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讲座
阿德勒说,“X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说到今天的主题,可能很多朋友都有健身私教,也有固定的家庭医生,但相信不是很多人拥有心理咨询师。
其实在我的认识里,心理咨询师在现代社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甚至是一个人人都应该拥有的心理健康保障。他往往能用科学理性的方式为你带来精神、人格、情感上的治愈、矫正和陪伴。可以说一位好的咨询师是一个比朋友、伴侣、亲人更靠谱更温暖更安全的堡垒,你只需日常做好手头上要紧的事,其他所有的困难、麻烦,痛苦,都可以放到咨询关系里去解决。
对大多数人来说,走入心理咨询室,往往是在人生最晦暗、最无助的时刻。在那样的时刻里,咨询师某句看似不经意的言语,或许就成了引领来访者走出黑夜的一点微光。
然而其实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点拨,背后都有着科学、庞大、深刻的学术背景支撑。
心理咨询的确是一个人成长和康复的一条道路,但却绝不是唯一的道路。人们可以通过许多不一样的路找到自己康复和成长的依靠,有的人通过宗教、有的人通过命理之说、有的人通过艺术、更多人通过生活本身。希望大家听完今晚的分享,都能更加了解自己,了解孩子,了解人。都在心理学知识的引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通往属于你自己的快乐、独立和X。
今天为大家带来分享的王老师,有着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室,累计咨询时长超过上万小时,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咨询经验,我和X里的很多朋友都是受益者。可以说王老师的专业和专注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人生。很荣幸能邀请到王老师为大家带来这次难能可贵的分享。”
——喜见
▍分享题目??
《人的早期发展》
▍分享时间? ?
3月28日 星期六 晚20:00
▍主讲人
王其峰
心理咨询师
华东师范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北京师范大学人格心理学博士
个人执业,从事心理咨询(个体和团体)和培训(心理投射技术)工作。动力学取向,关注成人的人格再发展及自我建构。研究领域为动力学人格理论和远距离人格测评。将临床发展的动力学人格理论应用于“显著人物”的人格及行为。
▍分享内容
人存在于时间的方式是发展。发展有很多路径,有向前,有退后,也有停滞。从临床心理咨询师的视角回溯发展中遇到的关卡与攻略。不管是面对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或者面对特定的人生处境,这些信息或许都会有所帮助。
分享共三个主题,分别早期儿童,青春期,中年,是三个主要的节点。本次为第一个,介绍10岁之前的早期发展。
很高兴可以把自己的一些临床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人的早期发展》。在我原来的准备中,一共有三次主题活动。基本上把人一生发展轨迹中的几个重要节点提炼出来,这三次重要节点分别是:早期(基本十岁之前);青春期和成年早期;中年和老年期。相信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是在大家常识之外的一些临床经验和科学知识,值得跟大家分享。其中很多内容其实距离大家生活很近,不会是一个我们专业领域内闭门造车的研究。
我们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人生发展中的第一个重要阶段:早期。
首先,我要做一个自我介绍,为什么要介绍呢?因为我提出的观点,和我的背景、我是什么人,有很重要的关系。我们在学习心理学理论的时候,也就是通常在学习一个人的理论之前,先要了解这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背景,他做了什么,从这样的角度客观去理解他的理论,而不是只单纯被动接受他的观点。因为任何一个观点,都有它的出处来源和适用范围,只有了解清楚整个背景,你才能全面去理解他说的到底跟自已是否适合,是否对自己有益。我是比较重视在了解一个内容之前先了解他的背景,所以我也会给大家提供我的背景。
第二个内容,是对“人”和“人格”的介绍,这主要是从我的临床经验以及我学到的各种专业知识里总结出来的,我是如何理解以及怎么和“人”一起工作。之后的内容,是对“人的发展”的基本框架进行介绍。再之后,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体内容,人在早期发展中的一些要点,包括:我们先天会带来的东西;“早期”的大致范围;“早期”发展的三个重要的节点(自闭共生阶段、分离-个体化阶段、整合阶段)。这些内容相对而言比较专业,我尽可能用大家能听得懂的话来做分享,如果大家听不懂,可以随时提问,或者把这些疑问留下来,我们可以在讨论时间再来解释。
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基本专业和职业领域是心理学,本科是学物理的,所以我很多观点或者理解心理学的方式,都是用物理学的一些隐喻去理解,我觉得这还挺有意思的,因为物理学相对是比较清晰,容易用数学来呈现。心理的话有很多东西是模糊的,所以我更倾向于把心理的概念物理学化或者数学化,这样从专业角度来理解会更清晰。所以我的基本观点和呈现的内容,相对来说逻辑节点和概念也是比较清晰的。不会讲太多体验的、主观的概念,这是我个人的风格。
具体跟大家契合不契合,这没法求全,大家接不接受,都可以选择,可以研讨,毕竟每个人会有不同的体验和视角。我接受的基本训练和取向都是动力学取向,所谓“动力学取向”,就是我们熟知的精神分析的取向。我从12年开始做全职心理咨询师,到现在八年,大约有超1万个小时的咨询量。最长的来访者从12年一直到现在。所以我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发展性的、长程的、自我探索性的。这样的咨询也是我的兴趣点所在。
一些急性的,需要解决具体某个障碍的咨询工作也做。比如咨询10—20次,缓解一些焦虑、或者处理一些应激、一些压力,解决一些冲突,也做,但是这样的来访者通常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做更深层次的改变。这部分做的年头久了,感觉没太大意思。
在我的经验中,咨询大约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前面20次。一般来说一个胜任的咨询师,通过20次,不管用什么办法,不管什么理论取向,基本来访者的症状(来访者,就是来求助的人)和基本问题是能够解决的。但这只是表层,像一个房子,简单打扫完之后,表层灰尘擦洗干净,混乱的东西摆放整齐,更深层的东西却没有触及到。
通常在这个时候,会有一个十字路口,是停这里呢,还是继续深入解决。OK,收工可以,我们着急的、眼前的问题是解决了。或者就是继续深入,解决表层只是一个开始。深入则可能上升到人格水平或者性格水平的改变。当中更多是改变自己,而且是没有方向性的,倾向于自我探索的。或者我们内在有一个很本能的动力:“我要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往这个方向走,是我所感兴趣的,也是我现在主要工作的内容。
可能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我觉得这其实对每个人来讲都很重要,我的观点是,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是这个方向,不是只停留在表层的生活,柴米油盐、宫斗、宅斗、各种斗,办公室政治、办公室爱情等等这些,这些是非常非常表层的东西。人有更深层的、更有意义的存在方式,以及更深层的、精神方面的东西值得探索,这个我们后面会继续展开讲。
所以今天也一样,我不会跟大家讲太多表层的东西。表层的东西会列出来,但是会深入一些最基本的人性层面,人的基本存在、人的方向、拷问灵魂的三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基本从这个角度和深度来讨论人的发展。而不从表层的读什么学校、上什么辅导班、找什么工作、找什么媳妇、嫁什么老公、退休了怎么办,等等等等,不讨论这些,只讨论更深层的东西。
动力学人格,就是我的专业活动范围,是我在做的事。具体概念今晚不展开,因为太复杂,可以讲一年。人的发展,就像一棵树,某个人生节点就像树上一片叶子,只呈现出一个点,但其实,表层树叶是连着树枝、连着树干、树根,是非常非常非常深的整体。今晚我只能拿出一些简单、清晰的主要概念和我觉得重要的观点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然后再介绍一下我的基本视角,第一个是临床视角,因为我做的是心理咨询。工作内容大部分是来访者、病人、或求助的人。他们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所谓的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我们很容易就从临床病理的视角,去反推正常。这个在逻辑上行得通,但是会有问题,容易病理化。我是尽可能克服这个,我会把病理当作一个反面镜子,去推断正常应该是什么样,所以我今天主要讲正常的、好的,对的发展应该是什么样,而不是讲病理的部分。
第二个视角是动力学取向,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讲力的相互作用,简单来讲,就是一个人内在不同的部分、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情绪、情感、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一个人同其他人、其他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达到某种动态平衡或不平衡。然后再放在时间上,然后会发展。
另外一个视角就是“长时间尺度”,不知道大家对“发展”这个概念、或者对一个人的感觉和判断是怎样的时间尺度,在我的经验中,普通人对“发展”或者“成长”的时间尺度是很有限的。比如通常父母对孩子,认为:幼儿园的孩子别输在起跑线上,关注的就只是起跑线;到了中小学,关注的就只有中、高考,可能很多孩子的人生巅峰就是高考,高考时候是全能的,考完之后整个人就散了。这是我常见的时间尺度。
很少看到一些父母去为孩子去考虑:你整个人生应该怎么过,你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生适合你,在成为你的过程中,你每一个人生的环节应该到达什么状态,应该怎么去办,应该选择什么方向,很少有父母能从这样的角度考虑。所以我基本就是把上万小时的临床经验、专业知识以及个人生活经验,把它们放在一个毕生的,或者一个非常非常长的时间尺度内,去看人的发展。
比如最基本的一个尺度,可以把人生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是成人阶段,就是在35岁,40岁,人生到达一个现实、或一个社会的顶点。后面下半生可能从社会上走下坡路,但是会进到另外一个更深的精神层面的发展。到他去世的时候,他的X、他的社会属性消亡了,但是他可能精神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达到了完全的成熟。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但大部分人是达不到的。我刚才也说了,很多人高考考完,整个人就散了,就已经“去世”了,后面那几十年,只是肉体没有腐烂。可能有人找工作、成家立业,完成了所有社会任务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机械完成社会任务的中年人、挣一份薪水,养个家,回家摊在沙发上,慢慢把一生度过去,就这样过的;可能有人是到了中年或老年,有了余力,开始补偿幼年或者青春期缺少的东西,适度回去,也有这样过的。
很少看到能过得非常的符合一个“人”的状态,像一棵树,慢慢长大那种自然的状态,很多是被环境扭曲或者内在紊乱,整个发展是非常非常不稳的。从“长时间”中可以看到,但是短时间看不到,短时间只能看到今天这学期考了100分,这个单元考试考怎么样,升职了,加薪了,打败了一个对手,能看到的只是这些东西。但从长远、长时间、大范围看的话,这些现象其实都没有太大意义,我不能说没有意义,只能说没有太大意义。更多更深的东西,是看不到的。这个后面会更多提到,这就涉及到人的存在的两种模式,日常模式和本体模式。
先来介绍人和人格,这一个概念也很难在这里展开,简单来说。希腊太阳神神庙,有一句很出名的谚语,在心理学中,是把它当做讲心理学的一个大旗一样,立在那里,我们核心要去处理的就是这个问题——“人,认识你自己。”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毕生要面对的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个不是社会意义,不是社会属性,不是我叫什么名字,生活在哪里,是谁的儿子,是某个公司的老板等等,不是这些,是更深层的意义。从人最本质、最底层、最核心的角度来说,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我在咨询中会体验到,不同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不同的物种。在身体上或者生理上是差不多的,但是在整个精神世界里,已经进化成不同的物种。用我的逻辑来看的话,他内在不同的动力、不同的人格类型、不同的发展方向,最终成型的时候,已经进化成不同的物种。
这种“物种”,不会有生理上的X隔离,但是会有交流隔离。你跟他说话已经是鸡同鸭讲了。可能说的都是中文,都是这个文字语言,但是你们理解的和表达的意义是完全不通的,大家只能维系表面上的交流,但整个内在是没办法有任何沟通的,这就是不同物种。
就像狮子看到羚羊,只觉得你是食物,羚羊看到狮子,只是恐惧,你让它们对话交流成为朋友,这是不可能的,对人来说也是这样。
回到人,认识你自己。所谓的认识,我的理解是,我们要从日常模式和本体模式里面分开,这是借用海德格尔的概念。这也是存在主义心理学,存在心理治疗一个很核心的观点。我用的概念是从欧文亚隆那边来的。日常模式和本体模式,大家如果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海德格尔的哲学,还有欧文亚隆的存在心理治疗,我觉得这个对大家理解生活会非常有帮助。这是今天第一个知识点,大家可以去关注。
简单来讲,所谓日常模式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一些表象的东西,爱恨情仇,各种情绪困扰。所谓的本体模式,就是从哲学意义上或者精神意义上的基本存在,或者宗教意义上的“实相”,到达这个状态的话,整个精神就基本是清明的状态。有一句话叫做,眼前的苟且和远方的诗歌,大约就是这个意思。眼前的苟且,就是我们日常模式的生活中这些东西。本体模式就是那种远方的诗歌,你的精神追求等等。
如果大家看过黑客帝国的话,再借用这样一个场景来理解。主角选了一个药丸,吃完之后它就会进入另一个世界,查找真相。如果他选择另外一个药丸,他就会回到他的母体里,在他的母体里面虚假的生活,以为自己是一个活着的真人,在生活着。而到达本体模式,看到的则是完全不一样的真相和不一样的自己。
本体模式和日常模式,我们可以理解成一个莫斯比环的两端,不知道大家了解莫斯比环吗,一张纸,这样折,他会在一面转来转去,没办法重合。通常我们在正常情况下,是没办法同时感受到这一部分,只能在一个地方呆着。所以在我们的整个宗教体验或者宗教世界里面,就会有一个红尘世俗,以及红尘之外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是平行的,不是交织在一起的,就是这种状况。
大部分人是活在日常模式里的,只有一些偶然的机会,能够到本体模式里去。或者有些人,他的精神力很强,他可能在人生的开始阶段,就能体察到存在问题,就会一直能够X这个本体,能够建立这个链接,会一直体验到这些。对于大部分人来讲的话,从日常模式进到本体模式,需要类似“临界体验”,通常就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把你眼前的日常生活打碎,你的日常模式维持不了,一下子破碎了。就像一个虚假的世界、楚门的世界,一下子破碎了,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世界,通常是这样的契机。
常见的就是“濒死体验”,死亡会变得很大的冲击,死亡可能让一个人完全重新定义自己,重新赋予生活完全不同的意义。当然这也分人,并不是接近死亡就会得到这些,这也是有奇迹,或者跟这个人的人格是有关联的。也有些人经历死亡体验之后,可能会更抓着现实,就像一些人经过中年危机之后,会变得更加龌龊的X年轻的尾巴,从油腻变肮脏,有这样的。也有可能会意识到,另外一个世界,而到达本体模式里面。
另外还会有一些危机的情况,比如典型的自恋型的人格,他维持某种自恋是没有觉察的,别人也没办法影响的,但他真有一天走投无路的时候,完全发现自己行不通了,可能去改变自己。一些重大的危机,也可能会让他有这种“临界体验”,进入本体模式。
我通常会用这样一个隐喻来说人的一生,我悲观的来说,就像一个漫漫的长夜,如果你一开始,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即你出生的时候,就睡着了,一觉睡到天亮,太阳出来了,X生也结束了。这一夜,过得非常非常安稳,没有无聊、没有寂寞、没有寒冷、什么都没有,睡得很香就过去了,这就是日常模式。一觉,然后睡过去了。
可能有的人出生的时候,面对这个场景他睡不着。他在漫漫长夜里,周围人都睡了,他要去思考,这个夜晚是什么,我要怎么度过这个漫漫长夜,他会做出很多很多事情,他不会选择睡觉。这是在本体模式里,这样的人是少数。
还有一些人,主要是来我这边做咨询的人。他们往往是睡到半夜,突然醒了,这就很难办了。如果我知道今天一夜不睡,其实还是好办的,我一夜睡过去也好办。没有准备的,突然醒了,就是类似“临界体验”。然后再也睡不着了,如果能还睡着的话也还好,那就睡过去,这一夜也很容易过。睡不着了,他们就会经历一个危机,这一夜到底怎么办?我相信很多失眠的人会有这种体验。有的人可能选择,我重新再组织我的生活,我不想再睡过去,我要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度过这个夜晚;有的人就一直苦苦想着,我怎么再睡过去,可能他也睡不着,但会一直停留在痛苦中,他也放弃了一次真正活着的机会。
人的本体模式里面,我理解的一些点,在这里跟大家列出了,这是我理解的生命本质。但这是我一些专业上的思考,在这里就不展开了,因为这个东西就像数学公式一样,字都认识,但是看不懂,因为内容太深太多。
简单说,本体模式里一些核心的点,首先是生命的本质,我称之为是“反熵”,“熵”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它反映的是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一个系统越混乱,他的熵越高。
整个宇宙或者整个系统,它的本质的发展方向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就是朝着越来越混乱越来越无序,越来越没有结构的方向发展。任何一个封闭的系统,都会是这样的,自然属性就是这样。而生命正好是反熵的,生命的方向应该是越来越有结构、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是稳定的。但这也是需要输入能量的,所以维持生命本身,他不是物理天性,他是反物理的。我们生命本身就是逆天的,生命不是一个自然现象,生命是反自然或者是一个逆天的现象。
我们维持生命是很辛苦的,所以我们能够理解很多人,一旦放松,一旦不去努力,他不是放弃,他只是放松,他就已经死了。他可能只是他的肉体生命还活着,但是整个精神是死了。他已经朝着熵的方向走了,整个思维僵化臃肿混乱,没有创造性了,没有一些清晰的思维等等,他生命的本质没了。他没有创造,也就没有结构,他的结构趋于紊乱或者趋于弱化。生命本身维持是非常非常辛苦的。这种辛苦我们可以举一个运动的例子,是任何一个职业运动员,保持它的生理上的这种有竞争力的运动状态,需要艰苦的训练,这个大家能理解。
我们的生活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教练知道,三天不练对手知道,这是运动里的经验。对于人或者精神,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看的话,本质也是这样。你的精神,或者你的生命,不努力去维持,他就是不进则退。你只要不付出努力,他就会朝着熵的方向,变得混乱、变得无结构、变得消解,走向死亡,这是必然的。就是按照苛刻的标准,必须要投入很多很多的努力,才能维持他的生命状态。
这个对大部分的人的要求会很高,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就像我们大部分人没办法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对运动员来讲的话,这种衰退也是必然的,运动员的黄金年龄是有限的,他最终是衰退的,肉体最终是消亡的。你不管多努力,这个X会消亡。
人的精神,他可能是弱小的,但他有一个属性,就是它可以一直往上提升,提升到极限,而且一但达到那种状态就不会消亡。这种精神上的永生,或者一种我们可以达到的精神境界,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他的困难在于,投入这个努力,可能比任何运动员都要经历更残酷的训练,和对自己的,更苛刻的要求。这可能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大部分只是那种简单的,想睡着了,或者像死者一样死亡状态的活着。
这是我理解的生命的本质,可能跟大部分人理解不太一样。我也不是让大家接受这个点,这个点看起来似乎有点激进,或者有点极端。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
第二点就是二象性,这也是一个物理概念,就是波粒二象性,比如像光子,电子这些基本粒子,他既能是一种波的状态也能是一种粒子的状态,既能是实体也可以是能量体。我用它做隐喻的理解,一个人的内核,两个方向:一个是朝向自我的方向,一个是朝向关系的方向。朝向自我的方向,“我”是主体,一切是为“我”服务的,整个人聚焦在“我”身上,我想怎么样、我要怎么样,其他人是围着“我”转的;朝向关系的方向,就是“我”是一个“整体”的一部分,“我”的存在是维持这个“整体”,“我”并不能脱离这个“整体”,“我”只是一个部分。
人是在这两个状态中的二象性,它是同时存在的,可能在某种状态下,表现出更多的自我性,可能在另外一种状态,表现出更多的是关系。人是同时有这两种属性,不可能完全脱离的,就是二象性。这个概念可能更抽象,大家听一下就行。
第三个是心理空间、心理时空,因为我做咨询工作,经常遇到所谓的“退行”或者“移情”,就是来访者会把童年或者内心内核的、特别是早期的前语言阶段,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在咨询关系中呈现出来,呈现出来之后,你会感觉到就好像真的进入了另外一个时空里,进入他早期的或者精神世界里,就会在那个状态里。
整个人的心理时空跟我们的物理世界的三维不一样。心理时空里是X的,时间可以是叠加的,空间可以叠加的,一个人也可是叠加的。比如说,在现实中你看我,我就是这个身份。你不可能看我既是这个人又是那个人,但是在心理时空里,我可以是这个人所有情感投放过来的一个载体,可以承载他复杂的、冲突的、矛盾的、现在的、过去的、未来的,所有的东西的载体。这个时空是非常非常X的,可能大部分人不会到这个时空里去。如果要想去的话,建议寻找心理咨询。因为大部分现实生活中的人,没有这个专业能力处理这种复杂的心理时空问题。
下一个点就是“天、地、人”的隐喻。有一个大脑的基本理论:人的大脑是三位一体的大脑,人的大脑最内核的脑干,或者这些最内核的原始的部分,就是爬行动物脑,他只是对基本生存有反应。所以他的整个控制系统也是控制我们的比如心率、呼吸、肌肉等等这些东西,他就类似爬行动物,它是没有感情的,也没有什么复杂的认知,就是一些生存本能。这我就把它理解成类似基本的生命结构,就是所谓的“天”的属性,“天”就是一个时空。
再外面一层,就到了哺乳动物的大脑,就是边缘系统,简单来讲就是他有了情感,就像我们看到爬行动物,基本是没有感情的。但是到了哺乳动物类,就有感情了。包括我们养的宠物都会有这种情感部分,这个部分就是理解成类似“地”的部分。“地”是情感上的关系,“地”是支撑的这种关系。
到了大脑皮层的部分,就到了人类,就会有复杂的认知,就会成为一个有更多情感的,成为了人的部分。所以一个人的大脑,有三层,对一个人的人性,我们也可以同样的领域来讲,分成三层就是“天、地、人”。所谓的“天”就是最基本的,时空结构的概念,就是你整个人格空间是不是基本稳定了,是不是存在的。“地”的概念,就是情感的,跟世界的连接。我有些来访者,他会有内部结构,时空是稳定的,但是他会感觉到他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存在的。他不会感觉到我们,他会感觉他是踩在虚空里,随时会掉下去,不知道掉哪去。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验,当然这是一种相对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但是确实有这种情况,就是没有一个基本的关系的支撑。这个后面我们讲到人的发展阶段,也会讲这部分。
最后就是成为一个“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一个有能力的人。对应大脑皮层,就是所谓理性的部分。总结,大脑对应的“天、地、人”这三个结构,就是后面我们要讲的,人早期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需要发展的任务。
?
前面讲的都比较抽象,讲的都是本体模式。最后一个讲人和人格的会相对来说更接近现实生活,就是日常模式。对内,一个人的日常模式,就是聚合性。“我自己”是聚合的,“我”是一个整体。而极端的状态,大家会看到最完全紊乱的那种精神分裂状态,疯子,他都不算一个动物,完全是紊乱的。可能戏剧化的是类似于多重人格,他可能会呈现出多个人的主体,但这些主体是完全分裂的,没有关联的,这就是没有聚合。还有类似我们说的那种边缘性的人,就是那种分裂的,一会这样一会那样,他也是聚合性不好。聚合性比较好的人,在不同时间空间都是稳定的一个,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对照一下。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是不是稳定了,就是呈现他的聚合性,可以思考一下自己,也可以思考一下他人。
对外叫做适应,就是能够去完成基本的外部要求,学业、工作、人际关系等等,能够适应这些,能够胜任,能够完成,而且尽可能的轻松完成,而且能够利用外部的资源去完成自己的目标,然后实现自我。这是对内和对外。这是日常模式的两个基本任务。
再说一个点,一个健康的人,完整的人,有三个基本的标准,这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他提出工作和爱,后续的人又提出来休闲。工作、爱、休闲三个部分,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
有没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我们可以称之为事业,自己会投入努力,投入时间精力在上面,愿意去完成这份工作,这是最好的状态。当然不好的话就是工作,可能没有特别的感情,但是我会努力去做,至少不厌恶,我也能把它做好,这样也还好中等。最不好的状态就是,上班就盼着下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爱就是人际关系,大约可以分成亲密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有没有这些良好的关系,不一定是紧密,一定是要良好、健康的关系,能达到爱的。我们后面会讲各种病理的爱,所谓的带引号的爱。这是一种健康的爱,奉献、支持、接纳等等。这也是一种能力,我们不要以爱的名义去要挟别人,爱是对自己的要求,是自己的能力。不要说我爱你就怎么的,你先去问一下,你有爱一个人的能力吗,你能不能爱自己,或者能不能爱世界。反正我的标准是,一个人如果不能对自己好,那么他也没办法对别人好,别人也没办法对他好,这是爱,它是一种能力。
第三个是休闲,就是跟快乐有关,享受快乐,工作可以有这种休闲,人际关系也可以有这种休闲,他主要呈现的是一种情感或者一个人心境的状态,就是这种休闲的、放松的、能带来充电感的生活内容。基本上我们一个人的生活可以大致从这三个角度去划分。这三个最好至少要有一个支撑,如果一个都没有的话,这个人是没办法支撑起来的,当然越多越好。
简单来讲,“发展”是一个生命在时间上的展开。如果用隐喻来讲,就是一粒种子,成长成一棵大树,我们就这样来理解一个人的发展,这跟种子长成树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只是人更复杂。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的点,种子和树,我们可以把他设定成发展的两个端,这是最重要的,种子是什么?最终的树又是什么?大家可以考虑这个点。可以考虑自己,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种子,以及我要长成什么样的树。如果这个能想明白的话,我们今天或者以后要分享的要点都在这里面,自己想明白比别人给你讲明白,重要得多。
人的发展,现在有很多发展模型,我就不展开说,只是呈现一下。一个台阶模型,一个阶段模型,基本上人的发展不会像树一样,一直长。当然树也会有阶段,比如一年的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它也会长的不一样,叶子落,叶子长,也会变,人也是这样,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才能顺利往前,如果完成不了的话,可以带着没完成的任务往前,但是你下面就会变得更弱一点,甚至可能就过不去了。
再强调一下,我们所谓的“人生阶段”,阶段性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会面对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任务要完成,完成不了的话就会停下来,或者你没有拿到这个力量,之后再过下面的关,可能会更困难,基本就像打游戏通关一样。“发展”可以理解为这种通关模式。我们后面讲到不同的人生阶段时,都会有这样一个概念,大家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在这个人生阶段,有哪些任务要完成?完成了吗?如果完成了,获得了某个能力,就可以做下面的事情,如果没有完成的话,即使勉强到了下一个阶段,可能会更困难,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就是毕生发展,大家通常讲发展的话,从孩子出生开始算,考上大学就可以不管了,甚至可能孩子考上大学,父母都可以去离婚了,类似这样。或者大学毕业给他找个工作,找个媳妇儿,给他买个房子就可以了。最多生了孩子,再帮他带个孩子吧。也就这样,最多就到这里吧,应该也不会再管孙子结婚的事了吧。但是真正的“发展”,并不是这样,这个就太表象,太日常模式了。看底层,“人的发展”,其实有一个“前存在”,你从X成为X卵的一瞬间,就已经成为了一粒种子。
你这个人,一半已经决定了,甚至更多,如果在一个没有太大问题的理想环境下的话,基本上百分之六、七十都已经决定了,基本的下限和上限就已经决定了,后面就是在环境影响下生长。那已经是一粒种子了,一粒种子它已经有了所有全部的潜能和可能性,剩下就只是跟环境相互作用,来去实现。到了孕期,这方面研究不多,是在一些临床经验和我的阅读中了解到,孕期对孩子还是有很底层的一种基调的影响,就是一个人很本能的模式,他们完全没办法用语言说出来,但是会带着强烈的个人风格。然后在现实中找不到其他的影响,可能有很多就是来自孕期的影响。孕期母亲的整个激素水平或者情绪状态,它会影响到孩子。
我有一个来访者,可能他母亲在整个孕期的情绪是比较暴躁,跟整个家庭关系比较紧张。这个来访者,他本身在常规情况下,整个人脾气是很平和的,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就会变得很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就像有一个导火索一样,一点,就着。我跟他去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些。但是回去找的话,就找到他母亲X期间会有这样一段经历,他整个反应模式跟他母亲是一模一样的,碰到相似的事情,反应模式一模一样。有些问题解决之后也没问题,可能就那一段时间,他母亲的情绪的波动激素,会直接影响到他整个大脑的发育。
他建立的神经连接就是按照他母亲的情绪反应模式。在X的时候,他整个内部的神经通路就建好了,等到出生之后就用了,那即使跟他周围是不协调的,或者是完全莫名其妙的,他也是一直用着。所以在孕期会有这些影响,但这些只在临床中看到,在研究中比较难去发现,因为这个没办法去做实验,拿孕期做实验,伦理上是说不通的。这是孕期,后面是生命早期,青春期、成年,中年、老年,我们后面会有涉及到。
所以整个“发展”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没有起点,是你没办法追溯,成为种子,成为X卵的一瞬间,那个基因组往前追溯,可以追溯到生命诞生的时候,基因的结构,它对行为的影响,可以无穷往前追。没有终点,你死亡之后,你的肉体不在了,但其他呢,你的整个精神,精神可以发展到无限,可以延伸到极远,这个也是看不到终点。所以人的整个“发展”,可以这样来看,就跟整个宇宙一样,往前可以追溯到几十亿年,往后谁也不知道会到哪里。这是从本体模式去理解人,所以这样看人的话,他变得很渺小,同时也变得很巨大。
再说一个“发展”的操作定义,这也是一个知识点——跟母体的距离。它的操作定义就是,跟母体的距离越长,代表一个人越成熟,发展的越好。所谓的母体,简单说就是母亲,甚至我们对一个人来讲,他跟妈X心理距离有多远,就是决定了他整个人的成熟度有多少。比如说“妈宝男”,这么说就能理解这个概念。母体狭义来讲就是母亲,甚至是一个家庭。是一个情感的客体,甚至我们整个社会组织,可以是一个单位,可以是一个家庭。
还有比如现在常说的“扶弟魔”、“妈宝男”。都是这样的,离他的原生家庭、离X妈、离他原来的工作系统,离开不了,就是不成熟,这是明显的。另外还有那种,一个人进到一个单位,一辈子都在里面,如果干得很好,发展很好,这个没问题,如果他在里边,不想呆,但是又离不开,不敢离开,就是个问题。有些女生,嫁人之后依附于丈夫、后面再依附于孩子,三从,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些都是不成熟。就是距离母体,或者一个他所依附的客体太近,就不成熟。
所谓的距离这个概念就是有两个,一个是绝对物理距离,另外一个是心理边界。绝对物理距离很容易理解,比如一个东北的孩子高考,报到云南的大学;比如之前有一个新闻,有的孩子,立志要出国,出国之后,杳无音讯,几十年不跟家里联系。这是物理距离,我要离开,当然这种极端的离开,他不代表成熟,它代表一种抗争。另外一个更深的或者更有意义的概念是心理边界,边界是不是能分清楚,亲兄弟明算账,就是谁的责任谁来承担,这是心理边界的点,在这里也不跟大家展开。
再介绍一下埃里克森的发展模型,一个美国的心理学家,他的发展模型,相对是比较全面的。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顺着他去了解,这里也不再展开。
然后讲一个朴素的中国人的发展的模型,孔子提出来的:“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大家可以好好思考一下这段话,非常非常的有深意,是孔子人生的精华。我们如果有三次活动的话会涉及到,十五有志于学,就是讲青春期的点;青春期从探索到世界,然后三十而立;从不惑到知天命,中年发展到老年发展,这些都会涉及。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孔子说的这些年龄阶段之前,人的早期,就是一粒种子长出一棵芽,虽然后面会长成一棵树,但也是从这些芽开始。
关于先天:
首先强调一下,先天不是白板。如果讲得玄一点、命理一点或者超现实一点、或者用宗教的轮回的角度来讲,X他不是随机现象,他是一种业、或者一种缘或者一种别的什么,这个东西我在临床中有遇到过,也能体验到,当然我没办法去宣扬它,因为这个东西不科学。这个东西如果呈现出来,我理解。X卵肯定是有内容的,他不是白板,再往前推,他怎么X,这个可能不一定是随机现象,可能是有些力量影响,但我没办法去说它是什么。
我不说命理或者不说这种宗教轮回,如果哪天数学模型,能做出来,这些复杂现象的东西,能用数学模型解释的话,我会讲这些东西。但是在临床经验,总会看到一些这种家庭的动力或者代际的动力,就像讲一个灵魂投胎呀,他会选择家庭,会选择跟他一致的或者怎么样,会有这种感觉,但我没办法去验证,所以从X本身,他可能都会有一些内容在的,知这些内容是什么,只是没办法去呈现出来。
到X卵,到胎儿,他都不是白板,它就是已经有内容了,至少他的基因组,预设了一些东西。这个部分大家对进化心理学,或者一些基因和行为的关系,行为遗传学等等学科不了解,但是简单来讲,一个人的基因,它不仅决定一个人的生理状况,他也决定人的人格和行为倾向。我用另外一个心理学家的概念,如果对玄学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荣格心理学,他对这部分有研究,我借用他的概念叫做“原型意图”,有些原型是有意图在的。所以一个人的一个孩子,一个胎儿,或者一个X卵变成一个人,他内在是带着他自己的意图来到这个世界的,他可能跟父母或者跟环境的意图。
在这里我可能比较认真严肃的说一下,超现实的东西我不宣传。我感觉这个东西大家有体验可以,但是我不会宣传这些东西,我不会带大家往这边走,因为我不知道他会走到何处。我给大家的都是确定的东西,都是理性范畴的。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这是我的立场。
回来刚才说的,一个胎儿或者一个X卵,他是带着他内在的原型意图,或者他自己的倾向性,来到这个世界,他是要实现自己的,他并不是来照顾环境,或者满足环境的。如果环境对待他的方式,跟他内在的期待、内在的意图不一致,就会产生很激烈的冲突。如果他能克服的话,可能会变得强大。如果环境把他压倒,他就会受挫,这是一个基本病理的来源。如果大家看自己的孩子,感觉他不太对,就从这个角度去考虑一下。这个孩子,他有哪些他自己的东西要实现,这个家庭环境把他给压住了、或者拒绝了、或者挫败了,从这样角度来看。
这是先天的,不讲太多,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科学作品。行为遗传学、进化心理学这些东西还是很有意义的。不建议去找大师求签,或者看命理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容易给孩子灵魂掺入杂质。
关于早期:
简单来串一下,早期大约分成三个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六个月,孩子基本能动之前,或者有行动意图之前这个状态,这是一个“自闭-共生”的阶段,先不跟大家解释概念。这时候发展的是一个称为“自体或者自体客X统”,然后它整个核心的是自恋,就是我前面所讲的那种“天”的概念的发展,他整个人格空间要支撑起来。这个支撑起来,就是自恋能量,自恋能量汇聚成的结构,我们称之为“自体或者自体客X统”。
第二个阶段就是大约0.5岁,一岁到三岁,孩子从他能开始行动为标志,叫做“分离-个体化”阶段。这时候是离开妈妈,走向独立,建立的是客体关系系统。前面是跟妈妈是分不开的,融合在一起的,到后面就逐渐的分开,变成客体关系。它发展的目标就是一种恒定性,妈妈是恒定存在的,我也是恒定存在的,所以就很像大地一样稳妥的关系系统,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三到六岁,大约幼儿园阶段,发展一个自我功能,建立起来的是“自我、本我、超我”整个系统。成为一个人,一个精神上完整的人,完备的人,就像一个种子,长成一个小树苗,大家可以预期他会长成一棵树了,大约这样一个阶段。而不是长出两个芽,长出两个芽,我们可能分不清他是个草,还是个豆,还是个树,但是到六岁的时候大约长了一颗小树苗,就知道它会长成什么树了。这是早期的三个主要阶段。
在自闭-共生阶段,从刚出生开始,我强调一个点,叫做“原始母爱贯注”。原始母爱贯注是温尼科特的概念。即将做妈X,想做妈X,然后以及在恋爱情感中发现有些不太对的,或者感觉自己对自己不好的。所有的人看这个都有好处,这是一个非常“补”的概念。看这概念之后,可以继续再看温尼科特的书,他是一个心理学界非常非常少有的暖男,他是非常非常温暖,带着一种很温暖细腻的母性,同时又有男性的力量,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疗愈的方子,很温补的一个客体,如果需要他,可以去看他。
简单来讲,就是婴儿出生之后,通常产妇会在荷尔蒙的作用下,会在激素的状态下,她整个人的注意力是完全在婴儿身上,叫什么一孕傻三年,或者不至于那么夸张,至少在前面一个月,产妇的整个激素系统是把她给充分激活了,是完全作为一个婴儿的一个载体存在的,她并不是一个人的存在,它是一个婴儿的载体,就是这种强度的贯注。大家在热恋的时候可能会体验到这个点。但这个时候这种哺乳照料,除了生理物理上的这些东西,它里面是带着强烈的情感。
所谓的贯注不是哺乳这种行为,或者是照料行为,而是强烈的那种情感的投入,在热恋中,或者完全投入到某个事情的时候,这种状态会展现出来。这种原始母爱贯注会带来两个东西,一个是那种内聚性的核心,叫自体核心,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先天的原型意图会在这时间展开,因为母亲是接着的,会给它注入能量,让它长出来。就像种子要发芽,要给它足够的水,让它内在的结构能够变化,能够长出来,能长出芽。
第二个是那种贯注的母亲,作为一个自体客体工具是完全满足婴儿的,我们称作身心相伴关系。母亲整个人是跟婴儿完全同步的,满足婴儿的,这个时候就会让婴儿有一种感觉:我可以使用外部世界的资源去完成我的目的。这就是自体客体,就是我可以用使用别人,或者使用外部的任何资源,去完成我的目的,这是两个非常非常核心的发展。如果这两个没有的话,后面会非常非常糟糕,这样就会促进自恋和自体的发展。
所谓的自体核心,就是基本的心理时空秩序,可能我做的工作就是深入到这个层面,不会涉及到基本的人或者具体的关系,就是最基本的心理的时空秩序。大家会理解那种稳定的空间,正常的,可能大家对不稳定的空间不太容易理解,举一个不是那么接近的隐喻,就像一个经常发生X火山海啸的世界,这个世界可能随时会覆灭,随时会诞生,完全是无序的,这是很可怕的。所谓的心理内核,就是建立最基本的秩序,心理时空是稳定的,可以在这个稳定的时间空间里面长出东西。这里面就会有一个最基本的一个心理的需要,就是控制。
一个婴儿,可能他不会呈现出来,但是他是需要控制的,因为他在胎儿的时候,是相对的稳定的系统,但是出来之后会陷入一个混乱,因为从X里出来之后,他要自己呼吸,冷暖、粗糙、粪便、饥饿等等,这些东西都来了,这些是一个完全无序的,他必须要建立一个最基本的秩序,而这些秩序是需要妈妈来提供的。如果这种秩序建立不起来的话,他就会毕生会抓一种控制性,我要去控制,遇到什么事情我要使劲去控制。这种控制是带有病理性的,因为它本质是控制不住的、控制不了的、是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发展好的话,内在的基本心理时空秩序是稳定的话,他会很自然的能够控制住,他也不需要特别强调要紧紧的X,控制。
所以如果我们觉得看自己的孩子,前面有人提问,就是孩子易反击,或者秩序敏感,有基本控制问题,有这种对抗,或者他要很强调控制,可以考虑一下他最底层的这种心理的时空,他可能是因为过度补偿,可能因为这部分不好,所以要特别用力去控制,可能是跟这个有关系。
下一个就是称之为自体客体,我也不跟大家解释这个概念,就是:母亲是作为满足婴儿需要的工具。婴儿哭了,母亲要关注,他怎么了?饿了?尿了?不舒服了?闷了?无聊了?要尽快去了解他要什么,以及能够给他。最好还是没有时差,没有时间间段,时间间段越长,给婴儿造成的断层就会越来越多。最好像镜子一样,婴儿他有什么东西呈现出来,就像镜子,立刻就能让他看到,婴儿很多时候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不舒服。但是当母亲给他让他舒服了之后,他才能确定这是什么。这会帮助婴儿确定这种主体性,就是“我”和“非我”或者和外部的东西,建立一个:“这是我的。”
可能这样说,大家不能那么直观的去理解,但确实有很多足够投入的母亲,会跟婴儿有类似心电感应的,他一个哼哼,或者一个哭,一个小动作就知道他要什么,可能在恋爱的时候,热恋的时候,大家可能也会有类似的体验,类似一种心电感应的默契,其实就是这个感觉。
自体的发展,然后整个自恋和自体的发展,会发展出来进取心、理想、才能。这些是科胡特的理论。(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但是他的著作以晦涩难懂著称,前面有很多其他的积累,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大家可能不太容易能看得懂。)就讲孩子吧,他有没有进取心、内在的动力、有没有理想、有没有才能、有没有能力,如果感觉这些有缺失的话,可能问题就在这里,父母不要给他施加压力,这个得从内部解决,并不是外部压力能够解决。
包括对自己也是这样,如果感觉自己这些东西有缺失,或者有残缺,或者有其他什么问题的话,也可以到内核里面去找一找,当然到内核去找这个问题的话,首先要有钱有闲有病吧,只能这样讲,要花足够的钱,几年的时间,才能深入去解决这些问题。
自闭-共生中的两个基本的问题。一个叫“无反应”,大家可能现在知道一个词儿叫产后抑郁,这个非常非常容易造成无反应。产后抑郁这是一个生理上的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重男轻女,对女孩无反应等等,无反应会造成各种自恋能量的缺失,一个人像种子一样,但是因为缺失能量,他是没办法长出来的,或者他长出来是一个奇怪的、扭曲的状态。
另外一个是“吞噬”,这在中国的母体社会里面是非常非常明显的。总结来说的话,对孩子是“一子四吃”,我们可以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要求孩子,以及有没有这样被要求,如果有,那基本就是被吞噬了。“一子四吃”是:1、小时候要求乖巧听话,讨人喜欢,能X大人,让大人开心;2、青少年要中、高考,要考试成绩好,一定要成为考霸,让父母长脸;3、到成人的时候,要生小孩儿,剩男剩女很可耻,结了婚也一定要生小孩儿;4、等到中年之后,父母年纪大了,一定要常回家看看。除了这四条,不会考虑孩子的人生有什么需要,他要怎么样,只考虑自己在孩子不同阶段对他提出要求,他必须要去完成这些,这就是吞噬。简单来讲就是这些内容,更深的病理性的东西就不再展开。
举例《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这个童话故事就呈现了一个自体非常非常匮乏的状态。故事中能感觉到她那种在孤独,寒冷,外部对她完全无反应,整个生命处于匮乏中,慢慢消解之后,只剩一点点幻觉、幻想,最后生命消亡的过程,这个角色呈现的是一种在无反应环境下,整个自体就像火柴一样,点燃,出现幻象,然后熄灭的过程,这是一个病理过程。
再说到下一个阶段:分离-个体化,简单来讲就是离开妈妈,离开妈妈也是分成两步,实践、和解。实践就是走出去,到外面世界去探索;和解就是走出去,回头看看,再给妈妈回来打个招呼,然后再走出去。这样不断的走出去回来,走去回来,会建立恒定性。恒定性是妈妈、老师稳定存在的,“我”也是稳定存在的,妈妈是让我走的,我跟她的关系是不会断的,也不会有问题,我是X的。建立这样一个恒定性,最终就是发展好了,就会形成一个很稳定的好的关系,这个关系是她不会抓着我,她会支持我,她对我是好的,我对她也是好的。这是一个所谓的客体关系,是能分开的,也能建立好的边界,这是一个很好很好的状态。
分离-个体化,我们会列出了几种自然分离。就是刚才说的一个正常的实践阶段,到外面世界去探索。
一个孩子如果我们去看,刚会走路的孩子,他特别特别有动力冲出去玩儿,大人拉都拉不住,越是刚会走路越走不稳的孩子,这股劲儿越强。你能看到带着全能自恋,就冲出去了,可能这时候大人觉得,你这孩子怎么还不会走呢,就要跑了,但是对孩子来讲很重要,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拉着他,一定要让他跑出去,他自己摔了,或者遇到了挫折,来求助的时候,你再去接住他,但是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拦,一拦的话就等于告诉他“你不行”。一旦这样的情况多了的话,孩子就会接受这个信号“我不行”,就会出现后面的问题,就是走不出去了。他只能跟着,一直跟在妈妈X后面,所以这一步一定是要鼓励他走出去,不管他遇到什么,当然,是在一个安全范围内。一定要推着他,或者鼓励他走出去,看动物世界,所有的幼仔长大之后,妈妈都是把他给赶出去的。
和解呢,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者累了,回到安全基地,到妈妈这边来,休息、充电,然后再出去,这时候妈妈应该是一个接纳的角色,作为一个安全基地给他。这样不断的循环,会建立恒定性。一个好的人格或者稳定的人格就能建立起来。
说一个细节,如果大家带孩子出门玩儿的时候,很多情况会牵着孩子的手,我看到很多,有的拽着孩子的手掌,有的拽着孩子的手腕儿,这些都是你在控制孩子。我建议的方式,你伸一只手指,食指伸出来,让孩子握着你的手。他需要的时候就握着他,不需要他就松开。他自己走出去,他回来时候再握你的手,你的手放在那里,一直都在,让孩子来决定他握你的手,或者不握你的手。这是让孩子在这个阶段发展中,非常非常有效的一个办法。
两种分离-个体化阶段的两个问题,一个是“逃离”,从物理上就是刚才举的例子,从东北考到云南,从福建考到西安,目的就是“我要逃离”,物理上隔离;另外一个心理距离的,就是完全的形同陌路或者切断关系。往往这样的情况,在早期会有一个可能特别会让父母引以为豪的一个状态,这孩子很早很早,远远超过同龄人,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为什么呢?可能他真的天赋很好,但如果他不是天赋很好,他可能就是——“我要赶快靠自己的力量,能跑就跑,能说话就控制,能应付世界就应付世界。”因为妈妈那个环境,实在太危险或者太让我受不了,我一定要跑。但是可能父母浑然不觉的,只觉得孩子很厉害,很独立,或者天赋很好,或者很有才能,但其实这是一种病理。这往往会发展成类似“强迫性人格”。我很多来访者就是这样,发展的很好的功能,他30多岁时,再把这些所有的功能全部拆解掉,回到最原始的、无力的婴儿状态,然后重新把最基本的安全,这些东西建立起来,然后再去把这些功能再重新捡起来。
另外一个病叫做“固着”,就是妈妈或者母体太厉害了,离开不了。他会有一个三连,环环相扣的三个逻辑:“外面很危险,母亲这边很温暖,你又很弱小,所以你不能出去,一定要回到妈妈这边,然后你就是安全的,就会活得很好。”一个社会现象就是,一个孩子辛辛苦苦考上大学,毕业被父母叫回家安排工作、安排相亲、买房子、生孩子。他的人生还剩什么呢?没了。这就是典型的被拉回去了,又回到他那母体里去了,他在那边又成为一个系统中的一个构件,一个元素,他跟他的父母跟周围人有什么区别呢?他是不是还活着呢?就是这样一个状态,所以大家现在能坚持在北京的,都是伟大的。当然我也不是说那些回乡的怎么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状况,但是从现象来讲的话,确实回去或者固着对一个人来讲,他基本整个人生就会停在这个地方,不可能往前了。
分离-个体化阶段的一个公众的病理的教科书,就是《灰姑娘》的故事。在这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我们称之为“边缘性人格”。这个故事就很典型,但这里因为时间关系不再展开。
最后一个阶段叫做“整合阶段”,就是长成一个完整的人,他当然还没有成人的力量,但他整个精神是跟成人是一样的,跟成人平等、独立的个体。所谓的平等独立,就是针对一个成人,按照成人的标准来的,他可能是绝对力量不够,但是他在精神和情感上是独立的,他在基本的X上是平等的。这样一个个体,他有他自己的心理边界、有他自己的领地、他的X,都是OK的,这是很好的状态。但是对于中国大部分人来讲,平均发展水平,但我们前面讲过,经历“自闭-共生阶段”后能发展到这个“整合阶段”的人其实非常非常少。它的基本发展的隐喻是俄狄浦斯的故事,这个如果大家有需要了解一点精神分析的话,可能就知道,这里也不再展开。
在这个阶段中会有两个点,一个是竞争。包括弑父娶母,认同,成为国王,放弃母亲,他的整个核心,叫做“弑父去母”,这样一个过程。弗洛伊德讲的就是杀父娶母,这是弗洛伊德他自己的心理病,自己的心理问题,他跟母亲是没有分开的。真正的是杀死父亲,然后离开母亲,成为一个独立的国王,这样一个过程。
完整的发展历程,就是从竞争开始,开始跟父母竞争,在分离-个体化阶段是离开,离开父母,获得独立,但是到这个地方就开始出现竞争了,这个从动物界来讲,就是幼崽长大之后,到了X期,都要跟父亲竞争了。对于人的心理过程也是这样,竞争,所谓的竞争就是弑父。它的本质就是获得跟他的父亲,同样的地位、权利,成为一个王国的国王,能被父母接纳,或者能够战胜父母,这是第一个阶段竞争。目的是认同,并不是我X你,而是我要成为你。就是认同父亲,或者认同母亲,成为一个国王,然后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建立一个基地。就是这种状态。
有可能也会被父母打败,比如竞争失败,被父亲打败,认同失败,放弃母亲,打败之后就会有各种心理问题,被阉割或者不能成功,不能成为一个成年人,大家可以去看看周围的人可以按照这个标准。被阉割不能快乐是在性方面被压抑。不能成功是他的攻击性、自我力量是被压抑的。不能成为一个成年人,没有权利,没有责任,这是全方面的,你没办法在心理上,成为一个跟其他成人平等的一个人,就会变成这个样子。会停留在一个孩子的位置,我不去承担什么责任和权利,我也承担不了,我就是靠着你就可以了。
整合之后的人,会有“自我、本我、超我”三个系统。大家读书多的话,应该会熟悉这个系统概念。大约这是一个完整的,“我”的一个X范围内的,“我”一个人的“三权分立”,像一个运转系统,“本我”是种动力系统,“自我”是执行系统,“超我”是价值奖励惩及罚系统,这部分也不展开,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补充阅读。
按我临床经验的理解,“本我、自我、超我”,什么样的比例比较合适呢?我个人感觉是,3:5:2的比例是比较合适的,就是3份本我,5份自我,2份超我。内在有足够的动力3份;5份自我的执行力、控制力、理性能比较强,能够控制住;2份的超我,社会约束又比较少,自我主导。形成:“我”内在是有力量的,外部压力约束也少,我自己就是很理性很控制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如果5:3:2,就会是一种放纵型,本我的力量很强,自我比较弱,超我更弱,基本跟着自己的本能走。2:3:5这种比例的话,就是超过主导,社会规则、社会规范、惩罚很厉害,你什么都不能想,什么都不能干。这种状态就是属于阉割状态,被抑制的状态。4:2:4的比例,就是本我、超我都很强烈,然后我内部的本能和外部的规则,本身就会强烈的冲突,到最后自我也控制不了,就会自己一直在纠结,或者在一直在冲突,什么都干不了。
整个“发展”到了“整合阶段”的话,大约会有以上这样几种主要类型(也还有其他类型),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看一下。
这个阶段如果出问题的话,我们称之为“神经症”。如果在“竞争”这地方出问题的话,就会出现X的三角关系,一个人特别容易卷入到三角关系中。通常在三角关系里出不来,就是在这个地方出了问题。另一个就是竞争失败,会出现一种阉割状态,呈现出各种不行,阉割表层意义是性功能障碍,但其实会延伸到各种功能,各方面都会不行。感觉这个人,看着有能力或者很聪明,但他好像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关于“整合”的隐喻故事,可以看看白雪公主的童话,还是很典型的,跟后妈竞争,然后遇到小矮人,遇到王子,都是整合阶段发展的隐喻。
最后总结一下,“自闭-共生阶段”,“分离-个体化阶段”,“整合阶段”。这些阶段,我之所以跟大家铺垫讲这些知识点。就是因为这些点,在早期发展完之后,就像一个内核一样,在我们后面的人生,到青春期、到成人、到现在,都会一直使用。甚至他会在每一天发挥作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天早上起床,能不能起得来,这就是你整个内在的、自体的一种进取心和理想,有没有力量能把你给支撑起来。如果起不来的话,说明你内在没力量支撑,瘫在床上起不来了,这就是跟死的状态一样,活不过来。
所以能不能跟床分离,这就是一个“分离-个体化”的点,不能分离的话,那就赖床,一天就过去了;起床之后能不能很好的把事情完成,把一天的任务完成,还是只在那消磨时间,什么都干不成,反正也体验不到快乐,这就是“整合阶段”的点;晚上入睡的时候又回到了“自闭”,能不能闭上眼睛睡觉,这又回到一个“自闭阶段”的状态。我不知道我们X里面有多少睡眠障碍,但所有这样的睡眠障碍,其实它不是一个障碍,而是整个人格内核运转有问题。他没办法睡觉,白天过不好,晚上也没办法睡着。就是这样一个点。所以甚至每一天,我们都在这样一个小循环中在运转,而一个大的循环,就是我们的一生。
—
微博 WEIBO
@女公子的小书房
微信 WECHAT
FEMMEDANDY
邮箱 EMAIL?
xijian@femmedandy.com
官网?
http://www.femmedan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