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点江山(三国煮酒|司马懿为何能夺取曹操江山?只因两位神秘人相助!)

煮酒点江山

文:河湟三月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司马氏取代曹魏经历了三代人,正真奠定基础的人是司马懿。他个人经历相当于就是一部曹魏的兴衰史,从追随曹操算起,先后侍奉了曹氏四代人,虽然无论是筹划献策,还是对外战功,其功劳不可谓不大,然而,他也自始至终,受到猜忌,数次起落,遭到贬斥,被边缘化,可谓险象环生。
在许多人眼中,司马懿是靠忍耐,靠漫长耗时战,最终赢得了胜利,以至于不少人将他奉为靠隐忍取得成功的典范,但历史绝非如此简单。
其实,司马懿之所以能够绝地反击,最终成功将曹魏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除了长期在军政界建立的威望,和布下的人脉外,还有不少是偶然因素。
正是这些谁也没法料到的意外,才使得司马懿咸鱼翻身,要不然他就算再装孙子,扮演万年X都没有用。
首先,很重要一点,就是曹家人都不长寿,这个致命的弱点,导致司马懿有了攫取最大权力的机遇。试想,如果曹丕、曹睿父子两代任何一个人稍微长寿一些,估计历史就会改写,以后根本就不会有司马家什么事儿了。
其次,曹魏宗室受到X和限制,魏文帝即位前,和曹植经过一段艰难的夺嫡之争,因此,他代汉以后,为了防止宗室坐大,处处限制自家兄弟,因此,在司马家取代曹魏过程中,丝毫看不到曹操的子孙们有啥作为,只能眼睁睁看着被人夺了江山。

正因为如此,晋朝建立后,司马懿的子孙们汲取了教训,大肆封王,以图巩固江山,免得重蹈老曹家的覆辙,当然,由此后来引发八王之乱,又是另一回事了。

以上这些缘由,只能说为司马懿崛起提供了机会,但司马懿正真掌握曹魏大权,还是自X帝曹叡以后的事。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过托孤,就是前任皇帝死前,将年幼的继承人托付给朝中位高权重的大臣辅佐,这件事,刘备、孙权都搞过。相对于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君臣相得,成为千秋佳话,而司马懿因为后代取代了曹魏,名声不佳。
刘备托孤诸葛亮是心甘情愿,曹睿托孤于司马懿多少有点心有不甘。曹睿对司马懿忌惮颇深,将江山社稷交给外人总有些不放心。就在这种关键时刻,有两人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使得司马懿最终成为了辅政大臣。
说起来,这两人可谓在三国史上属于默默无名之辈,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但正是他们一举扭转了乾坤,这二人便是孙资和刘放。

孙资和刘放步入政坛很早,由于笔杆子过硬,他们早在曹操时期,就开始担任秘书郎,这个职位不起眼,但可以接触到许多机密文件,所以对一些外人不能得知的核心秘密,知道颇多,这也使得他们以后能够准确把握政治风向。
曹丕取代汉朝后,组建中书省,孙资任中书令,刘放升为中书监,负责起草皇帝诏书,掌握机要。
及X帝曹睿即位,孙、刘二人荣宠不减。孙资进爵中都侯,正始十年(249年)为侍中、中书令。第二年,拜骠骑将军、侍中。刘放同样官运亨通,加散骑常侍,进爵西乡侯。
X帝曾多次亲自带兵外出征战,离开京城期间,朝廷中枢日常政务,多有孙、刘二人处置,不难看出,曹睿对他们的倚重,其权柄之重也是可想而知。
孙、刘二人从曹操算起,在朝中掌握机要前后长达三十年,难免引来嫉恨,尤其是宗室中对二人的怨气很大,与曹家关系密切的夏侯氏中,也对他们颇有怨言。
有一次,曹肇和夏侯献进宫时,无意中看到有一只鸡卧在树枝头,便语气中充满愤恨,意有所指的说,“如此情景,还能看下去吗!”
孙、刘二人都是寒门出身,长期身居高位,在宗室和世家大族眼中,他们就是飞上枝头的鸡,很难容忍下去。
对于自己的处境,孙资和刘放当然心知肚明,如果曹睿身体康健,有皇帝撑腰,二人自然不怕,但景初二年(238年),年纪轻轻的曹睿一X。
曹睿临终前,打算以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曹爽、顿骑校尉曹肇等宗室大臣辅政。孙资和刘放得知后大惊失色,如果这些人上台,二人的好日子到头了,便力荐曹爽和司马懿辅政。
曹睿当时病重,昏昏沉沉中便同意了,但没多久,意识稍微清晰,觉得司马懿此人太过阴鸷,幼主难以掌控,曹爽太过无能,根本无法制衡司马懿,遂反悔,打算重新任命曹宇等人。
得到消息后,孙资、刘放立刻拜见曹叡,坚持让曹爽和司马懿辅政,病重的曹睿,被纠缠不休之下,只好同意,两人害怕夜长梦多,当即出宫,罢曹宇等人官职。
从此,司马懿一步步走上最高权力之路,也为以后司马氏取代曹魏铺平了道路。
孙、刘此后一直官居要职,死在任上,只是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彻底葬送了曹魏的江山。

煮酒点江山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