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原文: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网友提问: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优质回答: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巜声声慢》?

《声声慢》是“千古第一才女”,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所作。这首词是她的代表作之一,纵观全词,应该是李清照的后期作品。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人各有异,笔者试图根据词义结合其创作背景,用“心”去加以解读。

附全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这首词起句就不同寻常,一连用“寻觅,冷清,凄惨戚”这七个字形成七组叠词,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慘惨戚戚”。在填词(包括诗赋)方面来看,史上绝无仅有。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北宋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在李清照46岁时,丈夫赵明诚因病去世,葬夫之后作者南渡,追随X的队伍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X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一起涌上心头,无法排遣。

上半阙解读:作者南渡后苦苦地寻觅着幸福的生活,然而面对国破家亡,丈夫去逝的处境,她感觉到的只有冷清、凄惨和悲戚,这是她向往美好生活从心中迸发出的一种呐喊。刚才还是暖和的天气怎么忽又变得寒冷了呢,真让人难以保养和休息。变幻莫测的风云有如她的人生,在乍暖还寒的时侯虽然喝了二、三杯淡酒,却怎么也抵挡不了傍晚紧吹的寒风。此时看到一行太雁从头顶飞过,让她感到更加的伤心,她思索着,那些南飞的大雁或许就是当年为她传递信书的旧日相识。

下半阙解读:作者通过描写残秋的所见所闻,借喻自己落寞孤寂的现实情感。那些堆积在田园的满地X,现已经憔悴不堪了,如今还会有谁来采摘它呢?孤孤单单地守在窗前,独自一人又怎么能熬到天黑?窗外的梧桐被细雨淋漓,到了黄昏的时候,梧桐树叶上还在落下点点雨滴。这样的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来了结

写于2021.10.2

其他网友观点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宋词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作品对后世有着较大的影响。

《声声慢》可能是易安后期的作品。李清照所处的时代,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靖康前后,她经历了由家庭幸福美满,国家战乱频仍,一人漂泊落拓,晚景寞苦凄凉的历程,感慨自然良多。这首词恰恰就是宣洩了一个漂泊落拓而又失去爱情的人内心苦闷的心景。词的上阕主要写境况而兼及心情的透露,下阕以景物旁衬而主要写心情。全首词迭字连用、借用口语,最能体现其妙处所在。

全首词用“寻寻觅觅”开场,把一个人内心空虚、百无聊赖的心境十分逼真的表露出来,寻觅不可得;接着便是冷清;冷清过后,自然就是“悽悽惨惨戚戚”。这七组迭词很自然地构成了三个不同的层次。所以到最后,相识的雁过,引起的只是无语的惆怅。

下阕把意境发展到最高限度,黄花堆积,容光憔悴,谁来采摘?“守着窗儿”是怜爱那憔悴的秋光,也是从秋光中见到了自己容光的憔悴,所以有“怎生得黑”的惨淡感受。正因为空虚,所以“点点滴滴”都好象打在自己的心上,越来越愁。

其他网友观点

此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恨而作的。它写的是词人从早到晚一整天的愁绪。其妙处主要体现在叠字上,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表现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丶神态,冷冷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巨大的创痛。这几句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作的音乐性。其次是借物抒情。都准确而形像地表现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道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强烈感愤,促然作结,而其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讲究声情,巧用叠字,满纸鸣咽,动人心弦。

其他网友观点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其风格清丽婉转又沉哀凄苦。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使她的词作一改以往的清丽明快,而又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抒发了自己闺中生活和流落异乡的情感,真实地表达了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声声慢》正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尤其是表达她孤独处境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更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之经典的奇句。我们再原文赏读一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以悲秋来抒写满怀凄凉、孤独无依的感情,全词以残秋景色为衬托,以悲秋为线索,抒写了词人内心深处一种绝望的哀愁。虽为词人一天的所见所感,实际上却概括了她一生的隐情与悲欢。她痛定思痛,不尽的哀思与万般凄苦的凝聚,使她发出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慨叹。

词作一开篇就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有所寻觅的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组入声叠字,具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美,不仅句式创新出奇,而且声情并茂,如一串哀婉的叹诉,曲折地表露出词人凄切的心情和孤独的处境。大声地寻,细致地觅,但是冷冷清清,却带来了词人思想上的凄凄惨惨戚戚,很有层次感,又富有音乐性,其艺术技巧压倒X芳,堪称冠绝。把词人流离凄婉之感抒发得淋漓尽致,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寻寻觅觅”,词人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但已成了过眼云烟,这表现的是一个心灵残破的女子的情感,是写神态。“冷冷清清”则写环境。秋天的萧瑟悲凉,异乡的孤苦无依,国破家亡的冷落,无不使词人产生一种冷清寂寞之感。“凄凄惨惨戚戚”是写词人的心境,凄凉、惨痛、忧愁,一语道出了自己的心情意绪,凝聚了词人对个人忧患和国家残破、故土难回的深切悲哀。七组入声叠字,韵调低回,节奏短促,轻细、凄清,并由缓至急,由疏至密,使凄苦之情逐渐升华,渲染了词的气氛,是全词的总纲。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乍暖”两句收束一串叠字的叹喟,拓开笔势,细致描摹一天的寂寞生活和内心的孤独。词人此时不写心情,只论酒。不写孤独,只怨秋风紧急,使词调更加低沉悲凉,似秋暮风急更加凄凉,并用借酒浇愁难消愁,来渲染词人愁情之重。傍晚秋风更劲,几杯淡酒无法御寒,反而更增忧加愁。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紧接着词人睹物思人,伤心重重,北雁南飞,秋将尽,冬将至,气候越来越冷,暗示词人心情越来越坏。此时见北雁南飞有“似曾相识”之感,自然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慨,却满腹心事无处倾诉。词人X,雁尚在,丈夫却早故。大雁尚知归乡,人却有家难回,更惆怅万分,真是愁连愁,悲连悲,正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一个凄苦孤独的女子黯然伤神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她在孤苦无依地寻觅,她在借酒浇愁,她在孤独中凝望天际的大雁,她在残菊前伤神落泪。

词的下片,笔锋一转,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抒发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和惜花凋谢的情怀。残败的黄花飘零满地,而自己早已 “人比黄花瘦”,但离愁中却含有甜蜜的回忆和重逢的希望,而如今秋风里,X飘零,花瓣满院堆积,词人却无心观赏。这既是写X,更是写词人,以花喻人。深秋X残败,词人年迈,于花于人,都不堪采摘。花的命运正是自己的命运,在虚实兼济之中又增加了双关艺术,以写深秋残菊抒发昔盛今衰的个人身世变迁之慨。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词人盼望天黑入睡,暂时忘却烦恼,但是度日如年反比白天更加难熬。一个“黑”的险韵,押得沉稳妥帖,读之更让人寡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秋日黄昏,梧桐瑟瑟,细雨绵绵,这淅淅沥沥的秋雨,岂止是打在梧桐叶上,简直是点滴不漏地落进了词人的心中,使词人怎能不感到透心的冰凉,又怎能不流出点点滴滴的泪水呢?这真是雨打残桐不忍闻,说不尽的凄苦酸楚啊!“点点滴滴”四个字,既是摹状又是象声,冷雨、黄叶、泪水下坠之声,都被才女描摹得细致入微,如见如闻。写尽词人在梧桐雨中孤独凄凉之感,通过黄昏细雨敲击梧桐,把词人的悲情推向了高峰。正是“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词以最后一个“愁”字作结,“这次第”三字收束全篇,所写之景,“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概括了全篇所抒之情。虽将一切凝聚在“愁”字中,却并非一个“愁”字所能包括得了,从而扩大了词的感情容量。一个“愁”字,戛然而止,言已尽而愁无穷,更是妙笔,给人以无限的回味,淋漓尽致地传达出词人无限痛楚的凄惨之情。

总而言之,这首词描写残秋的特征,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和秋日黄昏,宛如一幅阴沉凄惨的画面,描摹出词人一天生活的实感和心境,也着实是李才女的一大创造。若无高深的艺术造诣是决然写不出这酷似“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奇句来的。整首词开合抑扬,从容自如,愈唱愈妙,境界逼真,深化了全词的主旨,扩大了词的境界,成为“卓绝千古”的名作,充分展示了词人那“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超绝艺术。

其他网友观点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今译】

我苦苦寻觅,却只感觉冷清凄惨,内心悲戚。秋天刚爱还寒的时候最难保养。喝了几杯淡酒,仍感觉晚上的秋风凄清。大雁飞过天空,心里正在伤怀,知道这是以前曾飞来过的鸟儿。

X落满地,残存的X憔悴不堪,还有谁忍心去摘呢?守住窗前,独自一人,怎么才能度过漫漫的黑夜。夜晚上细雨蒙蒙,滴落在梧桐树上,这萧条的雨夜,怎一个秋字可以概括。

【译解】

此词写诗人愁苦之情。起句的十四个字都用叠字,词结尾"到黄昏、点点滴滴"也用叠字,新警奇特,情景婉绝,真是绝唱。起句的叠字都是唇齿音,读文更让人有凄清之感。全词都是寻常语,未用典故,来加雕饰,却把心中所感用白描手法写出,感人至深,结句有力。

其他网友观点

李清照的词被称作易安体,在宋代众名家.大家中独树—帜。

她的《声声慢》全词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个愁字了得!这首词语言通俗,就字靣而言,无须作更多解释。

《声声慢》写的是—天从早到晚的实感。—开始,词人连用14个叠字,此为前人所未有,更为后人难以仿效。寻寻觅觅摆明了无处可寻,冷冷清清更是无人相慰,凄凄惨惨戚戚又是那样的无可奈何。词人以浓重黯然的笔墨,悲郁难奈的心情,把她遭遇的国破.家亡.夫死.己老的痛苦—股脑儿倾注于词中,满满的全是咬牙咽下的血泪。

在手法上,词人以鸿雁.黄花.梧桐等意象兴感。词人笔下的鸿雁,似乎就是旧日替自己传书的那只,可而今却无人可寄了。满地盛开的X,相对的却是憔悴的赏花人。而梧桐传说中梧是雄树,桐是雌树,两树本当同生同长,同生同死,而今梧巳去,桐何堪!

清人刘体仁说李清照是:当行笫—人,梁启超说她:最得咽字诀,是最贴的评价。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jpg” />

与声声慢原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