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思想 怎样理解孟子仁者无敌的思想?

网友提问:

怎样理解孟子仁者无敌的思想?

优质回答:

 《孟子·梁惠王上篇》   【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③;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④;南辱于楚⑤。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⑥,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⑦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⑧;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女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没有敌人的。’大王请不要疑虑!”  从一般的请教到倾诉苦衷,寻求雪耻图强的良方。梁惠王已经对孟子信任有加了。   孟子因此也不再卖关子,而是直截了当的提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其实还是不外乎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问题。   在物质生产方面,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刑罚,二是薄赋税,三是深耕易耨。虽然省刑罚属于法治,薄赋税属于财政,深耕易耨才属于农业生产。但说穿了,前两项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主要还是教育问题,不过,在儒家政治的教育中,德育是第一位的,做人是第一位的,而文化知识还是第二位的,所以孟子在这里依然强调的是“孝、悌、忠、信”。   只要这两手都X了,国无论大小都可以发展壮大。而且,其他的国家是不会来侵犯的,根本就不需要打仗。因为,施行仁政的人是没有敌人的。

其他网友观点

好玩的国学,为了解释什么是仁者无敌,专门把孟子和梁惠王的谈话,扩展成为一个故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孟子的仁者无敌的思想。

在看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孟子的仁者无敌的思想。

其实,孟子的仁者无敌的思想,一方面来自于孔子的仁爱思想,另外来自他自己的民本思想。孟子的逻辑是这样的:一个君主要有爱人之心,那么就要把这种爱人之心,推恩推广到老百姓身上,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去治理国家和人民。这样国家安定了,人民富裕了,其他国家的老百姓都来了,那么这个国家就越来越强大,这样就可以仁者无敌了。

从逻辑上来讲,孟子的仁者无敌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这毕竟是一种空想。因为在战国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经常处于你死我活的争夺之中,没有一个国家会有实施仁政的机会。所以,富国强兵的法家,才是战国时代各国的自觉选择。因为,行仁政,你就去等死吧!

所以连司马迁都说孟子的学说,是理想主义,行不通!

下面,请看故事:仁者无敌!

梁惠王很委屈,自己用心治理国家,但情况仍然不见好转。他想找孟子诉诉苦,告诉他自己并非X,更不是暴君。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尽心力治理国家,河内有了X,就把那里的民众迁往河东,把粮食运到河内;河东有了X,也是这么做的。而看邻国,没有一个国君像我这样,可是我的人民没有增加,邻近国家的人民也没有减少,这是为什么呢?”

梁惠王认为自己比邻国的那些国君强多了,可是天下的老百姓并没有归心于他,孟子不是说“仁者无敌”吗?怎么我现在是“仁者无人”呢?

孟子认为仁政是一个整体施策的综合性系统。梁惠王治国方法有问题,河内X就把百姓迁往河东,河东X迁往河西,要是全国都是X,还能把百姓迁到哪里去?这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根本没有X治国理政的根本。考虑到梁惠王已经被他怒怼了几次了,这一次孟子很委婉。

孟子说,“大王喜欢战争,我就拿战争来打个比方吧。战鼓敲响,与敌人的兵刃刚接触,有的人就丢盔弃甲往回跑,有的人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却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人是胆小鬼,您觉得可以吗?”

梁惠王脱口而出,都是一样的胆小鬼。

孟子说,“大王要是懂得这个道理,那就别指望X民比邻国多了。”

孟子的意思是说,梁惠王就是跑了五十步的胆小鬼,却理直气壮笑话跑了一百步的怕死者。梁惠王虽然埋头苦干,但没有抬头看路,没有真正抓到事情的重点。真正聪明的国君,应该推行仁政,不仅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有活干,还要让百姓感受到X的温暖;X不仅要给老百姓温暖,还要建设“X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是温饱、温暖和尊严。只有这样,才能天下归心仁者无敌。

雄辩的孟子,无论说什么话题,总能逻辑严密地引到“仁政”和“X”理想上去,而且毫无违和感。孟子认为梁惠王的思想有X错误,一是给老百姓小恩小惠就觉得自己居功至伟;二是在施政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科学的顶层设计;三是把老百姓的困苦归罪于天灾,殊不知X大于天灾。

既然梁惠王一门心思增加人口,孟子就X这一点进行论述,给梁惠王讲一讲X之始的思想。具体来说,就是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农业生产,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孟子告诉梁惠王,“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不满,这是X的开端。”

第二步,发展田园经济,让老百姓达到小康生活。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畜养鸡、猪、狗等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第三步,大力兴办教育,提高人民的知识素养和道德水平。

孟子说,“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孟子告诉梁惠王,要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对老百姓尽心了。“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杀人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没有什么不同。大王如果不归罪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怎样理解孟子仁者无敌的思想?.jpg” />

与孟子的思想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