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优质回答:
《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比较复杂的。
《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全诗如下: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数,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风雷激荡、社会变革的心境。
诗歌的作者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诗人龚自珍,创作时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1839年。
其时,清王朝已经千穿百孔,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大厦将倾。
这首诗作者有一个自注,说:“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
所谓“青词”,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
作者借写“青词”为名,呼唤“天公”,用狂风巨雷劈开这万马齐喑、死气腾腾的政治局面,还社会以生机勃勃的气象。
“万马齐喑”是活用苏轼的“万马皆喑”句。
宋·苏轼《三马图赞》序说:“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喑。”
苏轼原句说的是马,龚自珍这里说的是社会现象:
要激活黑暗X下,人们敢怒不敢言的一洼死水,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作者认识到,唯有风雷激荡的变革,才可能实现。
龚自珍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具有积极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启蒙意义的。
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期盼“天公”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愿望。
龚自珍生于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二十一岁从父亲任职的徽州府赶到北京参加乡试落榜。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所以此后他虽屡试不第,但仍然坚持科考,以期走上政坛。直至三十八岁经过六次会试,才进士及第。 但进士及第后,龚自珍未能如愿进入翰林院,最终的职位也只是一个礼部主事。
龚自珍在《定庵X》大量的文章中,表明了对腐朽的官僚机构和庸俗官僚的深恶痛绝,建议改革内阁制度,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人才的政治主张。
《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期盼“天公” 重用“通经致用”人才的呐喊。
三,《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中,还是对最高XX者抱有幻想。
虽然诗作是借写“青词”为名,呼唤“天公”。但很明显,作者所说的“天公”就是皇上。
有人把这首诗与花蕊夫人当年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诗作比较。说龚自珍的诗作比之花蕊夫人的矛头直指犹有不如 。
喝都江堰江水长大的花蕊夫人天生丽质,且诗文俱佳。后蜀主孟昶见后惊为天人,于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收入宫中,封为贵妃。
宋太祖赵匡胤发兵后蜀,蜀军未做抵抗,孟昶自缚请降,花蕊夫人也成了囚徒,陪孟昶被押解X。
赵匡胤素知花蕊夫人X,一见之下,大为倾心。令花蕊夫人作诗一首以试其文才。
花蕊夫人口占一绝: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既是对后蜀主孟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言外之意也是在说:假如孟昶率十四万人放手一搏,你赵匡胤未必能如此容易取胜。
赵匡胤听后无言以对。
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虽一个“劝”字,似乎把自己摆在君王同等位置,但整首诗渴求君王再发慈悲之意跃然纸上,不及花蕊夫人的“绝句”多多。
不过,这种时代的和历史的局限性,在所难免。
其他网友观点
龚自清,晚清著名的思想政治启蒙者,是直指危机、呐喊改革的晚清第一人。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持风雷即是其表达的精典之作。龚自清一生历经乾隆盛世到鸦片战争后晚清腐朽衰败。在写下这首诗时仅据鸦片战争不足一年。能在表面歌舞生平、灯红酒绿中,看到政治腐朽、X、危机四伏、衰败难挽、一落千丈的国情,而呐改革,用聊聊二十八字,抒发出救国、救民呼喊,而难能可贵。要知道清朝制梏仍严,X多发,堵口堵川,民不敢言。沉积的苛制、落后生产、死寂的民间、外狼的虎视、内乱的星火,己将曾经繁荣、不可一世的国家,推上了风头浪尖,坠入地狱的边沿,而天公、朝史仍沉醉于儒道之风、易佛之雅,八股科举、闭关自锁、自高自大之中。龚自清深知敝情,但又不能明呼,只能借道事作青词而上达天公说,神州很需要生气和朝气了,死气沉沉不是神州的福气而叹息,天公啊,你为什么现在要这样而没有生气,你应打起精神来为国为民。办法是持风雷、震醒神州,不能用死科举走出的一种人为官,而要多途径地发掘、使用人材,要制苛遂敝,才能提振国情。表达出忧国忧民和超前危机的认识,呼吁及时的、疾风暴雨般的改革,来救国救民的新兴思想政意思。但把改革、救国救民的希望寄托与已沉论腐朽X社会的天公、朝廷,只能是当吋历史社会的局限的遗憾。能在当时社会清醒地认识、看到这一步,并发出呐喊,非龚自清莫属。无愧为晚清思想政治启蒙的第一人!
其他网友观点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的这首《己亥杂诗》呼唤社会变革,以打破束缚思想、扼杀人才的清X造成的万马齐喑的局面,表达了诗人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龚自珍所处的时代是X社会末世,清朝X已经X到了极点。对外闭关锁国,对内压制人民,特别在人才问题上,尽其所能地进行压制X。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已经走到八股文的死路。读书人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很少有作者X阐发的空间。八股取士完全是那些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家基业而枉顾历史发展潮流的小人们,禁锢世人的思想,使得社会止步不前,人民思想僵化,知识分子成了一个个愚木书生,八股考试完全是套路,毫无创意和进步。
同时清朝X盛行,连出“维民所止”X的考官查嗣庭全家都被逮捕严办。据统计,自从满清入关后,顺治帝施X7次,康熙帝施X20多次,雍正帝施X20多次,乾隆帝施X130多次。清朝的X确实是一种文化恐怖。不仅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还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是面对这样的局面,龚自珍发出了“万马齐喑”的哀鸣。
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路过镇江时,应道士之请而写的祭神诗。他借祭神的名义,劝起老天爷来了。诗末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诗人用高于天公的姿态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热烈地期望着杰出人才的涌现,期望着改革大潮形成新的“风雷”,荡涤笼罩九州的万马齐喑的局面。
诗人渴望出现一场大革命,冲破一切X 势力,以波澜壮阔的声势,激起无穷无尽的生机, 突 破现状,扭转局势,开拓未来。
龚自珍是X社会的最后一位诗人,己亥过一年就是1840年,帝国主义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X社会。又过了109年,我们X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历史开始了新时代!
其他网友观点
龚自珍是清中后期最为重要的启蒙思想家,由于其相对超前的意识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使得他与道光年间的X格格不入。道光十九年(1839)龚自珍辞官南归,在归途中写下了315首诗,合编为《乙亥杂诗》,本诗是第125首。这首诗是他在路过镇江时,应道士之请而写的祭天拜神之作。
己亥杂诗 125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不难理解,神州大地一片死气沉沉,要想重焕生机,必须要有狂风炸雷;万马齐喑,万众无声,这是件多可悲的事啊。我劝老天爷先抖擞起精神,不拘一格降人才,可以大声疾呼,可以雷厉风行,可以巅倒乾坤的人才。众所周知,1840年是中华X的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中国就将进入近代最为苦难、最为屈辱的百年。难能可贵的是,踏在门槛上的龚自珍已经“先天下之忧而忧”,发出了如此振聋发馈的呼声。清朝到道光年间,吏治之X,民生之涂炭已经很不堪了。但由于历史的巨大的惯性,朝野上下仍沉浸在泱泱帝国的睡梦中,闭关锁国,自得其乐。只有龚自珍、魏源等少数人此忧心忡忡,奔走疾呼,似乎已经预视到巨大的灾难即将来袭。90年后的鲁迅,也曾发出和龚自珍一样的疾呼和感叹,在《呐喊》的自序中,鲁迅写道:“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龚自珍就是百年前这几个较为清醒而承受痛苦的一个,无奈的是,他也不是振臂一呼而应者去集的英雄,只能岂求天神多降几个清醒的人才来拯救这个X。
短短的四句话,表达了作者忧患、无奈、不甘又不屈的复杂的思想情感。
其他网友观点
不要埋没人才,要不拘一格选才用才。
其他网友观点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希望X者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思想感情。作者于诗中指出要使中国恢复蓬勃生机,必须倚仗一场猛烈的疾风惊雷般的社会变革的震撼与涤荡。并希望最高X者振作起来,选拔.任用各种治国的英才,给予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从而振兴中国。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