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什么意思,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什么意思的对话?
作为儒家学派的二号人物,被世人誉为“亚圣”的孟子,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可以说,孟子是一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根据当时所处时代的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即“仁政学说”。
孟子的散文特点相当鲜明,不但善用排比,而且也非常善于使用比喻,并且能够运用大量对比的手法,互相比较,将深奥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极具说服力。
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孟子,这一生代表作有很多,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而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是出自孟子之口。
相信“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每个人都懂得,它引申的意义是说,人生之中,总免不了要面对难以抉择的时候,就像鱼和熊掌,尽管你都很喜欢吃,但是当你只能选择其一的时候,便不得不做出痛苦的选择了。
相信有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左右为难的境遇,那么,当我们真正面对这一困境的时候,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其实,孟子在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后面,还说过更重要的话,不过很多人或许忘记了。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他认为当两样东西都想要的时候,有时不能如愿以偿,两者之中需做出取舍。他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选择罕见的熊掌而放弃寻常的鱼。
为什么?
其实鱼与熊掌只是一个比喻,鱼是人们常吃的食物,熊掌却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通常情况下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时,自然会选择珍贵的熊掌而放弃随处可见的鱼。孟子所讲述的只是人之常情罢了。
但下面话锋一转,把命题升华到生死大义上。生,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两者不能兼得,我宁愿割舍生命而保全大义。
孟子把生命誉为鱼,把大义比作熊掌,认为大义比生命要宝贵。
孟子相信人性本是善良的,舍生取义之境界不是圣贤独有的,人人都有为大义而死的高尚情操,只不过贤德的人不容易丧失对义的追求罢了。
鱼与熊掌之间的选择,就像生与死、利与义之间的抉择,人们普遍贪恋生而畏惧死亡,在利益与道义之间挣扎徘徊。
以人性而论,人对某种事物的渴求可能超过生命,对某种事物的厌憎可能超过死亡,而廉耻之心可以帮助人们抵住各种X,认清基本的道德规范,明白许多X应该加以抑制,而死亡并非最可憎之事,如此,人们便能从内心深处渴慕义举,从而变得大义凛然。
孟子主张“仁”、“义”,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正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人间的道义值得牺牲性命来维护,抛弃鱼而选择熊掌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文由「善品堂藏书」编辑整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什么意思 或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