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教案 诸葛亮的《诫子书》真正的本意是什么?

网友提问:

诸葛亮的《诫子书》真正的本意是什么?

优质回答:

一代谋圣诸葛亮的家训《诫子书》,虽然只有短短86个字,却是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1、心态上,经得起“静”境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经商、资源、机会、方法等固然重要。但是,这些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要素。

成功的真正要诀,应该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静,才是人生的根本。

亦舒说:“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

有人说,现代社会中大千世界的众生相就是忙碌、盲目和茫然。

但其实,所有的忙碌、盲目和茫然都是因为心中缺乏一个“静”字。

有一个国王,丢了一块非常贵重的表,四处寻找也没能找到。

于是,他发出悬赏令:

谁要是能找到那块表,就将王宫里最美丽的红宝石赏赐给他。

此消息一出,很多人前去王宫里寻找表。一时间,王宫里人来人往,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但是,七天过去了,谁也没能找到国王的表。

国王大怒,命令卫兵抓捕所有前来寻找表却没找到的人。

就在这时,一个小男孩站了出来,对国王说:“尊敬的国王陛下,请您放了所有人吧,我能找到您的表。”

国王半信半疑,却还是命令卫兵放了人。

男孩继续道:“现在,请您遣散所有人。”国王照做了。

不一会,国王的表就找到了。

国王欣喜不已,问小男孩:“你是如何找到我的表的?”

小男孩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我们很容易烦躁惊慌、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也失了方寸。

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遇事一味烦躁惊慌无济于事,唯有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

2、学习上,经得起“闲”境

诸葛亮一生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他“智乎近妖”的才能。

舌战X雄,说服东吴联刘抗曹;

草船借箭,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敌军十万弓箭;

巧设空城计,不战而屈人之兵……

有人质疑这不过是书中夸大的演绎,但不可质疑的是历史上诸葛亮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军事家。

而他取得的成就,绝离不开他的习惯:

酷爱读书,终身学习。

诸葛亮出身于诗书世家,父亲诸葛珪曾官至泰山郡丞;

后来他更是拜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为师。

前有慈父熏陶,后有名师指路,诸葛亮在求知的路上如饥似渴。

有个“喂鸡求学”的小故事,就是出自于诸葛亮。

司马徽养了一只公鸡,专门用来报时。

每天晌午公鸡都会鸣叫三声,每到这时司马徽就知道下课了。

可是诸葛亮却很不高兴,他听课还没过瘾,不想下课。

于是,诸葛亮想了个好办法,每天都在口袋里抓几把小米,快到晌午时就往窗外扔一把小米。

公鸡看到小米,就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打下课铃。

用这个小伎俩,诸葛亮骗司马徽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

后来终被发现,老师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主动为他开起了小灶辅导功课。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诸葛亮不仅上学时读书用功,工作后一样用功。

在烽烟四起的三国乱世,在夹缝中用计谋生存已属不易;

但诸葛亮还能为自己开辟一片小天地,夜深人静之时,点起一盏小油灯,通览古今典籍。

读书,是引领一个人进入更广阔天地的钥匙。诸葛亮就是手握这把钥匙,为自己铺就了通向更高舞台的阶梯。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如今,他也想把这把钥匙交到儿子的手中。

X曾说过:

“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

留给孩子黄金千两,终有散尽的一日。

但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经历的事,却能让他受益终生。

3、生活上,经得起“贫”境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你能想象得到吗?

蜀汉二把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丞相的家产,不过是几棵树几亩田。

诸葛亮虽然家世殷实,却始终奉行节俭。

在出山之前,他独居隆中,躬耕陇亩,以读书为乐。

出山之后,刘备予他官、予他财、予他名,但他依旧本色生活。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南征;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堂堂丞相,亲自带兵,为了节约粮食,两天才吃一天的口粮。

建兴六年到十二年,诸葛亮几度北伐,

“夙兴夜寐……所啖食不至数升。”

征途漫漫,前路惶惶,为了统一大业,每天只吃几两的米饭。

郑板桥有句诗: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生活处处都能做加法,你可以积累财富、求取功名、建立关系。

但聪明人知道,只有做了减法,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刘备临死之前曾托孤于诸葛亮,当时的中都护李严曾写信劝丞相接受“九赐”,进爵称王。

凭着诸葛亮当时的权力和威望,接受封号也是实至名归,但他还是断然拒绝了:

“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

凡人心随境转,物欲多了,难免多妄念。

诸葛亮告诉儿子“俭以养德”。

节俭,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品格和态度。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生活中多做减法,才能让我们不至于沦为物质的X,活成最好的自己。

欢迎朋友们加我关注、评论、点赞,我也一定会认真阅读评论点赞您的文章!谢谢您的阅读!!!

《诫子书》虽然只有86个字,却教会了孩子修心戒浮躁,读书戒懒惰,生活戒奢侈。

而这三个宝藏,就是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其他网友观点

诸葛亮的《诫子书》的真正本意是劢志之言;是告诫后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务于实事,诚于做人。具体的理解如下:

一个人良好的品行,要静下心来修养,勤俭节约是一种良好的美德。人如果不能够淡泊名利,心总是静不下来思考问题,就不会有长远的眼光看待发展。一个人真正学习知识,就要甘于寂寞静下心来的学习思考,也才能真正长才干,如果不踏踏实实的学习思考,就不会学识渊博,才高八斗。贪图享乐则就会荒废精神颓废志向,浮躁的心情是要不得的,是影响勤勉励志的最大敌人,必须摒弃消除。人的年龄与美好时光同行,飞速流逝,意愿与志向随着时间推移会过去,逐渐消磨枯竭,不会再能续接到来世的。如果浪费了大好时光,就只能是悲惨凄凉地守住在贫穷的寒屋草舍里,实现不了远大的理想,到那时一切都追悔莫及,就是十分后悔也没有一点点用的。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首先要修养良好的思想品质,有勤俭节约的美德。年轻人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不贪图安乐,学知识长才干,决不能浪费大好年华,虚度美好时光,不然到时候,就是后悔也毫无一点用的。

其他网友观点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X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

其他网友观点

诸葛亮《诫子书》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写下这封家书,告诫八岁儿子诸葛瞻,要静心专一学习,排除外来干扰,增长才干,将来有所成就,为社会所用,不要留下遗憾!

其他网友观点

诸葛亮的《诫子书》,是写给他儿子的,是家书。《诫子书》全文只八十多个字,却蕴含了许多深刻的人生道理。文章的内容既是作者告诫儿子的话,也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智慧。

作者告诫儿子,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为达成目标,首先要修身养德,即“静以修身,简以养德”。摒弃一切杂念,静心专一,生活节俭,降低对物质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珍惜时间,勤奋苦读,才能有所成就。

这其实就是诸葛亮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他在南阳躬耕数年,除了干活,就是苦读,最终集大成。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是诸葛亮创业的最高境界。

其他网友观点

诸葛丞相诫子书本意无从查考。但其后人不肖,没作为确是不争的事实。由结果反推,可见诸葛孔明诫子书确有迂腐之意,无所用于乱世。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诸葛亮的《诫子书》真正的本意是什么?.jpg” />

与诫子书教案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