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的结局是什么(张良的结局怎么样了)

张良的结局,张良的结局是什么?

【功成名就的张良,为XX后传闻逃隐了?他后半生过得怎么样?】因刘邦有残杀功臣之举,历史上便有人推想出张良惧祸、自度不免,便托词辟谷而逃亡隐居。不深究史籍者,往往信之。有些史学家也据《史记·留侯世家》中有“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之语,臆断张良逃亡,作为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典型。如《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评说:“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刘邦)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韩信)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张良)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明·袁黄《了凡纲鉴》卷五,“汉高帝纪”《张良谢病辟谷》条下,刘和仲评曰:“秦、项灭,英雄之恨已消,可以辟谷矣,非然者,信诛何狱,良弗去,将次及焉。

还有明·王世贞评曰:“此良之不欲为苟去也。与其从赤帝子(刘邦)而鬼,孰若从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而仙乎!然良岂果求幻化,冀白日飞升?意者无所托而苟去,高祖(刘邦)未必不疑,以求季布之术求良矣。托以赤松,使知我芥遗天下,而忌心自解。良之托,可谓远也已矣!”

故此,两千多年来,许多方志、野史、小说、戏剧,大肆渲染张良辟谷逃亡、隐居修仙的故事,汗牛充栋,不可胜记。又安指许多地方,是张良逃亡辟谷隐居处,仅在秦岭之南就有五处,如陕西省留坝县紫柏山、洋县白云山、洛南县书堂山、旬阳县子房观、甘肃省微县凤凰山。其它如湖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皆传有“张良逃亡隐居处”。好事者又在这些地方为张良修祠建庙、题词、刻碑,以实其说。

这些祠庙,至今犹存,最大者莫如陕西省留坝县紫柏山下庙台子的张良庙,现有六大院165间古建房舍,占地14200平方米。其院落连属,庙宇幽邃,回廊曲折,楼亭错陈,词碑、匾联,琳琅满目,常年四季,游人不绝。

经查《史记》《汉书》及《资治通鉴》等正史,俱无张良逃亡隐居的记载,乃知方志、野史、小说、戏剧之风传,是由《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曾说过:“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两句话演饰而来的。殊不知这两句话,只是一种设想,并未实践。现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载的时间先后,查证张良晚年生活情况,以证实张良逃亡与否。

《留侯世家》载,汉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功,高祖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使良)自择齐三万户(以封之)。”良不受,仅请“愿封留侯足矣”

同年,刘敬建议,由洛阳迁都关中,刘邦疑虑不定,征询张良的意见,张良盛称关中优于洛阳,可从刘敬之议。于是,刘邦下令,迁都关中长安。

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说明张良就在长安城内杜门养病。

十一年(前196):“黥布(英布)反,刘邦自将兵而东(征英布),X臣留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强起,至曲邮见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因说上曰:‘令太子(刘盈)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日:‘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

十二年(前195)春正月,陈稀据代反。“留侯(抱病)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

十二年三月,刘邦在征代返回途中病,至长安病笃,弥留之际,与吕后论及萧何、曹参、陈平、周勃诸人,独不及张良。议者怀疑,此时张良在何处作甚?是否已逃亡了?其实此时的张良,抱病随刘邦征代回来,仍在长安养病,因末爹与政治活动,故未提及。不久,刘邦即于十二年四月甲辰,崩于长乐宫。

纵观刘邦生前(汉六年至十二年)各条上记有关张良之事,说明张良都在病中,且一直就在长安养病如果逃亡离朝,怎能面陈策略和抱病从征呢?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惠帝。刘盈体弱性懦,大权操于其母吕后之手,有人推想:“刘邦死后,吕后执政,比刘邦更残忍,张良自度不免而逃亡”,这更难成立。据《留侯世家》载,张良曾给吕后划策,聘来商山四皓”,巩固了吕后亲生儿子刘盈的太子地位,“吕后德留侯”,只有照顾,并无猜忌。

同篇又载:“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日:‘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据这段记载,可见吕后对张良敬重之情,溢于言表,张良并未被迫而逃亡。

还有记载说:“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这里“后八年卒”,系指张良卒于刘邦死后的第八年,即公元前187年。同篇“正义”引《括地志》云:“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与留城相近也。以上,都在吕后执政时期,说明张良仍在都城长安养病,并未逃亡。如果逃亡,按照中国写史的惯例,凡对入山隐居者,必然要写“不知所终”,然则《留侯世家》又怎能详记张良的卒年及其坟墓的具体地点呢?

据上引《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后半生,一直在长安乔病,并未逃亡。全国现存多处张良逃亡隐居处,只能作为一种民间传说的名胜古迹看待罢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张良的结局怎么样了.jpg”/>

网友提问:

张良的结局,张良的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上张良,萧何,韩信是怎么死的?

优质回答:

张良在汉初被刘邦赐留侯,后辞官隐居鼓励无疾而终。萧何被封为右丞相,期间也遭到刘邦的猜忌,还好无大过,最后病死。韩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把王,侯,将,相都当过的传奇人物。楚汉相争是被刘邦拜为大将军,攻破齐国后被封为齐王,汉初又被封为右丞相,赐爵楚王。后来因人密告谋反,降为淮阴侯,最后被萧何骗至未央宫中。吕后以谋反罪处死了韩信。

其他网友观点

汉初三杰,是刘邦得以成功的关键,没有这三个人,刘邦可能一事无成。

这三个人,在刘邦成功的路上发挥出色,但刘邦统一天下后,这三个人却有着不一样的前途,有人无奈惨死,有人自污名节,还有人远离政治,X四方,下面我们就聊聊这三个人,聊聊他们是怎么死的。

张良之死:远离政治,X四方,病逝长安

张良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而且此人也很能隐忍。

当刘邦打下天下的时候,按理来说,张良能够获得不菲的待遇,但是张良深谙人性,并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于是以身体有恙请辞,远离政治。

张良虽然没有参与政治,但,曾经为太子和吕雉献过计策,张良给吕雉出的那一招,就是请“商山四皓”出山,这导致了刘盈的太子之位保住了。

晚年,张良跟随赤松子X四海,生命的最后几年,因为吕雉的说劝,仍然留在长安,只是不关心政治,不关心X。

张良的后半生,有钱有闲,不问世事,不干涉政治,公元前186年,张良病逝,谥号文成侯。

萧何之死:自污名节,病逝在汉惠帝二年

萧何是个能力很强的人,看人眼光极准,想当年,萧何是个县里的官吏时,就发现刘邦不一般,于是在天下纷乱之时,屈尊身份,当了刘邦的左右手,这一点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想想,人家萧何好歹是县里的官员,而刘邦只是个亭长,如果没有极强的能屈能伸的能力,怎会跟着刘邦呢?

在刘邦成功的路上,萧何一直是在做后勤工作,这导致刘邦在前线打仗从来不用担心后方的管理和物资供应,这样的人才实在难找。

刘邦成了汉朝开国皇帝后,论功行赏之时将萧何排在了第一,看来刘邦也不糊涂。因此,萧何获得了大量的封赏,包括土地、金银和爵位。

但是,后期的萧何生活得也不容易,因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点功高盖主,于是在门客的建议下,自污名节,让人感觉他是一个贪污X的人,刘邦一气之下把他投进了监狱,但刘邦后面在萧何的门客等人的劝导下,知道了萧何的良苦用心,只是萧何出来时,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

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继位,在汉惠帝二年,萧何病重,于是刘盈问道:“相国百年后,谁能担当此任?曹参如何?”

听到这里,萧何说道:“陛下如果能立曹参为相,我就是死了,也没什么遗憾了!”看得出来,萧何非常信任曹参。

就在这一年,萧何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病逝,善终。

在萧何死后,曹参接了班,对于萧何所定的制度和政策,没有做大的改动,只是继续执行,如此保证了汉朝江山的稳定性,这就是著名的“萧规曹随”。

韩信之死:无奈惨死在长乐宫钟室

韩信是刘邦成功路上最重要的那个人,没有韩信,汉军就出不了汉中,也就取不了天下。

但韩信是个军事天才,同时他是个政治X。

在刘邦最需要他解围的时候,他提出给他“封齐王”的要求;在他可以X,形成三足鼎立的时候,他坚持继续跟随刘邦;当项羽败了后,韩信暗地里收留项羽的将领钟离昧;当刘邦收拾了一个个“王”时,韩信还抱有侥幸心理;当韩信被贬成“淮阴侯”时,韩信有点兜不住,有点开始情绪化了;当陈豨X的时候,实力很弱的韩信却糊涂地答应里应外合。

韩信被杀时,刘邦不在长安。

因为韩信有意和陈豨里应外合,所有事情败露后,吕雉准备杀了韩信,只是吕雉的能力不够,怎么办?吕雉聪明地借助了萧何的力量,因为萧何是韩信崛起的X,对韩信有知遇之恩,所以萧何很轻易地就骗韩信到了长乐宫。

当韩信提出“陛下曾经承诺我X杀”时,吕雉早已经做足了准备,不就是“见天不杀,见铁不杀,见地不杀”吗?吕雉很有办法,为了不让韩信看到天,就把韩信放到了长乐宫钟室里,头上套上麻袋,避免了“见天不杀”;接着把韩信吊了起来,双脚悬垂,这避免了“见地不杀”;最后让卫兵们拿着竹子做成武器,从四面八方像装韩信的麻袋刺了过去,这避免了“见铁不杀”。

韩信的功劳是很大的,但除了打仗外,有时候挺糊涂,该独立时不独立,大势不再时又强行想要改变,何其难也?

关于韩信的死,被吕后杀死在长乐宫钟室是确定无疑的,但所谓的“X杀”更多见于民间传说,相关史书里没有这记载。

上面就是汉初三杰的最后归处,张良死得安详,萧何死得无憾,韩信死得憋屈。

其他网友观点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保着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

张良:相当于军师参谋长。封留侯。善终。

萧何:相当于后勤X。封酂(cuo)侯。善终。

韩信:带兵打仗。封淮阴侯。没得好死。

张良和萧何都是聪明人,虽然遇刘邦的能够全身而退,即使刘邦的大度也是他们的造化。张良是通过激流勇退来获得善终的;萧何是通过自污来获得善终的。

只有韩信,不但被杀光了全族,连他自己本人,死法也比较奇特,我们今天重点说一下韩信的死法。

1.“见天不杀,见君不杀,见金不杀”

刘邦曾经给过韩信一个承诺:只要太阳能照的地方就不能杀你,任何男人不能杀你,天下没有杀你的兵器(铁制)。

于是韩信就觉得自己肯定死不了了。如果还是能够知道未来的话,他就会知道: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给他的功臣们发了很多免死铁券,到最后那些功臣们基本上也都被杀干净了。

所以一个君主想杀一个大臣,办法容总比困难多。

2.看看韩信是怎么被杀的

君王一诺,重于千斤。既然刘刘邦承诺了,有X杀。但韩信确实又不得不杀,那怎么办呢?

见天不杀?好,那我杀你的时候就没有光。

见君不杀?好,那我杀你的时候不用男人动手。

见金不杀?好,那我杀你的时候就不用兵器。

于是韩信就有了下面一个奇特的死法:

被人装在一个笼子里,笼子上盖着黑布,用被宫女用竹签子给戳死了。

3.韩信之死说他是功高盖主?鸟尽弓藏?意图反叛?首鼠两端?都不对。

首先我们得说韩信没有没有想过叛乱,因为韩信对刘邦有很大的感恩之心。

其次,我们得说刘邦并没有因为韩信功高盖主就想杀他,因为刘邦的心胸宽广的不像话。

那韩信为什么非得死呢?

用一句现在的话说就是:韩信对刘邦的爱的方式,刘邦不不接受。当刘邦在彭城之围中,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近在咫尺的韩信竟然没有发兵去救。

究其原因:并不是韩信打算让刘邦直接被项羽搞死,而是他判断以刘邦的能力,绝对能够守住项羽的进攻,同时自己在这边集中兵力,给刘邦东山再起留下火种。

不用说君王就是普通人,我们的想法都会是:你说你还信不来救我是为了我的以后着想,那如果在彭城之战中,我刘邦死了,还有什么以后?

自古X杀人,贤君诛心,少校想告诉你的是圣君既诛心也杀人。

其他网友观点

自从刘邦揭竿而起,X大秦帝国,后又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最终建立大汉王朝。要说谁的功劳最大,当首推汉初三杰了。汉初三杰”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曾问X臣:“吾何以得天下?”X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刘邦能当上皇帝,以萧何、张良、韩信三人功劳最大,但是最终三个人的结局却大不相同,韩信因谋反的罪名被吕后诛杀,萧何虽然被刘邦猜忌,但是萧何懂得明哲保身,最终病死,得以善终。张良看透形势,及时隐退,终老山林。同样是建立汉朝的大功臣,其人生结局为何有天壤之别呢?

张良功成隐退

刘邦对张良的封赏是“自择齐三万户”,张良谢绝,张良看透了刘邦对自己也是猜忌的,把封地放在“齐”也是让自己和韩信互相牵制的意思,所以只要了“留”这个和刘邦最初相识的地方。功成名就的张良此时已形同隐居,除了在封赏功臣、建都问题上说了点自己的看法外,就是后来在保护太子上发挥了作用,请出来商山四皓辅佐太子,怕你太子的地位得以稳固。在刘邦的三杰中,张子房精通黄老之学,深知“不伐其功,不矜其能”,功成身退的道理,始终和刘邦保持着君臣友谊,使得刘邦一直很尊重张良。

韩信狡兔死良狗烹

韩信出身没落X家庭,幼时家里太穷,甚至连一日三餐都没有着落。该当众受过胯下之辱。但是韩信却是天生的军事奇才,在战场上屡立奇功,最后垓下之战打败了项羽,帮助刘邦夺得天下。

但是韩信在军事上上天才,在政治上却是个矮子。在攻打诸侯国和项羽时,屡次触犯刘邦的权威,深深的触怒了刘邦,刘邦早已是欲杀之而后快。

例如垓下之战,刘邦命令韩信及时参战,韩信确待价而沽,后刘邦再次违心地加封给韩信一大片地盘,才使韩信带领兵马前来攻打项羽。项羽死了,韩信就没有什么大作用了,刘邦立马就给韩信颜色看。第一步先剥夺了韩信的军权,改封为楚王。随后,又利用韩信狂傲自大、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弱点,授意他人告韩信“欲反”为借口,用了陈平的计谋,在云梦将他逮捕后押回洛阳,杀尽了韩信的威风,后又将其贬为淮阴侯。韩信愤恨难消,经常口不择言,周围环境对他越来越不利。最后,吕后以谋反的罪名将韩信杀死。韩信临死前说了句狡兔死、良狗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与韩信自己不懂得进退之道、不懂得明哲保身也是分不开的。

萧何自污保命得以善终

萧何能够成为“三杰”中的唯一善终者,并不是偶然的。

在刘邦心目中,真正知根知底的是萧何。刘邦起事前,就和萧何很要好。萧何早年是衙门里的小吏,在刘邦还是个经常连酒都喝不起的平头百姓时,萧何曾经常帮助刘邦,两个人的感情基础十分要好。

但是刘邦对萧何依然有猜忌之心。英布谋反后,刘邦亲自率领大军征讨。他身在前方,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使者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刘邦听后,总是默不作声。来使回报萧何,萧何亦未识汉帝何意。一日,萧何偶尔问及门客,一门客说:“公不久要满门抄斩了。”萧何大骇,忙问其故。那门客接着说:“公位到百官之首,还有什么职位可以再封给你呢?况且您一人关就深得百姓的爱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百姓都拥护您,您还再想尽方法为民办事,以此安抚百姓。现在皇上所以几次问您的起居动向,就是害怕您借助关中的民望有什么不轨行动啊!试想,一旦您乘虚号召,闭关自守,岂非将皇上置于进不能战,退无可归的境地?如今您何不贱价强买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骂您、怨恨您,制造些坏名声,这样皇上一看您也X了,才会对您放心。”萧何长叹一声,说:“我怎么能去剥削百姓,做X污吏呢!”门客说:“您真是对别人明白,对自己糊涂啊!”

  萧何心里明白,对于一般的小官员,刘邦不怕他们有野心,即使他们有野心也翻不起大浪来。所以一有贪赃枉法行为,必遭严惩。对于自己这样的大臣,汉帝主要是防止他们有野心,只要不X威胁皇权,对于贪赃枉法那些小事,根本无足轻重。为了释去刘邦的疑忌,保全自己,萧何不得已违心地做些侵夺民间财物的坏事来自污名节,并让人告发自己贪污X的罪行。不久,萧何的所作所为就被人密报给了刘邦。果然,刘邦听后,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并不查问。当刘邦从前线凯旋归来时,百姓拦路X,控告萧相国强夺、贱买民间田宅,价值数千万。刘邦回到长安后,萧何去见他时,刘邦笑着把百姓的X交给萧何,意味深长地说:“你身为相国,竟然也和百姓争利!你就是这样“利民”啊?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去吧!”刘邦表面上让萧何向百姓认错,补偿田价,可内心里却暗自高兴,对萧何的怀疑也逐渐消失了。

  一心为百姓的萧何,违心地干了侵害百姓利益的事情,心中很不安,总想找机会补偿百姓。不久,萧何看到长安一带耕地狭小,百姓缺衣少食,可是天子的上林苑中却有许多闲着的荒地用来放养禽兽。萧何觉得太浪费了,便上奏请皇上把这些荒地分给百姓去耕种,收了庄稼留下禾杆照样可以供养禽兽。汉帝刘邦当时正在病中,见此奏章,又恨萧何X于民,这可是刘邦的大忌,一怒之下,下令将萧何逮捕入狱。满朝文武以为萧何必犯了大逆不道之罪,怕连累自己,都不敢替他申辩。幸亏有一个名叫王卫尉的人,平日素敬萧何的为人,在侍卫刘邦时顺便向刘邦探问:“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刘邦余怒未消,道:“休要提他?提起他朕就生气。当年X为秦相时,做了好事都归君主,出了差错就揽在自己身上。现在萧何受了商人的许多贿赂,竟要求我开放上林苑给百姓耕种,这分明是想X于民,自己得个好名声吗?不知道把我看成是什么样的君主了!”王卫尉闻言奏道:“陛下未免错疑丞相了。臣闻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相国为民兴利,化无益为有益,正是丞相调和鼎鼐应做的职务。民间百姓感激,断不会感激丞相一人,因为有这样的良相,必是贤明之君主选用的。还有一层,丞相如有野心,当年陛下在外征战数年,他那时候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坐据关中,何至反以区区御苑,示好百姓,而去收买人心呢?”王卫尉见汉帝认真在听,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前秦灭亡,正因君臣猜忌,才给了陛下机会。陛下若疑忌萧丞相,不但浅视了萧何,也看轻了陛下自己呀。”刘邦听了,心里虽然不大高兴,但想想王卫尉的话毕竟有些道理,于是挥挥手,当天就命人放了萧何,这样萧何就捡了一条老命。

  萧何当时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见刘邦开恩释放了他,更是诚惶诚恐,谨慎恭敬。虽然因为全身带上刑具,害得他手足麻木,连路都快走不动了,而且蓬头赤足,污秽不堪,但又不敢回府沐浴再朝拜天子,只得这样上殿谢恩。刘邦见萧何如此狼狈,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便安抚萧何道:“相国不必多礼!这次的事,原是相国为民X,我不允许。我不过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无道天子罢了,而你却是个贤德的丞相。我之所以关押相国,就是要让百姓知道你的贤能和我的过失啊!”刘邦的这段话虽然言不由衷,但对萧何的廉政为民,终于还是默认了。从此以后,萧何对刘邦更是诚惶诚恐,恭谨有加了。刘邦也照例以礼相待,但萧何从此对国事就只能保持沉默了,更加知道进退之道了。

看看刘邦与汉初三杰关系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作为X王朝皇帝的用人之道是怎么回事了。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求对皇帝绝对的“忠诚”,不能触犯皇帝的权威,不能威胁皇帝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凡是皇帝觉得不放心的人,必然会将其杀死,而臣子也是整日战战兢兢,伴君如伴虎,如不懂得进退之道、不懂得明哲保身,那就是自取其祸了。

其他网友观点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但重要的是战略、战术,张良得黄石公指点是成功的范例,箫何庸庸禄禄,缺张良的策略,老来明白为时不晚,韩信的谋略只能用于打打杀杀,治国无谋,结果可悲。说白了只会干话不行,眼会出气儿才行。

与张良的结局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