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征孟获,结果士兵中瘴气,瘴气到底是什么?
优质回答: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征南时遇到的瘴气。
烟瘴甚起,惟未、申、酉三个时辰可往来;余者时辰,皆瘴气密布,触之即死。隐者告曰:“此间蛮洞多毒蛇恶蝎,柳花飘入溪泉之间,水不可饮;但掘地为泉,汲水饮之方可。”
南方多瘴,瘴气是山林恶浊之气,发于春末,终于秋末。独有南交(越南南部)以南以西的瘴气却不如此,可以说四时都有,危害更大。
多瘴的地方,基本以纯石叠成,一无树木,雨淋日炙,湿热重蒸,加以各路毒物的痰涎粪便,洒布其间。河流溪水不是五颜六色,就是腥秽逼人的。所以上文中万安隐孟节提醒诸葛亮不要喝溪中的水。
那瘴气究竟是什么呢?
一种说法是,瘴气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因为无人处理动物的尸体,加上热带气温过高,为瘴气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医中的瘴也类似于此, 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淤积不散,人吸入则得病或致死。
另一种说法是,瘴气包括在水网密集地带孳生的大批蚊虫,寄生虫(比如血吸虫),以及它们传播的疟疾、痢疾等传染性疾病。
中国人称疟疾为瘴气,在意大利语当中,疟疾叫“阴风”,可谓如出一辙。中国西双版纳有几句民谣:“十人到勐腊,九人难回家;要到车佛南,首先买好棺材板;要到菩萨坝,先把老婆嫁”非常生动地描述了疟疾对人类的危害。
由于古人并不具备现代的医学知识,对于上述不同情况,并不能有效区分,即以南方蛮獠之地多瘴气为通称。
所以,瘴气的危害和恐怖一方面来自本身,另一方面来自人们对它的不熟悉。随着人类对南方的开发,瘴气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小,人们对付瘴气的经验也越积累越多,瘴气已经谈不上是对人类的威胁了。
其他网友观点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孚,有光!建兴三年,孔明得到禀报:蛮王孟获,起十万大兵,来犯南部四郡,孔明早就想平定西南,好有一个安定的后方环境,给伐魏做好准备。公元225年,孔明辞了后主,令X魏延为大将,X张翼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向南讲发,路上遇到关羽三子关索,他逃难而归,孔明令他为先锋,所经之地,秋毫无犯。大军到了永昌郡后,当地X吕凯献出平蛮指掌图,孔明见吕凯熟悉南方地理,便用他为行军教授,兼向导官,不久,孔明大军深入南蛮之境。经过连番鏖战,击败南方叛军,率兵渡过泸水,犒赏三军,孟获被四擒四放后,孟获与弟孟优离开蜀军营寨后,便去西南秃龙洞,投奔洞主朵思大王。朵思大王说:这里地势险恶,水不能饮,如果蜀军要来,一个也回不去!孔明与军士冒着酷热,向南进发。一路上见有一潭清水,人马都争着去喝,刚喝完,人便哑口无声。孔明知是中毒,便去请教山上采药老人,老人说:刚才军士喝的是哑泉之水,喝了此水,不能说话,过几天就死,除了哑泉外,这里还有桑泉黑泉灭泉三处毒泉,泉水是毒气所聚,人若喝了或溅到身上,此处无药可治,另外,这里的瘴气非常厉害,人如果吸进肚,也会死亡!孔明问他有何解救之法,老人说:向西走4/5里,有一山谷,山谷畔有一溪,名叫安溪!在溪水旁,住着一个隐士,名叫万安隐者,他的茅舍之后有一泉,名叫安乐泉,人如果中了毒,喝了此泉水即愈,在茅舍边,还有一种叫薤叶芸香的药草,嘴里含服一叶,可预防瘴气!孔明用重金谢了采药老人,便去找万安隐者。万安隐者听说孔明来了,知道来意,便叫童子引着中毒军士去安乐泉边饮水,军士们毒解能言,孔明又向万安隐者求薤叶芸香,万安隐者让童子带军士们去采,他又告诉孔明:行军途中,不可饮泉里并山涧之水,那里都有毒,得掘井取水才行!孔明问他的姓名,隐者说:我乃孟获之兄,名叫孟节!孔明听罢大为惊?,孟节说:我居长,孟获孟优乃仲叔之分,我素知二弟强悍,屡劝不听,所以更名隐居于此,孔明十分感动,拿出财物馈赠,孟节婉言拒绝,孔明再三致谢,辞别了孟节,回到寨中,命军士们挖井,有了甜水,军士畅饮后,便从西北小路来到秃龙洞前!而所谓瘴气是山林中聚集的有害气体,由于原始森林长朝凋落的枯枝败叶掉到地面,再经过X炎热的气候,经过X发酵,由东南亚季风刮到滇黔山区,而通过空气中氢氧离子传播的有毒气体,根椐不同的地理环境,叫法各不相同,有桃花瘴,X瘴,子母瘴等,春夏秋季最厉害,冬天稍微好一点!
其他网友观点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
诸葛亮的大军征讨南蛮孟获,士兵喝了当地的水,就腹泻呕吐,人事不省。诸葛亮遇到一个乡野隐士,被告知“此间蛮洞多毒蛇恶蝎,柳花飘入溪水之间,水不可以饮。”中原人把这种弥漫在空气中的毒气,叫做瘴气。那么在很多书中看到的所谓瘴气,究竟是什么呢?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开始派遣大军征伐南越之地。在那个时候,中原人开始感觉到了南方的确和北方不一样,有一种“湿”和“暑”的感觉。在《史记.南越列传》中,记载了吕后派遣周杜,攻打自称为南越武帝的赵佗,其中很多中原的汉兵来到南方后就出现“会暑湿,士兵大役,兵不能逾岭”等这样的记载。
《汉书》也记载,汉武帝在对匈奴用兵之前,想试试自己手下的士兵能否打仗,就打算先拿南越试试手,这时候,淮南王就告诫汉武帝,不要这样做,南方瘅热,多湿气,各种毒蛇和怪虫很多,要是派兵过去,恐怕战还没有打,军队就要死去三分之一了。
原话为“南方暑湿,蝮蛇蠢生,疾疠多作,兵为血刃而病死者什二三”。
由此可见,在当时,南方的湿毒之气对于北方人是多么可怕。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攻打交趾(就是现在的越南)得时候就说过此地的环境“下潦上雾,毒气重蒸”。可见这里得毒气应该就是后人小说中的瘴气了。
到了清朝时期,乾隆派兵征伐大小金川,就有这样的记载:“重山叠嶂,雾重风高,山岚瘴气,多寒少暑”。
大小金川,就在如今得四川等地,在云贵川等地,因为湿气较重,所以当地得人吃辣椒较多,这也就为啥四川菜以麻辣为主,中原的腊肉多是被风干,因为气候允许,而川贵等地的腊肉因为多雾气而少阳光,才需要用柴火烧来风干腊肉,才有烟熏腊肉这样的地方特色腊肉。
我自己就曾经因为机缘巧合去过贵州读书,本地人喜欢吃辣,作为北方人的我没有办法,只好入乡随俗,但是或许是因为身体不适应的原因,天天吃辣,加上当地的湿气很重,使得我全身长满了湿症,X无比,在那个时候我才清楚,古时候把中原人发配过来,其实就是要那个人死得。因为水土不服的问题,真的会让人全身难受死的。
因此可以看出,所谓的瘴气,其实就是一种水土不服,如果在当地住的久了的话,身体也会慢慢的适应,但是因为古代的医疗条件太差,还有一些人身体孱弱,还没有好,就直接死了也是有的,才有了所谓瘴气伤人的说法。另一方面,瘴气的说法,也是一种所谓X歧视,认为蛮夷住的地方,连环境都野蛮。
所以说,对于历史的一些现象,要根据的一些具体的情况,依据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可能更为重要。
其他网友观点
三国时,诸葛亮征云南到了深山老林,士兵染上瘴芞,被孟获之兄孟优所救。瘴气是在深山中由于空气不流通,腐烂的树叶和动物的粪便所造成的有毒气体或者有毒水源。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征孟获,结果士兵中瘴气,瘴气到底是什么?.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