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给孩子一个好的启蒙教育?
优质回答:
关于孩子启蒙教育问题,下面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儿童启蒙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学龄前的启蒙阶段,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宝宝心中最亲密的人,父母的言谈举止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言一行。几乎所有的宝宝都是在1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语言了,所以到1岁为止都能说简单的句子。但是,宝宝开口晚,说话慢,除了遗传和生理方面因素之外,家庭的育儿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做好儿童启蒙教育呢?怎样做好儿童启蒙教育?下面,我们总结了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把握好儿童启蒙教育的三个关键的阶段真的很重要哦!
一.怎样做好儿童启蒙教育
关注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助力宝宝健康的全面发展
第一阶段:培养宝宝探索空间的X
这是宝宝智力启蒙的第一步,让宝宝尽早的了解周围的世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些条件,能让他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从玩具到家居用品等。我们可以说,孩子生来就喜欢玩耍,父母要利用孩子天性更多的引导,比如可以和宝宝一起做互动游戏,也可以画,玩气球,捉迷藏等等,这样可以培养一些孩子实用能力,宝宝也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
在此之前,宝宝所看到的世界是二维的。从第五个月起,宝宝突然发现孩子开始明白事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开始对事物有了新的初步认识,并且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一岁左右的宝宝喜欢东X,西看看。他们通过多看、多摸、多X,从而学会一些比较粗浅的知识,使感知和认知能力得到提升,智力得到锻炼水平也随之不断的提高。
第二阶段:培养宝宝回想记忆力
大一点的宝宝,可以独立说话,可以学习背诵一些简单的儿歌。三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让他背诵一些小短诗或小故事,同时也要锻炼孩子们把自己的玩具或小衣服放在某个地方,目的是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东西,增强记忆力,这也是培养孩子记忆的好方法。但是不能强迫宝宝接受知识。你也可以通过阅读,数数的方式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交替的进行。所以妈妈们不能太着急,不要让孩子厌倦学习,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教育孩子,想要把知识直接灌输到孩子的脑子里是不行的,必须注意循序渐进,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多点耐心教育,让宝宝的智力发展得更好。
第三阶段:对宝宝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引导
对宝宝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引导,从3岁开始比较合适的。这一阶段可以引导孩子们尝试运用逻辑思维能力,首先锻炼他们的分析和分类能力。孩子们可以从一些玩具或家具中辨认出一些东西,也可以教他们如何辨别自己的小手、脚的特征。首先,积木五彩缤纷有吸引力,有一些图案,孩子们更喜欢,再加上积木有很多形状,一旦孩子在玩不同积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新的相似的建筑空间结构,这将使孩子有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孩子对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兴趣。
事实上,父母指导才是关键,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也可从游戏开始,父母可以徒手做模仿游戏,也可以利用小玩具引导宝宝的兴趣来激发想象力。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较大的宝宝,可以先给他们讲童话故事,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为创造力做好准备。
二.宝宝的启蒙教育如何开展?
1.家长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
当孩子学会吃饭,学会走路时,父母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你会发现当宝宝不会说话时,你的一双不友好的眼睛或一个手势,宝宝会立刻做出反应,并害怕钻到父母的怀里。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就会在心里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我们怎么能不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呢?
2.引导宝宝要有正确的言谈举止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幼儿时期是他的思想意识萌发期,稍加关注和指导是对宝宝智力发展的很大帮助。父母应该时刻的注意孩子的行为,及时引导和纠正孩子的行为。随着宝宝的成长,言行举止有不当的地方,我们要及时的指出,并积极引导,让宝宝在潜意识里知道为什么错的,在不知不觉中让宝宝的言行举止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3.有意引导宝宝兴趣爱好的发展
兴趣是指对事物感兴趣或关心的感情。在心理学里–是指人们理解某件事,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自觉倾向。它显示了人们对某件事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情感反应的心理活动。兴趣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人们集中注意力,产生令人愉快、紧张的心态。
所以我们可以用许多新鲜的东西来X宝宝的好奇心,宝宝都爱玩是天性,关键是通过正确的方式让宝宝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例如,准备些读物、画画的蜡笔等,偶尔给宝宝讲述一些故事,培养宝宝的扩展思维,通过生动的图片让宝宝得到认知,帮助打开想象的空间。其实,宝宝在哪个成长阶段,就决定他现在喜欢什么。另外,孩子现在还小,可塑性很强,而且他的优势和兴趣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他们会因外界的因素影响而变化,所以他现在的兴趣可能会随时改变,现在的短板也可能成为将来的优点。
4.注意增强宝宝健康意识
当宝宝还小的时候,往往分不清干净和脏的东西,经常抓到什么就送到嘴里。特别是当宝宝有长牙齿情况的时候,一旦不注意,就会把什么东西送到他的嘴里。更重要的是可能会有危险。孩子的抵抗力很弱,如果不注意卫生很容易造成腹泻等疾病。所以我们可以提高宝宝的健康意识,让宝宝知道手脏了就要洗手,宝宝不少生病家长少担心,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宝宝能幸福健康成长。
5.增加宝宝安全意识
宝宝的成长是一个从无知到认知再到熟悉的过程。当一个宝宝还小的时候,他不知道什么是安全的和危险的,1岁左右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些孩子天生就很谨慎,有些孩子生来就爱冒险。谨慎的孩子需要成年人的鼓励和支持,但不需要被安排和替换;敢于冒险的孩子需要成人教导孩子正确的方法和自我保护意识,更不用担心孩子的伤害并安排替换他们,从而取代孩子的练习机会。
我们可以采取和宝宝做游戏的方式,游戏中通过与宝宝的互动让宝宝了解什么是危险的,不能随随便便的用X觉,否则会伤害到自己,让宝宝下次有危险时,可以主动回避和远离思想,更好的保护自己。要经常提醒宝宝远离危险,安全第一。
6.和谐的家庭环境
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宝宝的心理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它将引导宝宝朝着一个充满爱心、友好、深情和正义的方向发展。对于那些生活在家庭暴力环境中的孩子,家庭中的不良因素的阴影深深的扎根于脑海中,导致儿童要么有暴力倾向要么胆怯。因此,家庭和谐环境是培养宝宝健康心灵的最佳土壤。父母如何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希望各位父母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成长环境,做孩子心中的好榜样!
除了以上的介绍开展启蒙教育的方式外,还有个小分享个给大家,尝试这用小儿推拿的”益智保健推拿方法”有助于儿童智力的提高。小儿智力开发越早越好,0-3岁是由为重要,智商的高低与肾精是否充盈。想要提高智力,需以补肾X、健脑益智为本:
方法:揉二马穴30分钟到1个小时
揉二马穴
作用:健脑益智,补肾X,促进生长发育
范围:先天不足,脑发育不全,脑外伤后遗症等等
只有一个独穴很好记住,不过需要坚持效果才更好,父母可以尝试着做!
孩子是天真、单纯的,就像一张白纸,希望父母能帮助宝宝在这张纯洁的纸张上勾勒出美好的未来!
其他网友观点
启蒙教育的定义
当孩子年幼不具备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时,只能简单使他们记住结果而应用科学知识,这种忽略证明过程的教育方法叫启蒙教育。
如何进行启蒙教育
一是尽早开始感官X训练。在孩子出生后,就要着手开始一些眼耳鼻舌手等感官方面有意识地训练。通过食物、玩具等训练其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使其靠各种感觉辨识事物。
二是根据孩子成长阶段进行感觉知觉和相关能力训练。在孩子一至三岁左右,要有意识地引导其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思维力和想象力。
三是注重培养孩子探索事物奥秘的兴趣。为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发问,认真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注意表扬孩子的求知欲,鼓励其大胆质疑,认真观察,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四是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启蒙。可利用《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二十四孝》《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教材、动画节目,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小培育正能量。
五是加强数学启蒙教育。数学启蒙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而促进智力发育。可引导孩子数数、认写数字,区分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辨识物体的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等,以促进孩子对物体数量、空间、时间、方位等特征的把握。
六是加强音乐启蒙教育。可引导孩子听儿歌、钢琴曲、小提琴曲,练习配乐朗诵、音乐舞蹈、乐器演奏等,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增强孩子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促进智力发育。
结语
俗话说,三岁看老。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一定要高度重视,从小开始,切莫荒废。另外,启蒙教育要基本符合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不可过早,也不可过晚;启蒙是一种兴趣激发,不要强加给孩子,变成他们的负担。建议家长参考一下《幼儿启蒙丛书》系列等相关书籍,有的放矢加强对对孩子的启蒙教育。
【欢迎关注“教育心理专报”,与您分享更多青少年教育心理实战经验、教育案例和感人故事,帮您解决家庭教育的困惑!】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
启蒙教育:是指幼儿不具备知识的能力时,简单的教他们的知识,启蒙教育常用的方法是用一些幼儿已知的类似常识,来说明道理,而不是传授科学证明的过程。所以在对幼儿做启蒙教育之前必须要先知道幼儿的感知觉和认知发展规律,才能有针对性的去做启蒙教育【不知道您的宝宝现在多大了】
感知是儿童所有认知活动的开端。感知觉虽然是较低级的认知活动,但没有感知觉,就谈不上记忆、思维、想象等高级的认知活动。感知能力发展得越充分,记忆储存的知识经验就越丰富,思维和想象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也就越大。
成长规律1、婴儿在环境中逐渐学会正确地运用视觉
婴儿一出生,就有对光的感受性,能辨别亮和暗,对弱光比较容易适应。此时孩子的视觉并不敏锐,能看到的距离约为60cm,在15~20cm的范围内视觉最清晰。
2个月左右时,出现视觉集中。视线首先集中在活动或鲜明发亮的物体上,逐渐地能随光亮的X物移动。
3个月左右时,婴儿的注视、移视和追视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4个月时孩子的注视时间和距离不断延长,视觉集中也逐渐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4~8个月时孩子表现出喜欢亮度大的颜色,而不喜欢暗色;喜欢光波较长的“温暖色”如红、橙、黄,而不喜欢光波较短的“冷淡色”如蓝、紫。
9~12个月时孩子的视觉能力进一步发展,开始能对事物进行积极的观察。
成长规律2、婴儿听觉从可以辨别母亲的心音逐渐发展为与成人相似的听觉能力
婴儿刚出生时,就可辨认母亲的心音和节律即母亲心脏跳动的声音和节奏。
2~3个月时婴儿开始能倾听周围的声音。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并把头转向声源。
3~4个月的婴儿已能对音乐表示喜欢,对强烈的声音表示不安,还能对成人(特别是母亲)的声音进行分辨,有所反应。
8~9个月时能分辨各种声音,对严厉与和蔼的声调能做出不同的反应。
成长规律3、 婴儿从能辨别不同的味道和气味逐渐发展到与成人相似的味觉、嗅觉能力
味觉:新生儿已能辨别甜、咸、苦、酸等不同味道,并且对甜的喜爱胜过咸。
4个月之后的婴儿对食物的微小变化已很敏感,所以应该适时添加各类辅食,使孩子习惯各种味道。
1岁左右的婴儿已能精确区别同一味道的不同浓度。
嗅觉:4个月左右的婴儿就能比较稳定地区分好的气味和不好的气味。
1岁左右,婴儿的嗅觉能力已经和成人的大体相当。
成长规律4、皮肤觉可分为触觉、痛觉、温度觉,这些感觉在婴儿期均得到了发展
婴儿一出生触觉就已经很灵敏,尤其是眼、嘴唇、手掌、足底等部位。
有研究表明,接受抚摸的新生儿其肌肤饥渴可得到满足,心理上可得到安慰,能促进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强免疫功能。临床医生发现,得不到抚摸和亲吻,皮肤经常“挨饿”的婴儿,往往性情抑郁、孤僻,爱咬嘴唇、啃指甲,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动作迟缓。
婴儿的痛觉出生时已存在,疼痛可引起全身或局部的反应。
温度觉在婴儿出生时就很灵敏,尤其对冷的反应,洗澡水过冷或过热,牛奶过冷或过热都能引起婴儿的不适,甚至哭闹。
成长规律5、深度知觉的发展可避免婴儿从床上、台阶上等危险危险地方摔下来
所谓深度知觉,就是对远近、深浅的知觉。它对于了解环境中各种物体的位置排列、从而引导人的活动和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当婴儿学会爬之后,很多父母就开始为他会不会从某个地方摔下去受伤而担忧,深度知觉可以使婴儿避免从床上、台阶上等危险地方摔下来。
成长规律6、婴儿大约在X个月获得了形状知觉的恒常性
2~3个月的婴儿,他们更喜欢看复杂的、有曲度的物体。如,他们更喜欢看许多小矩形组成的图案,而不愿意看单调的几个大方块;他们更喜欢看曲线而非直线。
形状知觉恒常性的发育
形状知觉恒常性是指个体在观察熟悉物体时,当其观察角度发生变化而导致在视网膜的影像发生发生改变时,其原本的形状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
如:从正面看一台电视机,屏幕上的人是直立的,当我们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时,投射在我们眼睛视网膜上的人的图像也“躺下”了,但我们并不会觉得电视里的人也躺下了,还是知道他们是直立的。
婴儿大约在X个月就获得了形状知觉的恒常性。
成长规律7、4个多月的婴儿获得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大小知觉恒常性的发育
大小知觉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个体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随距离变化而变化,也不随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其知觉映象仍按实际大小知觉的特征。
如:当我们在大街上走时,街上的人们与我们的距离远近不同,距离500米远的人,投射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图像还不到一个小米粒大,但我们绝不会把那个人看成是米粒大的一个人,还是知道他是一个身高和我们差不多的人。
4个多月的婴儿就能产生大小知觉恒常性了。
6个月左右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知道幼儿的这些自然成长规律后我们就能针对不同时期的训练,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启蒙教育,在不了解成长规则的时候乱训练孩子,有害无益的
下面我分享不同年龄的幼儿应该怎么启蒙教育
2-4个月的幼儿
启蒙策略1:和孩子做游戏,促进其视觉、听觉的发展
视觉训练
启蒙策略:游戏
目的:通过注视可以移动、旋转或抖动的玩具,促进2~4个月孩子的视觉发展
游戏准备:可移动、旋转或抖动的玩具若干
具体游戏:将任一玩具悬挂于孩子上方60~70厘米处,通过移动、旋转或抖动玩具引起孩子注意。当孩子开始注视时,可记录下其注视的时间。3~4天后如孩子不再注视该玩具,即可换另一种玩具。如此依次替换。
听觉训练
启蒙策略:游戏
目的:通过让孩子听各种音乐、声音,促进3个月以上孩子的听觉发展。
游戏准备:能发出不同声响的物品、音乐等。
具体游戏:当孩子精力较X的时候,找出各种能发出不同声响的物品,比如小铃铛、口琴、杯子等,依次为孩子“奏”响。当孩子循着声音的方向望过来的时候,父母可以继续发出声响。也可为孩子播放各种各样的音乐。
6-12个月的幼儿
启蒙策略2、鼓励孩子爬行,锻炼孩子自己走路的能力
帮助孩子活动、爬行
可让孩子俯卧在床上,家长在离他30~40厘米的地方放一个新颖玩具,他需要用一点力量移动身体才能拿到。家长还要用语言鼓励他去拿。如果他能用自己的一点力量够到这个玩具,可以让他玩一玩这个玩具。逐渐地,X具放到离孩子更远的地方,让他用自己的力气去够,慢慢地就可以学会爬。
孩子学会爬行之后,对“未探索”之地充满兴趣。有些家长怕孩子磕着、碰着,不敢让孩子爬,这样会限制孩子的活动,不利于孩子感知觉的发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孩子自主活动,但是给予多方面的照顾,比如帮助他们转身、攀爬,协调他们的手足伸缩等。
锻炼孩子自己走路
有些孩子喜欢让家长抱着,自己不愿走路,成人也觉得孩子还小怕孩子累着,就为孩子“代步”,这样不仅会让孩子越来越懒惰,还不利于孩子的发育。其实,走路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长见识。
12个月以后的孩子
启蒙策略3、通过抓握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玩具或物体,培养孩子的形状、大小知觉
形状知觉训练
游戏目的:用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培养孩子的形状知觉。
游戏准备:各种形状、颜色的积木。
具体游戏:家长可选一块积木,然后问“找找看,哪一块积木和妈妈手里拿的一样”,让孩子从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中找到一样的积木,从而帮助他认识不同的形状。等孩子能够毫无困难地找出相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后,再开始让他不仅练习了抓握还训练了手部小肌肉的动作。
大脑发育:在生命的早期,大脑以一种惊人的速度生长着。有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大脑的发育加速期是在母亲X最后3个月和婴儿出生后的前两年。大脑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控制着人的各种活动与思维。大脑发育的情况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思维的发展。
成长规律一、婴儿的闹重和头围在生命早期增长迅速
12个月时已达到800~900克,24个月时增到1050~1150克,36个月时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此后发育速度变慢。
成长规律二、大脑存在一定的发育顺序
婴儿大脑最先发育成熟的区域是初级运动区(控制简单动作)和初级感觉区(控制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过程)。
教养策略:保护孩子,避免过度应激状态对孩子脑的损伤
父母应为孩子创设较为宽松的环境,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孩子处于不愉快的环境中,其大脑就会通过消耗大量的葡萄糖来处理这些压力,而葡萄糖在早期主要用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给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避免孩子遭遇惊吓、恐惧、疼痛、缺氧缺血等应激反应,尤其不能让孩子遭受像X、长时间关在黑屋子里等创伤性X,以免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与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父母应避免对婴幼儿有过高的要求,让孩子过早进入 “兴趣班”,过多的批评、体罚也会给孩子带来比较大的心理压力,造成不良的应激反应,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大脑的正常发育。也就是说,早期教育训练或智力开发也要适度,如果训练强度过大、内容过多、难度过大,使孩子的脑不堪重负,反而妨碍了脑的正常发育。
成长规律三、婴儿期大脑具有最强的可塑性
在婴儿期,大脑的可塑性是最强的。即使受到损伤,也能通过相关的学习而获得一定程度的修复。
教养策略: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婴幼儿需要大量的睡眠。据统计,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
在孩子们睡觉时,大脑正在悄悄发育着。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按时作息的习惯和良好的睡觉习惯(在安静、安全的环境中熟睡),不要随意打扰正在熟睡的婴幼儿。
成长规律四、大脑会逐渐呈现出左右偏侧化发展趋势
大脑的左半球控制着身体的右侧,负责语言、逻辑、细节、理性等功能。大脑的右半球则控制着身体的左侧,负责空间、音乐、艺术、形象等功能。
教养策略:给孩子提供充足的X和丰富的营养在给予孩子X方面,父母应该充分调动婴儿的感觉系统
例如:对婴儿进行抚摸和按摩,让婴儿看不同颜色的物体,闻各种气味等。
还可让孩子接触质地不同、形状各异的东西
如:柔软的毛绒玩具、方块积木、金属的手镯、橡皮娃娃、坚硬的墙壁等,让孩子感受不同物品带来的不同触感。在营养方面,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饮食营养。让孩子呼吸清新的空气(注意装修、玩具散发的有毒气体、X烟等)。还可以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X玩耍,促进其动作的发展,通过动作促进其大脑的发育。
成长规律五、过度应激状态会损伤孩子的大脑
应激反应通常是指身体在内外环境X条件下出现的一系列生理性反应,是机体受到过强或者有害X后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是一种多激素参与的反应。应激X形式很多
如:惊吓、恐惧、疼痛、缺氧缺血等。
启蒙策略:利用玩具等启蒙孩子的形象思维婴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父母应充分利用玩具的真实生动性和形象性来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
可多用玩具、彩色图片,让孩子把彩色木块、图片拼叠出一定的图样来,鼓励孩子别出心裁地设计。
如:
给1~3个月的孩子买和人脸相仿的彩色脸谱,在婴儿床上方悬挂彩色气球等
给4~6个月的孩子买可捏响的塑料或橡胶玩具等
给7~9个月的孩子买不倒翁等玩具,激发孩子兴趣
给10~12个月的孩子买积木等玩具,让孩子知道两块积木相碰会发出声响,还可以用积木叠出不同的形状。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让大自然的事物X大脑,促进脑发育。
左右脑开发策略:促进孩子左右脑协调发展强化多种感觉通道的运用。为了使左右脑协调发展,家长应该让孩子用上多种感觉通道,充分利用视觉材料(图片、画面),听觉材料、嗅觉材料、触觉材料等多种X,让孩子多听、多看、多说、多画。
如: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先让孩子看图自己讲,然后再听大人讲,讲了之后还可以由大人和孩子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这样,孩子能在听的时候得到多方面的X,促进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这也有助于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一种愉快的氛围。
积极创造情境,让孩子通过理解性记忆提高记忆力。
如:将情境和语言结合起来学习古诗。
在下着细雨时:可以教孩子学习“清明时节雨纷纷”
在看到鹅在河里嬉戏时:可以让孩子朗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在观察到草色变化时:可以教孩子朗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
此外,针对孩子启蒙教育发展的科目很多,,建议家长根据不同年龄做不同的启蒙教养,不能操之过急
感知觉与认知发展
感知觉发展
大脑发育
注意力发展
记忆力发展
语言发展
动作与行为发展
动作发展
说谎行为
欺负行为
分享行为
害羞行为
气质与情绪发展
气质是儿童发展的底板
依恋发展
分离焦虑
情绪节能力发展
品质发展
道德的发展
独立性的发展
坚持性发展
责任心发展
同情心发展
自信心发展
抗挫能力
延迟满足能力
好奇心
能力发展
识字能力
阅读能力
数学能力
绘画能力
音乐能力
体育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
同伴交往能力
【欢迎关注“熊娃大变身”,与您分享更多儿童教育心理实战经验、教育案例帮您解决家庭教育的困惑!】
接下来的每天都会更新一篇以上列出来的启蒙教养方法
其他网友观点
生活中引导孩子的好奇,外出仔细观察广告牌学习文字、观察植物、观察动物……从生活中启蒙
其他网友观点
1.注意言传身教,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脏话,吵架等。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游,多看书,多陪陪孩子。
2.和孩子做互动游戏。做些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游戏,看些动画片等
3.多看些育儿方面的书,学习些育儿经。
4.买些知识卡,玩耍时教孩子认识些初步知识,比如汉语拼音,比如阿拉伯字母,比如常见汉字,常见动物,常见交通工具等等。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
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主要是两条线,一是德,一是智.对幼儿来说德育方面主要是文明礼貌方面的教育,当然不是讲大道理,这么小的孩子,就是教他学习文明礼貌的用语,大人要做好榜样,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个粗话,孩子的模仿能力可强了,经常听到不文明的用语,他也会习惯成自然,脱口出脏话.所以在这个方面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不什么要把文明礼貌教育列为启蒙教育的内容?因为在一开始,习惯不良,以后改起来就难了.
再一个就是智力的培养,这一块要用巧力,什么样是巧力?要借关键期的威力来培养孩子.例如,0-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候对语言能力的培养就是事半功倍,效果出奇地好.包括识字,阅读,外语学习等.如果不抓好这个时期,错过了就等于放弃了很多资源.
在幼儿的启蒙教育中,有一点重要的体会就是,要抓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不抓思维能力,只注意一般知识点的传授,就等于放弃了主战场.没有强有力的思维能力,人充其量也就是个小工.而思维能力强的人才是主导者.才有可能干大事.在幼儿的启蒙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多数家长没有育儿知识,想当然,想怎么教就怎么教,没有目标,没有计划,三天 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家长是不可能有战略眼光的.只有有战略眼光的家长才知道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如何给孩子一个好的启蒙教育?.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