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是什么植物:蒌蒿的种植方法有哪些?如何种植才可以丰收?

网友提问:

蒌蒿的种植方法有哪些?如何种植才可以丰收?

优质回答:

蒌蒿别名叫水蒿、藜蒿、芦蒿、香艾蒿等,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现在作为一年生蔬菜栽培。我国东北、华北和中南地区,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X等东北亚地区都有分布;在我国,主要生长在荒堤、荒滩、河堤、沟边、井旁或田埂两侧。

蒌蒿是我国古老的野生特产蔬菜。嫩茎作蔬菜食用,香气浓郁,脆X口,纤维少,具有一种特殊风味,可炒食、蒸食或凉拌生食。

蒌蒿的种植方法有哪些?如何种植才能丰收?下面二妹子就来具体说说:

一、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1、温、湿度要求:蒌蒿喜欢冷凉X,但耐寒、耐热力都较强:冬季-5℃时,茎叶不致枯萎;夏天40℃以上的高温,仍能X生长。日平均温度达10℃时,开始生长。

2、土壤要求:蒌蒿耐瘠薄、旱涝、盐碱,但要获得高产、优质的嫩茎,应选择疏松、保水保肥、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或沙质壤土栽培。

3、光照要求:蒌蒿虽然适于密植,但是对光照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茎叶生长期除肥、水充足外,还要求阳光充足,植株才能生长X,叶片肥厚,茎秆X而品质脆嫩;如果植株生长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不但生长衰弱,而且还会因湿度过大和通风不良害X病。

二、主要栽培技术

(一)整地、施底肥

(1)整地作畦:前作物收获后,抓紧时间进行翻耕,耕深30厘米左右,冻土或晒土,使土壤充分熟化;然后在扦插或栽植前,再进行浅耕细耙,作成高畦,以便排水、灌水。畦宽(连沟)1.2米、高15厘米、长20米左右,畦向南北纵长。将畦面耙细、整平后,便可以栽苗或扦插。种子繁殖幼苗的前作物,最好是施入大量有机肥料的晚熟大白菜或晚甘蓝,可以使蒌蒿植株延长生长期,并且高产、优质。

(2)施基肥:根据蒌蒿喜肥的特性,结合整地,亩施腐熟厩肥2500~3000千克作底肥;如用堆肥,应增加到5000千克以上;用富含腐殖质的塘泥,应增加到10000千克左右。腐熟的厩肥、堆肥可在春季浅耕时施下,但塘泥必须在冬季翻耕时施入,以便连同土壤一起进行冻土、晒土,促进熟化。

(二)繁殖方法

蒌蒿的繁殖方法一般有4种,即种子繁殖法、扦插繁殖法、分株繁殖法和地下茎繁殖法。用得最多的是扦插繁殖法。

1、种子繁殖法

一般都是播种育苗。这种方法可就地培育大量种苗,适合大规模生产,而且不必调运种苗,可降低生产成本;幼苗生长势旺,定植后缓苗快、成活率高;只是进入盛产期的时间比分株繁殖法要长。

(1)苗床准备: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两便、无病虫害的地块做苗床。冬季深耕23~33厘米,春季解冻后再浅耕松土。播前将畦面粗细整平。畦宽1米、长30米。冬耕或播种前整地时,苗床每30~33平方米面积施入腐熟堆肥75~100千克或饼肥2.5~3.5千克。

(2)播种

①播种时间:在雨水(2月19日前后)、惊蛰(3月6日前后)间进行播种。由于种子很细小,所以要严格掌握播种量。

②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用水选,选出充实的种子,装进干净的粗布袋,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放在温暖处的瓦盆中,适当地翻动种子,并用清水淘洗,进行催芽。当有2/3的种子发芽,即可播种。

③播种方法:种子最好用细沙或草木灰(每克种子掺沙或灰5千克左右)拌匀,以便播种均匀。播种前,将苗床浇透水。播后,盖上一层极薄的过筛细肥土;盖土厚度以相当于种子直径的厚度为宜。再盖上草帘或塑膜,以保持土壤X。

(3) 播种后的管理:

①揭膜:播种后10~15天出苗。幼苗大部分出土时,傍晚或阴天,揭除草帘或塑膜。

②间苗:幼苗出真叶后,要及时间苗,间苗的同时拔除杂草,使幼苗有适当的生长地方,育成壮苗。

③肥水管理:幼苗生长期,要注意分次施用追肥,并用喷壶进行小水勤浇,保障幼苗迅速生长时对肥、水的需要量。每30~33平方米面积可追施尿素250克。40天以后,苗高10~15厘米时,即可定植。一般在清明、谷雨间定植。

2、扦插繁殖法

这种繁殖方法是蒌蒿的主要繁殖方法。优点是取材容易,操作简单,不用育苗,不容易发生变异,能够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和特性,成苗快,结果较早。缺点是不能用于大面积生产,因为蒌蒿是密植作物,需要的插条数量很大,剪取插条投入的人工、时间也很多;其次是插条发根少,成活率不高,生长慢,难获高产。

(1)插条准备:7~8月,从当年未收割、无病虫、生长健壮的植株上剪取粗1厘米以上、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掐去嫩尖,摘除中下部叶片,剪成15~20厘米长的一段,每段插条顶端至少要有1~2个饱满芽;再将插条下端靠节剪平,上端距最上一芽剪成斜面,以免积聚雨水,引起腐烂。插条准备好后,立即进行扦插。

(2)扦插时间:扦插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因为过早扦插,插条组织不充实,养分积累少,插后新梢长势不旺,匍匐茎分枝多,明春蒌蒿整齐度差,无效株多;过晚扦插,植株生长期不足,同样影响明春产量。

(3)扦插方法:扦插时,按10厘米的行距开条沟,沟深同插条长度。如果底肥不足,可在插枝前将腐熟、细碎的农家肥撒入沟底,并与土混匀,然后插枝。沟开好后,将插条相距3~5厘米排列在沟的一侧,边排边封土,最后只让插条顶端一芽露出土面。扦插完毕,浇透水。为了提高成活率,可抢雨扦插,还要注意保持土壤X,如能进行遮荫则更好。

(4)插后管理:扦插后,如果土面干燥、发白,应立即浇水。以后,天气干旱,应早、晚各浇水一次,以保持土壤X,并及时中耕除草。插条发芽后,每隔7~8天浇施一次浓度为10%的腐熟人畜粪尿,每次亩施1000~15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促使植株X生长,多积累养分,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

11月,茎叶生长停滞时,在地下1厘米处将植株割除,晒茬1~2天,促进伤口愈合,每亩泼浇浓度为30%的腐熟人畜粪尿1000~1500千克;天旱时,每隔1~2天或3~5天浇1次水,并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X,以利植株再生。最好在11月上旬,日平均气温降到10℃时,搭盖塑膜小拱棚,保温防寒;搭棚前,亩用草木灰300千克撒盖畦面。下大霜时,夜间在塑膜上加盖草帘,防霜冻。

当新生植株长到4~5厘米高时,每亩追施尿素20~30千克。半月后,再追施一次。苗高10厘米左右时,喷洒0.0005%~0.0008%赤霉素液2次。整个生长期必须肥、水充足,植株才能X生长、品质脆嫩。一般在第二年1月份就可以开始割嫩茎;每次割后都要及时追肥、浇水,促使植株抽生更多的分枝。

3、分株繁殖法:

(1)分株繁殖特点:优缺点基本同扦插繁殖法。比扦插繁殖好的方面是有相当发达的根系,成活率高,生长迅速;不如扦插繁殖法的地方是分株苗体积大,又容易干瘪,远途调运不方便。

(2)分株方法:冬季植株生长停滞到春季开始生长前的这段时期内,选择生长健壮、产量高、品质好、无病虫的株丛,将它连根挖出,按分蘖(枝)带根割开,剪除已衰老的根系并将根系适当剪短,以便栽植。为了使第二年植株仍能有比较高的产量,一般割开的分枝应为整个株丛的1/4~1/2。

冬季,分株苗要深栽,以防冻害;春季宜浅栽,以利早发芽。株行距30厘米见方。栽后,搭盖塑膜小拱棚;严寒时,夜间在塑膜上加盖草帘,防霜冻。

4、地下茎繁殖法:

这个方法的优缺点也是基本上同扦插繁殖,强于它的是可以废物利用,即利用分株后留下的地下茎来繁殖,从中挑选出优良的地下茎,切成有2~3个节的一段,以利节上萌发新根和新株。按行株距开穴,每穴放入1~3段,然后盖土并压紧。同分株繁殖一样,冬季盖土要厚,春季宜浅。

三、定植后管理

1、浇水:定植后,立即浇水;2~3天后再浇一次,畦面保持见干见湿状态。

2、追肥:约7天后,腋芽萌发抽枝;当新梢长达3厘米时,亩施清水粪1500千克或尿素10~15千克提苗。植株封行前,再追施同样肥料一次。

3、撤膜:3月下旬,当日平均气温达10℃时,X塑膜小拱棚。

4、中耕除草:施肥后和雨后,中耕除草2~3次。

5、摘除花序:秋季摘除花序,以免种子落地长出无效实生苗。

6、温度管理:11月上旬,当日平均气温降到10℃时,搭盖塑膜小棚及冬季管理,基本同扦插繁殖法。

◆对多年生蒌蒿园管理:可结合11月份施底肥(一般亩施腐熟土杂肥4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进行植株疏除,即按行株距疏除过密植株,至成条或成丛即止,无须重新栽植。这样,产量要高于新栽的20%~28%。

四、病虫害防治

蒌蒿植株的抗逆性强,大面积栽培很少发生病虫为害。如果管理粗放,便要在植株生长X期注意防治蚜虫。可用1份草木灰加水5份浸泡24小时后,取滤液喷雾;或用尿素25~30克与洗衣粉10克充分混匀,加水5千克喷洒;或用2.5%功夫乳油2000~4000倍液喷洒。

◆【总结】:

蒌蒿产品从1月份开始上市,一直采收到4~5月份,成了缓解蔬菜春淡季的主要品种之一。蒌蒿的营养非常丰富,主要成分(包括13种氨基酸)中的绝大部分都高于同种的人工栽培蔬菜——茼蒿。蒌蒿具有清凉,平抑肝火,预防牙病、喉痛和便秘等作用;叶片有香气,可以做艾蒿的代用品,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保健蔬菜。湖北省荆州地区用塑膜小拱棚栽培,亩产1750~2500千克,亩产值上万元。

好了,关于蒌蒿种植技术方面的问答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用。更多关于种植方面的文章,请点上面的“关注”按钮,您的每一次转发与收藏都是对二妹子最大的支持,您有什么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二妹子会尽力帮您解答,谢谢!(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

其他网友观点

蒌蒿,又名芦蒿,为菊科蒿属植物 。由于其嫩茎及叶片爽脆可口,故常常被作为一种野菜进行栽培。

下面,我们就聊聊蒌蒿以及蒌蒿的高产栽培方法。

一、蒌蒿的生物学特性

●蒌蒿对土壤的要求

野生蒌蒿多生于森林,林地草原和平原地带。常见于林下,林缘,山沟和河谷两岸,因此,蒌蒿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不过,要想获得高产,应选择土质疏松、肥厚的壤土或沙壤土进行种植。如何土壤过于板结,透气性能不好,就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蒌蒿对水分的要求

蒌蒿喜水,并且不惧水。其要求的土壤持水量大约在70%-80%之间。如果土壤中的持水量低于这个区间,则容易导致其植株生长不良,因此,在种植蒌蒿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灌溉条件,最好不要在不能浇灌的地块上种植。

●蒌蒿对温度的要求

蒌蒿喜温和的气候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3℃之间。如果环境温度超过35℃,其植株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0℃,其植株就会停止生长;如果环境温度低于0℃,其植株就有可能被冻死。

●蒌蒿对光照的要求

蒌蒿喜半阴的光照环境,在春、秋两季时,给予其充足的光照,但在夏季光照很强且温度超过35℃时,其植株就会放缓生长速度。因此,如果有遮荫条件,在夏季温度过高、光照过强时,最好做遮荫处理。

二、蒌蒿的繁殖方法

蒌蒿有五种繁殖方法,即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压条繁殖、栽茎繁殖。

●繁殖前的苗床准备

一般采用厩肥做苗床。先从牲畜圈中挖取一定量的牛马粪,然后,平铺在地面上。苗床的厚度应在12厘米以上,长度与宽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苗床铺好后,应先浇足水备用。

●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应在3月上、中旬时进行。在利用种子繁殖前,应仔细挑选种子。原则上应选择当年采收而且籽粒饱满的种子。如果选择陈年旧种,恐很难发芽。

选好种子后,先将种子投入35℃左右的热水中浸种40分钟后捞出,再将种子投入25℃的温水中浸泡8小时后捞出即可进行播种。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一般在每年6月下旬-8月份时进行。在繁殖前,应先剪取生长比较健壮的蒌蒿茎杆,截去顶端的嫩梢,将茎杆截成18厘米长的小段,在苗床上按行株距35×30厘米进行扦插,一般每穴应斜插4-5小段,茎杆露出苗床三分之一即可。一般经10天左右即可生根发芽。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一般在5月上、中旬时进行。方法是:将蒌蒿从大田里连根挖起,然后直接移栽于大田中即可。在移栽时一定要浇足水,同时,每穴应移栽两株,用以提高成活率。另外,在移栽后一定要截去顶端的嫩梢,以免因嫩梢消耗掉大量的水分而导致移栽的植株枯萎。一般情况下,移栽的行株距为45×40厘米。

●压条繁殖

压条繁殖应在每年的7-8月份进行。方法是:将蒌蒿半木质化的茎杆齐地面砍下并截去顶端的嫩梢,然后埋入苗床上即可。埋植的深度大约在5厘米左右,而且,要用苗床土彻底覆盖茎秆。

●栽茎繁殖

栽茎繁殖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方法是:将蒌蒿的地下茎挖出后,去掉老茎、老根,剪成小段,每段应有2-3节,然后埋植于苗床上即可。方法同压条繁殖。

三、蒌蒿的移栽

●施肥整地

蒌蒿种植的地块在前茬时不能栽种菊科作物,否则会导致蒌蒿植株生长不良或病虫害增多。选好地块后,先进行施肥,原则上每亩应施入厩肥3000公斤;土杂肥1000公斤;复合肥15公斤。施肥后,深耕耙平并做畦。畦宽应在1-1.2米之间。

●移栽

移栽可在4月中旬时进行。

在移栽前,先按行株距为45×40厘米挖穴,穴深应为7厘米。挖好穴后,可将苗床上的蒌蒿苗带土挖出,然后垂直栽入挖好的穴中,可先覆少许土,然后浇水,待水彻底“洇”透后再覆土并略压实即可。

四、蒌蒿的大田管理

●遮荫

刚移栽的蒌蒿苗需要做遮荫处理,否则,易导致蒌蒿缓苗的时间比较长。如果具备条件,可以采用遮阳网遮荫;如果没有条件,可在蒌蒿的植株旁插上一些带叶子的树枝进行遮荫。

●追肥

当蒌蒿栽植成活30天后,应进行第一次追肥。此次追肥应追施优质饼肥,一般每株追施0.4公斤即可。

第二次追肥应在七八月份时进行。此次追肥可采用复合肥,原则上每株可追施复合肥0.2公斤即可。

第三次追肥一般在十月份进行。此次追肥应采用厩肥,因为厩肥不但有持久的肥效,而且还可以起到冬季根系保温的作用,所以应优选厩肥。

但不管哪次追肥,都应在距蒌蒿植株10厘米处挖5厘米深的浅穴,切不可挖穴太深和距离植株太近,以免灼伤根系。

●浇水

在蒌蒿成活一周后,进行第一次浇水;在成活20天X行第二次浇水;以后应每隔15-20天浇水一次,以始终保持地面X为宜。

●中耕除草

蒌蒿应中耕三次。

第一次中耕应在浇水一周X行;第二次中耕应在5月下旬进行;第三次中耕应在7月上旬时进行。

第一次和第二次中耕一定要浅,以免伤及蒌蒿的根部;第三中耕可适当深一些。

除草应随时进行,只要发现田间有杂草出现,应及时拔除,以免杂草与蒌蒿争夺养分和水分。

●大棚覆盖

当初冬下霜时,应先齐地面砍去蒌蒿的茎杆,并撒施复合肥50公斤(亩用量),然后用铁耙“搂一搂”,3天后浇水一次。浇过水一周后,可扣大棚保温。

当大棚内的湿度过大时,应酌情放风。

●收获管理

在翌年的4月上中旬时,即可进行蒌蒿采收,因为此时株高已达20厘米左右。在采时,可用利刀平地面将蒌蒿基部割下,然后将叶片全部抹除,最后扎捆码放在阴凉处并用湿布盖好。一般经8-10小时的简易软化后,即可上市X。

五、蒌蒿的病虫害防治

蒌蒿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叶枯病、X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虫瘿、玉米螟、棉铃虫、刺蛾等。

●叶斑病

叶斑病主要侵蒌蒿的叶片和叶柄,常常会导致叶片上出现褐色斑块,从而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可采用20%氟硅唑咪鲜胺30ml+68%甲霜灵锰锌25ml兑水15公斤对叶片进行喷洒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7-10天。

●叶枯病

叶枯病可导致蒌蒿叶片上出现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对蒌蒿叶片的光合作用有较大的影响。

防治方法:可采用1:1:100倍的波尔X、50%托布津5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莱特1000-1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等对叶片进行喷洒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5-7天。

●X病

X病主要危害蒌蒿的叶片,常常导致叶片上布满白色粉状物,严重影响蒌蒿叶片的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可以采用20%X酮(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60%防霉宝2号1000倍液、15%庄园乐水剂200倍液、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5%三泰隆可湿性粉剂2000倍粉、30%X松乳油2000倍液对叶片进行喷洒防治。一般需要防治4次,间隔期为5-7天。

●蚜虫

蚜虫主要危害蒌蒿的嫩芽和嫩叶。

防治方法:可采用25%蚜螨清乳油50毫升、吡虫啉系列产品1500-2000倍液、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2500倍液或25%的抗蚜威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一般需要防治2次,间隔期5天。

●虫瘿

虫瘿主要危害蒌蒿的茎叶。

防治方法:可采用酰胺硫磷290克、乙酰甲胺磷290克,加水125公斤进行稀释,均匀地喷洒在叶片上进行防治。一般防治一次即可。

●玉米螟

玉米螟主要危害蒌蒿的叶片和嫩芽。

防治方法:可在蒌蒿的叶片上喷洒Bt 200 – 300倍液进行防治。一般需要防治4次,间隔期为5-7天。

●棉铃虫

棉铃虫主要危害蒌蒿的叶片。

防治方法:可在蒌蒿的叶片上喷洒拉维因、卡死克、赛丹、BT制剂等进行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5-7天。

●刺蛾

刺蛾主要危害蒌蒿的叶片。

防治方法:可采用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一般需要防治2次,间隔期5天。

结语:蒌蒿属于一种营养比较丰富的野菜,而且,味道较好,因此,受到市场欢迎。种植蒌蒿的技术并不复杂,一般情况下,只要用心管理,就能够种植成功。

其他网友观点

你好,小鱼儿仙倌为您解答。蒌蒿,又称芦蒿 、水蒿、藜蒿等,是一种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蒌蒿在我国分布广泛,东北、华北和中南地区均有分布。蒌蒿的食用部分为地上的鲜嫩茎秆,口感清香脆嫩,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广大人民X众的喜爱。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善,蒌蒿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在江苏、浙江、湖北、云南等地区人工栽培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的特点,同时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小鱼儿仙倌结合蒌蒿的生物学特性,从繁殖育苗、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几个重要栽培环节进行简述,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一、蒌蒿的特征特性

1、生物学特性

萎蒿是一种多年生直立的草本植物,其白色地下根茎X且较发达X,是主要的营养贮藏部位,为其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地上茎直立或略匍匐生长,一般株高70~120厘米,直径在3~7厘米,生长初时为绿色,随着不断生长发育渐变为紫红色,X。叶片大多羽状深裂,叶长8~20厘米,宽5~10厘米。叶正面绿色X,叶背面淡绿色,披白色短绒毛。花序为头状花序,多密集生长,呈复总状。有条形苞叶,开黄绿色花,瘦果细小且具冠毛,成熟后自然脱落。9~10月为成熟期。

2、生长环境要求

蒌蒿适宜生长在温暖X的环境中,且不耐寒、不耐旱。一般白天温度在15~20℃、夜间温度在4~10℃最适宜蒌蒿的生长,温度过高,会导致蒌蒿茎秆的老化,影响其食用口感;温度过低,地上茎秆易枯死。

蒌蒿对光照要求较为严格,保证充足的光照能促进蒌蒿的生长。当光照不足时,不但影响生长,还容易导致植株感染病害。另外,由于蒌蒿的根系较浅分布,因此肥沃、X且疏松透气的沙壤土更有利于蒌蒿的生长发育,土壤湿度应长期保持在55%~75%左右为佳。

二、蒌蒿高效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

根据前边提到的蒌蒿的生长环境要求,应选择1-2年内未栽培过菊科作物的土壤,优选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阳光充足、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地块进行种植。蒌蒿的生长周期较长,整畦前应施入充足的有机肥作基肥,保证其生长期间的养分供应,要求每亩施用腐熟厩肥2000~2500公斤,腐熟饼80~130公斤。

栽种前,要做好晒土翻犁,一般翻犁深度为25~30厘米,耙平耙细后,进行整平畦,畦带宽1.0~1.5米,畦高约为25厘米左右,间距保持在30~40厘米为宜。

2、繁殖方式

蒌蒿有主要有4种繁殖方法,分别为扦插繁殖、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和地下茎繁殖,其中扦插繁殖是最常用的一种繁殖方式。

① 扦插繁殖

扦插前,应优先选择生长状态良好、健壮、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茎秆,截去顶端嫩梢和下部老化的部分,剪成8~10厘米的插条,每段插条上保留2~4个叶芽为宜;扦插时,保持株距20~25厘米左右,插条以斜插入土为佳,夹角在40~45°,插入地下深度8~10厘米,覆土压实后,及时进行浇水,以保持土壤X,一般4~8天后,插条开始生根萌芽。

② 分株繁殖

将离地4~6厘米处剪去地上茎秆,然后将植X根整体挖起,分割成几个单株,保证每个单株都带有一定根系,栽种时株行距控制在20-25厘米见方,然后覆土压实,及时进行浇水,保证植株的成活率。分株繁殖方法成活率较高,但是植株用量大,成本相对高。

③ 种子繁殖

一般在每年初春3月中旬-4月上旬进行种子播种,地温在10~15℃时,是播种的最佳时机,每亩种子用量在70~10克,拌入细土直接进行均匀撒播,播种后,覆土压实,灌透底水,并保持土壤X。一般播种5~7天后即可出苗,出苗后应及时进行间苗或补苗,避免出现断垄问题;另外,当苗高达到10~12厘米时,开始进行定植。

④ 地下茎繁殖

在畦面按行宽20-25厘米开种栽植沟,挖出生长健壮的地下茎,去掉周围的老茎和老根,剪成6~9厘米的插条,斜放入沟中,插条顶端露出地面约1-2厘米,然后覆盖细土,微微压实后浇足水,保持土壤X,一般5~7天后,插条开始萌芽生根。

三、科学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及中耕除草

① 肥水管理

蒌蒿生长需充足的肥水供应,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定植或扦插后,要及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X,但多雨水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止烂根。夏季浇灌应在早、晚间进行,冬季则应该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行,灌溉方式一般采用浸灌,可以有效减少肥分流失,土壤板结,保持土壤X的标准是土壤不发白。防止当幼苗长到3~5厘米时,追肥进行提苗,每亩施用尿素30-50公斤或复合肥50-70公斤,追肥后,要及时浇水,以后每半月追肥一次。

② 中耕除草

平畦完成后先进行一次芽前除草,每亩用48%地乐胺150毫升,或50%敌草胺可湿性粉剂100~150毫升,兑水对地表喷雾,施药后3~5天再进行扦插。在早期蒌蒿苗未封行前,进行2~3次中耕除草,保证幼苗的根系发育,注意锄草时要浅锄,防止到地下根茎。

2、病虫害防治

蒌蒿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时有发生,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严重时直接导致减产,目前蒌蒿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绢病、菌核病、蚂虫和玉米螟等。

① 白绢病

发病初期,可用地菌净或粉锈宁加细干土拌匀后撒施于茎基部土壤,每亩用量250~300克;发病后期,可用多菌灵、粉锈灵100克加水30公斤,均匀喷撒在叶片背面,每隔5~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效果较为显著。

②菌核病

为防止菌核病,应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促使植株X生长,增强植株对病害的抵抗力;发病后,每亩用40%速克灵加50~70公斤水均匀地对植株进行喷雾处理,每3~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③蚂虫

用抑太保、吡虫啉、菊酯类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或5%四季红1000-1200倍液进行喷洒,可有效去除蚂虫。

④玉米螟

蒌蒿的生长过程中一旦发现玉米螟,应及时用30%杀虫双水剂1000~1200倍液,或10%敌杀死1200~1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杀。

3、适时采收

10月中下旬,蒌蒿嫩茎长到20~30厘米时,即可釆收。采收时用小刀贴近地面将嫩茎割下,切忌损伤地下茎,每采收一次要及时追肥浇水,松土除草,保证第二茬的产量。采收后的蒌蒿,应存放在通风且X的地方,每日淋水2~3次,保持嫩茎的X新鲜,温度应控制在15~20℃,过高容易导致腐烂。保存1~2天,待叶片发黄后摘除叶片,留下的嫩茎,按不同长度分别捆把上市。

【经验总结】:近几年,蒌蒿作为一种极受欢迎的时尚绿叶蔬菜,以食用地上嫩茎为主,可凉拌、炒食,口感清香嫩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享有“早春第一时鲜”的美誉,人工栽培及推广前景十分广阔,深受各地农户的青睐。因此,在蒌蒿人工栽培过程中,随着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地应逐渐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管理,引进科学高效的种植及管理技术,进一步实现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其他网友观点

蒌蒿的适应性很强,耐湿、耐热、耐肥,但不耐干旱。其繁殖方法有多种,可压条,可扦插,也可用根茎和种子繁殖。

首先选用土壤疏松肥沃、靠近水源的地块,并进行整地,施入基肥。选用良种,按照合适的时间进行育苗。在其生长的各个不同阶段,满足蒌蒿所需要的肥水,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即可。而且蒌蒿种植一次能收益数年,可谓一劳永逸。

其他网友观点

主要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 5 月上中旬将种X根挖起,截去嫩梢,按 40 厘米左右的穴距栽于大田,每穴栽 1-2 株,踏实后浇透水,约 1 周可成活。

压条繁殖: 7、8 月份割下地上半木质化茎秆,截去嫩梢,按 40 厘米行距埋于地下,深约 6 厘米,保持土壤X。

扦插繁殖: 6 月下旬至 8 月,割下健壮茎秆,截去嫩梢,将茎秆剪成长约 20 厘米的小段,插于大田,每穴 4-5 根,行株距 35 × 30 厘米,踏实浇透水, 10 天左右可活棵。

地下茎繁殖:挖出健壮地下茎,剪成 2-3 节的小段,浅埋于畦内,浇透水。

种子直播繁殖: 3 月上旬将种子与细土(种子量的 3 – 4 倍)拌匀后直接播种,采用撒播和条播均可,播后覆薄膜。

(图片源自于网络)

田间管理措施

整地:选择前茬未种菊科作物的田块,耕翻晒(冻)垡,栽种前每亩施优质腐熟粪肥 3000 公斤,做成 1.5 – 2 米宽的高畦。

肥水管理:经常保持田间X,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 9 – 10 月间、扣棚前及每次采收后追肥 1 次,每亩次用尿素 5 – 10 公斤,结合浇水撒施。

病虫草害防治:主要害虫有蚜虫、棉铃虫、玉米螟等,可用抑太保、卡死克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植株生长期间及每次采收后,及时中耕除草,促进蒌蒿根系发育。

覆盖:地上茎经霜枯死后,齐地面割去,清洁田园,施肥、浇透水,约 1 周后扣棚,并用地膜浮面覆盖。每天中午适当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采收:扣棚后 40 – 45 天,株高 20 – 25 厘米时可采收,将嫩茎齐地面割下,保留心叶,抹去其余叶片,放于阴凉处,盖上湿布,软化 8 – 10 小时后即可上市。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蒌蒿的种植方法有哪些?如何种植才可以丰收?.jpg” />

与蒌蒿是什么植物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