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什么是形而上学?
优质回答: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其实并不难理解;顾名思义,所谓“形”,必可见,见必有形;不论在其“形”上或“形”下,“形”是一个标尺;形上者,已在形外,非形也,故无形可见;形下者,即在形之内也,故仍有可见之形;有形则为物;无形者,必非物;所以,不可见则虚,可见则实;虚实成为分水岭,虚在形上,谓之“形而上”;实在形下,谓之“形而下”。
形而上者,面对的是虚无的领域,如玄学、神学、佛学……之类;形而下者,面对的则是实际物质世界;因而,形而上与形而下反映了不同的世界观,形而上世界观为唯心观,形而下世界观为唯物观。唯心强调主观认识世界;唯物强调客观认识世界;主观认识论与客观认识论相对立,主观唯心论认为意识决定存在,客观X认为客观决定意识;因而,站在唯物者立场上,视唯心为贬义,对唯物持褒义立场。
世界是万花筒,不同见解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就是唯物与唯心之分。二者对立但统一存在,相互以对方存在而存在;事实证明,谁也消灭不了谁;一方消逝了,另一方也必然不会存在;世界就是这样正反黑白互证着地存在着,有存在就有对比,有对比才有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存在即合理;所以,看问题应坚持两面观,两面观必然全面观、整体观,所以,分析问题需要一分为二。形而上或形而下,都是一门学问,故谓之为“学”。
谢邀。
其他网友观点
形,有形X才看得见,所以叫形或形而下。在形之上的,X看不见,但它存在,就叫形而上。什么东西X看不见但又存在尼?思想,观点,学说,抽象概念等等,都是精神层面上的。形而上的学问,就叫形而上学。
其他网友观点
形而上学简单一句话:用主观臆断去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
其他网友观点
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这个词是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的,严复翻译成玄学,还有的哲学家根据词意译成本体论。可见,从形而上学这几个字是无法弄懂这门古典哲学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就如我们不能从沙发这个翻译词,以沙、发这两个字去认识这件家具一样,沙子+头发怎么做家具呢?
在政治书上,把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问题的方法,称为形而上学,大家就这么去理解吧。
虽然现在形而上学被否定,但其思考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起点。
在科研活动中,我们经常采用片面静止的方式进行研究。比如医学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绝不是头痛医脚,也不是用系统的方法全身瞎治,那是乱检查收费的根源。
在数学、物理建模时,也只是片面抽取最本质的因素建立模型进行研究。
在观察事物时,经常采用静止的方法认识事物。如果用运动的方式,那么必然导致不可知论。比如我们自己,每时每刻细胞都在新陈代谢,每一刻的心跳、血压都不一样,换句话说,每个时刻的你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此刻的你跟下一刻的你,不是同一个人。如果不用片面静止的观点,你连自己都无法认识。
毕竟形而上学是牛人亚里士多德写的,不可能是高中书上批判的那么傻的。
其他网友观点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
其他网友观点
形而上学是原始哲学的学术概念,是指对在无法用经验证据,和无法对事物证明本质的猜测。形而上学是个褒义词。在中国史上把它认为是处于道的层次,比层次处于器的形而下。自从有了这个形而上学的词语以后,普遍的中国人往往会把它当作贬义词使用,如果有人给你这个形而上学的结论,那就不是表扬你,而是以为你只看形式不看实质的人。
形而上学是根据《易经,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还有一个根据是X的《道德经》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为玄学的根源而产生的。如常说的天人合一,就属于这种探讨的范畴。
据说是日本明治时期有个哲学者叫井上哲次郎翻译后,经晚清时期的
中国留日学生将大批日制汉语带回国后,玄学这一译语渐渐就被形而上学之词取代。形而上学历史上是为神学服务的其中一个应用,它对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化,时间,空间的本质。对自然界的规律法则灵魂是否存在,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X意志等的探讨作用。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什么是形而上学?.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