地处中原,四通八达,地理位置上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因此,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谋略家,无不想据为己有,比如时任东郡太守曹操部将的陈宫,他就建议曹操:
“(兖)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纲纪,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
陈宫“字公台,东郡人”,本身就是兖州世家子弟,和兖州的世家X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他出面正合适。因此,曹操应允了陈宫的建议。
陈宫不负厚望,很快便说服兖州“州中”接纳曹操入兖州,并担任“兖州牧”一职。
新官上任三把火!
曹操就任兖州牧以后,立即着手解决兖州的安定问题,和黄巾军战在一起。最终,曹操取得了平叛战争的胜利,“追黄巾至济北……冬,受降卒三十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青州兵”最后成为曹操对外作战的主力部队,也可见此次战争中,曹操收获之大。至此,曹操在兖州站稳了脚跟。
听闻儿子就任兖州牧,又看到了儿子的书信,曹嵩欢喜异常,便立即让家人收拾“家底”往兖州赶。
如前所述,曹腾父子曾均为东汉朝廷重臣,一生“积累”颇丰,以至于曹崇一家人有“辎重百馀两”。曹操也不傻,时值乱世,防“寇盗”是必须的,于是他便下令泰山太守应劭“迎之”。应邵率兵去迎接曹嵩一家人,但,还没赶到,就出了大事!
当时,徐州牧陶谦手下有个叫“阴平”的别将,其“士卒利嵩财宝,掩袭嵩于华、费间”,这才有了本文开头一幕。是日,乱兵杀到,曹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
可怜曹嵩一家人就这样死在乱兵之下。
曹操知悉以后,痛苦万分,把责任全部算到了陶谦手上——说心里话,这个事大概率不是陶谦指使的,他身为徐州牧,贪图曹嵩财物的可能性极小;但曹操不这样想,硬要把责任算到他身上,亦有藉机抢占徐州地盘之意。果然,为了给家人报仇,曹操很快(亦为193年)便领兵东征徐州。
战事顺利,曹操一连“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保郯”。
曹操取得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应该说是达到了为父报仇的目的。毕竟,这场战争已经死了不少的将士。但是,曹操在进军过程中,竟然做出屠戮百姓的事情来:
“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
——曹操这样做,显然是非常“过分” !徐州百姓又没杀他父亲,怎能够算到百姓头上呢?
此次徐州之战,是曹操首次在战场上进行大规模的X活动!
那,曹操何以至此呢?
笔者揣测或有如下诸端:
其一,曹操为替家人报仇而将仇恨扩大到徐州百姓头上。
其二,为剿灭反叛势力。其时,徐州地区的徐州牧为陶谦。在陶谦的治理下,不仅徐州百姓安居乐业,就连京畿地区遭受董卓之乱的很多百姓,也“多依徐土”。因此,从民心向背的角度上看,曹操在徐州不如陶谦,也不如后来的徐州牧刘备得人心。既然无法将其化成自己的势力,那就宁可将其毁掉,于是曹操在徐州地区大开杀戒。
再者,历史上也曾出现一座城池反复投降的情况。就算你“转降”他人,由于已经“X”,力量也已经是偏弱了。
如果以上两点还有点牵强的话,下面这一点就应该是很有道理的了。
其三,军事斗争的需要。
古代战争异常残酷,战士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撒热血”为的是什么?对于普通士兵而言,他们想的无非是粮草、金钱和女人,前者满足物质需求,后者满足心理需求。当城池被攻克以后,士兵们想要从百姓手里掠夺这些东西,势必引发殊死反抗。如此情况下,就只有“X”这一条路可走——此种情况历朝历代都有所体现,曹操这里并非个例。
可想而知,如果曹操在攻克城池以后,命令部队不许“X”,将会严重影响部队士气,进而影响后续战争。两害相权,曹操对于X这种行为,自然是有所纵容的。
是以,曹操X的行为确有其“逻辑合理性”在内。至于此举会伤害到多少无辜百姓,曹操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徐州之战,是曹操X的开始,其后,在曹操的征伐之中,类似情况便经常出现,原因也都大同小异:
兴平二年(195),曹操破张邈,屠雍城。
建安三年(198),曹操征吕布,屠彭城。
建安五年(200),曹操与官渡之战中,坑杀袁绍降兵七万——一般这种情况属于是军粮问题,曹操的军粮无法供养如此多的部队;若放之,他们又有可能再度反叛。
建安九年(204),曹操攻袁尚,屠邺城。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攻乌桓,屠柳城。
建安十九年(214),夏侯渊攻韩遂,屠兴国。
……
结语
当然,“X”肯定是一种失却民心的行为。聪明如曹操,必定也不愿意见到此种情况,但迫于其时的战争形势,他又不得不这样做。
是以,曹操的内心想必是万分无奈的。
为排遣心中郁闷,最好是“歌以咏之”,于是,我们才看到了曹操那么多励志抒情的作品,比如在徐州之战后不久,曹操有感于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X凶。
初期会盟津,乃期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燕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似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样的诗句读起来又怎能不使人怅然呢?
参考:《资治通鉴》、《三国志》
(网图、侵删)
其他网友回答
在古代世界,X是一种战术,而且是很有效的战术。它既可以鼓舞三紧斗志,又能震慑敌胆,使之不战而降。战争的本质是什么?是掠夺。军人为什么参战,为发财。(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战争已划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但纯粹的正义战争,也只在新中国身上发生过)《黄公石三略》讲:军无赏,士不往;军无财,士不来。图赏赐,想发财,是主动参战者的原动力。而X不只意味着一场大X,同时也意味着大劫掠。一般来说杀的只是男人,而女人则当作财富被一并抢劫而去。对整个军队而言,X是一种最高赏赐,它能令整个军队疯狂,而这种疯狂又能转化为战斗力,使军队的潜力得到极限发挥面无往不胜。
另一方面,X也是一种瓦解敌军斗志的有效手段。一位杰出的统帅,绝不会逢城便屠。他总是对投降的城镇予以安抚,而对敢于抵抗的城结予以无情X。这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恐怖X能极大地瓦解敌军斗志,尤其是当他们得投降的城镇受到优待后,就更加失去了抵抗的勇气,不战而降。从而使进攻者胜利的代价趋于最小化。因此,对敌人的X有时也是对自家军队的种仁慈。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规则,我们不可用现代人的标准的规则去衡量古人的行为。
其他网友回答
所谓X也只是杀掉对方的军队,要知道那时的人力是最大的资源,轻易是不可能X的。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为何写出“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曹操会选择X?.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