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家长心得体会及感悟50字(双减政策家长心得体会及感悟简短)

双减政策家长心得体会及感悟50字(双减政策家长心得体会及感悟简短)

“双减”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重在“立”,即成长的自我能动性,“树人”重在“人”,即成长的社会规范性。这也是“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活动的目标指向。

基础教育的学校和老师在安排教育教学工作和活动时,应该心里有一把尺,衡量一下这些工作和活动是否对加强学生的“成长动力”和“成长定力”有作用,有作用者多做,无作用者少为。

——编者按

“双减”开展以来,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的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家长们在对此支持、点赞之余,有时也不免产生新的焦虑:升学考试压力还在,孩子竞争力弱了怎么办?大量培训班没了,孩子放学及周末时光是不是只能“放羊”?对于国家来说,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没有“减”,也不会“减”

在此背景下,中小学积极行动,推出“双增”举措:增课堂有效教学、增学校延时服务、增文体活动、增劳动训练、增教师责任感、增教育教学能力……

应该看到,这些“双增”行动很有必要,也将对丰富校内教与学、确保学校“接得住”“留得好”发挥积极作用,但这些行动都是以学校为“主语”,即学校要增什么,而“增”的目标指向是什么,还需思考与分析。

我们认为,“双减”的根本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重在“立”,即成长的自我能动性,“树人”重在“人”,即成长的社会规范性。这是“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活动的目标指向。因此,“减”所对应的“增”也一定要以学生自我成长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关注中心,要站在学生角度追问思考“双减”前学生失去了什么,方可明确“双减”下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增加什么。

“双减”归根到底改变的是

家长重实用、重短期、轻责任的教育理念

那么,“双减”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呢?让我们把视角拉长一些。

上世纪80年代,学科类校外培训刚刚出现时,主要功能是补差。随着时间推移,分数竞争逐渐激烈,家长对孩子期望值水涨船高,学科类补习从部分学生参与变成“双减”前几乎所有学生参加,“剧场效应”就此产生。有人总结:个别学生补习可以提高分数,大家都补习只能提高分数线。

同时,在这一激烈竞争下,校外补习的内容由最初针对个别章节发展成完整的课程,其实质是校内课程的提前学。这一现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补习的性质,其已不再是校内教学的补充,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校内教学,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两难境地,上新课也不是、不上新课也不是,还有教师把“刷题”当成最后的办法,一套题没有效果,就再来一套。

家庭经济压力增加、青少年近视问题凸显、初三学生学到后半夜……这些都是“双减”前屡见不鲜的现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继续追问:学生究竟在这样的环境下失去了什么?

首先是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多数情况下处在被安排的状态,上补习班并非心甘情愿,但看到周围学生都这样,自己也就默默接受了,这就是学生在高中及以下学段屡屡能在国际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而到了本科以上阶段各类奖项就迅速减少的原因之一。应该认识到,训练(哪怕是被动的训练)具有一定效果,但不会长远。由于缺乏内驱力,一旦外力减弱或消失,这种学习状态就会懈怠,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是淡定的好心态。学生多数情况下处在“被忙碌”的状态。学校放学后要去补习班;学校有作业,补习班也有作业……总在这样的忙乱中,心灵就很难淡定。心灵不淡定,就很难静静地思考自己与世界、现在与未来、学业与发展、家庭与学校等关系,最重要的是缺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进而认识不到成长的方向。具体表现为缺乏成长定力,只是一味地跟风。风的方向是不确定的,孩子的成长目标也很难确定。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现在初中生、小学生的家长绝大多数是80后。他们既经历过经济匮乏时期,也赶上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之时,同时,他们也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第一代,大步向前的时代为他们烙下了特有的印记。这一代父母更重实用、重短期,这种思想倾向会不自觉地浸入到对孩子的教育中,表现之一就是追求眼前的分数及其所带来的“成功”。

同时,80后作为独生子女一代,成长环境与过去相比已有较大改善,他们更关注发展孩子的自我意识和X发展,却往往淡化了与“X”相伴的“责任”与“义务”。迁移到学习上,孩子就容易把学习当作任务而非责任。我们知道,履行责任与完成任务的心理体验截然不同——一个是主动追求,一个是被动应对。

现在,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重实用、重短期”势必会促使家长重视眼前成绩;而“重X、重个性”又会减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正是基于这两点,“双减”前,作业与校外培训的量不断增加,让学生陷入从身体忙碌到动力不足再到身体疲劳的循环往复。

回归传统文化,

增加学生的“成长动力”和“成长定力”

适时出台的“双减”政策,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长期存在的功利化倾向的一次纠偏,也为推动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原提供了好时机。

为积极落实“双减”, 我所在的学校推出了一系列活动。比如,开设“家校聊天室”,就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心态、亲子关系、家庭气氛、青春期学生特点等与数十位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开设“有声读书社”试点,探究深层次“双增”的内涵及实现路径。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学生的“成长动力”和“成长定力”。

“成长动力”就是前文所述的成长内驱力。心理学认为,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X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而这样的内驱力通常来自三个方面,一为榜样,二为兴趣,三为习惯。增加“成长动力”,树立榜样、确立理想、发展兴趣、养成习惯尤为重要,且势在必行。

“成长定力”则有必要对其内涵做出解释。《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知止”就是知道自己要达成的目标或境界,明白这一生什么是一定要做的,什么是绝对不能做的。如今,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局限于所谓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好的工作、好的生活……这些都无可厚非,但目前过于单薄,很难成就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在家校聊天中设计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做人的第一原则是什么?”答案有“真诚”“善良”“勇敢”“执着”等等,但这些原则可以生发出一个人成长的所有优秀品质吗?

让我们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礼·祭统》中说“孝,从爻从子。效也,子承爻也,善事父母也。顺于道,顺天之经;循于伦,循地之义。”可见,“孝”不光是给父母洗个脚、听父母的话、给父母养老那么简单,“孝”是要从侍奉父母开始,达到顺应、遵循天地之道的终极目标。有了“孝”,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就不仅是自己的事,他应该是为了让自己有尊严地生活、让父母有尊严地生活、让X有尊严地生活,对“孝”的追求可以产生自强的力量,这种力量何尝不是一种的成长的“定力”。

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讲的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志于道”。既然是“志于道”,学习还能听凭自己的个人好恶吗?当一个人以“志于道”为学习的目标时,便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学习视作一种责任、一份天职,内心一旦恒定,成长的“定力”也会慢慢养成。

从阅读开始,

增强学生对责任感、使命感的坚守

我们深信,增加学生的“成长动力”和“成长定力”,就是要增强学生对责任感、使命感的坚守,就是要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三观”。

如何实现?从读书开始。

我所在的学校自去年11月试点开展“有声读书”活动,从一名初一学生的家庭开始,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家长给予一句话的鼓励性点评,至今已有近50个家庭参加。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应该选择合适的文章——字数在800-1200字之间,学生读一遍只需3-5分钟,基本不会增加学生负担;文章内容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涉及理想与信念的树立,情绪与心理的调整,兴趣与习惯的养成,自我与他人的认识等。坚持才能出定力。我们的学生在“有声读书社”这个大家庭里互相支持、互相监督、携手坚持,投票选出喜欢的文章,及时交流心得,使阅读进一步落实为自觉的行为。

阅读是这世上门槛最低的一种高贵,阅读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同时,也为我的生活增添了乐趣。”“我从叛逆少年的改过自新中,读出了教育方式的力量;从被宠溺儿童走向堕落中,懂得了自律、自立的重要;从贫穷男孩不屈与奋斗中,读出了尊严的可贵。”……从这些学生们写下的体会里,阅读对于成长的意义显而易见。

那么,读一些正能量文章就能达成增强成长“动力”和“定力”的目标吗?答案是不能。但我们相信:学生通过了解正确的“三观”,以及形成正确“三观”影响下的学习观,动力就会产生;通过坚持就会形成习惯,当好的习惯成为惯性时,定力就会产生。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正说明了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帮助青少年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的重要性,而扣好这“第一粒扣子”需要学校协调实施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力配合。在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背景下,学校和教师更需增添一份“自觉”,在安排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和活动时,应该心里有一把尺子,衡量一下这些工作和活动是否对加强学生的“成长动力”和“成长定力”有作用,有作用者多做,无作用者少为。

作者:陈国强 孙旭东((作者单位分别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进华中学校长、教师)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