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和教授的区别
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院里待着,是难得有机会去教课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不教课,也不是一个老师永远都不讲课,而是在很长的时间内,你可以不讲课。
关于讲课,中科院和清华的教授们曾经相互戏谑般的诋毁过:
清华大学的教授说:在我们清华大学,没本事教好课的人怎么办呢?总得给碗饭吃,那就去做科研吧。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们则说:在我们中国科学院,那些不会科研的怎么办呢?总得不失业吧,那就去教书吧。当然,是给研究生教书。
就我个人的理解,讲课虽然有时候可以由研究匠来讲,而且我们也一度号称研究匠教书可以把自己的研究结合进课程里面。但事实上,讲好课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曾经出现过多次研究匠教书被学生投诉的情况,说老师讲的不够明白。
要讲好课,必须要对课程有特别深入的了解,甚至,有说法是:要教给学生一杯水,你要有一桶水,很多老师,其实是在以己之昏昏欲使人X——那怎么可能做到!
就想起自己一度讲课的经历来,发现我讲授的课程,新问题不多,基本是些比较成熟的东西,这就很头疼,后来为了让学生保持对课程的感觉与新鲜,只好将当前发生的事情和管理学理论结合在一起,这样,课程才逐渐有趣起来,自己有兴趣,学生们也能从社会上看到管理的痕迹来。
再后来,又发现讲课对于科研的价值似乎不特别大,又让人不禁想起那句把老师比作“蜡烛”的说法了。
——真贴切,老师在很多情况下就是把一个完全成熟的东西揉碎了掰烂了喂给学生吃,而这个馒头本身并没有新意,和10年前的馒头没有区别。将课程讲的扎实又新颖,具备研究的引领味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但是,科教结合总还是要继续下去的,尽管不容易。