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SCI论文引言如何写好?
优质回答:
引言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引言是否规范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论文是否能够被成功录用。
作为SCI的审稿人,通常判断论文是否过关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引言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引言不能够征服审稿人,论文被录用的概率就会降低很多。
引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为什么做该课题;
首先,要对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相关背景做必要的介绍;
其次,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对相关文献所涉及的理论、方法、实验途径、结果、结论等进行必要的评价,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支撑,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研究对象。
在选取文献时,又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呢?
(1)一定要选取研究方向的具有代表性的期刊的相关研究文献。如果所选取的文献的层次相对较低,往往会给审稿专家留下不好的印象。审稿专家会认为,文献的层次不高,该研究也一定不会很出彩。
(2)要适当引用目标期刊的相关文献,如果没有引用目标期刊的任X献,很有可能直接就被编辑pass掉了。
(3)选取的文献一定要新,最好是最近五年的相关文献。
(4)一定不要错过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以免中枪。
第二,创新点。
在引言部分,一定要简洁明了的阐明自己的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什么,表明相对前人的研究有哪些突破之处,而不是让审稿人来揣测。如果创新点不能够征服审稿人,论文被接收的概率则会降低很多。
回答完毕!
其他网友观点
一定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写好Introduction,因为这就是整篇SCI论文的灵魂。相比conclusions,很多时候introduction可以捎带介绍conclusion。关于写这一部分,有人介绍过这种沙漏式写法, 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 and Discussion (IMRAD) 。
具体的不赘述,直接说下写作要注意的事项。
在写introduction前,经典文献一定不要错过。在这一部分的写作里,相当于给你的论文交代一个背景,如果你没介绍过去和目前的研究工作,没有大的环境背景。直接入题会给编辑一头雾水的感觉,也会觉得你不够专业,研究工作不够深入。引用经典文献,可以侧面为你的SCI论文加分。
要注意的是,根据你投稿期刊的要求不同,写introduction的方式也会不太一样。确定投稿期刊后,第一时间去了解这个期刊的特色,有针对性写作,能加大见刊概率。
如果写introduction呢?去找几篇同领域重要的参考文献,逐字逐句研究透彻,参照里面的写作方法套路,再下笔,自然会熟悉很多。
写introduction,说白了写整篇SCI论文,英语语言功底很重要。尽量从开始就用英语写,先中文再英文,耗费时间,不利于培养语感。
以上是EditSprings的建议,欢迎留言指正探讨。
其他网友观点
首先,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简洁明了,不罗嗦;无论审稿人员或是阅读SCI论文的一般都是行业的专家,所以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语言来描述,而不是进行详细的叙述。
其次,文献总结回顾,这是引言的重头戏之一。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概括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另一方面,文献引用和数据提供一定要准确,切记避免片面摘录部分结果而不反映文献的总体结果;引用的数据也要正确,特别是间接引用的数据;数据出错会导致文章的印象特差。此外,引用文献时注意防止造成抄袭的印象,即不要原文抄录,要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描述。如果审稿人正好是文献的引用者的话,原文照抄的结果一定会很糟糕。
再则,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阐述局限性时,需要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看待别人的工作和自己的研究,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分析。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紧紧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述,完整而清晰地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需要注意文章的内容不要铺的太大,要X一点进行深入的阐述。只要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篇好文章;创新性描述的过多过大,便容易被审稿人X把柄。
最后,总结性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为引言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美辑编译-sci论文一站式服务
其他网友观点
这根本就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如果文章有真材实料,还用愁什么好的引文?如果文章本身空洞无物,即便是挖空心思去搞出一个什么好的引文来妆点门面,结果也往往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其他网友观点
如果你不知道从哪里下笔,先认真读上10-20篇本专题的文章,最好是发在比较好的期刊上的文章。(为什么?这个应该不用解释了。)
学术论文是“八股文”。读多了,自然就知道怎么写,包括引言。
作为“过来人(physical oceanographer, numerical modeler to be more specific)”和“旁观者(English editor)”,我提议:
1. 讲清楚这项研究的重要性(不仅仅为了养家糊口,虽然养家糊口非常重要)。
(I didn’t not make this up. I asked an author why his new study focused on the Xxx Sea, which was missing from his manuscript. He said he did not know how to answer my question.)
2. 回顾已经发表的代表作。这点非常重要,一是尊重历史,二是说明你不是门外汉。
点评过去的工作(那些已经发表的文章)时,需要有条有理(logic flow)。(How do you arrange 20 papers cited? Hint: use an outline.)
另外,那怕是昨天刚刚发表的文章,引用时也应该用过去时态。
栗子:Zhang et al. (2018) noted chang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旁白:上面这个句子涉及两组副词(in the South China Sea 和during the past 50 years)。谁先谁后,看具体情况。语言,有时候可以“讲道理”。难就难在有时(常常?)“没有道理可讲”,需要凭(拼?)语感。语感从哪里来呢?我只知道一个办法:多读!(除非你是天生的,也就是X妈怀你的时候,正好在上英语强化班。我的语感可能来自我妈妈。)
栗子:Zhang et al. (2018) noted upper-ocean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旁白: 希望你也认为上面的栗子中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应该出现在in the South China Sea 前面。我用upper-ocean,你可以用upper ocean (不加“-”)。这里没有对与错。唯一的标准是“前后一致”(be consistent)。
许多人搞不清应该用哪个时态,于是就“随机取样”。 我教你一个秘诀:改文章时,改第n次把时态都改成过去式。改第(n+1)次把有的时态改成现在式,如果这句话是“常有理”。
最后发个预警。中国人现在在各行各业都颇有成就。点评过去的工作(那些已经发表的文章)时,不要只点评同胞的,甚至只点评哥儿们的。(呵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本文来自虞左俊科学网博客
其他网友观点
Introduction 部分是审稿人很注重的地方,能看出作者对研究领域把握的深度和全面性。首先,作者需要全面研读领域内相关文章,总结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还能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急需解决的难题,然后突出自己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末节要概述自己的研究内容,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SCI论文引言如何写好?.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