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宋代没有烧制大缸的技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
优质回答:
哈哈,司马光砸缸,一个被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故事!
关于司马光,相信大家都有一个这样的认识,就是小时候认为司马光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但是长大后接触了王安石后,知道王安石是变法派,但是总有保守派和他为敌,就在想,这反对王安石的人都是哪些坏蛋呢?后来才知道,最主要的反对者就是司马光,其次有名的还有苏轼!
曾经,有那么一瞬间,人设崩了有没有!
在我们的心里,王安石是个大好人啊!改革家、政治家,还是文学家,估计古代读书人能够达到王安石水准的,基本没有吧!(李白仕途不顺,杜甫是小官,苏轼一贬再贬)
于是反对王安石的人物,必须要接受严格的历史考验!
尤其是针对司马光砸缸这件事,是不是假的!
收藏名家马未都在电视节目中,对这个典故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马未都先生明确的表示,以北宋的工艺水平,烧制不出来大到足以容下一个小孩的水缸!
另外再加上早前有人怀疑,以缸的坚硬,一个小孩的力量也砸不破,史论纵横家是农村的,见过各种各样的缸,盐酸菜的,做大酱的,装水的,放泔水的,小时候我还在缸里洗澡养鱼,可以说,农村孩子的童年都对缸有一定的印象,但是每一个缸都能很结实,基本都是家里“祖传”用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所以,小孩子很难打破。
那么,难道是司马光骗大家喽?
其实不是的,在《宋史》里面关于这件事是这样记载的:“X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砸的是瓮,瓮是一种不同于缸的器物,古代有请君入瓮的成语,说的就是这玩意,这个东西,是一种陶制的,很脆,而且薄。
其实,司马光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不仅是砸缸,还编写了《资治通鉴》,是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可以和司马迁的《史记》相提并论。
关于其和王安石那些事,史论纵横认为,政治意见本来就不可能存在完全统一,如果大家的意见都一样,反而是一种结党营私的行为,当然,司马光的保守也并不是其一个人的作为,其身后应该是整个地主阶级的支持吧!
其他网友回答
宋朝确实没有烧造大缸的技术,但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真的。不过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装下一个小孩的瓮可以烧造而且瓮困住孩子并不是因为大,而是因为它的构造让孩子出不来。同时,瓮的壁也比缸薄很多,能让小孩子打破。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记载于《宋史》,原文这么写的:“X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这是正史记载,况且是元朝修的宋史,应当没有理由去帮司马光编造这么个故事。不过跟我们后来常说的“司马光砸缸”不同,更准确的说法还是司马光砸瓮。
(缸宽口且壁厚)
为什么是缸还是瓮这点很重要,那就要看两种东西的构造了。瓮是收口的而缸是很大的宽口。由于在陶瓷烧造过程中,早期的技术如果烧造宽口的缸,泥胎受高温会形成一种应力,造成口严重开裂,缸口会裂成碎片的。但是收口的瓮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这个烧造问题直到明朝初期解决技术上的难题,而大水缸普及到平民百姓家中更是清朝后期的事情了。
(瓮收口且壁薄)
上面说的是陶瓷烧造技术问题,接下来要说在这个事件中的关键因素。如果小孩子是摔在缸里,他其实只要用手X厚重的缸壁就能爬出来,如果要爬不出来,那缸真的大的像个游泳池或者深的让孩子够不到边,这样大的缸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但是瓮不一样,因为瓮是收口的,一旦掉进去,口小得只能让孩子伸出手却没办法把身体探出来,所以会困死在里面,必须要从外面砸破才能得救。
再加上年幼的司马光力量有限,砸破壁很薄的瓮还有可能,要砸破厚重的缸壁不太现实。因此,司马光砸缸不合适,但司马光砸瓮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北大赵冬梅和马未都的争论,赵冬梅的意思在于一点:史学对于客观性的把握是不是核心内容。而马未都的问题在于:客观性和价值意义谁能干掉谁?
在我看来,马未都代表了民间部分人的一种期待——考古学难道不是盗墓?研究历史和文化有什么用,怎么不去研究航空母舰并且争霸宇宙?这样的小朋友,感觉应该作为外交礼物送给美国,因为这样美国一定会成为弱智之国的。
赵冬梅的做法很正确,不懂逻辑的人自然不清楚,但有点逻辑基础的都会知道,赵冬梅认同马未都的观点其实已经打脸了马未都,因为马未都的诉求在于价值和意义,而不是“客观”和“求真”,那么,你现在讲这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岂不是已经在论“求真”而非“意义和价值”了?所以,赵冬梅在逻辑上完胜小学生。
马未都在逻辑上犯的最大错误,是客观性本身和价值意义并不构成矛盾关系,二者不过是先后或主次关系,而非排中律里你死我亡的关系。这一点熟悉古史辨的都知道,顾颉刚早就指出过,判定为伪书不代表伪书没有研究价值,可见,真实客观与价值并不矛盾——不是说这件事情是假的,它就连自身的意义和价值都一并没了。
现在我们再从考古求真上来看——因为是马未都把问题引到了考古求真上面,才引发了许多网友的批评。
许多人都已经指出,按照文献记载,宋代这个是瓮而不是缸,而就在网友指出问题之后,据说马未都又现身说法,说他知道有瓮,但缸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那么问题接下来集中在哪里呢?很明显有两个:一,小孩子能不能打破瓮?二,宋朝以前有没有缸。
第二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说,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瓮这种东西很难打破?没错,还真有答主说瓮这种东西小孩子打不破的——真是逗比,这种人恐怕没见过瓮,瓮是小口的,小孩子掉进去没法抓口,出来很困难,但特点是易碎。我小时候在农村上学上到一年级,幼儿园的时候,有个比我大两岁的小孩上一年级,一天放学后,我们见他家里人在大街上揍他,打得非常狠,因为他把家里水缸打破了。我相信八零后很多人都见过农村的水缸,有大的——一年级、二年级的、三年级的小孩子进去能完全淹住,有小的,但也要高过一个六七岁的小孩身高,这家伙打破的就是他家那个小水缸。有人说成年人如果不用大的石头就打不破大水缸——开玩笑,我小时候经常听到这样的事情,谁家夫妻打架男的一脚把水缸踹烂了,或者用扁担把水缸砸烂了——其实水缸真没想象的那么结实,而我奶奶以前常常在大水缸上放个盖子,用几块砖头压住,且告诫我们不要乱拿砖头玩,说会把水缸砸破,这实在是有前车之鉴。水缸都不那么结实,何况瓮呢?
其他网友回答
此事源于北大历史系赵冬梅教授和马未都在一档电视节目上的辩论。赵老师认为司马光砸缸是历史的真实,历史学家就是探求历史的真相。马未都认为宋代烧不出“缸”这种器皿,因而,司马光砸缸并非历史的真实,并据此认为历史的真相不易探求,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比寻求真相更为重要。
缸并不是个近代名词,而是个很古老的词。缸原义是指大口而无颈的陶器,根据字形理解,“工”意为巨大,“缸”也就是巨大的缶器,是陶制的,缸与瓮其实是一类东西,只是比瓮略大形状略有不同,看成一个东西也未尝不可。我小时候家里有陶制的水瓮,还有存放粮食的瓮,稍小点腌咸菜的瓮,我们经常也称其为缸,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马未都说宋代没有烧缸的技术,自然有其道理,但明显是偷换概念,马未都所说的缸指的瓷缸,我不知道宋代能不能烧制出如此大型的瓷缸,马未都是专业的文物鉴赏家,其所说应该是有根据的。但马未都把瓷缸等同于所有的缸,就有点以点代面了。《史记货殖列传》有“醯酱千缸”,唐代就有“请君入瓮”的成语。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北宋惠洪《冷斋夜话》:司马温公童稚时,与X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偶堕瓮水中,X儿哗然弃去。公即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进出,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可见,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当时流传甚广,惠洪离故事发生的时间不过几十年,其记载应该是真实的。
据考证光山县城西上官岗村地名的由来,和司马光砸缸故事一脉相承,上官岗原来存有“北宋上官岗感恩亭旧址”,上官网岗轶事人才传闻称,北宋名相、历史学家司马光童时(乾兴三年七岁时,即公元1025年)砸缸救出的小孩姓上官,名尚光,尚光成人后移居城西龙堤南坡,并建亭名日“感恩亭”,以报司马光救命之恩。(光山县现居上官姓氏家谱中也有记载,上官姓氏后裔众多知晓该故事),后人为了X此举,遂将此坡改称上官岗或尚光岗。
到了元代的《宋史司马光传》,版本相对简洁一些:X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翁破之,水迸,儿得活。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相信你也已经发现了,司马光砸的根本不是缸!同样的原始版本,一直延续到清朝,并被收入了《四库全书》。一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二册里才第一次出现了砸缸的故事:温公 俯取石,急击缸。缸破水流,儿不得死。于是“司马光砸瓮”演变为大名鼎鼎的“司马光砸缸”。
由上所述,既然现在已经约定俗成为“司马光砸缸”,就没必要再变回“司马光砸瓮”了。缸和瓮本为同一类东西,不管是砸缸还是砸瓮,都改变不了故事的真实性。
而马未都吹毛求疵,偷换概念,混淆视听,典型的杠精。
在对历史上的态度上,我认同赵老师的历史观,道理是建立在历史的真实基础上的,正如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必须以真实的经济数据为基础,没有真实,道理只是空中楼阁,马未都搞文物鉴赏,不也是在鉴别文物的真假吗,如果是伪造的文物,那么也就一钱不值了。所以说,尽管真相不易探求,但作为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必须以寻求历史的真相为己任,而不能为了去讲什么道理,去宣扬什么道德而编造或者篡改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
论证一个这样故事的真实性,也会是一个故事!
我们的过去,就是我小的时候,用缸储水也常见,那么大的缸,壁厚起码有四十毫米甚至更厚,当它盛满水时,其稳定性与强度会加强,就像脆脆薄薄的鸡蛋壳里面满满的蛋清强度都会增加一样,就是大人也得拿足够大的石头才能打破,但也不会是轻松的事情,从其里面装满水而缸没有压破,也可以看出它的强度,何况缸是圆形的,从外部的强度更大!对于一个孩子他能使用多大的石头?以他的力气,不管再大的石头,形成的冲击力都是那么大!他真的打不破那缸!
不说缸,我们说瓮,现在的瓮与缸没什么区别,只是形状问题,从形状上说这种想打破比缸的更难。而要说以前有区别的瓮,是无釉的那种,粘土烧制,它的外型口小肚大,且表面并不上釉,这是和缸的主要区别,主要用来储物,因为它无釉渗水,假设那瓮不考虑渗水去装水了,你可以试试!
由于这种瓮不防水,瓮壁会吸饱水,那就意味着瓮壁脆性降低,而韧性加大,且与内部装的水整体性加强,对瓮壁的支撑会更强,那么想砸碎就不是平时看起来的那个瓮了,我们不要带着凭空的想象去想砸的问题,不信可以试试,酱菜场那玩意多的是。但得接触过那玩意才会有个认识!
一般情况缸类较多是从内侧打破的,或跌破的,因为这类东西都会很重,为了储物从外型与材料追求结实与容积,易碎的感觉是来自它们的强度相对于自重,但静态满装的它们就不一样了。
有一个类比可能常见,就是祭祀的泥火盆,不用力都不易摔破。
有人说那非得7岁吗,这个还别酱,假设更大些那就是常人了,那就不应该在幼儿教育里说,不应该滥竽充数,况且古代有些时候十3、4岁都该造娃!更不应该逗大家笑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宋代没有烧制大缸的技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