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之未发:从王阳明的X和照心,如何做到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

网友提问:

从王阳明的X和照心,如何做到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

优质回答:

王阳明年轻的时候是信朱熹的,朱熹提倡“格物穷理”,就是要通过认识大量现象来总结一种普适的规律。朱子的理学,别的不论,但格物穷理是对格物致知正确的具体化。

在程朱理学中提倡格物致知,即天地万物中都存在理,水里有、阿猫身上有、阿狗身上有、家中竹子里也有。初年王阳明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结果王阳明想到做到,就去自家院子里对着竹子“格”起来,这一格就是七天,期间把他这个状元父亲气到不行。然而七天过去了,不仅没有格出个什么,反而生了一场大病。不仅此次七天的“修行”没有得到真理,以后的几十年都没有格出理。

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当有自知之明的时候,需要自己不断的反省自己。当一个人经历过无数次的跌倒,才能够看X正的自我,找到面对对错的,面对事情的时候,该有的一种态度。从内心做到不怨天尤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通过不断的修补和完善,才能更加完美的,靠近自己想要达到的一个标准。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修身的时候,有一个更加完善的一个人格,更加高尚的一个品格,他才能更好的致X。明白自己人生,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是非常少的,很多人对自己的评价,轻了容易产生自卑的状态,重了则就容易产生过分自信的状态。只有真正把握好一个尺度的时候,做到实事求是都能恰如其分,才能够真正的完善自我。

X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王阳明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注重个人的修养,注重个人的X。X是做为人标准的一个内心准则,当真正在内心具备两次的时候,便有了知善去恶的一种能力。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下,一个人在追逐成功的一个路上,才能够披荆斩棘,获得更好的一个社会地位。

一个人如果在投机取巧的路上迷途不返,就会越走越远,就好像追赶自己的影子,永远都会追不上,自己跑得越快也能跑得越快,高尚的品格就离自己越来越远,只有放弃私心,放下那些X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达到内心纯洁的状态。

其他网友观点

“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这两个词出自《中庸》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情绪还没发动的时候,这个状态就是“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出来刚好能达到中节的效果,就是“和”。

换种方式来说,就是喜欢、愤怒、悲哀、快乐等各位情感没有向外表露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并且合乎法度,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所在,“和”是最普遍通行的准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秩序秩序井然了,万物就生长发育了。

举个例子,有个下属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被你知道了,当你刚刚知道这件事,生出愤怒情绪的时候,是“中”,当你先把那个错误解决掉,再适当批评指正下属的时候,就是“和”。

随心而动,恪守X,这是我对阳X学个人理解。

很多人觉得修心性就是让心完全静下来,没有任何七情六欲,这显然是有问题的。真到这个状态,那不就成植物人了。

我们要做的,是屏蔽掉外界的干扰,用自己的本心去感受事物的本质,然后用自己真实的感悟去应对世间万物。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真正有水准的高人,在城市喧嚣中,在纷繁芜杂的各种事情中,依旧可以保持本心精进。无论外边怎么变化,都能保持自身的X,没有任何贪瞋好恶的干扰。

只要做到这些,应该就能够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了。

其他网友观点

先来看一段王阳明跟弟子陆澄的对话。

陆澄:“尝试于心,喜、怒、忧、惧之感发也,虽动气之极,而吾心X一觉,即罔然消阻,或遏于初,或制于中,或悔于后。”王阳明:“知此,则知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X虽不滞于喜、怒、忧、惧,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X也。”

中庸之道

陆澄是一位很善于发问的学生,他也切实地根据阳明先生的教诲去实践。《中庸》讲七情六欲等情绪未生发时,那种本然状态称为“中”,当它们生发出来又符合节度,无过无不及,称为“和”,“中”是天下事物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达的法则。如何能做到中与和,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不容易做到。古人学习《中庸》,知道可以刻意去修炼,就如陆澄。在他的修炼过程中,有这样的心境体验:当七情六欲生发时,即使情绪特别高涨,只要心中的X一去觉照,这些情绪就可以缓和消解。或许是把它们扼杀在刚萌芽时,或许是在中途把它们控制住,又或许是事后悔悟。阳明先生知道陆澄是下过修炼功夫,对“和”有自己的体悟,赞同他的收获,并告诉他:你既然对控制情绪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就能够理解什么是未发之中、寂然不动的心之本体,就能体验到发而中节的平和,以及感而遂通的妙用。尽管X不滞留在七情六欲中,然而七情六欲也不在X之外。

回到原先朋友母亲的故事,如果她心中X明照,他儿子那件小事发生时,她就可以像陆澄那样,把心中的火山扼杀在萌芽时,或者中途把它控制住,差劲的还可以事后悔悟,而不至于像她那样糟糕到无知无觉,骂了人也不知道为何而骂,伤了亲人的心也不明白为何而伤,玩起相爱相杀的游戏。王阳明把X又称为照心,这个机制很像佛家说的觉照和正念,觉照和正念是同一个意思,指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

X跟正念的相同之处,就是都可以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关注和觉察自己当下的状态。区别是X还有善恶的判断以及调节;而觉照则只是关注和觉察,不做判断、不做分析,不做反应,只是在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观察着。

前面已经讲了用X来调节朋友母亲情绪的方法,熟习者当然知道这是调节和掌控情绪的好工具。初学者用不好可能会产生二次情绪,导致更糟糕的结果。例如知道自己生气不好,觉察到了,马上想去控制它,反而可能导致压抑了情绪,又或者压制不成功,造成沮丧、内疚等负面情绪。

正念则是只观察,不判断,不做反应。例如观测到了生气的情绪,只需静静地观测它,不评判生气是好还是不好,也不制止自己的生气,只是静静地看着它,静静地看着它。这时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闹情绪的感知的我;另一个是静静地观察的觉知的我,这个觉知的我有点像是一位中性的第三者,只是旁观者。正念修习多了,可以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从而达到王阳明X的境界。

又比如,在大都市中,交通拥堵,车流缓慢,有人乱X、乱鸣喇叭,很容易激起人的愤怒情绪,就是所谓的路怒。如何破解?可以用阳明先生的X照心来观照自己,从而达到发而中节之和。又或者用正念的方法,静静地观察自己在行车过程中是如何愤怒的,这个愤怒造成自己身心的什么变化,是否会引起自己猛踩油门、猛踩刹车、按喇叭、骂娘等行为,这个愤怒又是怎么离去的。只要练习多了,就会形成一个自动机制,自动地觉察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无知无觉,不知道自己为何突然盛怒,猛踩油门往前车冲去。

这里并没有去比较X法跟正念法孰优孰劣,他们都只是方便法门,觉得哪种方法对自己适用,就采用那种方法。

当X照心或者正念的机制生效时,就像内心多了一套审批机制。当没有这套审批机制时,一个愤怒的按钮被按下,内心的火山就汹涌喷薄,毫无阻挡和控制。一旦多了这套审批机制,激起愤怒按钮被按下,信号传到审批机制,照心就判断,愤怒的按钮被按下了,现在怎么办,要爆发火山吗?爆发到什么程度?还是用其它情绪和行为来应付这个按钮。这就是“役物,而不役于物”。

当今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拥挤的大都市,贫富的差距,社会的浮躁等因素,造成人们的内心越来越浮躁不安,人人都被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所牵绊和困扰,甚至有的人会做出损害他人或自己的偏激行为。这些人面对一点小事情,内心就波涛汹涌,产生很大的情绪波动,远远达不到阳明先生的“此心不动”。归根结底是他们的内心不够强大,并且缺乏一套可以舒缓和调节自身情绪和行为的机制。

有一位朋友的母亲脾气暴躁,因为一件小事,他母亲把这位朋友骂了个狗血喷头。他就问他母亲:“你为什么用这么难听、这么恶毒的话来骂我?你是故意要这样骂我的吗?”她母亲顿了一下,她从来都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然后她说:“我不是故意要这样来骂你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我的火气一上来,就控制不了自己,忍不住就这样骂了。”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朋友的母亲常常受到一些外在的X,就大发雷霆。似乎她身上有一个无形的开关,只要被有意无意地轻轻一按,她内心的火山就爆发了。而她对这一切都无知无觉,任其如此运作,她的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牵引着,控制着,她却完全没有抵制的能力。

其他网友观点

没人回答,我就自不量力了。这话我都没有太弄明白,不过胡说八道,胡说两句。

我理解的X,意思就是积极正面的理解人和事,还有最关键的就是自己本身。

明白了X之后,当遇到事情,你自己就知道遇事之后,你应该怎样把控事态的发展方向。

当然,人的情绪很难把控,有的时候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处理”,但事到临头又是另一番感觉。

这时就是“照心”发挥作用的时候。“照”在我理解就是“观照”的意思,是处在第三角度观察问题,也就是佛家讲的出离心,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是这个意思。

好比当我为帮别人忙的时候去求人,我就觉得很坦然,没有压力,但当为自己的时候,就很不好意思。

知道这些之后,剩下的就是修正自我,亲身实践,这就是修行。

当你到了某种地步的时候,那你就知道怎么做到“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了。这就是一个度,需要根据当时当下的实际情况,自行揣度把握。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从王阳明的X和照心,如何做到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jpg” />

与喜怒哀乐之未发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