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推荐一下苏轼的《前赤壁赋》和白话文翻译?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优质回答:
《前赤壁赋》
原文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愿如慕,如泣如诉,馀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口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舮千里,旌祺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儿友麋鹿,驾 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傲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随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知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旣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下乘船游览,清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波纹不起。于是我举酒敬客,吟诵《明月》诗篇里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面的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银白的霜雾在江上弥漫,波光闪闪,与青天相连。任凭这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飘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多么浩瀚啊,船儿宛如凭空驾风,不知將停在何处;飘飘摇摇啊,我们好似离开人间而独立,生了翅膀变成神仙。
在这里,我们越喝酒越高兴,于是敲击船舷唱起歌来。唱到:“桂木做的棹啊兰木作的桨,击打着清澈透明的江水,迎头穿过那流动的银色月光。我的情怀啊,深远而无穷。远望那美人啊,在天的另一方。”客人中有位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伴奏起来。那声音呜呜咽咽,既像哀怨又像爱慕,宛如哭泣又如倾诉,余音袅袅,恰似细而不断的丝缕。这箫声使潜伏在幽深X的蛟龙起舞,使居住在孤零零的小船上的寡妇哭泣。
我不由因忧愁变色,理一理衣襟,挺直身子坐着,问客人道:“为什么箫声这样凄凉呢?”
客人答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河环绕,草木茂盛,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所困的地方吗?当年他攻破荆州,出兵江陵,顺流东进的时候,战舰千里相连,旗帜遮住了天空,临江饮酒,横握长矛作诗吟咏,真是一代英雄啊,但是如今他在哪里呢?何况我和您不过是砍柴捕鱼,在江边沙洲活动。我们和鱼虾为伴,同麋鹿交朋友,乘着一叶扁舟,举着葫芦瓢来互相敬酒。我们像蜉蝣一样把短暂生命寄存在永远不老的天地,渺小的如同沧海中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那长X无穷。希望同神仙一起遨游,抱着明月而永生。既然知道不能马上实现,只好把这袅袅的箫声托付于悲凉的秋风。”
我对客人说道:“你也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吗?像这不断流淌的江水其实并没有流去;犹如那时圆时缺的月亮,可是没有一点增减啊。因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它,天地万物在一眨眼的时间内也不会保持原样。若从不变的方面来看它,那么万物和我都是永恒不灭的,又何必羡慕江水和月亮呢?再说这天地之间,物各有其主,只要不归我所有,那就丝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悦耳的声音,眼睛看见了就成为悦目的颜色,获取它们没有禁令,享用它们不会枯竭,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啊,这些是我和您能共同享受的快乐。
客人高兴的笑了,洗洗酒杯又喝起酒来,菜肴和果品吃光了,杯子,盘子乱放乱摆,大家相互紧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
赏析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反对新法而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名义上是管理地方军事的助理官)。这篇赋是在度过了两年多苦闷贫困的谪居生活之后,于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写的,它反映了作者当时复杂、矛盾的心情。在长江、汉水流域共有五个地方叫赤壁。三国“赤壁之战”旧址一般认为是在今湖北嘉鱼县境内。但本文苏轼所游赤壁,是当今湖北黄冈的赤壁矶,两者并非一地。
全文以作者感情的三个起伏来分成三个段落。先从清风和明月交织的江山美景中,写出作者被引起的“羽化而登仙”的超然之乐,继而从对历史人物的凭吊中又跌入了现实人生的苦闷;最后仍从眼前景物立记阐发了“变“与“不变”的哲理,在旷达乐观中得到解脱。赋中的主客对话实际上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是赋的传统手法的灵活运用,也是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波折、挣扎和解脱过程服务的。苏轼这种齐物我、等荣辱、同生同死生的处世哲学,对于一部分在政治上失意的士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即使他们能在受到政治打击后仍不厌人不厌世而保持乐观的精神,但也会导致产生纵情山水、得过且过的避世倾向。但他能够一贯保持正直不阿的品德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其他网友观点
一,前
《前赤壁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官贬黄州时期,王安石变法后,苏轼连续X反对变法,并请调外任,尤其当他看到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不敢默视”,“缘诗人之意,托事以讽”(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王安石罢相,新进X御史何正臣,舒亶、李定等人于元丰二年(1079)寻章摘句,X罪状,弹劾苏轼“讪谤朝廷”“指斥乘與”,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御史府,《汉书-朱博传》:“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其上。”因称御史台为“乌台”。苏轼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当了一名闲散小吏,《前赤壁赋》就写于黄州任所。
二,賦
《前赤壁赋》表现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作者讴歌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赞美了英雄的业绩,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倾吐了胸中的郁闷和不平;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些逃避现实,随缘自适的思想情绪。但作者处于逆境中,沒有消极颓废,而是表现出一种旷达的精神和洒脱的态度。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有人说此赋是“在诗情画意之中向读者注入腐朽的人生哲学。”这恐怕是不合适的。古人论者有其题旨是“发遗世之响”,有说是“吊古今不尽之意”,有说是抒“山水之癖”,有说是“发胸中旷达之思”。今人论者多说其咏物寄概,阐述人生哲理。更有人立言说此赋乃苏轼借史事暗托元丰四年宋王朝军队灵州之败,讥变法派与宋神宗的,另有宏旨深意。其实,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正是其永恒魅力之所在。
《前赤壁赋》中流露出明显的道释两家思想。与早年不同,苏轼后来极强调佛老思想与儒学的一致。他赞同“孔老为一”、“儒释兼通”。力求三教合一,他所倡导的“蜀学”,即为儒、道、释三家思想混合体。在苏轼的文学创作中,佛老思想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前赤壁赋》中“变与不变”、“物我永存”思想及齐生死、等荣辱、同忧乐的人生态度,显然来自佛老思想。这是苏轼在逆境中保持达观的精神支柱。他说:“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所谓“达”,指识见通达、因缘自适,乃至临危履难而泰然自若。这在《前赤壁赋》中都有所反映。
《前赤壁赋》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作者通过赤壁遨游为线索,写出了作者喜——悲——喜思想感情上的变化。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忧乐相寓,悲喜交织。文章意境优美、文字清丽、情、景、理浑然一体,巧妙地表达了作者思想的波折变化和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达到妙造自然的境地。文章运用赋体文传统的主客对答手法,骈散结合、笔调活泼,音节和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赋原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属诗歌的一种。屈、宋作品和两汉赋,通称古赋,魏晋有骈赋,唐代又发展为律赋,到宋代欧阳修、苏轼,才打破賦的格律,开始用散文作赋。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这种散文赋的出现,标志着文赋的成熟。使其尽洗齐梁骈赋的浮丽之气。《前赤壁赋)简直就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三,赤壁
应当指出的是,苏轼游的是黄岗赤壁,不是据后人考证的湖北嘉鱼县东南或蒲圻县西北的真赤壁。长江沿岸,赤壁甚多,在今湖北境内称为赤壁的地方,就有五、六处之多。有人说苏轼游的是假赤壁,写出来的却是好文章。其实这种误会并不始自苏轼。唐诗人杜牧于会昌二年春至四年八月(842——844)任黄州刺史,曾有《齐安郡晚秋》一诗,齐安郡就是黄州,结尾两句说:“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是不是杜牧也把赤壁之战的地点搞错了呢?杜牧喜论兵,苏轼在黄州达七年之久,大概不至于搞不清赤壁之战的地点。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也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并没有明确肯定黄岗赤壁之战的赤壁。但苏轼为什么这样写呢?郎晔引晁补之《续离骚叙》说:“公谪黄冈,数游赤壁下,……观江涛汹涌,慨然怀古,犹壮瑜事而赋之云。”也就是说,苏轼只不过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罢了。苏轼曾说自己文章“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常行于当所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说文》):此恰可为《前赤壁赋》的注脚。
其他网友观点
拜请赐教[祈祷][祈祷][祈祷][玫瑰]
其他网友观点
苏轼的《前赤壁赋》白话文翻译并非本人原创,我只帮助分为段落。
文言文第一段落: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白话文第一段落: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文言文第二段落: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白话文第二段落: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文言文第三段落: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白话文第三段落:。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吗?(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文言文第四段落: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白话文第四段落: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文言文第五段落: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话文第五段落:客人高兴地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X。(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其他网友观点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经苏辙等人多方营救才免罪释放,年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遭受沉重打击,但生性旷达的苏轼却能在山水游乐中获得解脱,写下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赤壁赋》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先总写游地的优美景色和游人的欢快心情,突出“乐”字,“乐”助酒兴,“酒”添乐趣。接着苏轼借助比喻、夸张、想象去表现洞箫哀音的悲咽低回,引出“悲”字。
人生短暂,触景伤怀,是客之悲源。由眼前实在之江月思渺茫之人生与宇宙,一面“哀吾生之须臾”,一面“羡长江之无穷”,并奢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却冷静列举眼前的江、月等景物,分析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总结出人生之真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舜;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文章借主客对话,表达正反观点,客服主辨,东方既白。读者仿佛穿越时空,经历月下泛舟,听取主客答辩,感悟人生之真理,慨叹宇宙之无穷。
其他网友观点
前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不知东方之既白。
【试译】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X。(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
【赏析】
一、夜游赤壁。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二、饮酒放歌。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三、人生感概。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客人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X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2)以文为赋,万斛X。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X”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X,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3)文字优美,如临其境。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推荐一下苏轼的《前赤壁赋》和白话文翻译?你是如何理解的呢?.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