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电影《夺冠》?
优质回答:
《夺冠》讲述了从80年代到今日,中国女排之间起起伏伏的岁月,完美的诠释了女X神。
原本该片名为《中国女排》,是春节档最为期待的电影,导演为赫赫有名的陈可辛,更有黄渤,巩俐等知名演员的加入,这本身就给该部电影,上了一个极大的保障。
那么这部延迟了近九个月,缓缓而来的电影,究竟怎么样呢?
其一,陈可辛是一个创造梦幻和奇迹的人。
如果你看过陈可辛的导演作品,你就会发现他的风格,从来都不固定,总会在他人并未想象到的地方给你一个新的惊喜。而他最为擅长的便是将一个选题,运用人物和线索串联在一起,其中时间的流转,便是电影意义的真正传达。
选角巩俐饰演郎平,可谓是神来之笔。起初,传来巩俐将演郎平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觉得两者差距过大。郎平,这个体坛之上的经典传奇,饰演好了,得到的会洋溢着赞美之词。可若是饰演糟糕,即将面临的就是一片谩骂。
很少有人愿意去饰演一个现在进行时的人物,因为本尊与演员所塑造的人物,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了饰演好郎平,巩俐可谓是亲身接触,密切跟踪郎平。最终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女排教练。
青年的郎平他选取的则是职业排球手,白浪,郎平的母亲。最为大胆的采用,便是陈可辛选择用女排演员饰演自己。
没有谁更加能够体现出女排训练的艰辛,也没有谁比女排球员能够更好地展现出,那些年夺冠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苦涩,放弃的想法,每一个成功的女排成员,拼搏到今天,都是自我性格的冲破,以及对于梦想的不懈坚持。
人物和时代,不同时间线,陈可辛采取了不同的拍摄手法,那种朦胧又古旧的感觉,又切实地还原了80年代女排人员的训练场地。完全让观影的人,将自己代入了那个拼搏向上,为了追寻一块金牌,不懈奋斗的时代。
前后两个时代,郎平的不同表现,青年的热血,拼搏,回归之后的成熟,稳重,坚毅,让人切实体会女X神在她身上的流转。
其二,女X神,薪火永相传。
精神,一向都是寄托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推陈出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改。80年代的女X神,它是一种对于国家和集体的奉献精神。
那个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尚未真正在世界上打出自己的名声。女排,一向是不被外国人所看得起的项目。在外国人已经开始用测试工具,去判断运动员所需要的训练和体力,中国仍旧在一个破旧的漳州训练馆,用着最为古老的方式训练。当听到电影中那句,按照男排的标准去训练时,不由得让人热泪盈眶。
80年代的冠军,中国战胜了打不死的日本队,所靠的就是这些女排运动员,不懈拼搏的精神。她们能够吃苦,敢于坚持,再累再难也都熬了下去,身体素质和环境远不如外国强队时,却取得了胜利。
体育竞技的赛场上,永远是再残酷不过了,只有胜者才有权利发声,没有人会记得输者。
80年代,中国的经济实力不强,女排的夺冠,是中国体育史上最浓墨写意的一笔,彻彻底底地让整个世界见证和认识了中国精神。
从电影中,能够清晰地看到了,那个年代,中国女排的成员所熬的不仅是体力,毅力还有对身体过度的透支,而这一切的努力,不过是为了在世界赛场上夺冠。以至于很多女排队员,身上留下了无法抹消的伤痕,而这样的付出,真的值得吗?
值得,因为彼时的中国女排,所打下的不仅是一场场比赛,更是中国的荣耀和尊严。
可以说,未来数十年中国的辉煌传说,是靠着这样一X人,用自己身体,性命去拼搏出来的。人类的情感是共同的,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它能够源远流长的最大原因就是,无论是什么时代,总有人愿意为了这个国家付出一切,中国精神是融入中国人的骨血之中,不可分割的。
其三,新时代新的女X神,它还有必要吗?
中国女排这些年,是切切实实地经历了起起落落。
在80年代创造辉煌之后,一直以来,女排的成绩并不是很好。而这一切,在郎平回归,成为女排的主教练,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女X神也有了一个新的延续。
郎平回归后,经历过国外训练X的她,一改传统女排训练只知道勤学苦练,不知变通的训练方式。她选择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训练计划,女排运动员的生活中,所拥有的不再只是练球练球,反复的练球,她们有了自己的生活,爱好和追求。郎平在作为教练时,虽然比赛输了,仍会拍拍她们的肩膀,告诉她们,已经做得不错了。
不同于传统的女X神,新时代的女X神,有了一个全新的改变。
中国在当下,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已经无需去靠着一个个冠军,让世界看到自己。冠军之于中国是增光添彩,却不是不可或缺。
那么这个时候的女X神是什么?是一个个女排运动员敢于找寻到真正的自己,她们X,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她们的拼搏,努力,不过是为了梦想的追求,这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就是新时代的女X神。
当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开始,中国对战的是去年实力最强的巴西队。在巴西队东道主的赛场上,中国女排运动员将比分咬得狠狠地,又一举爆冷夺冠。
当中国的国旗挂在冠军的台上,又有几个人会不为这件事情热泪盈眶。请新时代的年轻人,请永远不要忘记女X神,每一个年轻人都要为了所想要的去拼搏,追求,努力。
其他网友回答
最难拍的,就是这样的电影了吧:《夺冠》。
什么都被彻底剧透了。
八十年代的往事,我们都经历过;女排的历程,我们都是旁观者;郎平的生平故事,无法篡改——她才刚刚六十岁,还在给中国队当主教练,第32届东京奥运会结束,她才有可能退役。
当事人都还在世,甚至还在赛场上,体育管理机构在盯着,几代体育观众也都虎视眈眈。
具体到故事里的三场重要比赛:
1981年11月16日,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3:2险胜日本女排,获得世界杯冠军,为中国夺得三大球首个世界冠军;2008年8月15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女排以2:3憾负美国女排,小组赛失利;2016年8月17日,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女排以3:2险胜巴西女排,晋级半决赛,中国女排在时隔8年后再度打入奥运会半决赛,并且最终夺冠。
都有影像资料,谁当的教练,谁做的决定,谁进的球,谁做的解说,每场比赛穿的啥队服,全都有据可查。甚至,不用钻进故纸堆和影像资料馆——和这些比赛有关的讨论热度都还没彻底散去。
我还记得,1984年,中国女排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我们全家人,准备了足量的零食,围坐在电视机前,看了好久的比赛,她们夺冠的那一瞬间,整个大院里都是一片欢呼。还有接下来的1985、1986年,她们又是两次夺冠。在那个迪斯科的年代,文学的年代,遍地夜校的年代,她们带给中国的振奋,言语无法尽述。
整个八十年代,到处都是她们的名字和形象,甚至连《大众电影》,都在1982年3月,用了周晓兰和电影演员龚雪的合影做封面,那是《大众电影》创刊32年,第一次用非电影人物作封面。
还有2008年,郎平带着她当教练的美国队,打败中国队,网上骂声一片。还有2016年,中国队和巴西队的那场比赛,多少人都是在比赛结束后,才回过头去回看这一场绝地胜利。
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编剧和导演要做的,首先是还原。还原事实,这个不用多说;还原当时的细节,街头的《庐山恋》海报,八十年代人们那种淳朴的X,连电影里训练场的地板,都是漳州训练基地的旧地板;还原现场,三场比赛的细节,几乎是1:1复刻;还原人物,巩俐以方法派表演,还原郎平的神采姿态。
留给电影的余地在哪里?
好在,这个故事留给了让我们放心的人。导演陈可辛,编剧张冀,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郎平的女儿白浪扮演母亲的青年时代,女排运动员朱婷、惠若琪、丁霞、张常宁、徐云丽、林莉,演她们自己。就连唱片尾曲的,都是那英和王菲。
在被彻底“剧透”的前提下,《夺冠》给出了强大的观看理由。
梳理女排这四十年的征程。
写故事,拍电影,都一样,是一种整理能力。我们熟悉的女排故事,始于1978年,至今42年,42年时间,加上她们所在的位置,一个国家,一个重要体育项目的代表性队伍,可以用来写进故事的情节,山呼海量。如果拍成电视剧,大概可以凭借长度申请世界纪录。
但《夺冠》做了这样几件事。首先,它确立了一种表达方式,清淡、克制,但却结实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戏剧化的、煽情的、浓墨重彩的表达方式。
它是反戏剧、反X的。
比如,故事带着回忆基调,比如,演员表演很收敛,比如,节奏经常受到干预,每到现场情绪即将步入沸点的时候,每到故事马上要步入倾诉衷肠的时候,每当阶段性的情节结果就要出现的时候,就戛然而止,或者用闪回来打破这种即将到来的尴尬。情绪停在已经走出趋势,但却并没真正明朗的时刻。这和陈可辛与张冀合作的《亲爱的》非常相近。
在这种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它选取了几个情节要点:中国女排在这四十年间,重要的三场比赛,郎平的职业生涯,郎平和另外两位中国女排主教练的友情。以女排故事的重点信息,带出女排四十年。
这种平实的表达方式为基础,重要的情节点为情绪爆点。就足够了。做减法比做加法难。
呈现了中国体育心态的变化。
一个彻底被“剧透”的故事,如果有了观念的线索,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夺冠》是呈现了一个观念的,这个观念,就是中国体育心态的变化,确切一点说,是中国女排体育心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其实还可以延伸一下,延伸到中国人的心态变化上。
《夺冠》故事开始的19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中国人憋着一股子劲,想要追回失去的时间。因此,从体育到电影,从文化到科技,都带着一股子狠劲,每件事都意味无穷,被捆绑了重重的集体荣誉、家国情怀。
就像故事开始时说的,“中国队和美国队的比赛,永远不是一场球赛那么简单。”
吴刚扮演的主教练,是这种观念的执行者。每逢关键时刻,动员球员,他都和家国精神捆绑在一起,“(运动员)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在中日女排那场比赛前,他对姑娘们说“中国人太需要这个冠军了。”时也,势也。
到了彭昱畅和黄渤(两人一个扮演教练的青年时代一个扮演中年时代)扮演的主教练登场,情况有了一点变化,但变化并不激烈。他缩小了集体的概念,已经很少提家国精神了,而更多地提集体荣誉,让姑娘们和老女排队员比,和老女排的苦干精神比,和老女排所获得的荣誉比。
他常常提起老女排队员,“现在的女排和80年代的老女排没法比”。在新一代女排步入低谷时,黄渤带着女排队员们重返漳州训练场,给她们看老女排队员在墙上留下的训练印迹,鼓舞士气。
到了郎平担任主教练,情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身为职业运动员,她知道运动员最需要什么,身为女性,她知道女X员最需要什么,在美国执教的经历,又让她接受了更先进的体育理念,从训练到管理,从现场策略到心理激励。她要带着女排改变。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女排,管理和训练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了,连连在重要的比赛中失利,管理部门,因此不得不接受了她提出的改革方案,例如她对女排选人用人的绝对话语权、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打造大国家队模式,乃至改变国内职业联赛规则。
所以她说:“如果我的出现只是给他们带来暂时的希望,他们错了。”她是要从根子上改变中国体育的僵化体制。
而她用来激励队员的,已经不是家国,也不是集体,甚至不是“我”了,而是“你”。
“你”!对于运动员来说,尤其对于女X员来说,这个字真是石破天惊。
她告诉朱婷,打球不是为了爹妈,也不是为了出人头地,更不是为了成为郎平,而是为了自己,而且要喊出来。“为了自己!”
她也告诉女排队员:
“我希望我的队友不只是优秀的运动员,也是一个优秀的人”,“以前打球总是背着个大包袱,拿冠军拿冠军,我现在就是要轻轻松松地去打比赛”,“以前外国人说,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比赛的输赢,因为我们内心不够强大。我有责任帮助你们好好地去享受体育,开心地去打球。”
事实上,她并不是凭空说出这些话的。在她担任国家队主教练之后,有几位年轻的女排队员,表示不想当运动员了,想去考大学,退出了国家队。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年轻队员的退出,引起了巨大轰动和争议。但她接受了她们的选择,没有阻止,没有劝说。
这一代的运动员也已经变了。
事实上,中国人的确也不像以前那样,内心不够强大了,比如,2016年后的女排,又接连获得了重大的胜利,但是,国民关注度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也许,这种关注度,才是回归正常,是正常的关注度。
还有,吴刚那一代的教练,不了解电脑,也无法接入科学的方法训练队员,只能土法上马,把球网提高15厘米,用苦干来抵消科技带来的进步。但,三十年后,中国队的训练和比赛,已经有了科技力量的佑护,赛场上和赛场外,已经同时进行着两场比赛,赛场上,运动员在比赛,赛场外,科技工作者搭建的竞赛数据库、运动员数据库,也在发挥作用。
四十年时间,中国人的体育心态,甚至国民心态,都在发生变化。不论是激烈还是缓慢,变化已经发生了。
当然,《夺冠》最强大的观看理由,是它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电影表达。我尤其喜欢的,是表演和节奏。
巩俐演了郎平,一个演员,扮演一个同时代的运动员。这非常难。
但巩俐的表演,几乎是这几年看到的,最具说服力的表演。
以现在的电影技术,完全可以用特效化妆,让她在外形上接近郎平。但事实上,特效用得极少,除了郎平回国,在媒体面前亮相那场,应该是对她的身姿加了特效,以便更接近郎平的身高和身长比例。
大多数时候,她只是近乎素颜,披着郎平的经典发型,戴着郎平的眼镜。在微弱的外形调整帮助下,她却还原了郎平的标志性动作,和一系列微表情,以及郎平的气场。当她出现的时候,我没法不觉得,她非常恰当,毫不违和。
我还喜欢这部电影的节奏,块、点、面、线结合得非常好,新闻素材和当事人的前因讲述,各种X、闪回,干净、克制,点到为止。
我还喜欢它在叙事方面的高效。时代的变化,命运的浮沉,都用很松松的方式完成。对赛场上的兵法、规则的解说,直接在现场完成,对队员的调配,场上布局,都是在它说出来的同时,我们就理解了。
因为它做到了这些,我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也变了,不是为某种情怀,不是为了集体荣誉,而是为了,我。
为了十岁少年坐在电视机前,看女排比赛的时光。为了被她们激励的片刻,为了从郎平身上领会到的,那种做事情的人所特有的魅力。
以及,在一个电影里,领会电影的魅力,那种干净、克制的魅力。
那种,“你们以为我会煽情但我偏不”的魅力。
其他网友回答
看《夺冠》的那天,第二首结尾歌曲都快唱完的时候,人们才开始陆续走出去,影片给人的震撼是那样的强烈,一霎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那个场景。
八十年代初,体育比赛对中国人的生活来说远比现在重要的多。如今,拿个世界冠军或许只是一个体育新闻而已,而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意义要大得多。那时候我还在北大读书,男足、男羽、男排、女排、甚至举重一有比赛,楼道里就会摆上一个黑白9吋的小电视,学生们早早摆上小板凳排队,然后一起叫啊喊啊的。那时的体育比赛对人们的精神影响真的是很大的。
两场赛事都闹出了事情,一个是男排在香港亚洲区域赛对韩国的比赛,那场球汪嘉伟大放光彩,另一场就是女排世界杯对日本,也就是电影中的那一场,学生们实在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摔了不少暖壶,拆了不少床板,烧了不少扫把,先是在东操场,之后又跑到大街上去了。当时觉得挺荒唐的,所以人们想了一个好听的口号,“X,振兴中华“,结果很有效,校方没追究,将损坏的东西补上了!
女排的首冠给那时的中国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影片中比较巧妙地从多个场景反映了这个影响,不过看上去完全属于历史了。赛场上,那时的孙晋芳、曹慧英、周晓兰、杨希都是令人敬仰的角色,不过影片中基本都集中在郎平、陈招娣、和教练身上,而郎平的女儿显然很难演出她母亲的状态了!不过还好,还看得过去。
巩俐的表演非常不容易了!不愧是大演员,每个细节都很精致,尤其是涉及到情绪演绎时更是精彩。唯一的缺憾是演员毕竟不是铁榔头,巩俐的眼神缺少了那种凌厉坚毅的味道,多了些柔和温润的气氛。也难怪,毕竟铁榔头世间只有一个啊!
时光荏苒,女X神是不是还是原来的本质?影片中提出了不少有亮点的思想,但是却没有展开来说,使得影片在竞技X和思想深邃之间显得有些摇摆,有些两头都不凑的感觉。或许,这就是遗憾艺术的一种宿命?
无论如何,《夺冠》是一部好片子,而女X神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因此,我真希望这样的片子会不断出现,这样的精神能永恒保持。不过,记得在那场电影中,我看到的观众都头发花白了,不知其他场次中,是不是黑头发的会多一些?
其他网友回答
很多人拿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来和《夺冠》比较。完全不是X事。
“中国女排”,早已不是一项体育运动名称,而是承载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拼搏奋斗的一种精神,一段时代记忆。
《夺冠》看起来是一部体育影片,实际上是一部时代剧,从上世纪80年X始,一直到今天,每一个历史印记,通过女排这个载体,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是其中一段岁月的参与者、见证者,感同身受,触景生情。
有人说,《夺冠》像纪录片,真人出演电影角色,没什么意义,不如直接看球赛。
似乎有些道理,但看电影和看比赛直播,毕竟是两种不同的体验过程。
我感觉,说看《夺冠》电影,不如直接看女排比赛的人,大多数并没有看电影,只是主观猜测而已。这里就不多展开了解释了,请去影院看了电影再讨论。
举一个不很恰当的比较:《大决战》电影,是纪录片吗?
我今天刚看完《夺冠》,第一感觉是:好看。内心悄悄说:比《八佰》好看。
港台导演的作品,好看性上,几乎全面超越内地导演。陈可辛导演这一次,没有让我们失望,电影很好看。
中国女排,我们太熟悉了。这样的一个题材,时间跨度又如此之大,所有的X点,大家也很熟悉,没有任何悬念空间,全靠导演技巧。用郭德纲的话说:平地抠饼,对面拿贼。到《夺冠》这部片子,很难的。
如果导演面面俱到,一定会变成流水账。陈可辛导演做了很残酷的取舍:将陈忠和带队2004年雅典夺冠的故事,一行字幕就带过了。客观上伤了陈忠和的心啊。
在艺术创作中,为了突出郎平,就必须委屈陈忠和。陈可辛够狠,但他是对的。
更多剧情就不剧透了,真心建议大家,去影院看看吧。
其他网友回答
在看《夺冠》之前,听说过很多评论,大多数是叫好的,所以也是满怀期待走进电影院,也很开心能有人陪着观看这部自己一直想看的电影,感觉比较有意义,特此记录一下。
可以说这部电影是国产体育片的一个新高度了,既有弘扬女X神的主旋律,又有电影场景的可观赏性。排球是几大球类中我唯一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对中国女排的比赛也只是关注一些比较重要的赛事,但是中国女排姑娘那种掉皮不掉队、X不流泪的精神一直深深的鼓舞着我。郎平说朱婷和她很像,我理解成郎平和朱婷她俩一直在憋着一股劲,郎平是想证明自己,不甘心一直当替补,而朱婷是想通过排球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给爸妈更好的生活,但是作为国家队的运动员要是只为了个人的生活、个人的追求、个人的名利,远远是不够的,一定要有真正为了国家荣誉这样的高度才能撑下来。更高层次的精神指引,再加上刻苦、科学的训练,到真正比赛时的放手一搏,怎能不取得好成绩。忍不住要Q一下国足,但凡这帮X们能有女排姑娘一半的拼搏精神,中国足球也不至于这么让人咬牙切齿。口号谁都会喊,一定要真正的落到实处,可能在朝着既定目标前行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可能自己本身没有那么多的天赋,但是努力拼搏就对了,要坚信付出总会有收获,80年代的女排靠着魔鬼般的训练取得傲人的成绩,现代的女排虽说有科学技术的支持,但是日复一日的训练绝对是必不可少。所以女X神永远不会过时,永远都是我们需要弘扬的主旋律。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如何评价电影《夺冠》?.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