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的简介(黄道婆的杰出贡献)

黄道婆简介黄道婆是哪个朝代的人?

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黄道婆做了什么贡献?

黄道婆(1245~1330年),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黄道婆出身贫苦,少年受X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岛),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并师从黎族人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

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6)重返故乡,在松江府以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她所织的被褥巾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由于乌泥泾和松江一带人民迅速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当时的太仓、上海等县都加以仿效。棉纺织品色泽繁多,呈现出空前的盛况。黄道婆去世以后,松江府曾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称。

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张之象塑其像X国寺。清嘉庆年间,上海城内渡鹤楼西北小巷,立有小庙。黄道婆墓在上海县华泾镇北面的东湾村,于1957年重新修建并立有石碑。上海的南市区曾有先棉祠,建黄道婆禅院。上海豫院内,有清咸丰时作为布业公所的跋织亭,供奉黄道婆为始祖。在黄道婆的故乡乌泥泾,还有上海,至今还传颂着:“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的民谣。

黄道婆是哪个朝代的

黄道婆生于公元1245年,死于1330年,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人,位于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黄道婆出身贫苦,少年受X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并师从黎族人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

黄道婆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

黄道婆,宋末元初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被尊为布业的始祖。她为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不仅提高了棉纺织工具的可操作性,还大大加强了布料花纹的可观赏性。她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肯干、无私分享的杰出代表,深厚后世的爱戴。

黄道婆发明的什么

主要成就:教人制棉、推广搅车、弹棉弓、纺车等器具,传授“错纱配色”等技术。

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出生于1245年 , 1330年去世。松江府乌泥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黄道婆出身贫苦,少年受X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并师从黎族人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

黄道婆发明了什么

黄道婆发明了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

1、元代棉纺织革新家。又称黄婆。生卒年不详。松江府乌泥泾人。元贞年间,她将在崖州学到的纺织技术进行改革,制成一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

2、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

3、元至元三年(1337)为她立祠院,1957年又在上海为她建墓园并立X碑。

黄道婆出生于那个县

黄道婆出生于松江府乌泥泾,即今上海徐汇区华泾镇。

黄道婆生于1245年,逝世于1330年,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黄道婆出身贫苦,少年受X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岛,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并师从黎族人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

将下列句子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1.热心造福人民的黄道婆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改为陈述句)2.公

  • 将下列句子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1.热心造福人民的黄道婆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改为陈述句)2.公婆和丈夫把只犯了一点小错的她毒单长厕短丿的搽痊敞花打了一顿。(改为“被”字句)
  • 1.热心造福人民的黄道婆值得我们敬佩。2.只犯了一点小错的她被公婆和丈夫毒打了一顿。

黄道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 黄道婆的主尝畅佰堆脂瞪拌缺饱画要内容是讲诉我国古代纺织革新家黄道婆 的一生。黄道婆是我国元代著名的女纺织革新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华泾镇)人。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她早年的遭遇和对纺织技术的贡献,在劳动人民长期流传。据传说,她小时候给人家当童养媳,由于不堪忍受X家庭的X,她勇敢地逃出了家门,来到了海南岛的崖州(今海口市)。从此,她在海南岛居住了30多年。她在海南崖州期间,虚心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不仅全部掌握了先进技术,还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纺织工具带回家乡,并以她的聪明才智,逐步加以改进和革新,使家乡以至江南地区的纺织水平有所提高。经过她改进推广的"擀(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在当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